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加强建设是基础
众所周知,办教育离不开人、财、物的投入,特别是高等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活动变得复杂,教育成本也不断攀升。这主要是因为构建现代化的教学组织机构需要诸多的基础建设,这些基础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本节将对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风学风等方面的建设进行论述。
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一)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布局
周远清同志认为:“经济全球化使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面临世界范围的竞争,高教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开创了新的空间,而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后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更加紧迫。要遵循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才是真正的发展观,健康成熟的质量观。”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保证了更多人进入大学,使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然而,也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高等院校单纯地靠规模膨胀追求生存和发展,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这种不协调的发展,是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的短视行为,没有持久的生命力。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必须改变经营理念和方式,变“粗放型”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集约型”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充分挖掘潜力为基础,追求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统一,是一种良性机制。这也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关键。
高等学校要按照“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协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我国高校一定要以坚持服务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原有的学科优势,重点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经济中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提高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一是要在继续发挥原有优势的同时,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来提升、改造原有专业,使传统学科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并使学科得到不断发展。二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旗帜鲜明地加强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三是要注重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加大“整合”、“优化”力度,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建立立足本校、面向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合理学科结构,提高学校学科的综合实力。
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高等学校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尽量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类型相吻合。例如: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地区、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适时设置和调整专业,充分考虑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认真研究国家宏观发展规划,重点关注国家在宏观发展规划中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适时设置一些前瞻性的新兴专业。第二,结合地区、行业发展规划,根据当前相关产业区域化和本地区的支柱产业适时设置和调整专业。第三,根据企业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适时调整和设置专业。第四,作为地处中部中心城市的职业院校,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纽带,在认真做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还根据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第五,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校企合作协议,满足企业需求,以及学生今后从事的岗位和岗位群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近年来,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按照动态化、市场化的原则设置和调整专业,新增了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同时把金属压力加工、机械电子技术、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专业调整为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把建筑工程管理、制冷空调技术、汽车维修工程与驾驶技术专业改造为建筑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等专业进行了优化。目前,学院已经开办的专业有武汉市市属重点建设专业1个,院级教学改革重点专业4个,形成了多层次的试点专业群。由于学院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并坚持按照动态化、市场化的原则设置和调整专业,使学院专业建设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二)大力促进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发展
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是所有的学科、所有的专业都是先进的,也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先进水平。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好科学规划,明确优先发展学科(专业)及其排序。
伯克利加州大学前校长田长霖说:“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持最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9]在短短30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更是集中体现了明确比较优势,扶植优势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创建于1900年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早期仅仅为一所技术学院。1967年更名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并由此开始了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从一所20世纪60年代后期尚属于二类大学中等水平的技术学院,经过跨越式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该校的计算机学科长期以来处于领先地位,所有与计算机有关的领域也都名列前茅。这种发展战略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大力深化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已开办的52个本科专业涉及9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与师范性兼备,专业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本科专业体系;充分依托学科优势,并注意发挥国家文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建设了多个品牌专业;新办专业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发展前景,建设措施到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依托学科优势,建设品牌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新办专业的质量得到保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
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中起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当教学设施已经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时,那么教育物资的改善只是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并不能对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也不是学校水平或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
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感言:“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设备等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开创之初,校长吉尔曼把有限的建校基金首先慷慨地用于礼聘大师名教,而仅用了几万美元买了两幢房子作为校舍,这便是把教师视为学校办学的最重要因素的教师理念的真实写照。建于1887年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直到1949年第五任校长史德龄上台前,仍表现平平凡凡,该校此时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大力发展潜经济的时机,实施“学术顶尖战略”,最终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当年西南联大有着强大的教师阵容,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之下,在师生甚至吃不饱饭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学水平,如国外刚研究出来的前沿学术成果“相变理论”就引入了本科教学,从而使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就奠定了在美国做博士论文的基础,奠定了自己几十年学术生涯的基础。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课堂笔记成为他在美国做研究时经常拿出来翻一翻的资料。西南联大在国难当头,不得不丢弃许多物质条件而迁往大后方昆明办学,但却办得很好,在中国高教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回想起来真是“什么都可以丢弃,就是不能丢弃教授”。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敬业精神制约着教育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也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决定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差距就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战略重点位置。
(二)实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教师是学校的根本,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大批业务精良、作风严谨、结构优化、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一是要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尽快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使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达到一流水平;二是要制订规划,配置资源,提供条件,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青年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保证大学教学科研水平有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对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是稳定一部分,引进一部分,流动一部分,打破近亲繁殖,实现人数动态平衡,结构逐渐优化,层次逐渐提高,建设一支高水平、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严把进人关,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引进教师必须综合考查职称、学历、教学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必须注意“近亲繁殖”与学术发展延续性问题;必须注重师德。要把人事处、教务处和用人单位联合考查作为一种必要手段。学校应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制订《师德行为规范》和建立师德建设激励机制。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吸引外来人才”,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环境,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www.xing528.com)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优良的学术氛围是高水平学者成长的摇篮,也是促进教师提升自己学术水平的动力源泉。而好的学术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湖北中医学院全面启动“名师名医工程”:建设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工作机制和工作环境。认真做好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通过争取“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资格、增设院级特聘教授岗位等多种形式,大力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依托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培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科团队;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学研究机制,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原则,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建设一支比例适度、素质精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学、科研队伍;完善返聘、延聘机制,发挥学院离退休专家的作用。
三、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在重视教育质量背景下,教学条件不仅是教学赖以进行的必要保证,还体现出一种竞争优势。
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其最低限度的物质要求,它们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手段。在教育物资低于基准线的情况下,教育的物的要素,就成为教育活动能否开展的决定因素。教育物资中最基础的为教学设施,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训练场等建筑物和教学、实验、训练用到的设备等。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建设总投资额由2002年的84.5亿元上升为160亿元,翻了一番。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年均在建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教育部71所直属高校校舍面积由2002年的5282万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7416万平方米,5年间校舍面积增加了40%。但由于这几年的扩招,尽管政府和学校努力加大投资力度,挖掘潜力,改善办学条件,但生均经费和资源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虽然教学条件绝对改善,但相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教学条件不升反降。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图书拥有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经费下降500元。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对办学条件冲击最大的是实验条件。因为学生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实验场地,更多的实验设备。科学技术发展越快,实验内容的更新也随之加快,实验设备更新换代也更加快,要求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也要相应地加大。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对工程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验的时间和实验数量要增加,质量要求也要提高,这些都要求增加办学投入。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和学校多方筹集资金,贯彻“教学优先”原则,合理安排学校的资金,确保教学的最基本的需要。
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教学条件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两大类。硬件条件包括校园环境、图书、设备、学校地域、师资队伍等,而软件条件指办学思想、校风学风、学校名望等方面,而要提升教育质量,必须兼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
(一)革新办学思想,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
为提升教育质量,仅有硬件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兼顾软件条件,将办学思想作为提升质量的主要条件。
原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院士深有感触地说:“办好一流大学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是头等重要的,但这是条件而不是充分的条件。充分的条件应该从培养出的学生的水平来衡量。而为培养一流的学生,我们的思想意识里必须有创新和第一流的思想。就拿南开来说,我们不能说只向北京大学学习,甘居第二、第三或第四,必须有‘我也要第一’的意识,在某些方面‘我就是第一’的意识。所谓第一,就是在这个方面只有靠我才行,只有这样的创新意识,学校才能进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10]这种创新和争创一流的思想就是软件条件,这些思想经过实践培育,体现出学风,体现为大学氛围,虽然办学思想内容很多,但是,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而言,这种创新和争创一流的思想尤其重要。
朱九思引领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几十年,他所体验出来的经验就是“办大学就是办一个氛围”,提出并践行“当仁不让,全力竞争”,“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把一个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才组建的一所一般大学办成了一个居于全国前列的“985”工程重点大学。现在,该所大学被誉为全国最有朝气的大学之一。
办学思想要真正转变到办教育上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涂又光认为,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大学的氛围就是泡菜水,学生的质量品质与大学里这道泡菜水有很大关系。他认为,学校既可以办教育,也可以毁教育,一所大学未必就在办教育,要回到“教育本身”。所以办学思想尤其是创新和争创一流的思想、“教育本身”的思想是一流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当其经过实践培育,固化为一种文化特征时,往往就是为己特有的,表现出不可替代性。
(二)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优良教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教风是教师教育教学风范的体现,好的教风,才能带出好的学风。所谓“名师出高徒”,一是指教师的言传身教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指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不敢懈怠。在抓高等教育质量中严格教学规范、严格教学管理、对学生严格要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风气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精神、责任心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学校整体的育人环境、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学生素质的高低与学习风气有着直接的联系。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在教育质量方面可能出现较大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风不同。因此,在抓高等教育质量中,抓学风建设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是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还需要通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促进各具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要形成校、院、系齐抓共管,教师、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全员参与,促进质量提高的格局,所有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与教育教学质量息息相关。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良好的质量环境增色
校园文化是大学中主要的精神形态的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师角色,激发对学校的热爱,也有助于学生在有益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提升自身而快乐学习与生活。当今社会,新思想、新文化潮流不断涌现,并对校园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更为困难,也更具有意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突出以人为主体,共创校园精神。充分发挥领导、教师、管理者、学生创建校园精神的主体作用,目标是形成严谨求实、忠于职守、民主高效的领导作风;宽严相济、言传身教、勇于创新的学术风气;以校为家、乐于奉献、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
二是要重视人文关怀,丰富业余生活。学习和工作固然重要,然而人不可能总是学习和工作,生活的丰富多样或许更为重要。因此,应提供条件,采取各种方式丰富校园的业余生活,使师生员工生活得健康、有趣、愉快、充实。同时在业余生活的创造过程中,激励人积极进取,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凝聚合力。
三是要加强文化融合,形成文化特色。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注重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等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文化融合。一方面,让不同的主体有参与展示其文化形式的机会,使彼此相互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实质,促进文化的交融。另一方面,应加强文化融合,提升文化层次,发展文化特色,倡导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