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张煌言:气贯长虹的抗清英雄

张煌言:气贯长虹的抗清英雄

时间:2024-07-2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气贯长虹的抗清英雄张煌言文/芜静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明末抗清英雄、诗人,浙江鄞县(今海曙)人。少年张煌言胸怀大志,誓将此身精忠报国。这一重创,让张煌言大伤元气,很受打击。1664年,因叛徒告密,张煌言不幸被俘。张煌言摇摇头坚决拒绝。张煌言誓死不降的品格让清廷下了处死他的决心,1664年10月25日,张煌言在杭州弼教坊就义。他那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连同张苍水故居,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张煌言:气贯长虹的抗清英雄

气贯长虹的抗清英雄张煌言

文/芜静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明末抗清英雄、诗人,浙江鄞县(今海曙)人。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弘光元年,与钱肃乐等倡议奉鲁王朱以海为监国。后清军南下,他坚持抗清十多年,被俘后拒不投降,终遭杀害,年仅四十五岁。张煌言一生戎马倥偬,其诗文沉朴悲壮,大气慷慨,“孤忠大义,冰清玉烈”。后族裔张寿镛编纂《四明丛书———张苍水集》,一代英雄的诗文和传奇人物一起流芳世间,万古传诵。

明朝万历四十八年(1620),张煌言出生于现今中山广场树阴深处一幢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三合院落。幼蒙家训,聪慧敏捷,从小通文韬武略。崇祯八年(1635),十六岁的他参加乡试骑射,三箭皆中,以文武第一名考取秀才。少年张煌言胸怀大志,誓将此身精忠报国

当时明王朝名存实亡。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明思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清军从长城喜峰口入关后,击退李自成起义军,于1645年攻占了扬州、南京、嘉定。不久就建立了大清王朝。张煌言联络钱肃乐等明朝旧臣,与亲人诀别,随鲁王到舟山,弃笔从戎,开始了全面抗清复明的艰难历程。

几年后,张煌言转战于舟山、南田、石浦一带,并联合了郑成功,开始了北伐南征。顺治十五年(1658),郑、张最后一次率师入长江,收复镇江,紧逼南京,进驻芜湖,期间光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深得民心,军威大振,让清廷大惊失色。但因郑成功轻敌,兵败南京,最终不得不撤离长江。张煌言失去了主力,与清军几经激战后伤亡惨重,只剩少许将士,从密蝗一般围堵的清军中杀出血路,日夜兼程千里,得以活命返回抗清大本营。(www.xing528.com)

这一重创,让张煌言大伤元气,很受打击。他常常在荒无人烟的象山大目洋海滩边徜徉,背负双手仰观星空,俯听潮涨汐落。但抗清复明志向依然在胸中燃烧,自己半生戎马,一腔热血,岂能“壮志未酬身先死”?他决定调整策略,暂时隐居南田岛(今象山县境内),那里荒瘠僻远又林木蔽日,石道纵横,正好屯田整兵,训练水师,等待时机重新北上抗清。期间他又在宁海长街率领军队帮农民围滩涂筑海塘,发展生产,深得当地百姓拥戴。

康熙元年(1662)六月郑成功在台湾病逝,九月鲁王在金门去世,而张煌言在福建三都湾又出师不利,几重打击之下,他返回南田悬岙,解散残兵,自己专心著述。1664年,因叛徒告密,张煌言不幸被俘。当时被关押在广济桥(今广济街过去是河)浙江水师提督衙门。提督张杰也是汉人,慕他大名,下令解除镣铐,不伤其一分一毫,好饭好菜,以礼相待,以情感化,想劝其归降。审问当天,张杰亲自下堂,拱手示意,态度恭敬地对他说:“张公啊,我在这里等候多日,今天终于得以一见啊。”但张煌言连正眼也不看他,冷淡作答说:“父死我不能亲葬,国亡我不能相救,死有余罪。今天既到这里,但求速死。”张杰又苦口婆心劝降,张煌言丝毫没有降意。张杰只好把他押往杭州他的上司处。当时清廷的浙江总督赵廷臣也是汉人,同样非常看重这位硬骨头英雄。赵廷臣亲临大堂,许以高官厚禄。张煌言摇摇头坚决拒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赵廷臣请出已投降的张以前的旧将来劝说,但张煌言不为所动,昂然挺胸,拒不伏降。

张煌言誓死不降的品格让清廷下了处死他的决心,1664年10月25日,张煌言在杭州弼教坊就义。临刑时,他意态从容,端如泰山,称只愿“坐而受刃”,拒绝跪而受戮,士可杀不可辱的豪迈气节令监斩官也动容。一代英雄引颈就义,热血洒遍弼教坊。他临终所作的绝笔诗《入武林》,字字铿锵,如热血铸成,节气浩然!“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尽鸱夷。”

张煌言誓死不降的英雄气概久久在人们心中传颂,他那出生的街巷,后人改为苍水街,位于闹市区的中山广场树阴深处那一幢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建筑,因张煌言那一段壮烈瑰丽的历史,被永久地镌刻进史书而成为张苍水故居。他那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连同张苍水故居,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