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诗圣”杜甫“穷而后工”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35岁前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读书和漫游生活,此间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杜甫三十五岁后赴长安科举应试无果,后来加之父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陷于困顿。他有个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他每每前去走动,但这位族孙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老大的不乐意,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使劲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放手乱砍一气。杜甫对此感慨万分,作《示从孙济》表露遭冷落后的凄凉心境。尽管如此,杜甫依然不乏好友相助。有一次杜甫闹疟疾,被折腾得面黄肌瘦,头晕眼花,差点要了命。大病初愈,他拄着拐杖出门散心,不知不觉来到王倚家门口。王倚见杜甫这般模样,十分同情,买肉买酒,热情地招待了他。杜甫作诗《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表示感激:“但使残年饱饭,只愿无事长相见。”
其实从那时起,杜甫就有意无意地过起了到处乞讨的日子。后来杜甫被迫离开长安,流落到了成都,一家人先是借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里,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杜甫自己也有所记载:“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小儿饿得实在扛不住了,也就顾不得父子之礼,冲着父亲一阵怒吼,叫他赶快到邻居那里去讨口饭回来吃。没有办法,当过几天小官的杜甫只好硬着头皮,拉下面子,给老乡、彭州刺史高适发出求援信:“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高适从百里之外背米来接济他,邻里又送他些小菜,使他免却了无米之炊的困苦。杜甫有诗为证:“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镇蜀的剑南节度使严武仰慕杜甫之名,举荐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就是这样来的。朋友尹裴冕还为他在浣花溪上游选择了一块风景不错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茅屋,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杜甫草堂。公元765年,严武病故后一个月,杜甫携妻儿乘船东下,离开了成都。六年后,据《旧唐书·文苑本传》记载,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所至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九天。当地县令用小船将杜甫救了出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当晚就因为醉饱过度而辞世了。(www.xing528.com)
“穷而后工”在成语字典中的解释是:旧时以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正因为有过乞丐一般的生活,杜甫才能够写出不少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诗来,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杜甫的诗还具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表现得非常显著。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描绘,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他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沿袭着杜甫的创作道路。王安石、陆游、苏轼、文天祥等对杜甫诗中的精神实质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是真正能做到结合个人的时代遭遇和生活实践,写出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深刻现实写照的诗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