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北川史册:姜炳璋的历史贡献

北川史册:姜炳璋的历史贡献

时间:2024-07-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名留北川史册的姜炳璋文/钱永兴姜炳璋,字石贞,号白岩。北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群山边缘,自古就是羌族的聚居地。姜炳璋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实施“改粮计划”。姜炳璋在北川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办学。不过,真正让姜炳璋载入北川史册的,是他对本地“大禹”历史文化的大力弘扬。为了弘扬大禹为万民谋福利的精神,姜炳璋在1766年重修了大禹庙的大殿,新建了后殿,另置大门三间,左右出租,租金用来修庙。

北川史册:姜炳璋的历史贡献

名留北川史册的姜炳璋

文/钱永兴

姜炳璋(1707~1784),字石贞,号白岩。象山县丹城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后任四川石泉(今北川)知县。到任之后,积极推动汉、羌文化交流,引入江南的稻作文明,对民众施行道德教化,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使得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风气越来越淳朴,得到老百姓的衷心爱戴。撰有经史著作24种、185卷,其中《诗序广义》、《读左补义》收入《四库全书》其事迹载入《大清一统志》、《清儒学案》。

姜炳璋是浙江象山人,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近花甲的他被朝廷派到四川石泉(今北川)去当知县。虽说路途遥远,不过姜炳璋的心情很激动,因为他考中进士已经有十年了,谁知道却因为“貌不出众”而迟迟不被任用,使他满腹的才华和抱负都难以施展,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北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群山边缘,自古就是羌族的聚居地。姜炳璋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民众家里去走访,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他发现这里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很贫困。作为一个父母官,他先要让自己的子民吃饱饭,这是最起码的。

姜炳璋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实施“改粮计划”。

当地人世代耕垦山地,粮食品种很单一,只有荞麦。姜炳璋到的时候,就带了江南的稻种,这次可以派上用场了。老百姓不会种,姜炳璋就亲手教他们,怎样蓄水灌溉,怎样种植水稻。然后又让第一批学会的人成为老师,教其他乡民,很快大家都掌握了相关技术。

春播秋收,当第一批稻谷成熟,第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端上桌,老百姓对姜县令已感激不尽。

除了种水稻,姜炳璋还鼓励老百姓多种些桑、柘、椒、桐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日子也渐渐好起来。(www.xing528.com)

姜炳璋在北川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办学。

那一年,清政府分给北川八个科举应试名额,因当地读书人极少,结果多被外地考生冒用。姜炳璋到任后得知此事,感到引导民众读书迫在眉睫,就捐出俸禄,将原学宫旧址改建成“酉山书院”,有讲堂、书室、斋舍等二十余间。为教好羌族学生,姜炳璋努力学习羌族语言,还收集日常用语,作出汉语译音,以后又将这些内容收入县志。

姜炳璋曾写过一首《白草歌》:“咿嘤杂嘈难为听,唤译译来为予说。东邻父丧焚父骨,西邻杀牛疗痼疾,南邻持筹儿为奴,北邻负债女离室。愿将花雨洗蛮风,忍将吾民千三尺。纷纷父老皆点头,赭汗津津额头流。人类虽殊人性侔,何但朝鲜风俗化箕畴。”

这位汉族的县令通过儒家伦理,劝本地人放弃火葬、杀牛疗疾等“陋习”,而父老乡亲听了他的这一番教导,个个都“赭汗津津额头流”,惭愧呢。

不过,真正让姜炳璋载入北川史册的,是他对本地“大禹”历史文化的大力弘扬。他通过查典籍、访问民间、考察遗迹,作了《禹穴考》、《石纽歌》等文章,确认石泉(即北川)是大禹的降生地。

为了弘扬大禹为万民谋福利的精神,姜炳璋在1766年重修了大禹庙的大殿,新建了后殿,另置大门三间,左右出租,租金用来修庙。他还撰写了《重建禹王庙记》,提出凡到石泉担任官长的,都要将修建禹庙、祭祀大禹作为重要职责。除此之外,姜炳璋还在县南夏王宫之右建造“神禹故里坊”,在《石泉县志》中撰写“禹生石纽”的翔实考证。

1769年,姜炳璋辞官回乡,百姓恋恋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