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宗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动力既源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外部驱动,也源于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愿景,也是世界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走向。
一、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它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
(一)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一条原则就是“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两年后,《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又再次重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29]我国于1994年三月制定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了“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从范围上来说,不是指少数人的发展,而是指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应得到发展;从时间上来说,人的发展不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而且指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内容上来说,不仅仅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还要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人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总之,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解放人,使人们在满足自身与当前需要的同时也不损害其他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与需要,达到历时与共时的双赢。
(二)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还必须通过全面协调来落实和贯彻。全面协调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特点。从时间上来说,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从内容上来说,既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利益,照顾比较落后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大中小城市人民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人群的利益。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资源的循环可利用。既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总之,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要正确协调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要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克服急功近利的快速发展观,推进教育公平,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三)统筹兼顾与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统筹兼顾旨在通过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而形成具有良性循环态势的社会发展。它强调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没有统筹兼顾,也就没有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建立在统筹兼顾基础之上。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既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统筹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区域教育资源,统筹国际教育资源,也要统筹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以及结构与特色的关系等。总之,统筹兼顾就是要做到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惟其如此,高等教育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宗旨
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等教育发展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动力。在这些内在与外在动力的作用下,高等教育既要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推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还要推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高等教育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从多种途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高等教育源源不断地为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建设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积累的高低对一国经济增长的持续贡献将起着基础性作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知识成为驱动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人才的数量已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通过为经济建设培养大量高质量人才,从而成为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证。
其次,高校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能直接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如利用高校的科技力量,帮助国家和地方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承担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项目的研究;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帮助解决生产过程和企业管理中的问题;通过开发高新科技产品,转让科技成果,举办高科技产业等途径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等等。因此,无论是满足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还是满足科技攻关、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高技术产业开拓等科技方面的需求,高校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依靠教育、科技振兴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目前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日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30]
再次,科学技术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努力提高本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我国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寄予厚望,将高校视为发展我国科技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具有学科门类齐全、人才集中、学术研究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配套的优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对发展科学,提高国家科学水平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营地。它不仅为国家的科研队伍造就更多的后备人才,而且直接提供新的科学技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通过发展社会科技推进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推进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既要着眼于近期和远期的经济增长,同时又要关注高等教育自身的当前和长远发展,做到对人才培养的质与量的有机统一,即高等学校的规模扩张要建立在保障其质量的基础之上,规模扩张的同时,办学效益也应该明显提高。
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观点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所在。高校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其质量能否稳步提高,在于其规模与质量能否协调发展。[3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质量的原因受到的阻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资源利用方面,由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紧张,自扩招以后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基础实验设施等都急剧下降。随着师生比的逐步提高,教师资源也异常紧张,迫使许多高校出现安排不合格的教师上岗教课,或者专业课上也实行大班上课等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现象。其次,在高校专业设置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高校盲目以市场为导向,哪个专业好就业就增加哪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或者未经充分论证调查就增加新的专业,忽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滞后性,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失业。最后,在科研项目设置方面,很多高校以利益为重,乱上项目,导致领导与师生精力分散,教学科研质量降低,得不偿失。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观所采取的对策,可能短时间内能收到效果,但由于并没有保证质量从而使高等教育自身缺乏持续发展的潜力。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具有超前性,今天的教育着眼于为明天的社会发展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应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主,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人才的科学预测,端正办学方向,时刻把质量放在首位,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告诉我们:光有数量没有质量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仅从大众化的角度考虑,则谁都希望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加速发展,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过快过慢的增长速度都与国家财力、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不符,而且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切合高等教育内在的发展逻辑,高等教育质量才能够保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因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适度超前于社会和经济发展。[32]
(三)推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的最大发展。受教育者的发展从横向上来看应该是全面的,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的发展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应该是在道德品质、科学知识、身心素质、审美情趣、劳动技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在学科知识上也应该是全面的、跨学科的、综合的发展。受教育者的发展从纵向上来看应该是持续的,持续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为了实现其使命,需要经历不断地学习、训练和提高,从一个阶段向更高的阶段上升和发展的过程,人的一生中整个的发展历程不仅是量变的过程,更是质变的过程,前一阶段的发展必须为下一阶段或整个人生历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我国过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为“窄深型”的专才模式。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传统的单纯技术知识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从传统的“窄深型”专才模式转变为“宽厚型”的通才模式。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超越传统模式的束缚,在时间上,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子孙后代;在空间上,要从个人到群体,从自己到他人,从个体到社会,从小天地到整个自然并最终将这些关系集合成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依赖于把人培养成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而要造就这种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可持续发展观、价值观上来对待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并没有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没有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今世与后世、个人与群体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范畴,从整体上加以考虑。
推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变革的基本方向。“厚基础,宽专业”的新的人才知识结构是针对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提出来的,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现代社会的适应性与应变性。问题在于“厚基础”其厚的程度,在什么方向上厚,以及“宽专业”宽到何种程度,何种方向宽?而这些常常局限于知识面的扩大与适应性的增加,未能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深厚基础与广阔知识方面考虑。正因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与价值观的指导,“厚”与“宽”的实践实施难免带有相当的狭隘性。用可持续发展观作指导去强化基础与拓宽专业,根本目的是使我们高校培养的人具有整体发展观、协调发展观、持续发展观和平等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
总之,高等教育必须要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根本宗旨。离开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科学发展,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潜力,甚至可能背离自身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一言以蔽之,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既要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推进高等教育自身以及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
三、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动因
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宗旨。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等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有其客观的现实基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驱动和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愿景和世界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走向。
(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驱动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步入社会中心。大学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而是服务于社会的加油站。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教育被寄予了厚望,并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功能。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外部驱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强调,经济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社会生活的中心。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内,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知识和科技为纽带,高等教育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依赖于高等教育。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发展的外部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譬如,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高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使其有能力对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再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刺激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从而也间接刺激了人们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高等教育新时期的光荣任务。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这一重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数以万计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也为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和科技人才,为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从而最终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响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柱。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单纯依靠劳动力、资本、原料和能源,而主要依靠知识要素。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的崭新的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才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具有特殊的内涵和价值。这也就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要求。高等教育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变专才为通才,变因循守旧型人才为开拓创新型人才。而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以科学和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知识和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在执行传统的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开拓新的职能,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加速科学技术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斯坦福大学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建立的斯坦福工业园(即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法国的南法兰西岛科学园等。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既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客观上促进了自身办学效益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内在需求
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也是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供需矛盾集中体现为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既要有数量的增长也要有质量的提高。光有数量,没有质量,或光有质量而没有数量,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空前地增长。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严重短缺。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成为人民大众普遍的呼声。虽然我国从1999年以来,高等院校开始扩招,但高等教育总体上仍然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高等教育供给还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已经进入世界公认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新阶段。但众所周知,这也只不过是刚刚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属于大众化毛入学率(15%~50%)的初级阶段。截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1%。但是相比其他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英国等国的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甚至是普及化阶段。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即使毛入学率达到21%,仍然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因此,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相伴随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本质在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在这个意义上,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
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同时也是质量的提高。因为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并且发展本来就包含了“质”的变化。事实证明,就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来看,没有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本谈不上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也就没有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供需矛盾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
(三)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愿景
改革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就是破旧立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体制上的,也有思想上的。要改变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基本目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愿景就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使得高等教育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近10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实现了大众化,满足了大批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需求。然而,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步。一些高校单纯地依靠规模膨胀追求生存和发展,片面追求生源而忽视质量提高已经成为一些高校习惯性的办学思维。大学片面争夺生源,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短视行为,没有持久的生命力。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兼顾“数量”和“质量”,在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之间追求一种新的平衡,使两者协调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同步性,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共同的心声。2006年7月,周济在上海浦东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将进一步集中于质量的保障与提高,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作为大学创新的主要追求。”“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是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中国高教界发出的新号召。周远清也认为,经济全球化使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面临世界范围的竞争,高教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开创了新的空间,而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后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更加紧迫。要遵循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才是真正的发展观,健康成熟的质量观。[33]因此,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愿景。(www.xing528.com)
(四)世界高等教育转型的必然走向
21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世界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话题。高等教育的转型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成为这一转型的必然走向。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危机。首先,高等教育财政危机日益凸现。由于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政府的支付能力却在下降,高等教育财政短缺越来越成为发展桎梏。其次,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日益凸现。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于是世界各国都在抨击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批评高等教育没有培养出适应社会竞争的高质量人才。再次,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性日益凸现。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瞬息万变,生产力的进步也推动着社会转型。然而高等教育却在这个社会节奏变化如此加快的社会中依然行动迟缓。尽管高等教育是迎合社会发展还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在高等教育界依然备受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社会民众和雇佣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之声不断。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寻求转型。虽然高等教育转型的基本内容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但毋庸置疑,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走向。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追求。高等教育必将日益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高上来,确保高等教育在推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使受教育者和社会经济也可持续发展,实现三者的辩证统一。
【注释】
[1]张云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4.
[2]蒋冀骋.论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6):67.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4.
[4]胡高.高等教育质量:理性评价与认识[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392.
[5]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
[6]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浅析[J].教育研究,2005(8):6.
[7]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2004-05-05,69-70.
[8]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12-17.
[9]MARTIN TROW.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No.1,1972:63.
[10]何斌.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因素分析[J].高教探索,2005(4):50.
[11]雪峰.论建立大规模、高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3(1):83-86.
[12]张珏,贺绍禹,邱国华.2000—2002年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1-6.
[13]周济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http:// www.moe.edu.cn[2005-03-09].
[14]阙斌.大众化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规模的关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5):15.
[15]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5(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4-175.
[16]吕诺,张宗堂.高中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瓶颈.http://news.infocom.cn/html/2005-2-16/79548.html,2005-02-16.
[17]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4.
[18]龚怡祖.弱势教育部门“国民待遇”问题的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2):36.
[19]农校毕业生:还能献身农业吗?http://www.stee.agri.gov.cn/xwzx/t20040622_214222.htm.2004-06-22.
[20]谭贞.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模式优化[J].教育与经济,2007(3):57.
[21]耿申.师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J].教育科学研究,2007(8).
[22]赵波,等.区域教育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理论初探[J].教育科学,2001(2).
[23]吕红梅.区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与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07(11).
[24]博迪.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J].前沿,2006(7):83.
[25]魏捷.和谐社会环境下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7):17-18.
[26]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报告.学术与行政力量的有效整合:大学管理架构的改革目标[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11.
[27]史瑞杰,梁晓琴.在张力中实现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J].理论月刊,2006(2):132.
[28]李凌雁.论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整合的趋势、现状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5):147.
[29]邱焕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发展[J].山东经济,2006(5):16.
[30]哈经雄.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3.
[31]陈上仁.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观[J].现代教育科学,2002(5):28.
[32]陈上仁.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观[J].现代教育科学,2002(5):27.
[33]丁亚金.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中国冶金教育,2007(5):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