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书如命同情百姓的文章大家戴表元
文/陈黎明
戴表元(1244~1310),字帅初,一字曾伯,晚年自号剡源先生,世居奉化城内。五岁时开始读书,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私塾学习诗文辞赋。南宋咸淳五年(1269)入太学;咸淳七年(1271)考取进士,授迪功郎、升(即建康,唐时称升州)学教授。大德八年(1304)被推荐任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教授,三年后返回故乡。至大三年(1310)去世,葬溪口三石村长锡岙。著有《剡源集》三十卷、佚文六卷等,被后人誉为“东南文章大家”。
戴表元生活在宋末元初时期。他小时候聪明好学,七岁学习古文,就能背诵拗口难懂的先秦典籍,且常有妙语出口。十五岁开始跟老师学习词赋,二十六岁在杭州入太学,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开始为官。三十三岁时元兵进犯奉化,他开始四处避难,六十三岁回家乡榆林终老。他的一生爱书如命,博览群书,学问高深,文章冠绝东南;他为官期间又同情百姓,关注民生疾苦,为解救百姓苦难而奋笔呐喊,是一位德高望重、高风亮节的儒学大家。
戴表元青少年时期意气风发,志存高远。他常对人们说:“男子汉不怕没有地位,就怕没有志向”(“士大夫患无志,不患无位”———《剡源文集》卷一,四库全书本)。戴表元不仅喜欢读书,而且爱书,胸怀济世抱负。青少年时期,他跟塾师学习词赋,认为词赋过于讲究音律,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学习,这样会影响学习其他知识,于是半途退出。他的父亲则逼迫他去学,戴表元索性出走临安。他希望学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临安游历长达十年左右,为踏上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创作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咸淳七年(1271),戴表元在临安登进士乙科,授迪功郎(古代官名,从九品)、升学教授,第二年赴任,从此开始在外为官生涯。
然而,南宋王朝已摇摇欲坠,景炎元年(1276),临安被元兵攻陷。时局动荡,戴表元无意做官,于是避走天台、鄞县(今鄞州)等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他回到家乡,借住在棠岙亲友家。戴表元家境并不富裕,生活很拮据,只好以授徒、卖文养活老少和自己。附近乡绅、文人、土财主知道他藏书万卷,都来打他的主意,有的出高价挖他的孤本,有的出大价钱收购他的书籍。尽管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对此戴表元一口拒绝,说:“即使饿死也不卖书。”他视书籍胜过自己的性命。有一次,邻居王子谦看到戴表元家满书柜的书籍,说:“戴先生,你随便出手几套书就可买地建房,何必死守呢?”
戴表元说:“这些书既是我的精神食粮,也可以留给子孙学习,再困难也不会卖掉。”(www.xing528.com)
邻居感慨地说:“人家逃难带黄金珠宝,难得你乱世避难还能保存这么多书籍。要换了别人,逃难中或许会卖了换几枚铜板,也好少点累赘。”
戴表元说:“黄金珠宝很快会花完,书籍文化是民族精神之根,留给子孙传之后代,其意义远远胜过黄金珠宝。”
戴表元爱书、惜书美德很快传遍乡邻,大家对他肃然起敬,从此再也没人敢向他提及卖书一事。
在困境中,戴表元一直坚持读书与写作。他的诗文大多是描写社会动荡中百姓的疾苦,如:“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九月种麦五月尝。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采藤行》),写出了山乡农民,种粮无收成,而以采藤谋生的状况;“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闻叫号。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横林皋……”写的是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尸横路旁的悲惨景象。这些诗文严厉批评封建统治阶级,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元大德八年(1304),戴表元六十一岁,在友人引荐下,去信州(今江西上饶)当教授。大德十年(1306)冬,自信州回到家乡,已是身心疲惫。元至大三年(1310),戴表元在家乡去世。
戴表元著有《剡源集》三十卷和佚文六卷。宋濂在《元史》里评价他:“至元、大德间,东南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者,唯表元而已”,后人称其为“东南文章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