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公元284年,罗马帝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四君共治制

公元284年,罗马帝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四君共治制

时间:2024-09-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1四君共治制公元284年11月,罗马帝王努梅里安努斯被阴谋篡位的近卫军长官阿培尔暗杀。这时,罗马帝国实际上已分交给两个奥古斯都和两个恺撒共同治理,帝国被分成了四个部分,出现了绝无仅有的“四君共治制”。戴克里先推行四君共治制后,考虑到以前的帝国在元首继承问题上因无确定的制度而经常发生血腥篡权的暴力事件,因而规定每个奥古斯都任期为20年,任期届满后必须交卸政权,把权力让给先已指定的恺撒。

公元284年,罗马帝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四君共治制

1 四君共治制

公元284年11月,罗马帝王努梅里安努斯被阴谋篡位的近卫军长官阿培尔暗杀。但纸里包不住火、几天后,努梅里安努斯的亲卫队长在尼科米底亚举行的士兵集会上揭发了阿培尔,并亲手将他杀死,于是被军队推举为新的罗马帝王。这位亲卫队长就是盖乌斯·奥列利乌斯·瓦列里乌斯·戴克里先。

戴克里先(约公元245~313年)是伊利里亚人,出生在达尔马提亚的戴克里亚。他的父亲是一名被释放的奴隶,结合地名给他取名为戴克里先。戴克里先长大后投身从戎,起初以普通士兵身份服军役,逐步被提升为高级军官,最后成为皇帝努梅里安努斯的亲卫队长,可谓一路平步青云。

戴克里先被推举为皇帝前,努梅里安努斯的弟弟卡里努斯已在西方宣布自己为皇帝。因此,戴克里先称帝后便引军西征。双方在马尔古斯河相遇,卡里努斯在战斗中被杀。戴克里先成了帝国的唯一统治者。

◎戴克里先

戴克里先称帝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了大地主的利益而残酷镇压帝国内如火如荼的人民起义——巴高达起义和非洲的起义。但同时,他还必须有效地保卫莱茵河多瑙河边境不受蛮族的侵犯并防御东方波斯人的进攻。为了尽量顾全大局,他称帝后没有选择罗马为驻节地,而是选择了位于亚细亚西北部的尼科米底亚。这里距离帝国最易受外来威胁的多瑙河边境和幼发拉底河地区都不太远,便于就近监视黑海和海峡,而占有海峡无疑是罗马统治东方的重要前提。但是,帝国对内对外混乱而严重的战争形势令戴克里先焦头烂额,这显然不是他一人统治所能应付得了的。为此,他不得不仿效前辈的方法,实行分权统治。在他确立帝位后次年,就任命他的一位将领马克西米亚努斯为共治者,称为“恺撒”,次年,又提升为“奥古斯都”。马克西米亚努斯负责掌管帝国西方的事务,主要是镇压巴高达和非洲的起义以及组织莱茵河地区和高卢北部的防卫。

戴克里先之所以愿意与马克西米亚努斯分掌政权,是迫于人民起义的规模太大,以致他不得不依靠这个有经验的将领来镇压巴高达。事实证明,戴克里先的决策是英明的。巴高达起义确实被马克西米亚努斯暂时镇压下去了,他在镇压非洲起义者方面也取得了成功。戴克里先本人则在东方残酷地镇压了埃及的起义者。

戴克里先和他的共治者取得的胜利获得了帝国贵族们的赞赏。贵族们纷纷庆贺戴克里先强大政权的建立。在赞美声中,戴克里先趁机打起了巩固自己皇权的主意。于是,戴克里先自称为“朱庇特之子”,即神的儿子,让世人敬奉自己为神明。披上神化的外衣后,戴克里先开始用豪华的宫廷仪式装饰自己,一切宫廷礼节都仿效东方君主的模式。所有觐见皇帝的人都必须行跪拜之礼。

巴高达起义

巴高达源于克勒特语“斗争”一词,意为“战士”。巴高达的队伍,主要由奴隶和隶农组成。公元269年,巴高达开始起义。不久,起义者围攻鲁格敦高卢的奥古斯托敦城。经过7个月的围攻,巴高达终于攻克了该城,杀死了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剥夺了他们的财产,这次起义坚持了3年多,后来被罗马皇帝奥勒良镇压。但是,巴高达运动并未停止,从公元283年起,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斗争。这次斗争仍以鲁格敦高卢为中心,起义军攻城陷阵,分地分财,并选举两位首领埃里安和阿芒德为皇帝,自铸钱币。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于公元286年派马克西米亚努斯前往高卢镇压。几次被挫败后,马克西米亚努斯以十一抽杀法处罚退却士兵,才镇压了这次起义。此后,巴高达余部仍继续活动,直到公元5世纪末,坚持斗争200余年。

戴克里先的正式称号也已不再是元首,而是“多米努斯(Dominus,主人、统治者)”。这个称号说明了他同帝国所有人(无论属于那个等级)的关系是主仆关系、君臣关系。他所建立的这一整套制度,废止了屋大维的元首制,将元首称号改为君主,确立了君主制的统治形式,被称为“多米那特制(Dominatus)”。

戴克里先和由他任命的“奥古斯都”——马克西米亚努斯共同治理帝国的这种两君执政形式,不久又显示出仍不足以应付帝国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局面,以致戴克里先不得不于公元293年又做出了新的决定:他和马克西米亚努斯每人分别再给自己任命一位恺撒做助手,并把自己管辖的区域划分出一部分交给恺撒治理。

此后,戴克里先任命伽列里乌斯为恺撒,驻在多瑙河岸的西尔米乌姆,护卫伊利里亚各省。马克西米亚努斯在戴克里先的同意下选定康士坦提乌斯为恺撒,驻在特利尔,治理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马克西米亚努斯仍旧驻在米兰,统治意大利和非洲。戴克里先保留色雷斯、亚细亚和埃及为自己直接统治地,并以“多米努斯”的地位而握有最高权力。(www.xing528.com)

这时,罗马帝国实际上已分交给两个奥古斯都和两个恺撒共同治理,帝国被分成了四个部分,出现了绝无仅有的“四君共治制”。

◎屋大维·奥古斯都自称元首,即第一公民。

戴克里先推行四君共治制后,考虑到以前的帝国在元首继承问题上因无确定的制度而经常发生血腥篡权的暴力事件,因而规定每个奥古斯都任期为20年,任期届满后必须交卸政权,把权力让给先已指定的恺撒。这个制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避免帝国政权被非法篡夺的,因为它在某几个主要将领之间分配了权力和地盘,并在这些人之间制造了一种互相制约和有秩序的继承关系,从而尽可能地排除了宫廷政变的发生。按照当时通行的继承惯例,两位奥古斯都分别把自己的恺撒收为继子,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恺撒。伽列里乌斯作为戴克里先的恺撒,为了能顺利继承奥古斯都的位置,被迫与自己的妻子离婚,娶了戴克里先的女儿瓦列里娅。

古罗马战士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按照他所制定的继承制度放弃了政权,把奥古斯都职位传给恺撒伽列里乌斯,成为了第一位主动交出王权的帝王。在戴克里先的表率和坚持下,不愿放弃政权的马克西米亚努斯也在同年交卸了权力。

如果说,空前绝后的“四君共治制”缓解了罗马帝国外在的危机,那么,戴克里先执政期内的其他一系列改革则在尽力消除国内的危机,以此巩固已经动摇的奴隶制社会的基础。

为了加强皇权,戴克里先进行了行政改革和军事改革。他将原有的47个省分重新划分为100个省,分别属于12个行政区,由行政长官治理。罗马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是帝国首都,但已不再是皇帝驻地。随着行省数目的增多,军团的数目也增多了。在行省中,戴克里先规定军权和民政权是分立的,其目的在于加强对行省的控制,削弱有意图谋不轨的行省总督的权力。

军事改革则从军队的编制和兵源的补充两方面进行。军队由志愿兵补充这个原则在帝国晚期始终存在,但与此向时,也实行义务兵役制,而且是更重要的形式。戴克里先命大土地所有者根据其所有隶农的人数按比例向国家输送一定数量的新兵。而这些大土地所有者也有义务在军队中服务(担任军职)和提供“列特”(移居在罗马领土上的被俘的蛮族人)服兵役。戴克里先还开始给予为帝国服兵役的蛮族部队以特别报酬或奖赏,以鼓励他们转到罗马帝国政权之下。在军队编制改革方面,戴克里先把军队分为边防军团和驻在各省的内地机动军团。边防军团的成员大多数也是由蛮族移民组成,就是在内地机动军团中蛮族的成分也愈来愈大。这样,军队的社会成分除了自由小土地所有者以外,隶农和蛮族人的人数急剧增多。而由于帝国实行使蛮族俘虏变成隶农的政策,军队蛮族化的进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戴克里先正是依靠这样的改革措施使帝国军队的兵员总数从公元2世纪末期的45万人增加到了60万人左右。蛮族成分甚至在派驻各省的机动军团中也愈来愈大。

◎四君共治制像

然而,这些改革在国家财政经济上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行政机构的增多和扩大、军队数量和官吏的增加致使国家要有更多的税收。面对这样的局面,戴克里先又该如何处理呢?

◎戴克里先宫殿一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