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宁波历史名人道德故事:心系百姓的谢阁老

宁波历史名人道德故事:心系百姓的谢阁老

时间:2024-07-2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心系百姓的谢阁老文/李施谢迁,字于乔,号木斋,余姚泗门人。民间称其为“谢阁老”。但谢迁认为孝宗刚坐上皇位不久,应该多多打理朝政,多为黎民百姓着想,而不应该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去搞这样的东西。有一年余姚连续遭灾,百姓民不聊生。可皇上却对赈灾之事迟迟不予答复。民间流传着不少他的智慧故事,如“谢阁老保护老江桥”、“谢阁老与赵文华的故事”、“奉旨免皇粮”等,世代相传谢迁为官公正,爱抚百姓,深得一方民心。

宁波历史名人道德故事:心系百姓的谢阁老

心系百姓的谢阁老

文/李施

谢迁(1449~1531),字于乔,号木斋,余姚泗门人。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状元。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政绩卓著。时人云“李公谋(李东阳的谋略),刘公断(刘健的当机立断),谢公尤侃侃(谢迁的能言善辩)”,称为“天下三贤相”。民间称其为“谢阁老”。著有《谢文正公集》四十卷。

谢迁从小机智聪慧,刻苦好学,在他七岁时,他祖父就经常出对子要他对,几乎每次他都能对得工工整整。一位来客知道谢迁小小年纪就善对,要当面考考他,说出一对子:“白犬当门,两眼睁睁惟顾主。”谢迁马上应声答道:“黄蜂出洞,一心耿耿只随王。”赢得了客人的啧啧赞叹。成化十一年(1475),谢迁考中状元,随后就在京城当上了翰林院修撰,就是专门编写本朝历史的官。

1488年,明孝宗朱祐樘即位。有个太监叫郭镛的向皇帝进谗言,说您贵为皇帝当然应该要三宫六妃,应该在全国广选美女,进宫来供您挑选妃嫔。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但谢迁认为孝宗刚坐上皇位不久,应该多多打理朝政,多为黎民百姓着想,而不应该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去搞这样的东西。于是,谢迁劝告孝宗:“先帝的陵墓还没有建成,皇帝为先帝服丧尽孝的草房还是新的,现在怎么说起选妃的事了?再说,皇帝你自己也曾经说过要为先帝尽孝三年的。现在挑选妃嫔从尽孝方面和礼仪上都是不适当的,应当放一放。”明孝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听从了谢迁的劝告。孝宗选嫔妃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这一搁就是十八年,直至驾崩再也没有纳妃。明孝宗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一生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www.xing528.com)

孝宗弘治八年(1495),谢迁加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多次劝告太子朱厚照“要多接触贤明有学问的人,不接触那些只会逢迎拍马的小人,要刻苦努力地学习,不要贪图安逸享受”。因此,谢迁也就得罪了从小就跟朱厚照一起的玩伴———宦官刘瑾。刘瑾乘皇帝年幼不懂事,独揽大权,排斥忠良之臣,还怂恿小皇帝吃喝玩乐,不理朝政。谢迁经常为国家和朝廷忧虑,多次向小皇帝力陈利害,但都遭到拒绝。最后谢迁等忠臣要求诛杀刘瑾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进谏之人反被弹劾,谢迁愤恨之下,辞官回家了。

有一年余姚连续遭灾,百姓民不聊生。谢迁奏请皇上赈灾。可皇上却对赈灾之事迟迟不予答复。谢迁想了个办法,几天后再奏,说要在姚北修筑大塘,建造十八洞桥,一可以治理地方灾情,二表示皇恩浩荡。皇上马上同意了,拨银子十万两叫谢迁督造,并令三年完工,到期由钦差验收。

谢迁拿了银子回乡,把银两大都分发给了灾民,让他们度过了灾年。只用少数银子另筑了一段泥塘,造了一座用石板搭建的十八孔洞桥。三年时间一到,皇上派钦差大臣专程来余姚验收。谢迁就派人到几十里外的四明山迎接,并吩咐轿夫专拣陡峭的山路走。上山时把轿抬得很高,下山时把轿压得很低。钦差大人坐在轿上一会儿仰面朝天,掉落纱帽,一会儿死死扳着轿杠,差点撞上轿门,吓得脸色发白,两腿打战,不时问:“还有多远?”轿夫回答:“三条岭刚过一条岭。”走了一会儿后,钦差又问:“刚过的是什么岭?前面还有什么岭?”“刚过的是倒爬岭,前面更陡的是通天岭。”钦差倒吸一口冷气,心想这倒爬岭都如此陡峭,那通天岭不知有多危险,搞不好还会丢了性命,于是急忙对随从说回去回去,别去验收了。

嘉靖十年(1531)谢迁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葬于余姚东山乡白虎庄。谢迁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政绩卓著,人品高德,他的传奇故事一直被人们久久传诵。在谢迁的家乡余姚泗门镇,迄今还存留“万安桥”、“大学士第”、“状元楼”、“砚瓦漕”等古迹。民间流传着不少他的智慧故事,如“谢阁老保护老江桥”、“谢阁老与赵文华的故事”、“奉旨免皇粮”等,世代相传谢迁为官公正,爱抚百姓,深得一方民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