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张居正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成果

张居正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成果

时间:2024-09-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36张居正改革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成年后的张居正为人处事敢于承担责任,颇有豪杰之风。张居正改革可归纳为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张居正为此着手进行经济改革。在军备整饬上,张居正对加强边防作出很大努力。明朝整个北部边防,在张居正执政期间,可以说是自明朝以来的平静时期。改革期间张居正的父亲在故乡去世,按规定他应该守孝,当时正在改革高潮,从国家大局来看,难于回乡。

张居正改革: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成果

36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自幼聪颖过人,12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成年后的张居正为人处事敢于承担责任,颇有豪杰之风。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很注重研究国家典故和社会现状,结交者也多为宦场高人,当时的内阁首辅严嵩对他很器重,后来相继接任首辅的徐阶和高拱则是他的好友。他到裕王府邸任侍读讲官,又成为裕王朱载(hòu)的心腹,而且与府内所有中官都相处很好。这段经历培育了他的政治家气质,也为他执掌朝廷大权打下了基础。张居正隆庆帝朱载即位后,张居正顺利进入内阁。他与首辅徐阶等人帮助隆庆革除了嘉靖遗留的许多弊政,起用了因直言而被罢免的官员等,很得民心。

隆庆死后,十岁的太子朱翊(y)钧即位,年号改为万历。万历即位没ì有几日,张居正就晋升为内阁首辅,以皇帝师保和内阁首辅双重身份执掌朝廷大权,有了施展政治抱负,进行全面改革的机会和条件。在隆庆初年他入阁不久,就曾上疏建议改革,提出了“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大国之急务,隆庆读后认为深切时弊,批示有关部门拟定具体措施。但隆庆偏重玩乐,没有改革图治的雄心大志和精神,张居正也不是首辅,难于彻底实施他的改革建议。而此时年幼的万历没有治国能力,完全信赖张居正,张居正全权执掌国政,无人掣肘,这就可以使他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开展一场改革,医治一番明朝的腐败弊病。

张居正改革可归纳为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政治改革表现为整顿吏治。自朱元璋称帝到万历即位,明朝已有二百年历史。二百年中吏治有时相对清明一些,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腐败,贪污受贿,沽名钓誉,尔虞我诈,巧于钻营,各种官场丑闻都表现得很充分,搜刮民脂民膏更是不在话下。万历之前明朝曾多次发生民间武装斗争,造成了一定范围的动荡不安。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考成法”,用以督责吏治。考成法逐级考核官吏,即地方官考核属官,吏部考核地方官,朝廷检查吏部考核。考核标准根据实际政绩,不看素日名誉,只要政绩突出“安静宜民”就是上等,沿袭旧套虚饰治绩者,名声再高也要列为下等。另外,还建立了随事考成制度,用以提高各机构办事效率。随事考成制是专事检查,凡该处理的事情,其中大多为章奏批复,都要记录立案,交由有关机构处理,以大小缓急各定限期,延误者要治罪。这样一来,各级官吏都不敢敷衍拖延,害怕被举报治罪,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行政面貌为之一新。张居正整顿吏治,想从“人和”方面推动明朝帝国健康地向前发展。万历二年(1574年),张居正请他接见通过吏治整顿而涌现出来的“清廉卓异”官员,他在皇极门接见浙江布政使谢鹏举等25人,特加奖励,各赏金币,并设宴招待,对清明吏治产生了良好影响。同年十二月,张居正率群臣给万历献了一副屏风,屏风上绘有天下疆域,用浮帖付上各地职官姓名,以便随时更换。万历让把屏风摆在文华殿,供君臣观览。这件事对清明吏治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吏治整顿使明朝政治大有好转,为经济改革和军事整顿铺平了道路。

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就处于不景气状态。而到了嘉靖后期,用百姓的话说,民间也是家家穷得一干二净。国家财政危机,人民家无余财,完全是由皇室贵族、官僚地主的挥霍浪费和巧取豪夺造成的。明朝中叶,土地经过长期兼并,已经高度集中在皇室贵族、外戚宦官和官僚地主等少数豪门,广大农民丧失土地,遭受沉重的地租剥削,还要承担国家力役,不少人衣不蔽体、食不饱腹,成为离乡背井的逃亡流民。无以为生就要铤而走险,明英宗正统年间的邓茂七叶宗留起义,明宪宗成化年间刘通、李原起义,明武宗正德年间刘六、刘七起义,都是土地兼并引起的农民武装反抗。豪门兼并国家耕地,却千方百计隐瞒田产,不给国家交缴地税,并设法把力役转嫁到穷苦农民身上。因此,尽管明朝发展到了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却不是国强民富而是国弱民穷。张居正为此着手进行经济改革。经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国家财政危机,同时也缓和阶级矛盾。他提出节流开源的方针挽救财政危机。节流是节省财政开支,开源是增加财政收入,二者重在后者。百姓一穷二白,土地财富都集中于豪门贵族,开源只能面向贵族豪强。他不顾显贵反对,于万历五年(1577年)下令清查全国土地,不管贵戚还是军屯耕田,一律丈量上报,按实际数目征收田赋。经过三年时间,全国土地清查完毕,共查实耕地七百多万顷,比明孝宗弘治年间多出三百万顷,国家赋税收入大幅度增长。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赋役征收法,即“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中国赋税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尽管一条鞭法也有许多弊端,而且没有触动土地集中的社会根本问题,但意义还是很深远的,它削弱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来清代的地丁制度创造了前提,在解决财政危机、减轻农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改革以后,国库银钱比万历初年收入倍增。(www.xing528.com)

在军备整饬上,张居正对加强边防作出很大努力。他采取精选良将、整修武备、练兵强防以及垦荒屯田等一系列措施,在蓟州一带任用戚继光,在大同以西至宁夏一带任用王崇古等人,都是很杰出的人才。尤其是戚继光严明治军和创造战车营,长期镇守,敌不敢犯,几乎没有什么战事发生。西部与俺答汗关系缓和,边境也比较安宁。明朝整个北部边防,在张居正执政期间,可以说是自明朝以来的平静时期。

少年的万历非常信赖这位执政大臣,对他的改革非常满意。改革期间张居正的父亲故乡去世,按规定他应该守孝,当时正在改革高潮,从国家大局来看,难于回乡。于是有人提议“夺情”。所谓“夺情”就是移孝于忠,戴孝留岗,继续进行原职工作,不再返乡守孝。这一提议引起争议,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万历坚决支持“夺情”,对激烈反对者进行了惩罚。张居正曾短期回江陵安葬父亲,万历吩咐内阁,凡重大国事必须派人前往江陵请示张居正,没他同意内阁不得自行处理。可见万历对他的信赖。另一方面,万历对他也有畏惧心理。万历年幼读书,一直受到张居正的严厉督察,他的母亲李太后一见他用功松懈,就搬出张居正来,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投下了对这位辅政大臣的恐惧阴影。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因病去世。葬礼隆重,谥号文忠,留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死后第二年,因官场内部矛盾,加之万历对张居正也有许多衔恨之处,张居正开始受到非议,并被迫夺去各种封号,不久又被抄家,但没有抄得多少财产,仅有一万余两黄金,十几万两白银,与一般显贵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根本算不上多么富有。

自嘉靖末年徐阶任首辅起,朝廷政治开始好转,中经隆庆,到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几任首辅都是比较能干、勤于国事的政治家。这段时期,政绩比较突出,“南倭北虏”之患皆已消除,财政危机也已解决,可谓明朝的昌盛顶端。以这段时期为中心前后延伸,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百年历史构成了明朝的繁荣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