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学生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3-0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由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改善和提高的,因而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学生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学生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学生是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一方面,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身体、科学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上;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等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与方法。传统教育观念推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将教师看成是主角,将学生看成是“观众”和“听众”,或看成被动接受教育的“容器”。现代教育理念则表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肯定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转化活动。教育活动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如果没有受教育者(学生)的积极参加,主动积极地集中和组织自己的身心,系统地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教师发出的教育指令和教育信息,并且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教育指令和教育信息中那些不熟悉和不相容的知识予以破译,以达到理解、消化和吸收,进而对教师的信息与指令产生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性的,以至超越性的能动反映,那么教育活动的目标实现则是不可能的。

第二,从教育活动的过程来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在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成就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所付出的精力。

第三,从检验教育活动的效果来看,只用通过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及其发展水平,才能对教育活动的成效作出科学的判断。因此,从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这一意义上讲,学生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学生成长的决定因素。

第四,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其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已初步形成,自我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达到了能进行自主学习的水平,这也是大学教育具有师生共创性和探究性等特征的重要依据。

在大学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就学习本身而言,学生是内因,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成就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等因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主动追求和实现自我发展,进而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富有个性的人才。

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

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就学生来说,主要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即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从智力因素的影响看,一些心理学家对智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相关系数为0.60左右,属显著相关;应该说,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好。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看,也有研究表明,在正常智力范围内,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也显著相关;特别是对于智力中等的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实证调查的结果亦表明: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方法科学有效,往往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通过高考的选拔进入大学后,高中时代的那些外来压力基本消除,学习基本要靠自己,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却随着入学时间的延长在不断增强,在一定意义上,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好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改善和提高的,因而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学生非智力因素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态度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学习态度是指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习得的对待学习活动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心理倾向。学习态度一般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是学习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指伴随着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如对学习的喜欢或厌恶等,由于情感本身就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对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学习作出某种反应。意向成分是认知和情感的集中体现,没有意向,就没有行动,也就体现不出学习态度的效能。一般来说,学习态度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向之间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协调一致,构成统一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发生影响。

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态度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对此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与现存态度相吻合的材料,容易被吸收、同化、记忆,而与个体的信念、价值观违背的材料,则容易被阻止或歪曲。由此可见,态度具有某种过滤的作用。其次,表现在对学习环境的反应上。当学生在学习态度与教学环境上保持一致时,就积极努力地学习。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对学习环境(如教师、学校等)产生不良态度时,则会回避学习环境并产生不利于学习的不良行为,如逃课等。二是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已被许多研究所证明,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与其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在学校情境里,如果其他条件基本相等,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其学习效果总是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三是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的耐受力。所谓耐受力,是指一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能摆脱其困扰而免于心理和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个体能经得起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一个人对挫折的耐受力与其对引起挫折的事物的态度密切相关。而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受挫折的耐受力,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例如:一个认为学习很有意义,喜爱学习的学生,当他(她)在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阻力,即当遇到挫折时,耐受力就高,表现出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相反,一个认为读书无用、对学习本来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当遇到困难或遭受失败时,耐受力就低,往往表现出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而习得的,并且可以通过学习者个体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变化。学习态度有端正和不端正之分,比如:学习认真、扎实,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上课精力集中、认真听讲,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力求正确无误,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力求全面发展等,就是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相反,不求进取,及格就行,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及家长和教师的检查,作业不认真,在学习上怕苦怕累,贪玩,不愿学习,借故请假、旷课甚至逃学等,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大学生一旦确立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大学生学习态度具体表现在对上课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对学习用品的态度、对学习纪律的态度、对课外读物的态度、对课外活动的态度、对学习成绩的态度、对考试的态度以及对学习前途的态度等方面。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态度的主流倾向是积极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普遍较低,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当代大学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占到8.5%,“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被调查者普遍感觉大学生似乎失去了昔日的素养、学习劲头不足、能力和知识欠佳。[15]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着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

(二)学习动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而这种需要则是社会和教育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大学生在同一个时期也有多种学习动机。这些学习动机有主有次,形成层次,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组成以某一种动机为主导的学习动机体系。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作用。学习动机在学习中能促进学习者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使学习者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必要的学习课题上,并能有效地抵制各种无关刺激的分心干扰,让学习者把饱满的热情倾注在学习活动上,使其学习活动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维持较长的时间。

诚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刘孝群、耿德英研究表明,内部动机与学习成绩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部动机与学习成绩成负相关关系,即外部动机过强,学习成绩反而会下降。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时,才会使学习活动产生最佳效果。耶尔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果大小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成倒U形,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学习任务的难度而变化。

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日趋多元化,比较注重个人利益,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应该引起高校领导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三)学习兴趣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主要起导向和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活动的前进方向,甚至对一个人今后事业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当学生感到自己有某种学习需要时,他(她)才会产生某种兴趣,从而愿意探究它,并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促进新的学习需要产生,并推动学生开始新的探索、研究,学习兴趣又不断地发展起来。浓厚的兴趣对激发大学生的潜能、灵感等方面起着“催化剂”、“加速器”、“爆发机”的巨大作用。如果一个大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兴趣就会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他(她),刺激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取精神就会大大增强,学习的信心就更加充足,他(她)就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遇到了困难也会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想方设法去克服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支持学习活动的不断进行。如此,大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更加牢固扎实,学习也就成了一件乐事,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司马光也说:“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如果一个大学生对某门学科没有兴趣,其主观能动性必然受到压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会严重受挫,不仅对该门学科的学习收效甚微,还有可能引发出其他不良后果。

乐学才能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才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才会由“学会”进入“会学”和创造性学习境界,才能成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可见,尊重和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对培养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特别关注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使专业学习兴趣成为学生较为稳定的中心兴趣。

然而,在大规模扩招后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对策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www.xing528.com)

2004年12月教育部在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此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三项能力中,学习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根本任务。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能力就是“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会学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生产速度加快,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的现代社会,人为了适应生存,必须不断地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大量的现代科学知识,而且要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解决好学会知识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好怎样学习的问题,即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学会学习”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手段。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是一切学习之母,正如笛卡儿所言:“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学习方法对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对终身学习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学习方法总是为一定的学习目的服务的,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因而,没有目的的学习方法是不存在的。学习者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每一学科的知识结构都是有系统的。因而,没有任何一种学习方法是万能的。每位优秀的学习者总能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在于其灵活的适应性,所谓“学习有法而无定法”即为此义。学习的内容、性质不同,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也不同。比如: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阅读或运算的方法等都有其特定的适应性。同时由于每个学习者的智力及其人格特点不同,学习同一学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只要与自身的特点相适应,只要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的,就都是好的学习方法,都是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大学学习期间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重点就是要变革学习方式,改变现行单纯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式学习的学习方式。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三种学习,尽管学术界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概念和操作众说纷纭,但这三种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却是公认的。

1.自主学习与高等教育质量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能够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需要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作出有效自我评价的学习行为。它是对接受性学习的超越,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自主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1)独立性,即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表现为自尊、自立、自控、自强等。(2)主动性,即积极自觉地学习,表现为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等。(3)自信性,即相信自己能学好,表现为学习困难面前不急躁,学习挫折面前不气馁、学习失败面前能反思并继续努力等。(4)创新性,即能创造性地学习,表现为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能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等。

自主学习无论是对社会发展、教育变革还是个体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自主性学习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既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活动,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

2.合作学习与高等教育质量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格拉塞首先倡导的,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学校课堂。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Johnson D.W.&Johnson R.T.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我国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尽管中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界定的角度不同,但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一是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二是认为合作学习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三是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四是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五是认为合作学习个体责任明确,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合作和与人共事的能力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学会合作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首先,合作学习认为以往的课堂互动只局限于师生之间的彼此影响,否认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发展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其次,合作学习不仅重视学生认知品质的发展,而且也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获得快乐,突出了教学的情意功能,使认知、情意和技能诸目标相一致开辟了教学改革的一个领域。再次,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发展了创新精神,这不仅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具有重要价值。

3.研究性学习与高等教育质量

当前,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还存在多种理解,如有人认为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有人认为是“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较有着自己的特点:

(1)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消除了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诸多弊端。面对繁杂的社会,要解决研究性问题,必须具有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知识。研究性学习正是使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法,关注社会生活,以学科的多元化、综合化特质将教学成果进行整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去解决实践问题。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无固定的、统一的课程内容。除了学校提供一部分现成内容外,大多数学习的内容及问题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带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社会上去寻找,培养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2)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可以分层次进行,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为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条件,研究性学习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从实践中来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较多的是小组学习形式,这不仅有益于个人发挥特长,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同时,研究性学习还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更好地发挥个体创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从课题的选择、确定,资料的收集、分析,报告的撰写、答辩,成果的整理、展示等,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去操作,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应该说,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指导者、协助者、参与者。

(3)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潜能的宽松环境,其学习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创造能力的提高。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知识、能力、人格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人的一种潜能,等待着唤醒和激发,这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需要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好氛围。研究性学习正是为学生创造了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同时,研究性学习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具有紧密的联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选择的研究性课题会有所不同,重点中学与一般中学在研究的侧重点上也会有差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也会带来组织实施方面的区别,等等。这一切,都意味着研究性学习会“校校不同,生生有别”,也意味着带来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多样性。

(4)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由于遵循的价值观念不同,教育的目的不同,倡导的教育理念不同,人们对教育评价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不难看出,与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相适应,人们所理解的教育评价的目的、标准、主体都表现出单一性。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观、教育理念认为,学习评价应是多元性、社会性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评价方式、标准、主体的多元性,应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而专家、教师组成的评价指导小组应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也可进行跟踪评价,以避免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失控。在评价标准方面,灵活运用绝对评价,即标准参照评价。主要评价被评者是否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求。尽量使用个体内差异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这符合学生成长的实际,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慎用相对评价,对学生轻易进行分等、选拔与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不符的。在评价结论方面,应是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相结合。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很难进行定量评价的。同时,要明确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即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这种价值观正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学习化社会”认为学校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要通过这种学习让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

在传统教育充满危机的当今社会,提倡研究性学习为解决我国危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研究性学习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双轮驱动,打破了过去教师传统僵硬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内在潜力。首先,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学生充分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走出校门深入调查和访问,加强了学校与现实世界的沟通和联系,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成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助于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此外,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4.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虽然上述三种学习方式的侧重点、价值取向、组织形式、学习结果以及教师在其中的角色等有所不同,但其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1)三种学习方式中的师生关系都有变化。三种学习方式都倡导改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中心”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变教师的“教”为教师的“导”与学生的“问”。

(2)三种学习方式都注重自主探究。三种学习方式都强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积极投入到学习全过程,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情境,给学生质疑、想象的空间,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给学生交流、展现的舞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3)三种学习方式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三种学习方式都力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倾向,采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形式,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体现,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这三种学习方式存在着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关系。本着充分利用三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而寻求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搭配的话,一般首先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研究性学习;个体研究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开展小组或集体的合作探究学习,直到把问题解决。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智能的开发和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更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发挥它们对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从而积极有效地挖掘其智慧潜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促使其智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