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宁波历史名人虞世南忠烈事迹

宁波历史名人虞世南忠烈事迹

时间:2024-07-2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刚直忠烈虞世南文/李施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隋朝灭陈后,隋炀帝因看重虞氏兄弟的才学,把虞世南与他的哥哥虞世基双双征召到长安。过了十年之久,虞世南仍然只是七品官。虞世南却挺身而出,连续两次上疏李世民。在虞世南的劝谏下,陵墓的规模大有减省。就作诗来说,虞世南也是初唐的大家。唐太宗十分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贞观十二年虞世南病逝,享年八十一。

宁波历史名人虞世南忠烈事迹

刚直忠烈虞世南

文/李施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其书法刚柔并重,笔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朝和唐三个朝代。隋朝灭陈后,隋炀帝因看重虞氏兄弟的才学,把虞世南与他的哥哥虞世基双双征召到长安。虞世基担任隋朝内史侍郎,但他是个善于拍马奉承的人,每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虞世南却看不惯朝廷中的荒淫腐败现象,整天读书写诗,也不过问朝廷的事,过着清贫的生活。隋炀帝虽然看重虞世南的才学,但由于他为人正直,不善于逢迎,也就没有重用他。过了十年之久,虞世南仍然只是七品官。

唐朝建立的时候虞世南已经六十岁了,唐太宗非常看重虞世南,常常与他一起谈经论史。唐高祖李渊死后,李世民下诏为父亲建造陵墓,陵墓以汉高祖刘邦墓———长陵为模式,极其富丽豪华又浪费奢侈。当时,许多大臣闻知此事后,虽然心中有想法但又不敢去劝说。虞世南却挺身而出,连续两次上疏李世民。他说唐朝才建国不久,国家也不是很富裕,应当休养生息,让国家、百姓有个安定的发展生产的好环境,不要劳民伤财,不要扰民。他主张“薄葬”,给百姓树立一个勤俭勤政的好形象。在虞世南的劝谏下,陵墓的规模大有减省。(www.xing528.com)

就作诗来说,虞世南也是初唐的大家。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也喜欢写些南朝宫体诗。所谓“宫体诗”,是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中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其内容多是描写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辞藻靡丽。后来人就称艳情诗为宫体诗。有一次,太宗写了一首宫体诗,命朝廷的群臣唱和,虞世南正色道:“宫体诗是亡国之音,陛下写这种‘体非雅正’的宫体诗,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恐怕从此诗坛都写这种软骨头的烂诗了。所以,我不能写。”

贞观八年(634),陇右(今青海、甘肃一带)发生山崩地震大蛇多次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唐太宗十分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虞世南回答说:“春秋时代,梁山也曾经发生过山崩,晋侯把伯宗召来问他怎么办。伯宗说,山河是国家的象征,发生山崩河枯这样的灾异,作为一国之君应放弃一切奢华的排场,换掉盛装穿素服,放弃奢华的生活,以此祭祀死难的百姓。晋侯听从了伯宗的话,所以没有遭受危害。汉文帝元年(前179),齐、楚一带二十九座山同一天崩裂,洪水大肆泛滥,汉文帝命令郡国不要来进贡,对天下广施恩惠,远近欢乐和谐,也没有成灾。蛇本来就生长在草野之中,如今在山上和河里出现,也不足为怪。再说山东多雨,自然合乎常规。问题是现在阴雨连绵过久,恐怕百姓生活是有难了,特别是要注意地方有没有冤案产生,应当审断关押的囚犯,或许可以符合天意。只有以德服人才可以削减突发事故带来的灾害。”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因此派使者救济饥民,审理官司辨断冤案,使民心得到了安抚,安然度过了灾年。

唐太宗曾多次对大臣们说:“你们每个人如果都像虞世南那样刚正忠烈,我大唐江山还怕不兴盛吗?”贞观十二年(638)虞世南病逝,享年八十一。唐太宗为之痛哭流涕:“世南对我忠心耿耿,为我拾遗补阙,没有一天忘记职责,真是当代名臣、人格典范。我有小过错,他马上直言相告。现在他去世了,大唐再也没有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了!”并赞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