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大众化政策实施的成效有哪些

大众化政策实施的成效有哪些

时间:2023-0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而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全依赖政府的投入是不可能的,指望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有很大比例的增长也是不现实的。从一定程度看,大众化政策的实施为被“应试教育”长期困扰的中小学教育松了绑。

大众化政策实施的成效有哪些

三、大众化政策实施的成效

我国从1999年开始启动高等教育大众政策,从总体上来看,大众化政策在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 增加了升学机会

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大大降低,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大众化政策使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而不是仅局限于少数精英阶层。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而言,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到2005年已经发展至21%[13],短短的几年间便翻了一倍多,我国高等教育初步进入大众化阶段,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就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而言,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总共招生108万人,到了2004年已经发展至447万人。与1998年相比,1999—2004年累计净增加本专科招生数1300余万人,为数百万原本无望上大学的学生家庭提供了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热切愿望;就普通高中升学率而言,由扩招前的46.1%,增加到2004年的82.50%,增幅达36.40个百分点(如表2-4所示)。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入学机会,使高等教育惠及普通人群,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大众化政策对高等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2-4     1998—2004年全国高校招生情况

img5

资料来源:1998—2004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年数据来自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 调动了社会各方办学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承担了高等教育的主要成本和几乎所有的直接成本。这种完全由政府负担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表面上看似公平,实际上却是最大的不公平。因为实行零学费或低学费政策,能够上大学的大部分是中高收入家庭的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比例是很低的。这就等于是花纳税人的钱供有钱人子弟上大学,他们大学毕业后又可获得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这样反而更不利社会的公平。因此,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而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全依赖政府的投入是不可能的,指望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有很大比例的增长也是不现实的。通过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来实现高等教育筹资渠道的多元化,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政府分担成本的比例逐渐降低,私人分担成本的比例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前的199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为78.3%[14],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45.5%[15]。与此相反的是,学杂费收入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从1997年的14.8%[16]增加至2004年的30.41%[17],增加了一倍多。与此同时,全国高等学校的其他收入,如勤工助学收入、校办产业收入、捐集资等占高等学校总经费投入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大众化政策极大调动了社会各方办学积极性,全社会的高等教育总投入大幅度增长,高教投资、消费与经济联动发展高等学校扩招还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办学积极性。目前,由国家、个人和社会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机制已初步形成。

(三) 推进了中学、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www.xing528.com)

素质教育最初本是针对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然而实施数载之后,素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应试教育却仍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我国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高度膨胀,这种高度膨胀集中表现为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长期严重失衡——“求”一直远远大于“供”。为了跨越高考这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关隘,千万学子只好选择应试教育这一简便而有效的方式。比起这些人满为患的基础教育机构来,高等学府严重的僧多粥少。在这样一种供需失衡的教育机制下,素质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终极权威面前自然就显得苍白无力。

从一定程度看,大众化政策的实施为被“应试教育”长期困扰的中小学教育松了绑。1999年扩招使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学录取率超过2/3,客观上使高考升学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不少学校反映,大学扩招对一些非重点学校和学习中等的学生影响较大,这些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了宽松的环境,分层教学、强调能力、注重个性、关注人格、着力创新开始在中小学形成一定势头。[18]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大众化政策大大增加了中学生自主选择接受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机会,这无疑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教育环境。

(四) 大力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发展

大力发展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重要政策选择。长期以来,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20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此后,国家虽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19]的比重从1993年的2.51%增加到2002年的3.41%,但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85年为5.2%),低于发展中国家(1985年为4.5%),也低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1985年为5.5%)”。[20]教育经费有限性,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招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大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国家用于支持公办高校的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民办高校理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一翼。

民办高校,是不以政府经费为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的学校。从国外经验看,大力发展私立高校,是国外许多国家迅速走向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学术界,诸多学者们早已注意到发展民办高校的重要意义,并竭力呼吁我国政府与社会应高度重视民办高校的发展。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于1999年夏,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为通过各种形式创办民办高校创造了良好的契机。2002年底,《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我国民办教育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得到了新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颁布与实施规范了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一些争论,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发展。从表2-5可知,尽管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却较为迅速。1999年仅有37所可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到2006年增加到596所,增长了15倍多。在校学生由1999年的4.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80.49万人,增长了近60倍。1999年民办高校在校学生仅占公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1.11%,到2006年达到16.13%,增长了15.02个百分点。同时,我们也发现民办高校的急剧膨胀与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密切相关,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担者,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伴随大众化政策的推进而逐渐成长与壮大起来的。

表2-5     1999—2006年公办普通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发展情况

img6

注:*指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且包括“独立学院”(二级学院)。

资料来源:1999—2003年的数据来自2000—2003年《中国教育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2006年数据来自2004—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2.jsp?tablename=1068. 2007年7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