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令与它山堰
文/天涯
王元(生卒年未详),山东琅琊人。唐大和七年(833)任县(今宁波)县令,关心农事,于今鄞江镇西创建它山堰以蓄淡、阻咸、引流。竣工后,涝则七分水入江,三分水入溪,以利泄洪;旱则七分水入溪,三分水入江,以供灌溉。并在南塘河建乌金、积渎、行春三碶(今上水碶、下水碶、石碶),形成水利网络,灌溉鄞西田地数千顷,又疏浚小江湖等。后人感其德,建祠它山堰旁以祀,南宋乾道间赐额“遗德”,宝庆间追封为善政侯。它山堰历千余年仍存,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的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建于唐代大和七年(833)。这个古堰的建造离不开一位叫王元的县令。
在唐代之前,鄞江这一带常常洪水成灾,到了旱季河道和溪流又全部干涸。王县令走马上任后,经过了解,下决心要造一道堰阻住咸水,把淡水引进来,灌溉庄稼。
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造堰,首先要确定位置,王县令带着人亲自对鄞江四周的地形、地质状况进行现场踏勘。选址定下来,就要计划怎么造,没有资金还要想办法筹集。
要说这造堰,在古代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都要靠人力和牛马。那时候修建堤堰,一般都采用打木桩、沉竹笼装石的方法,那么它山堰究竟该怎么造呢?在听取广泛意见后,王县令决定采用“取巨石挡万峦之水”的造法,他命人漫山遍野去找适合的石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马鞍岗山岙里找到了中意的石材,那就是鄞江的小溪石。
万事俱备,就开工了。(www.xing528.com)
县(鄞县)百姓造堰热情高涨,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城里的青壮年在王县令的带领下开始了千年古堰的建造。他们先铺了一条运料的石蛋路,用滚木或木车装好石头,有的几个人一起拉,有的用牛马来牵引,把材料运到建造的工地,大伙干得热火朝天。
北山古港被疏通了,大溪的水引了进来,又在黄泥口用竹笼围堰,期待把溪流截断后,可以叠石成堰。
正在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
由于鄞江底河床沙砾层很松散,民夫在打桩时总是不成功,再加上春汛马上就要到了,雨水特别多,洪水漫过黄泥口竹笼淹到工地,那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更何况停工一天,这损失也是巨大的。
王县令急得眼冒金星,嘴上冒泡,赶紧找来众人商议。大家就七嘴八舌,提建议,想办法。
经过几天几夜的讨论,把想出来的打桩方法一一进行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王县令总算松了一口气,百姓的干劲也就更足了,建堰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和国内其他古堰相比,它山堰有它特别之处。比如它的堰面全部是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大梅木枕卧在堰的中间,现在依然完好,没有腐烂,被称为“它山堰梅梁”。它的堰体倾斜度、黏土夹碎石层、堰体平面布局以及多级护理消能防冲方式,创造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其中堰体倾斜度和黏土夹碎石层技术比国外同类技术的运用早了两百多年,非常不了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