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问世
毛泽东六盘山赋诗
毛泽东所作的诗词中,《清平乐·六盘山》广为人知。正是这首气壮山河的诗词,让千百年来黄土高原上这座被古人称为“陇山”“鸡头山”的六盘山再次名扬天下。
六盘山,雄跨甘肃、宁夏。最高峰海拔3100多米,傲视西北黄土高原,陡峭的耸岩危峰,愈显山势挺拨雄伟。依山体修凿的盘山公路盘旋蜿蜒而上,弯弯曲曲缠绕在山间,有直上云天的感觉。这座南北走向的高山,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1935年10月,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登上六盘山。时值金秋十月,六盘山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漫山的苍松翠柏傲立在阳光中,红军的队伍像一条长龙,行进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毛泽东健步如飞,一边高兴地谈天说地,一边欣赏着秋日六盘山的秀美景色。爬到主峰牛头山上后,毛泽东看到战友们长途跋涉,有些累了,大声招呼着让大家休息一下再赶路。毛泽东找了一块平整的岩石,坐了下来,习惯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卷烟抽了起来。他眺望着远处或高或矮、隐藏在山间雾气中的层层山峦。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手迹
站在六盘山之巅,毛泽东这位具有诗人气质的领袖,诗兴大发。革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千重思绪,万般感慨,一齐涌上了心头。在这戎马倥偬中,展望革命前景,伟大的战略转移已经赢得了伟大胜利。诗兴勃发的毛泽东,抒怀高歌,一首气势豪迈的“长征谣”就在六盘山巅极目远眺中吟成: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长征谣”的诗句展示了红军长征金戈铁马、风雷激荡的雄姿。记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气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反蒋、抗日、救国的决心。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下山后,当晚宿营在彭阳县一户姓张的农民家里,在窑洞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用铅笔头记下了“长征谣”的诗句。两个月后,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用毛笔记下了这首在宁夏六盘山高峰吟唱而成的诗句。这首“长征谣”当时立即在红军中传唱开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长征谣”在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流传。
1941年12月5日,中共地下党主办、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之二·横眉》第一次公开刊载了这首词,题目是《毛泽东先生词(长征时作)》。1942年8月1日,新四军主办的《淮海报》副刊《文艺习作》上刊登了这首词,首先公开发表,题为《长征谣》,但还是“清平乐”的词牌。1949年8月,这首词在上海《解放日报》上发表,这一次毛泽东对《长征谣》作了较大改动,题名改为《清平乐·六盘山》,内容由原来的自由体改为规范的“清平乐·词曲”。以后到了1957年《诗刊》创刊时,应著名诗人、《诗刊》主编臧克家之邀,首次发表了《清平乐·六盘山》的诗词,使宁夏的六盘山享誉全国。
毛泽东在彭阳县小岔村住过的窑洞
给宁夏人民书赠《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手书共有五幅,但被书法界誉为经典之作的是“一九六一年九月应宁夏同志嘱书”的《清平乐·六盘山》。整幅作品气势磅礴,刚柔共济,字体瑰丽,笔法飘逸,宛若行云。毛泽东在这幅《清平乐·六盘山》词后题注:“一九六一年九月应宁夏同志嘱书”。那么这幅佳作中提到的宁夏同志是谁?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呢?
1959年9月,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名会议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决定,各省会议厅分别由各省、区、直辖市自己设计布置。人民大会堂各会议厅作为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场所,也是与外省区交流的一个窗口,广大干部群众都希望把宁夏厅布置得新颖别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宁夏厅的布置工作由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负责。黑伯理时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他刚从北京调宁夏工作,对布置人民大会堂宁夏厅的工作非常热心。
毛泽东到达陕北后与朱德(右二)、周恩来(左二)、博古(左一)合影
在制定方案时,许多同志提出,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宁夏六盘山,并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已在全国人民中广为传诵,最好的方案是用宁夏独有的贺兰石雕刻上毛主席亲笔写的这首词,再配上一幅毛主席长征过六盘山的画,这将是对宁夏回汉各族人民极大的鼓舞。这一方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批准以及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赞同。
毛泽东给董必武的短信
当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负责布置会议厅的黄文奎、王晓风二人先后到中国军事博物馆和中央档案馆,查找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诗词的手稿。查了好几处,没有找到这首词的手稿。他们又从能够见到的毛主席手迹中找字拼写这首词,拼字不仅找不全,拼出的字之间也不连贯。黄文奎和王晓风一商量,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准备请宁夏自治区主席刘格平给中央打报告,请毛主席亲笔书写这首词,但这个办法被刘格平否决了,认为此举过于唐突,会给毛主席添麻烦的。这件事无意间被时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秘书长的黑伯理知道了,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通过董必武副主席的私人关系,请毛主席题写诗词。不久之后,黑伯理带着一块精美的贺兰石砚,专程到董老家中拜访。董老非常高兴,对贺兰砚赞不绝口。黑伯理鼓起勇气,说了想托董老请毛主席写《清平乐·六盘山》的来意,董老欣然答应。立即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主席:
我受了宁夏自治区人委一位同志之托,他要我转恳你把你在六盘山作的清平乐词写一纸给宁夏,那里的同志将把它刻石立碑于六盘山上以留纪念。受托很久了,总觉得这样的琐事麻烦你太不应该。日前,宁夏来信催问,无奈,只得请你原谅,费神随笔一挥为盼!
我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你的诗词十九首中录出清平乐一词,另纸供阅,以省记忆!
此致
敬礼!
董必武 (www.xing528.com)
一九六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董必武在另一纸上工笔录写了《清平乐·六盘山》一词。董老信中提到的“宁夏自治区人委一位同志”,就是黑伯理。
董必武的信很快就被递送到了毛主席手中。1961年的8月,党中央正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国内经济问题。
9月8日,毛泽东开完会,照例开始批示文件,突然看到董必武的信,毛泽东拆开来仔细地阅读完后,挥洒自如,笔走龙蛇,写下了令后人惊叹叫绝的书法作品《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一九六一年九月应宁夏同志嘱书
《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词中有一句,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为“旄头漫卷西风”,毛主席书写时改为“红旗漫卷西风”。并回复董必武一封信:
必武同志:遵嘱写了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写。顺祝健康!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九月八日
毛主席在董老给他的信竖排末行左上方用铅笔批注“已办”。
毛主席的题词及回信很快转到了董必武手中。董老从庐山回到北京后,立即让秘书申德纯打电话告诉黑伯理这个好消息。当夜,黑伯理、王晓风立即动身赴京,到董老的秘书申德纯处取到了毛主席这首词的手书墨宝。
黑伯理回到银川后,由宁夏日报社编辑精心将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6张16开宣纸手书墨宝拼成条幅,照相制版,于1961年9月30日首先在《宁夏日报》头版套红刊发,配发了编者按语,并发表了题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社论。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厅请了银川市制砚刻字合作社阎子江、阎子洋、关富强等工艺人员雕刻毛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的石屏。他们到贺兰山采石,并把石料运往北京,在德胜门外找了个地方开始雕刻创作。历时数月,将毛主席词的手迹《清平乐·六盘山》精心镌刻于褐色贺兰石板上,凹进去的字呈紫红色,用楠木做框,一幅长3米,宽1米的贺兰石屏挂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
毛泽东主席词《清平乐·六盘山》手书墨宝和毛主席写给董老的信原件存放在宁夏博物馆,1982年由中央档案馆征集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