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王应麟
文/叶敏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祖籍河南,出生于鄞县。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九岁通六经,十九岁即中进士。其为人正直敢言,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著作甚丰。有《三字经》、《困学纪闻》、《玉海》等六百余卷。尤以《三字经》最有名。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一个盛夏,鄞县宝幢一个秀丽山岙中大户人家的院子里,传出了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守候了多时的接生婆笑眯眯地向主人道喜“恭喜主人,夫人生了个儿子”。这个新生儿就是后来写《三字经》的王应麟。
十九岁那年,聪明好学的王应麟中了进士。后来,他又苦读了十五年,在宝祐四年(1256)朝廷举行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中,得了第一名。不久,即入朝为官,及至礼部出任要职。(www.xing528.com)
王应麟为官清廉,宽厚正直,性格上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一次,忧国忧民的王应麟向皇帝建言,说是全国很多内陆边境以及沿海地区需要加强管控,强化军队职能,对老百姓要休养生息,对交通道路也要加大建设改造力度。皇帝开始很赞同王应麟的说法,认为边防事务,确实重要。可是,朝廷中有些大官,却不以为然,认为王应麟无事生非,危言耸听。后来,皇帝立场不坚定,竟将王应麟罢官。不久,边境爆发战争,军队吃了败仗,皇帝震惊,这才想起王应麟当初的预见是对的。于是,又起用了王应麟。
王应麟复出后不久,又被叫到京城做官。又一次,他劝说皇帝要勤俭节约,勤政爱民。皇帝很认同。但他的话,也触犯了当朝宰相贾似道等一些既得利益者,这帮人就不择手段要把王应麟赶出朝廷,还派人威胁王应麟。王应麟襟怀坦荡地说:“触犯宰相事小,欺负君王罪就大了。”终于,王应麟被贬到安徽的一个州任职。后来,皇帝爱才,多次叫王应麟回京城。王应麟认为朝廷奸邪当道,就婉言拒绝了。
不久,他索性辞官回到鄞县,著书立说。尤其是写成了《三字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