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梅调鼎:宁波书画大家的清贫传奇

梅调鼎:宁波书画大家的清贫传奇

时间:2024-07-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甘守清贫的书画大家梅调鼎文/孙朝龙梅调鼎,字友竹,号赧翁。有好奇的村民想去偷看梅调鼎是不是仍在苦练。到了梅家,只见梅调鼎将自己的双手插进了家门口的雪堆里。村民见此大惑不解,傻着眼看梅调鼎为什么要这么做。梅调鼎的书法作品连皇帝的老师也给予好评,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一天,梅调鼎一个姓严的同乡高官,邀请他到家拼酒作书,并在一旁准备好纸墨。

梅调鼎:宁波书画大家的清贫传奇

甘守清贫书画大家梅调鼎

文/孙朝龙

梅调鼎(1839~1906),字友竹,号赧翁。今江北区慈城人。年轻时曾补博士弟子员。有《赧翁集锦》和《梅赧翁手书山谷梅花诗真迹》印行于世。

梅调鼎的书法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独树一帜。为此,行家评价他的书法是“能圆能断、圆断结合,结体典雅、风神秀逸”。

每天天没亮,梅调鼎就摸黑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手拿着笔头相当长的羊毫,悬着手腕,坚持手写小楷百余字,天天如此。要知道,羊毫是所有毛笔中最难驾驭的,因为笔头上的毛很柔软,而宣纸又是软软的,大号的羊毫,更是柔软无比,难以用劲,更别提悬空写字。梅调鼎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持之以恒,苦练书法。

到了寒冬腊月天,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有好奇的村民想去偷看梅调鼎是不是仍在苦练。到了梅家,只见梅调鼎将自己的双手插进了家门口的雪堆里。村民见此大惑不解,傻着眼看梅调鼎为什么要这么做。后来,梅调鼎等两只手被冻得通红,他就进了书房,用冻僵的双手继续苦练书法,一直写到两手冒汗……(www.xing528.com)

有人还发现在寒冷的冬日,梅家其他房间不生火,只有书房里的火盆一直不熄,火盆上始终放着一盆水。村民感觉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梅调鼎把水一直放在火盆上,是为了不让磨墨用的水结冰。

梅调鼎练书法“朝夕磨砺不离手,夏练三伏冬练九”。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调鼎书法被清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见到后,翁同龢大为惊喜,给予“三百年来所无”的书法家的褒扬。

梅调鼎的书法作品连皇帝的老师也给予好评,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此,不少官吏、富商为了送礼或装饰门面,纷纷慕名来到慈城,登门求字。据史志记载,当时的浙东曾出现“为求友竹字,愿出万两银”的盛况。当时梅家处于家道中落,生活比较窘迫的境况,梅调鼎本来可以借此发财。然而,梅调鼎却不愿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别人哄抬的商品,更不愿将自己的笔墨成为别人交易的“筹码”。于是,他一律拒绝向他求字的大小官员,又在家门口贴了一副“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的对联。

当时,浙江有好多官员为奉承喜好书法的朝廷中堂李鸿章,想尽办法,想让梅调鼎为李鸿章写一幅字。有一天,梅调鼎一个姓严的同乡高官,邀请他到家拼酒作书,并在一旁准备好纸墨。几杯酒水下肚后,梅调鼎借着几分醉意,挥毫泼墨写了几幅,写着写着,他突然看到一幅白纸上已经写有“少荃公台大人之属”,马上意识到上当了,就说:“哎呀,我今天写的字有酒气,不好,不好!”说完,就随手将已写好的那几幅字给撕毁了,并匆匆告辞。因为题字中的“少荃”就是李鸿章的字。如此,弄得严姓高官在旁颇为尴尬,想阻止也来不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