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祚荣,靺鞨族粟末部落人,姓大氏,唐朝时期渤海国创始人,东北少数民族政权首领,杰出的政治家以及军事家。
渤海国是中国东北地区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靺鞨中的粟末靺鞨所建立的政权。靺鞨为唐代“未羯”的音转,汉语意思是指居住在山林之间的部落,是今天满族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已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先秦时称肃慎,汉晋时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期由音译勿吉转写为靺鞨。粟末靺鞨是靺鞨部的分支,“粟末”汉语意思是指松花江,粟末靺鞨就是指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粟末靺鞨属于古通古斯语系,生活范围大致在今天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山到黑龙江中下游以及支流松花江北段之间。到了隋朝时期,靺鞨部落数量达到数十个之多,这些部落实力大致相当,没能形成一支特别具有优势实现统一的力量,相互之间各不统属,各自为政,时常互相征伐,彼此争斗,分布在东至日本海,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西至松花江的广袤地区。主要部落有七个,即白山部、粟末部、号室部、伯咄部、黑水部、安车骨部、拂涅部等。隋末唐初之际,靺鞨各部争战不断,大体在公元6世纪以后,靺鞨各部逐渐归依于粟末、黑水两个强大的部落,粟末部在南(当在今吉林市一带),黑水部在北(黑水当时指黑龙江、松花江合流以下,黑水部当在今黑龙江下游)。粟末靺鞨由于居住位置是在松花江沿岸的广袤地区,资源丰富,水草肥美,交通便利,与中原王朝以及其他东北少数民族政权联系密切,在长期的交往和融合过程中,吸收大量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文明,因此,无论经济还是文化均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在各个靺鞨部族中成为最发达的部落。在经济和文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这一时期,原始部落氏族逐渐解体,社会开始分化,这为大祚荣建立渤海政权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粟末靺鞨原曾依附于高句丽,除被迫缴纳贡赋外,每有战事还被征调到前线,作为先锋部队冲杀在前,往往伤亡最重,但得不到尊重。粟末靺鞨不甘心沦为高句丽的附属,经常不服从调遣和管辖,因此也时常受到高句丽的武力讨伐。粟末靺鞨也试图寻求中原王朝的支持和帮助,暗中多次派人向北齐和隋朝纳贡,期望中原王朝予以军事援助,摆脱高句丽的束缚和奴役。但由于中原王朝一直处于征战和分裂状态,无暇顾及北部边疆状况,加上高句丽军事力量强大,相当长时间内粟末靺鞨仍无法摆脱对高句丽的依附状态。
隋文帝时,粟末靺鞨厥稽部酋长突地稽率军与高句丽作战失败,不堪奴役之苦便向突地稽隋廷请求内徙,隋朝政府将之安置于营州(今辽宁朝阳),直接与隋朝接壤,代隋朝管理这一区域。突地稽管理有方,辽阳地区逐步富庶起来,后来隋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唐朝建立后,突地稽率部归附唐朝,唐高祖以其部置于燕州,仍命突地稽为总管。武德五年(公元623年),刘黑闼叛乱,突地稽跟随李世民赴定州,在洛水之畔大败刘黑闼,以战功进蓍国公,并迁徙其部族于幽州昌平。武德六年(公元622年),高开道引突厥共寇幽州,突地稽率兵迎击,大破之。唐太宗贞观初年,进右卫将军,赐姓李。其子李谨行更以战功卓著累授营州都督、镇守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燕国公。突地稽所部应当是最先内迁的粟末靺鞨人,他们因受汉文化影响,一改旧时的装束和习尚,而且他们已经获得唐朝政府的高度信任,其首领与汉族官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而此时,中国东北另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在东北不断扩张,与中原王朝摩擦不断,隋朝征高句丽失败,加剧了高句丽政权野心的膨胀,在东北边疆不断起事构衅,蚕食隋的领土。唐朝建立,稳定统治后,就开始重新经略东北地区,开始讨伐高句丽。经过不断征战,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朝所灭。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卷土重来,避免其他政治势力在这一空间地带活动,威胁唐的统治,唐政府决定将高句丽遗民以及这一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如靺鞨、契丹、奚等迁往内地。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率领治下民众迁往当时唐朝卢龙节度使治下的营州,依附于唐朝,这一时期,大祚荣出生并不断成长起来。内迁的靺鞨人既受唐朝节制,又归契丹统领。乞乞仲象被契丹封官为“大舍利”,这就是后来渤海王族以“大”为姓的由来。
内迁的各少数民族都受到盛唐文化的强烈影响而日趋汉化,但靺鞨上层人物与高句丽遗民依然留恋故土,他们时刻等待时机以摆脱唐朝的控制。当时,掌握营州军政大权的都督赵翙整天寻欢作乐,不关心营州各族人民疾苦,还欺压各族首领,激起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酋长、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发动叛乱,杀死赵翙,占领了营州,揭竿反唐。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最高王之意),以孙万荣为大将,聚集部众,招兵买马,仅十几天,就发展了数万人的队伍。李尽忠带领这支队伍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几个月的时间就攻占了营州附近的许多城池。在此形势下,粟末部酋长乞乞仲象与白山部酋长乞四比羽率本部人马及高句丽部众东走,渡过辽河,向东北腹地进发,力图挣脱唐朝的控制。(www.xing528.com)
为平息营州之乱,武则天一方面调集重兵镇压契丹叛军,李尽忠、孙万荣先后被杀,第二年平定契丹叛乱;另一方面采取怀柔政策,分化反唐势力。她派使臣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并赦免他们东逃之罪。但乞四比羽拒不受封,武则天诏令契丹降将、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和中郎将索仇率兵打击,乞四比羽率部众迎战,不幸阵亡,部众亦离散。这时乞乞仲象已死,他的儿子大祚荣继任为新的部落领袖,面临唐军的威胁,大祚荣率领部众继续向东转移。唐朝军队在李楷固的率领下紧追不舍。圣历三年(公元700年)初,李楷固率部孤军深入到辽东地区进攻大祚荣部。可此时的大祚荣虽年仅20有余,但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不同往日,成为一名胸有韬略,作战勇猛的军事统帅。大祚荣根据李楷固的作战特点和风格,通过密探的侦查,预测到唐军的行军路线,于是在其必经之路天门岭(今辽宁省北镇县境内,也有人说在辽宁省清源县境内境内)设伏。大祚荣事先在天门岭埋伏下重兵,派人引诱唐军进攻。李楷固率军果然如期而至,大祚荣率领所部高句丽、靺鞨军队,利用地形优势,凭借天险抗击唐军,唐朝军队大败,伤亡惨重,李楷固杀出重围,有幸保全性命。此后,契丹开始依附于东突厥,阻隔在唐朝与大祚荣所辖区域之间,唐朝不能绕道讨伐,只得停止对大祚荣部用兵。唐朝罢兵之后,给大祚荣以喘息机会,大祚荣开始将目光转向内部事务,发展经济,革新政治,并乘机兼并乞四比羽余众,于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正式建国,自号震国王。关于为什么叫震国,有的学者认为,武则天曾封大柞荣的父亲为“震国公”,因此以“震”为国号。大祚荣始建社稷的东牟山,即今吉林省敦化敖东城(又名鄂多里城),史称“旧国”。
为了巩固与发展震国政权,大祚荣首先在策应契丹反唐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契丹结好。鉴于契丹已降附唐朝的北面强敌东突厥并使唐朝通往东北的陆路被遮断这一有利形势,大祚荣又与东突厥结盟,暂时将自己置于东突厥的役属之下。为了遏止新罗北犯,鉴于震国当时的实力无力与新罗抗衡,因此大祚荣违心与新罗交好。
这时,唐朝正忙于同东突厥交兵,无暇东顾,大祚荣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开始拓疆展土,南征北伐,先后征服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初步建立起一个西接契丹,东濒日本海,南以新罗为界,拥兵数万,户数十万,方圆五千里的地方民族自治政权,成为东北地区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震国的实力与日俱增,使得唐朝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对大祚荣的政策,由过去的征讨转向招抚,采用一贯的羁縻政策。正是出于这种考量,唐中宗时,唐朝政府派张行岌出访震国,希望通过此行试探一下大祚荣的态度。大祚荣长期以来已经疲于征战,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而且也希望增进与唐的关系,得到唐朝的认可和册封,因此,当唐朝政府释放出友善信息后,大祚荣十分高兴的当即接受,为了表达臣服的诚意,还把子大门艺作为人质随张行岌入侍唐朝。大祚荣归附后,唐中宗准备正式册封大祚荣,但因与契丹、东突厥的战事又起,东北的交通被阻塞,册封之事只好搁置。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北部战事稍有缓和,于是唐玄宗派郎将摄鸿胪卿、敕持节宣慰未羯(靺鞨)使崔忻前赴震国,正式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地置忽汗州(今吉林敦化),并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册封之后,大祚荣改震国为“渤海”,再次承认对唐朝的依附和隶属关系,成为唐朝管辖下的东北地区地方政权,虽然“渤海”有相对的自治性和独立性,但毕竟在名义上成为唐代东北地区设置的一个最高军政机构。渤海国王也正式成为唐朝的地方官员,以后历代渤海国王都必须经过唐朝中央政府册封,才取得合法地位。因此,大祚荣归附唐朝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三月,大祚荣去世,其子大武艺继位。是年八月,唐玄宗派遣使臣前往渤海,册封大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从国家层面对大武艺承袭父位进行了认可。渤海人因大祚荣功高盖世,于是私进谥号为“高王”,后世称“渤海高王”。
大祚荣前后在位22年(698年——719年),在他的努力下,渤海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和提高,多民族发展、融合的态势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大祚荣同唐朝的亲睦有好关系,为渤海社会的进步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环境。大唐的各色人等把盛唐文明源源不断地带到渤海,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