首页 历史故事 【古琴文化】王笑天:“用古琴说山东话”

【古琴文化】王笑天:“用古琴说山东话”

时间:2023-04-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近日,记者走近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王笑天,听他“用古琴说山东话”。作为古代文人的必修之器,古琴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王笑天告诉记者:“想继承诸城派,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诸城派。于是,我用了十年寻根,结合前人留下的琴谱、录音,我理解的诸城派就是‘用古琴说山东话’。”2003年11月16日,几乎是与中国古琴“申遗”成功的同时,在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王笑天等人的多方奔走下,山东德音琴社在济南再度宣告开社授琴至今。

【古琴文化】王笑天:“用古琴说山东话”

红楼梦》中“元迎探惜”四春的四个贴身丫鬟的名字,分别为“抱琴、司棋、侍书、进画”。作为古代文人的必修之器,古琴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而对于生在济南大明湖畔的王笑天来说,古琴已不再是种简单的修行。

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里,还有谁在抚琴?究竟什么才是诸城派的风格?百年传承中又经历了怎样的琴人沧桑?近日,记者走近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王笑天,听他“用古琴说山东话”。

 

如何“方为不负了这古琴”?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琴书”有这样的段落:黛玉为宝玉讲解古琴谱之后还有一段讲述古琴理的高论:古琴者,禁也。……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月白风清,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爱好,方为不负了这古琴……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传承至今约有四千多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自古多是士大夫阶层的一种雅好。小说中的林妹妹才情过人,超凡脱俗,而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里,还有谁在抚琴? 近日,记者走近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王笑天,听他讲述了一段沉淀多年的琴人沧桑。

“我五岁学柳琴,十一岁学古筝,二十多岁爱上古琴,到现在我四十多岁了,弹上古琴后,就觉得再没有任何一种乐器能胜过它对我的影响。”

作为古代文人的必修之器,古琴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红楼梦》中“元迎探惜”四春的四个贴身丫鬟的名字,分别为“抱琴、司棋、侍书、进画”。而对于生在济南大明湖畔的王笑天来说,古琴已不再是种简单的修行。

“从小听母亲袁明珠说起古琴的家学渊源,母亲的祖母詹瀞秋、舅祖父詹澂秋是诸城派第四代卓越传人,父亲袁树筠、叔父袁树蘅,表叔詹云青、表婶汤云倩是第五代传人。我的愿望就是让真正的诸城派古琴得以流传。”

诸城派第六代传人“寻琴记”

据王笑天介绍,山东诸城琴派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诸城派古琴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直接、率真、厚重,就像山东大汉。” 王笑天说。

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早在唐中期,齐鲁派古琴就是全国五大流派之一。诸城琴派是中国古琴知名流派中主流、重要的一脉。它包括了以王心葵为代表的重传统风格的一支,又包括以王燕卿为代表的创新风格,后称“梅庵派”的一支。它在艺术风格上则以继承虞山派“清微淡远”琴风为主。

“梅庵派的古琴书籍、光盘早已出版,而关于诸城派的出版物还不足以满足琴人、古琴爱好者的需要。古琴艺术家龚一先生有次问我:‘什么是诸城派的风格?’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王笑天告诉记者:“想继承诸城派,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诸城派。于是,我用了十年寻根,结合前人留下的琴谱、录音,我理解的诸城派就是‘用古琴说山东话’。”(www.xing528.com)

王笑天向记者展示了一本被世人称为“天书”的琴谱,它借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与数字拼合而成,记录弦位和徽位、左右手的弹奏方法,称作减字谱。“古琴琴谱只有指法没有节奏,琴人需要根据乐曲的意境和多年弹奏的心得经验进行二次创作,术语叫‘打谱’。”

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王笑天出版了《德音琴声——诸城派古琴艺术与名曲》、《德音琴声——山东筝派艺术与名曲》等专著,其中收录了《平沙落雁》、《长门怨》等多首诸城派代表琴曲。

琴谱难得,古琴更是宝贝。据王笑天介绍,琴社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当属他收藏的诸城派宗师王心葵所斫的霹雳琴。据悉,该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历经三代传承至今,堪称山东德音琴社的“镇社之宝”。

一个百年琴社的梦想与现实

“作为1910年发起成立的20世纪国内第一个古琴组织,德音琴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德音琴社社长王笑天告诉记者。

德音琴社又名音乐传习社,是20世纪国内第一个古琴组织,由山东诸城派第三代琴家王心葵于1910年发起,于1915年率其弟子詹澂秋、詹静秋等创建于济南大明湖畔。1919年,北大校长蔡元培请王心葵担任国乐导师,并参与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研究机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德音琴社名扬海内外。

“王心葵1921年去世后衣钵由德音琴社第二任社长、济南詹澂秋继承,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太古遗音’唐代古琴就是他的收藏。”王笑天告诉记者:“解放前,他为躲避权贵勒索,还曾与其父詹眉平携琴去历城县南山避祸。”

詹澂秋1973年去世后,德音琴社中断达30年。2003年11月16日,几乎是与中国古琴“申遗”成功的同时,在诸城派古琴第六代传人王笑天等人的多方奔走下,山东德音琴社在济南再度宣告开社授琴至今。

据了解,学习古琴入门很快,五六节课后就能弹奏一二支曲子。“我的学员已经从开始的20多名上升到400多名,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小孩,从高级白领到普照寺僧人……”

“琴以载道,琴以寄志,个体身心的和谐也是古人造琴的目的之所在。”在王笑天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古琴是士大夫阶层的小众艺术,而现在省内甚至全国学古琴的热忱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称之为‘琴流感’。” 王笑天说,“这说明人们认识到了古琴的独特艺术价值,它对心灵的成长有帮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让人们回归宁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