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瑞士宗教改革
瑞士从公元11世纪起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公元1291年,中部的乌里、施维茨、翁地瓦登3个州首先起来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宣布独立,组成联邦。其后,苏黎世、伯尔尼、巴塞尔等13个州和一部分领地也先后加入联邦。随之又经历了200余年与法、德等国的斗争后,于公元1511年签订了《巴塞尔条约》,终于取得了独立。
进入公元15世纪末期,瑞士的苏黎世、日内瓦等地,因工商业较发达,与德、法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由此形成了两大语言区:西部以日内瓦城为中心的法语区和东北部以苏黎世为中心的德语区。
在这些城市中,市民资产阶级在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和反抗罗马教会的群众运动影响下,日益渴求掌握政权,竭力反对封建制度。他们要求取消天主教会的特权与经济剥削,并不断揭露教会的腐败和贪婪,主张建立民族的、廉价的教会。而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和贫民则更加不满封建剥削与压迫。在此基础上,于公元16世纪初,继德意志宗教改革之后,瑞士发生了以宗教改革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慈温利像
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苏黎世为中心的慈温利宗教改革。二是以日内瓦为中心的加尔文宗教改革。
◎慈温利向其他教士宣传自己的主张
苏黎世宗教改革
乌尔利希·慈温利(公元1484~1531年)出生于瑞士维尔德豪斯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他从小受良好的教育,后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和巴塞尔大学,并获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他深受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科勒特等宗教改革家的影响,成为一名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他在拉鲁斯教堂任神甫期间,开始研究希腊文的《新约全书》。他曾两度赴意大利,亲眼看到罗马教廷的腐败,使他的宗教改革思想初步形成,公元1518年他被苏黎世市教堂聘为传道师。
这时,苏黎世已是瑞士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新兴资产阶级在市议会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不满天主教会的腐败与搜刮,要求土地还俗;农民、平民也早已对教俗封建主怨声载道。在此情况下,受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影响的慈温利开始系统地宣传宗教改革的主张,很快得到市民、农民和平民的热烈支持。
慈温利的改革内容与马丁·路德有相似之处。他也否认罗马教皇及其神职人员的权威,认为《圣经》,特别是《福音书》是产生信仰的唯一源泉;主张建立属于本民族的廉价的教会,且教会独立,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禁止教廷贩卖赎罪券;禁止偶像崇拜与朝圣,解散修道院,没收教产;取消繁琐豪华的圣礼,仅保留洗礼与圣餐两项;反对神职人员独身制等等。同时,他的一些改革思想比路德更为激进。如彻底反对天主教的圣餐观“化体说”,也反对路德的“临在说”,而主张“象征说”,认为圣徒领受圣餐仅是一种象征,借以纪念耶稣基督的救赎,否认祝圣后的饼与酒具有神秘的力量,它只不过是一种精神食粮。并因此与路德派进行了多次争论。他摒弃了路德对封建诸侯的依赖,主张教会实行共和制,对君主和诸侯应该进行武装反抗。这点是他与路德派的根本不同。
慈温利的改革思想得到苏黎世各反封建群体的支持与拥护,在资产阶级助力下,苏黎世议会于公元1522年8月宣布教会独立,与罗马天主教康士坦斯主教区脱离关系。此后苏黎世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改革,在此期间,他发表了《简论六十七条》和《真伪宗教诠释》,全面概括了其改革主张,并先后进行了三次公开大辩论。慈温利的主张始终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改革行动取得了很大成果。
握有大权的市议会也非常支持慈温利,如以通告形式,要求全体市民必须信奉新教,否则驱逐出境;封闭修道院,没收其财产改为学校;废除神职人员独身制,自由结婚;取消洗礼费与丧葬费;废除主教制与斋戒,取消弥撒礼;用德语作礼拜,清除教堂中的偶像和圣徒遗物;并将贵族清洗出市议会。
◎慈温利的《六十七条论纲》
在苏黎世成功改革的影响下,邻近的德语区城市沙夫豪森、圣迦伦、阿本采尔等城也开始进行宗教改革,声势越来越浩大。但改革运动的发展遭到了德语区中封建势力较强的地区与天主教会的嫉恨。反对派势力组成“基督教联盟”,他们将慈温利的改革视为异端,联合起来进行抵制和反对。而以苏黎世为中心的一些地区则组织了“基督教市民同盟”,以此抗争“基督教联盟”。(www.xing528.com)
正反势力不断发生武装冲突,终于导致公元1531年战争的爆发。战争中,慈温利以随军牧师的身份参加作战,10月11日在卡匹尔一役中,苏黎世一方失败,慈温利阵亡,改革运动遭受重创。
此后,苏黎世的宗教改革运动日趋没落,天主教趁机重新夺回地盘。慈温利的改革虽然失败,而且传播范围很小,但他仍被视为西欧历史上与路德同时代的、第一代宗教改革家之一。他在宗教改革理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对日后日内瓦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日内瓦宗教改革
公元16世纪初,日内瓦市民大会选出由60名议员组成的“六十人会议”。议员主要为富商和上层市民,他们掌控着宗教、民政和法律等事务。公元1526年,又增设200名议员的大议会,并从中选出25人组成常委会。他们在德国宗教改革和慈温利改革的影响下,与邻近的新教城市伯尔尼和弗赖堡结为同盟,掀起反对萨伏依公国统治的斗争,并最终推翻了行政长官的统治,迫使天主教会主教出走,取得了反封建斗争的初步胜利,出现了宗教改革的热潮。
日内瓦的宗教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教改革家法雷尔和加尔文进行的初期宗教改革阶段;第二阶段是加尔文在日内瓦城建立长老宗教会,全面进行宗教改革取得胜利的阶段。
公元1532年6月,激进的新教徒掀起批判罗马教皇、反对出售赎罪券、要求宗教改革的行动。此时法国新教改革家法雷尔来到日内瓦,他多次举行宗教改革辩论会,得到了市民群众的拥护,新教教众大增。他们占领教堂,捣毁偶像,取消弥撒,将修道士驱逐出境,并在公元1536年5月的市民大会上公开决定皈依新教,不皈依的公民一律驱逐出境。在法雷尔的领导下,宗教改革取得了初步胜利。为了继续深化改革,法雷尔请来自己的好友加尔文,共同从事改革工作。
法国人加尔文在上学期间就受到伊拉斯莫等人文主义者以及新教活动家的影响,逐渐转向人文主义和新教的立场。公元1531年他参加了巴黎新教徒的活动,发表了《评塞涅卡的仁慈论》一文,明确支持路德宗教改革和反对专制主义,被公认为“典型的人文主义作品”。 后因宣传路德的“唯信得救”等新思想,被教廷控为异端,流亡于昂古莱姆、巴塞尔、斯特拉斯堡和日内瓦等地。
在流亡途中,加尔文的思想更为开阔,写出了代表作《基督教原理》。后经多次修订,确立了“长老宗”神学思想的要旨及“预定论”学说,成为欧洲第一个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家。公元1536年7月他在去斯特拉斯堡途中经过日内瓦,经法雷尔劝说留了下来。
在日内瓦,法雷尔与加尔文积极宣扬长老宗思想。并从公元1541年起,加尔文在日内瓦开始进行全面的宗教改革。逐步确定了以长老为中心的组织领导体制;各类神职人员的任务、职责;礼仪的具体规定和内容以及政教之间的关系等,并开始付诸实施。
此后20余年,加尔文全力投入长老宗的建设以及巩固日内瓦神权共和国的工作。在改革过程中,日内瓦城的新、旧两派仍在进行反复较量。公元1555年,加尔文一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加尔文的宗教法庭获得了充分的权力,可以独立决定开除信徒的教籍。4年后,加尔文创立了日内瓦学院(后称日内瓦大学),成为西欧改革教会、教授神学的中心学府,经培训的新教传教士不断派往法国、荷兰、英格兰等国。同年,加尔文的《基督教原理》最后修订版定稿并出版。至此,日内瓦的宗教改革以胜利而告终。
◎加尔文像
◎加尔文在写《基督教原理》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公元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实质是以宗教改革为形式的一次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和思想的革命运动,并且也是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运动。他所创立的长老宗教义以及部分著作,被许多教派所继承、发展,并为尼德兰和英格兰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和精神旗帜。而长老宗,也迅速传播至法国、苏格兰、荷兰、英格兰、德意志西部、美洲以及东欧的匈牙利和波兰。
◎法国民众在听加尔文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