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历史是一本烂账
由于“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于是,中国封建帝王认为,在上吉之地建造陵墓,不仅帝运长久、死后富贵,还能降福后代,达到“开福祉隆于基,绵万年之景运”的目的。为此,他们不仅制定了冗繁的丧葬礼仪,还建造了高大宏伟的陵墓,以此显示帝王的尊严并进一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这种理念制度的产生,不仅是帝王“家天下”统治的延伸,也是帝王尊崇地位和奢侈腐朽生活由生向死的延续,是封建时代灵魂不死观念的具体体现。清朝的道光帝为了达到他的独特的生死理念,将这种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到了极致。
道光帝(1782-1850),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嘉庆帝的嫡子,清朝第八位皇帝,39岁继位,在位30年,死后葬在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
在清朝皇帝中,道光帝算不上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帝王,只能算是一个生活节俭、墨守成规的守成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的政治、经济都呈现日渐衰弱之势,虽然他勤于政务,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且作为一代帝王,身效力行坚持宫廷生活节俭,但他所做的一切,最终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清朝的衰败之势。在历史上,人们对道光帝的印象最深的只有两件事。
第一,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 。道光帝在政治上的统治也许不能令国人记住他,但鸦片战争的落败和屈辱《南京条约》的签订,却使他永远“名垂历史”。他疑虑犹豫、反复无常、胆小怯弱的性格,使得中国人民陷入到了水深火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唯一一位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这使他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成为我们无法回避并屡屡提及的国耻皇帝。
第二,营建最浪费钱财并打破祖制的陵墓。道光帝生活简朴,这在民间的传说颇多,他在遵循祖制上,更是强调自己一定会做到“敬天法祖”、“恪守成宪”、“朕办理庶务,咸遵旧制”。而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向来是标榜节约和守成的道光帝,在他建陵这件事上,却两易其址,两次建陵,不仅耗资巨大,而且还打破了乾隆帝当年定下的父子分葬的祖制。他在改建陵寝上的果敢与坚定,同他治理国家的反复多变、优柔寡断判若两人,致使他的陵寝虽规制简单,但花费却是最多。
假如没有鸦片战争的爆发,也许永远不能体现道光帝政治上的平庸以及当朝军事上的疲软;假如没有陵墓的搬迁,也许永远不能揭开道光帝虚伪的个人节俭真面目。但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假设,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道光朝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道光帝也成就了他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明主的一代封建苟安帝王的称号。虽说是遭遇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但是他的性格决定了最终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只代表一次军事冲突的结束,并不是整个政治事件的终止,社会大变局由此开始。而道光帝对此并没有深刻认识,反而为了所谓的节俭军费,放弃了应有的军事准备,这就暴露了他性格上反复无常和目光短浅的本质。(www.xing528.com)
清朝皇帝死后,都葬在河北遵化境内的清东陵和易县境内的清西陵,道光帝死后应该葬在哪里?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祖制?这也是早有规制的。但他的陵寝为什么建好后被拆除?他为了建造自己的陵寝,都打破了哪些祖制?他后来的陵寝又有什么样的独特规格?他的皇后陵寝的规制为什么也特殊?为什么他的皇子皇女的陵墓没有陪葬在他的身边?虽然道光帝的这些做法,曾一度造成了后世陵寝制度上的混乱,却让他在100多年后,神奇地逃过了地宫被盗的劫难。
纵观道光帝的一生,虽然平淡无奇,但他在陵寝建造上却留给人们太多的惊奇和谜团。对于道光陵寝的这些历史之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现在,大多数已经能给予人们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还人们一个较真实的历史原貌,让人们在喜欢历史的同时,也能真正客观地解读了历史之谜和历史变迁。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能反映社会,还能警示社会。但就历史本身而言,因为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记忆上的某些空白而留给后世诸多的谜团,加上流传过程中发生的误传误导性等主观因素,使得历史越发的难以真实面貌表现出来。乍一看去,历史就像账本那样凌乱,但整顺起来,思路还会很清晰,那就看你如何去解读历史、体会历史了。
清代皇陵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文明的组成部分,它就不再是冰冷坚硬的砖、石、瓦、木的堆砌,而是古代物质文明与思想观念相结合的文化宝库,是生命力永存并延续的、有血有肉有余温的清朝268年基业兴衰的历史见证者,是停留在山水间的看得见的活历史。只要我们用心地去体会,就能发现,这里的每一座皇家陵寝,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的背影,一个时代统治者的缩影写真,它们之间蕴藏着无数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的曲折和神秘,都那么的令人叹息和神往,总能带给人们久远的深思。
道光帝陵寝作为清代皇陵体系中的成员,虽然其出现的历史背景非常复杂,但其建造过程的来龙去脉却很清晰。静静伫立的那些建筑就像一本活的史书那样摆放在人们的眼前,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