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普通教育是一个金字塔,基础教育就是塔基。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石、国家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教育建设的基本。基础教育承载着促进人的健康、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意义。基础教育的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的生源,基础教育的质量对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基础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新世纪之初,作为我国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举措,新课程改革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对于以往的课程改革来说,这次改革在思想观念以及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到2005年秋,全国所有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已经实施新课程,很多省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教育系统坚持以育人为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显著成绩:
面对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各类学校不断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注重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坚持把德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德育环节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改革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
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各地普遍开展了中考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差额投档、优秀生面试保送、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定向分配给各初中等做法初见成效。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稳步推进,招生考试内容和形式趋于多样化。
3.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等重大举措。各类学校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要求,把加强体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师德建设和教师在职培训,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推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师范生实习支教,缩小城乡教师质量差距,农村教师素质迅速提高。
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报考师范专业、从事教师职业,国家决定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国家在教育部所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除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这一具有示范性的举措,有利于弘扬尊师重教的优秀民族传统,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有利于培养大批优秀教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事业的公平、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有志青年从事教育工作,壮大教育工作者队伍。
(四)重视信息网络教育
在信息技术发达、网络文化盛行的当今时代,作为国民素质奠基工程的基础教育,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信息网络技术教育。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信息网络技术教育方面,采取了诸多卓有成效的举措,如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展针对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全员培训等。[21]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诸多举措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潜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重视信息网络教育,对于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了解中国和世界,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均有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生源,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应试教育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消极影响
在充分肯定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不可忽视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这就是基础教育模式仍未突破应试教育的窠臼,并导致种种严重后果:部分学校在培养模式上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相当多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厌学情绪严重,人文素养欠缺,心理不够健康,等等。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中学毕业生进入高校后,必然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
教育部发表的2006年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检测报告称,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过去三年呈下降趋势。其中反映机能指标的肺活量有所下降,反映身体素质指标的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等也有所下降。北京市教委2007年开展的青少年形体测评结果为:八成青少年形体不良,走路时探颈、驼背、窝肩的比例高达46.1%。[22]教育部2004年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结果表明,超重与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重要健康问题。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其中10~12岁城市男生肥胖率已达15.97%。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小学生三成,初中生六成,高中生接近八成。[23]北京师范大学的毛振明教授指出,现在学生的体质可以用“硬、软、笨、晕”来概括。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晕,指前庭耳蜗神经晕。
学校、家长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很多学校越到高年级,体育课时间安排就越少,有时改成自习,长此以往,学生体能不断下降”[24]。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师占用课间、午休时间集体补课,甚至挤占体育课。据北京市的调查,六成的中小学校长承认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一半的校长承认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有的是营养过剩,有的是“垃圾”食品,如洋快餐等食品吃得过多。中小学生平时忙于应付学习,业余时间又因觉得累而不愿进行体育锻炼,多沉迷于电脑游戏和互联网,身体缺少运动,久而久之,容易出现肥胖,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机体抵抗力下降。学生学习负担重,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的三大主要因素。
(二)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超前的、过早的、过重的知识教育是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根源,有人估计中学生中有1/3以上的学生厌学。在我国,升学的压力、择校的压力、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孩子从幼儿园起就不得不开始知识性的学习。为了上好大学,必须进好高中;为了上好高中,必须考上好的初中;为了上好初中,必须上好的小学;为了上好的小学,必须从幼儿园起就学习“唐诗宋词”、钢琴绘画、外语等。家长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起就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甚至在出生前就进行“胎教”,为的是及早造就一个“高智商”的孩子,将来能在应试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表明,儿童过早地学习,会产生“习得性愚蠢”,过早的、盲目的教育并不必然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相反,超前教育严重,过高的学习目标,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不少中小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产生厌学情绪。不少学生患上了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对书本产生条件反射性厌烦,有些学生便逃学或离家出走。
(三)学生人文素养欠缺
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分数论英雄,不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全面追求分数,许多学校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生的考分,一切为考分让路。与考试无关的科目让,与考试有关的科目上,让的结果是学生的片面发展,素质教育蜕变成应试教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学校的法宝”是许多学校的真实写照。学生们被当作提高成绩的机器,学校追名逐利的工具,教育的本来目的被严重扭曲。育人为本的教育成了育分为本的教育,诲人教育成了“毁人教育”。这种应试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去了,但人文素养下降了。中小学生不尊重父母,不尊重师长,不懂得感恩,自我中心主义,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不在少数。《瞭望》载文说:“学校思想品德、行为方式、艺术审美、劳动技能等项教育内容几乎落空。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念没有充分建构起来,人文素养相当欠缺。虽然国家课程标准设立了社会实践课程,但全国各地的学校几乎没有开过,初高中毕业生有关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登记全是编造的,当学生走进大学或走向社会后,人文素养欠缺的问题便显现出来。这些问题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在障碍。”[25]
(四)学生心理不够健康(www.xing528.com)
应试教育模式使中小学生承受着生命中不该承受之重,长期的压力使不少学生不仅厌学,而且厌老师、厌父母、厌人世,心理受到严重的扭曲和挫伤。他们长时间被束缚在课堂里、书桌旁,整日埋首于题海中,耳边飘荡的是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唠叨,很少接触社会。家长、学校期望他们做功课、拿高分,此外别无他求。这些稚嫩的花朵长在温室中,备受呵护,不经阳光雨露,更未曾遭遇风吹雨打,导致许多学生心理上很脆弱,不能吃苦,不能吃亏,经不起挫折,受不了磨炼,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不懂得分享,不懂得关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一旦遇到矛盾或不顺心,便束手无策甚至丧失理智,做出一些本不该做的事情来,如自杀、杀害父母、杀害老师、暴力事件、离家出走等。
可以设想,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的生源存在上述问题,高等教育何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因此,进一步改革基础教育,转变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质生源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注释】
[1]KNIGHT JANE.Perspective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anada[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997(spring):123.
[2]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57-61.
[3]汪培栋,李锐.论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日本问题研究,1992(1).
[4]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93-98.
[5]金之亮,黄桂荣,长江.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6]余学进,章康美,朱秀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影响和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7][美]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8.
[8][荷]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14.
[9][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3.
[10]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9.
[11]李汉林,等.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1):94-108.
[12]孙绵涛.教育政策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涂端午.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分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6): 12-19.
[14]祁型雨.超越利益之争——教育政策的价值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15]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8.
[16]范先佐.筹资兴教——教育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刘淑兰.教育评估和督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18]马跃进,陈志强,于凤坤.现代科技革命与高校人才培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42.
[19]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
[20]王淑军.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六大特点[N].新京报,2006-09-01.
[21]杨德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
[22]邓晨.现在的孩子身体最差[N].生命时报,2007-05-08.
[23]沈楠.中国学生胖而无力,危及国家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06-04-24.
[24]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何时了[EB/OL].http://www.hangzhou.com.cn/20080401/ca1478234.htm.
[25]丁锡国.基础教育在扭曲中挣扎[J].瞭望,2005(36):23-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