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商界焦点:洪涛教授探讨工商体制改革后的影响

商界焦点:洪涛教授探讨工商体制改革后的影响

时间:2024-07-2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部分关注工商体制改革后遗症1998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决定改革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这场为时3年的改革风暴,河南省工商系统将近两万名职工被分流。节目讲的陕西彬县在工商体制改革中,违规突击进人的问题。宋新富们认为,“河南省的做法违背了国务院工商体制改革政策。”

商界焦点:洪涛教授探讨工商体制改革后的影响

第八部分 关注工商体制改革后遗症

1998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决定改革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从此,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全国铺开。随后,在各地的改革实施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改革中的种种不公平、不规范问题、债务纠纷、市场管理费收取的争执、市场服务中心人员的收入减少甚至发不出工资以及没有保障的未来、市场服务中心的生存和去向问题等。

作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专家指导委员会全国市场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管办分离中的各种问题、市场服务中心的发展及分流人员的境况始终牵动着洪涛教授的心,他指出,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成本,但只有政府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把改革成本降到最低,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和实现社会和谐

洪涛教授认为,原工商系统主管的市场服务中心是改革过程中的产物,必须加速再转型。市场服务中心的发展趋势应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十二章 遗留问题焦点评析

采访集萃: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新闻周报》

题  目:河南工商体制改革忧思录

记  者:王和岩

时  间:2005年7月5日

年轻的保安表情平静地目送三三两两的人群向河南省工商局的办公大楼走去。此刻,6月15日8点19分,一楼大厅中,已聚集了五六十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依墙而立,或干脆席地而坐——就像她,径直走进大厅,随便找块地方,动作熟练地往地上铺张报纸,一屁股坐在上面,“坐,坐。”她向身边的人招手示意。四十开外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坚定的神情连同语气中夹杂着的些许示威,使她看上去显得理直气壮。当一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是上访者时,“我们不是上访的,我们是回娘家来的。”她正色道。

这次他们来,是为了拿到一个“受不受理”的书面答复。15天前他们到省工商局上访,按照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条例规定,今天是省工商局答复的最后期限。

不是改革牺牲了他们

或许在她看来,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理直气壮——几年前,她,李小文(化名)和他们都曾是河南省工商系统的一名正式职工。她所谓的“娘家”,自然是河南省工商局。不过在“娘家”人眼中,自2001年年底,工商局与所办市场彻底脱钩以后,他们就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结束于4年前的那场改革肇始于1998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国发[1998] 41号文),决定改革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管理。从此,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全国铺开。

38岁的宋新富自1990年年底退伍后,一直在河南永城市工商局的基层工商所工作。改革前,他是十八里乡工商所的一名征管员。改革来了,像宋新富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一面是下岗分流的危险,一面是繁重的征收任务,在惶惑和惴惴不安中迎来决定命运的一天——2000年4月23日,他们和许多年轻同事同场竞技——参加了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所录用公务员的统一考试。按照规定,上榜人员将仍留在原单位上班,而落榜人员将被分流到隶属于地方的市场服务中心。

竞技的结果是,很多像宋新富这样的基层老工商不得不脱下穿了十几年的工商制服,去了市场服务中心。

这场为时3年的改革风暴,河南省工商系统将近两万名职工被分流。那时候,“改革总是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是领导用来教导他们“顾全大局”的口头禅。“牺牲”的道理宋新富们懂,尽管很无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直到两年后的一天。

2003年2月12日晚,宋新富记得很清楚,刚过7点半,他就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旁,等着看焦点访谈。没想到这一看,让他获知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节目讲的陕西彬县在工商体制改革中,违规突击进人的问题。其中提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只有1995年12月31日前在工商系统干部岗位上的工人,才有资格参加工商系统改革中的公务员报名考试。这个说法令宋新富异常震惊,此前,领导传达的截至时间一直都是1998年3月13日。

很快,这一消息传播到更多人的耳朵里。他们开始联络,想方设法地从外省弄到了节目中提到“时间”的出处《关于做好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所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的通知》(人发[1999]71号文)。在这份由人事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规定“1995年12月31日前已在工商所干部岗位上工作”是工人身份者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资格之一。“如果按照这个文件,我根本不会被分流。”宋新富的口气十分肯定。如今,和宋一同不断向上反映问题的人在整个河南省多达七八千人,几乎占了被分流人数的一半。

政策打折究竟为了谁

既然“1995年12月31日前”明明白白地出自国家文件规定,那么,宋新富们的领导所说的“1998年3月13日”又从何而来?上访中,他们得知,这一说法来源于1999年5月14日河南省人事厅、河南省工商局制定的《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实施办法》(豫人[1999]25号),其第二部分“报考范围和对象”中,白纸黑字地写着“1998年3月13日前”。这意味着,在河南省制定的相关规定中,国家的截止时限被“无端”延长了两年3个月零13天。

河南省为何要延长两年多?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据河南省工商局相关文件披露,他们把报考人员进工商的时间放到1998年3月13日的主要依据是:这一天是“冻结全省行政机关编制,明令禁止超编进人”之日(豫组通字[1998]14号)。

可以看出,河南省依据的是其所制定的文件,而非中央或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是国务院的文件有权威性还是河南省的文件有权威性?”宋新富们认为,“河南省的做法违背了国务院工商体制改革政策。”

“照搬国务院的规定一条不差地执行,有这种工作方式吗?”河南省工商局宣传处的一位领导反驳道,“咱有咱的特殊背景。”

“我们管不了。现在工商体制只是省以下垂直,我们管不了各地人事问题。既然地方政府制定了自己的政策,有什么问题也只能他们自己解决。”6 月28日,面对记者的提问,国家工商总局宣传处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志表示。记者追问:“为什么国家工商总局在处理陕西彬县违规突击进人问题时,是按照人发[1999]71号文规定的时间?”他无奈地说:“彬县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而河南是自己下了文,涉及到省。我们也知道这两年上访的很多,但我们没办法。”

在宋新富看来,正是这“无端”延长的时限,令他失去了原有的一切。他的理由很简单,1996年以前,永城市整个工商系统不过400多人,按照改革时定的编制,不仅没有多余的人被分流,还会面临职工人数不够。1996~1998年短短的两年间,他的单位突然间大量进人,严重超编209人。正是这些人,在后来的考试中凭借年轻、知识结构等优势,挤占了他的位置,堂而皇之地当上了公务员。

据了解,这一现象在当时河南许多地方都存在。宋的说法在上访者中间颇有市场,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岗位是被那些后来的、不具备考试资格的人占领了。据了解,光郑州市区,不符合人发[1999]71号文“1995年12月31日”规定的考生就有170多名。因此,有人愤愤不平:“我们是被不合理的竞争淘汰了。”

在郑州,有分流者反映,成立于1990年的郑州工商宾馆是郑州市工商局下属企业,当年,曾是领导安排子女和关系户就业的主要去处,最初,这些人还会在宾馆干上一两年,然后进入工商所。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来头大的甚至连面也不用露,关系往工商宾馆一落,人则直接去工商所上班。而改制中,这些不具备考试资格的人纷纷参加考录,有将近60人当上了公务员。

改制中的荒唐事

调查中记者获知,整个体制改革期间,为戴上象征权力的大盖帽,为避免离岗分流命运,大家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有门路的找门路、没门路的忙考试。但在有些地方,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违规甚至违法之处。

比如突击进人。平顶山鲁山县工商局时任领导,竟然凭借一枚作废印章,突击进人113名,其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这枚“神奇”的作废印章原是鲁山县工商局劳动服务公司的,1990年4 月20日,该公司被鲁山县政府降格为“鲁山县工商局劳动服务部”。从1992年起,该服务部就再也没有参加企业年检。

1993年9月30日,河南省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豫编办[1993]3号),冻结全省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机构和人员编制,并规定:“在核定工商所编制之前,一律停止进人……”但当时肩负审查企业主体资格职责的鲁山县工商局领导,置劳动服务部因没有年检已丧失资格的事实于不顾,在1996~1997年间,仍以“劳动服务公司”的名义,用作废的印章突击进人113名。

由于鲁山县工商局部分工作人员不断上访,2000年5月25日,平顶山市工商局做出了对鲁山县工商局原任局长师军及现任局长陈铁铜,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和行政警告处分的决定。

但对违规进来的人员,有关方面并没有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规定进行清退。在一份形成于2000年4月4日的会议纪要里,平顶山市工商局、鲁山县政府认为,“这些同志个人并没有什么错……如果说用‘劳动服务公司’的章不对,这也是单位的失误”。因此,2001年体制改革时,这113人(除去退休、弃权)中的93名得以参加公务员考录,有37人进入公务员队伍。

至于靠伪造档案、购买假学历、编造工龄等弄虚作假的手段混入公务员队伍者也大有人在。

据2002年第14期《新华社内参》披露,在洛宁,17名从未在工商系统上过一天班的所谓“分流人员”借工商部门与所办市场脱钩之机,转岗到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他们中既有年方15岁正在上学的初中生,也有身为农村支书的农民。更有甚者,洛宁县工商局先后有两位工作人员通过买假文凭得以提拔。与这些人靠假文凭获得提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从全日制正规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却纷纷在公务员过渡中落马。当时,该局唯一一名学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王清骅就被挤出公务员序列。至今,仍没得到解决。

更有甚者,商丘市夏邑县竟然擅自将上级下拨的事业单位指标公开出售。

2000年,河南省工商局向各市县下达了公务员名额和事业编制指标。在录用事业编制人员时,商丘所辖的绝大部分市县都遵循惯例按落榜人员的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唯独夏邑县将9个事业编制指标以每个3万元的价格公开出售。据原夏邑县工商局职工回忆,这年7月,在县城小礼堂召开的职工大会上,局领导宣布11个事业指标以每个2万元的价格“拍卖”(最后成交9个),并说这是一种创新。据职工说,由于报名的人多,指标少,价格随后涨到了3万元。

6月14日,记者向夏邑县工商局现任局长秦自昌求证,秦让记者到商丘市工商局了解情况,并说商丘市工商局已于两个月前就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

“没有正式调查,只是侧面了解。”在商丘市工商局,纪检检查室米主任说。人事科刘科长称,据他们了解,夏邑县工商局在体制改革前曾因建设市场负债100多万元,其中部分是职工集资款。改制期间,被分流的职工要求归还集资款。在这种情况下,夏邑县工商局党组才做出这个决定。当记者问这种做法是否妥当时,“不好说,事实已经形成”。刘科长承认,了解中只听取了夏邑县工商局原任领导的说法,并没有向一般职工了解。“局里是去年8月才接到群众举报。此前一直不知道。”而市场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从下到上一直在反映,商丘市工商局跑的不计其数了。”

改革后遗症不容忽视

此次工商系统改革,“管办脱钩”是核心内容。按照改革方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办市场实行机构、职责、财务、人员“四分离”,并将市场产权、债权、债务及经营服务人员移交给地方。采访中记者获知,2001年年底,河南省各市县工商管理部门管办脱钩后,被分流人员跟随市场服务中心移交地方政府。失去了“两费”收入的市场中心捉襟见肘,其服务性收费,维持了正常的办公经费和市场管护,就发不了工资,由于各地政府财政普遍吃紧,难以对市场中心进行补贴。结果,市场中心人员工资不仅普遍大幅下滑,还常常不能按时发放。“如果按照原来在工商的工资标准,我应该每月有900多元,但现在我只能拿到400多元。”一位从驻马店匆匆赶来的市场服务中心的人说,他们那里已经有两个月没发工资了。

在有些地方,管办并没有完全脱钩。在移交的过程中,工商局将效益好的市场紧紧攥在手里,交出去的都是些亏损的、负债累累的市场。鲁山县市场中心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管办分离前,鲁山县工商局年可收费源近550万元,管办分离时,工商局在岗人员165名,市场中心134名,两者人员相差无几。但在费源的分配中,市场中心仅60万元。因僧多粥少,如今上班的只有七八十人,其余或下岗,或停薪留职。“我们连办公场所都没有,办公室都是租人家的。”

改革中的种种不规范,今非昔比的收入差距以及没有保障的未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令工商系统职工时常做出种种过激行为——鲁山县工商局的大门曾被焊死,平顶山市工商局大门也被锁过,2005年3月,河南省工商局的大门被上访者整整封锁了20多天。这些极端行动,也激化了昔日的娘家——工商局的情绪。“他们特别不讲理,特别野蛮,2004年3月他们围攻我们工商局,把办公大楼上的玻璃都砸了。”一说起市场中心,商丘市工商局宣教科的廖科长情绪很激动。

2004年9月20日,因不堪市场中心的人总到单位静坐,南阳方城县工商员工160多人围攻县委,并打伤了县委副书记江常琪,结果12人被刑事拘留,6人被行政拘留。该县工商局局长做检讨的画面在县电视台整整播了一个礼拜

而地方政府也因工商部门将大量的人员和包袱甩给了地方心怀不满。据说在××市召开的一次会上,该市市长当着众多工商局长拍了桌子:“你们工商局,上顶着我××的天,下踩着我××的地,中间呼吸着我××的新鲜空气,还收着我××老百姓的费,给我们造成了最大的不稳定。你们还想垂直,我给你锤弯。”这番话,强烈情绪可见一斑。

为了稳定,不少地方政府对市场中心存在的乱收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工商局做出让步,加之还没移交的市场,市场中心与工商局的员工为争抢收费发生械斗的事情时有发生。

显而易见,无论对河南的各级地方政府,还是工商部门,市场服务中心都是一个谁也不愿碰的烫手山芋。如果这些改革中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梳理,必将长久地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原工商系统主管的市场服务中心是改革过程中的产物,必须加速再转型。”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认为,市场服务中心的发展趋势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对市场服务中心有三种转型模式:转变为政府职能部门,归属于地方商委或商务局,主要从事对当地市场进行规划、制定产业政策。”洪涛教授坦言,他对这种模式并不看好,因为它不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方向。而“转变为资产管理经营公司或转变为企业集团公司”则是他比较推崇的模式。当然,洪教授描绘的是一个愿景。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市场周报》

题  目:工商系统“管办分离”尚有遗留问题

记  者:胡斌

时  间:2005年10月14日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改革不可或缺,但如何妥善解决改革的遗留问题更加重要。始于10年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所办市场实施“管办分离”的改革,到了今天,许多遗留问题已经显露出来,政府应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把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提上重要日程。

按照国务院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所办市场“管办分离”的要求,自1995年特别是2001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所办市场移交给了新成立的市场服务中心。

由于“管办分离”是一项涉及众多经济利益主体的改革,近10年来,在取得很大成效的情况下,大约有1/3的地方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政府如果不能及时出台相应配套措施清理这些遗留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市场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和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的安定和谐。

“管办分离”

提起集贸市场,许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大力培育集贸市场甚至自己贷款带头建造集贸市场,为繁荣市场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作为监管市场的行政部门,不能既管市场又办市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与所办市场脱钩也就成为了当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5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所办市场尽快脱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40号)。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与所办市场按照机构、职责、人员、财务“四分离”的要求,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而又艰难曲折的脱钩行动。

1998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国发[1998]41号文),决定实行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领导,并重申了“四分离”的要求。

2001年7月2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同志在考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时指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与所办市场彻底脱钩,是重大原则问题,绝不能有半点含糊,不能藕断丝连,“不与所办市场脱钩,监管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2001年1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限期与所办市场彻底脱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3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局必须于2001年12月中旬以前完成市场办管彻底脱钩任务。

“管办分离”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所办市场移交给了由该系统分流人员组成的市场服务中心经营管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市场服务中心性质也五花八门,有的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有的地方叫市场发展局,有的叫市场发展中心;有的正在转型为企业法人,有的叫市场综合服务公司、有的叫市场经营开发公司;有的已经再转型为企业——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等。

“在全国近9万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中,大约有1万个市场是由原工商行政管理局分离出来的。”一直关注市场服务中心发展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认为,市场服务中心在所辖市场的规划和经营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收费主体的争议(www.xing528.com)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办分离”的遗留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市场管理费的收取问题。

按照1983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1992年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城乡集贸市场管理费收费标准及其收入使用范围的规定》(价费制[1992]414号)以及国务院1987年8月5日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以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收取市场管理费、交易手续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在自己兴办的市场中出租设施的,还可以收取设施租赁费。

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兴办的市场已经属于市场服务中心经营管理,市场设施租赁费以及服务性收费应该由市场服务中心收取,而在市场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应该由谁收取的问题上,由于国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双方产生了严重分歧。

浙江象山市场开发中心主任郑阿根认为,“管办分离”以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市场人员、资产、债务一并移交给了市场服务中心,已没有管理和服务行为,收费主体也应发生变化。工商部门不投资、不经营,理论上也就不能再有收益,如果再收取市场管理费,仍是一手执法、一手收费,有违“管办分离”的初衷。

《城乡集贸市场管理办法》规定,工商部门收取的市场管理费使用原则是“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主要用于开展宣传活动,建设市场,提供服务设施,搞好场地卫生,开支服务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及临时雇请维持市场秩序人员的误工补贴,不得挪作他用”。河南省周口市市场发展中心副主任彭巍认为,工商部门把每年收取的市场管理费全部上缴,并没有“用之于市场”,这是与国家规定相违背的。

对此,记者致电国家工商总局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管理费是国家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行政性收费。在2004年3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4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中,工商部门的收费项目中包括了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

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发生了工商部门与市场服务中心两家抢收市场管理费的事件。河南省唐河县、周口市在2002年和今年都发生了类似的事件,结果造成了许多商户的流失。像河南周口荷花市场在“管办分离”前有3200户商户,而目前只剩1700户左右。

鉴于此,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确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项收费依法收缴的通知》,指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现行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市、县人民政府和部门无权擅自取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收费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无权擅自变更行政性收费主体,将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收的收费项目转移给其他单位收取”。

可这个通知并没有根本解决上述问题,“抢收市场管理费”的情况在河南依旧存在。

资产与人员的分歧

“除了在市场管理费的收费主体上有争议外,一些地方在分流人员的安置上以及资产移交上也存在问题。”洪涛告诉记者,在一些地方人员分流过程中,移交人员转岗前的“三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无承担主体。如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市场服务中心118名员工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转岗前所需的50万元资金(人均4600元),工商部门认为没有统一政策规定而拒绝承担。

另外,记者了解到,这次分流人员是通过考试决定的,考试合格者将成为公务员继续留在工商系统,不合格的则分流到市场服务中心。但河南省却将报考公务员资格的年限推迟了两年多(国家规定的是1995年12月31日前,而河南省规定的是1998年3月13日),导致了一些长期在工商部门工作的同志因为此次不平等竞争而落选。

在资产移交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愿意移交效益好的市场,只移交效益差的市场。“许多地方将有潜力、收入好的专业市场进行转让或拍卖,而市场服务中心特别是县级市场服务中心接管的市场大多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早期的集贸市场,市场结构相对单一,许多市场设施陈旧、装备老化,市场分布不合理,市场辐射范围不全,遗留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地调查了许多市场服务中心的洪涛对此体会颇深。

2004年10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政府在给省人民政府的关于市场办管脱钩问题的情况报告中也指出,化州市大部分市场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的,普遍存在设施不全、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等问题,真正能产生收益的桔州、河西两个市场均被工商部门用于抵押贷款,其余市场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无法发挥交易作用,基本无收益。

向银行抵押贷款无疑会产生债务,那这笔债务该算谁的呢?事实上,一些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市场服务中心确实存在债务纠纷。

债务纠纷

茂名市高州政府的一份报告显示,工商部门移交给市场物业部门的2860万元债务中有2000万元是高州市工商局在国务院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与所办市场“四分离”文件(国发[1998]41号文)下发后,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以市场物业总站名义,用城西、城南市场的房地产证作抵押,分三次向农业银行高州市支行贷款而形成的债务(市工商局2000万元贷款中的1659.6万元划入了工商局财会账户开支)。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划分债务的过程中,茂名市的信宜市工商局和茂名市区分局并没有按照“债务随产权走”的原则。在茂名市区27400平方米的市场物业产权中,市场物业和工商部门分别使用19800平方米和7600平方米,茂名市区分局把750万元的债务全部划分给了市场物业;在信宜市64800平方米的市场物业产权中,市场物业和工商部门分别使用41200平方米和23600平方米,信宜市工商局把3415万元的债务全部划分给了市场物业。

根据茂名市人民政府提供的数字显示,茂名全市市场物业部门均收不抵支,负债相当严重。如化州市政府委托化州市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审计核实,化州市市场债务至今约7136万元,2003年收入384万元,支出784万元,收支缺口400万元;高州市2003年收入650万元,支出905万元,收支缺口255万元;信宜市2003年收入336万元,支出660万元,收支缺口324万元。市直市场物业管理处2003年收入538万元,支出778万元,收支缺口250万元。电白县、茂港区、茂南区也不同程度地因为收不抵支而存在大量的收支缺口,举步维艰。

而债务引发的官司不断,更加大了茂名市市场物业部门的经营难度。如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管市场期间,欠银行贷款、工程款及集资款数额巨大,因无法偿还欠款,债权人依法起诉工商和市场物业管理部门,已引发官司10多起,由于该市大部分市场特别是市区的各大市场物业和较好的乡镇市场物业已经作抵押向银行、信用社贷款,债权人最终通过法院拍卖市场,最后市场物业管理部门将没有市场。又如信宜市市场物业管理部门目前已经面临四宗因无力偿还欠债而被查封、拍卖。市直及高州市、电白县、茂南区、茂港区也因为办管脱钩移交的债务而不断受到官司缠扰,物业管理部门无法正常办公,职工基本生活费用无法保障,职工情绪极不稳定。

“恳请省政府重视我市办管脱钩面临的巨大困难,并从省财政(或者协调省工商局)拨出专款消化我市部分资不抵债的市场债务,使分离后的市场物业管理机构能正常运作经营。”茂名市人民政府对市场物业部门前途的担忧跃然纸上。

有一些市场尚且债务缠身,那些几乎就没有市场的地方会是什么情况呢?市场服务中心的前途到底在哪里?

“我们应明确市场服务中心组织是一种再转型组织,需要加速再转型,目前大多数市场服务中心具有事业单位性质,其发展方向将逐渐企业化、集团化。”洪涛表示,“当然,取消市场管理费,由市场服务中心在对商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收取服务和管理费用,让市场服务中心活下去才是当务之急。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成本,但只有政府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把改革成本降到最低,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和实现社会的和谐。”

第二十三章 呼吁出台相应政策

采访集萃: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市场周报》

题  目:市场服务中心渴望配套政策呵护

记  者:胡斌

时  间:2005年12月23日

工商系统“管办脱钩”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但依旧存在严重的政策性问题。业界专家呼吁,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快市场服务中心的再转型,应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市场服务中心目前到底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该如何妥善化解呢?2005年12月16~18日,由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全国市场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全国市场服务中心2005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及各地市场服务中心的官员、专家与代表等1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就市场服务中心的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呼吁政府尽快出台与“管办脱钩”相匹配的政策措施以化解改革遗留问题。

据悉,此次会议是专业委员会针对全国市场服务中心举办的第三次工作会议,旨在引导市场服务中心的健康运行以及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发展。

政策性问题

“市场服务中心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策性问题,由于政府没有及时出台与改革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使得市场服务中心面临着生存危机。”与会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认为,政策性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1983年出台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还在继续沿用。洪涛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市场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近年来他一直关注市场服务中心的发展。

洪涛所说的“改革”是指始于10年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所办市场实施“管办脱钩”的改革。1995年,按照国务院的精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始与自己投建的商品交易市场在机构、职责、人员、财务方面进行“四分离”,到2001年,各地工商部门已基本完成了脱钩任务。

“管办脱钩”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所办市场移交给了由该系统分流人员组成的市场服务中心经营管理。据悉,在全国近9万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中,大约有1万个市场是由原工商行政管理局分离出来的。另外,原来工商部门的70万员工中也有40万人移交到了市场服务中心。

时至今日,由于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政策性问题逐渐在全国市场服务中心中显露出来,也成为了此次会议上代表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1983年2月5日,国务院下发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国发[1983]17号)规定,工商部门可以按照“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的原则收取少量的市场管理费。但“管办脱钩”后,工商部门不再参与市场的直接管理,也就不应再收取该项费用。

“现在我们已经不再与工商部门争收这笔费用了,因为它本身就不合理;我们希望政府能取消这笔费用或者转成税,以减轻商户的负担。”许多与会代表如此表示。

此外,税费负担过重也是政策性问题的一个表现。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其占用费按评估确定总值的8%~10%的年率征收”,财政部门每年都要征收一定数量的“非转金”占用费,但市场服务中心已经与工商部门脱钩转为经营性资产,不再有国有资产占用一说。

再者,全国市场服务中心没有一个统一的上级主管部门也是政策性问题的表现。“尽管像我们奉化等少部分市场中心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但就全国而言,市场中心就像一群没娘的孩子,在一个区域内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指导机构,在全省、全国没有一个权威的主管部门,各地市场中心只能各显神通,摸着石子过河。”浙江奉化市市场发展中心主任俞之伟表示。

事实上,全国市场服务中心的名称也各不相同。“有的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有的地方叫市场发展局,有的叫市场发展中心;有的正在转型为企业法人,有的叫市场综合服务公司,有的叫市场经营开发公司;有的已经再转型为企业——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信息网秘书长朱勇毅指出。

除了政策性问题,市场服务中心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财、物上面。

渴望政策呵护

“相关配套政策的缺失使目前的市场服务中心几乎成为了社会的‘弃儿’,这让大家非常寒心。不管怎样,我们也支持了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一位与会代表痛心疾首地说。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在目前仍有存在的价值,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原国内贸易局行业规划与法规司司长孟国强在会上指出。

事实上,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重要集散地,已成为利国利民、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流通渠道,在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扩大就业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说到底,市场服务中心是一种再转型组织,应加快其再转型。但再转型不是将其“转死”,而是将其“转活”。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使市场服务中心健康有序地发展。

首先,与会代表呼吁政府应为全国市场服务中心设置一个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着全国1/9商品交易市场的市场服务中心作用很大,理应有个上级主管部门,‘先管人再管事’更有利于化解目前的矛盾和问题。”代表们纷纷表示。

为此,朱勇毅建议,从行业性质上来讲,市场服务中心在政府机构管理上应划归商务部管理指导。

其次,加快市场服务中心再转型需要因地制宜。由于各地市场服务中心接收的市场存量资产和人员结构存在差异,地方事业单位改革还未形成大气候,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或一个标准来规范市场服务中心的再转型工作。因而,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的要求,特事特办,重点扶持,以利于稳定队伍,平稳转型。

朱勇毅也表示:“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市场比较发达,市场服务中心应向市场化运营的股份公司发展;经济处于发展中的地区,市场服务中心应带有一定行政事业性质,逐步实现企业化过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市场还处于培育期,应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他提议全国市场服务中心的性质不宜搞一刀切,应因地制宜,按经济发达程度分别设立市场发展局、市场服务中心、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再次,应健全保障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与繁荣的政策法规。市场服务中心接收的大多是集贸市场,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场服务中心虽然不具备行政职能,但继续把市场管理好、规划好是其共同的责任。因此,与会代表呼吁应加大健全和完善行业自律、保障市场繁荣稳定的政策法规的工作力度,“希望能出台一个《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当然,比起前几年,市场服务中心的人员也逐渐变得更理性。“我们也知道政府不可能一下子就出台那么多配套政策,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目前,希望政府出台文件停收市场管理费,减少商户的负担,也为我们留下生存空间。如果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何谈今后的发展。”一位代表表示。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我国有关政府部门最近几年也都加强了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支持与引导。像商务部成立以后,由市场体系建设司承担对国内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职能等。

来自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的孙勇在会上介绍说,去年10月,为加强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力度,商务部决定建立重点商品交易市场联系制度,包括建立商务部与重点联系商品交易市场信息互通渠道;推进重点联系市场交易升级和管理创新;促进重点联系市场改造升级;实行准入制度和健全交易监督机制,在加强商品质量管理、打击伪劣商品以及建立重点联系市场信用联盟机制和市场自律机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当然,市场服务中心的发展也离不开工商行政部门的支持。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不是把一些矛盾发展到对立程度。”洪涛如此告诫来自各地市场服务中心的代表。

自我发展

尽管政策支持的大环境比市场服务中心自我发展的小气候更显得重要,但市场服务中心丝毫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在思想观念、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自觉提升。

首先是观念的更新,许多地方都认识到了市场服务中心再转型的必然性。市场服务中心现行的体制具有过渡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过渡任务已大致完成。作为市场开办主体,在超市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必须再一次转换角色,完全走向市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办脱钩’的实质就是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脱钩后,市场服务中心的根本任务就是开发和经营市场,赚钱养活自己,这既是现实也是必然。”海南省三亚市市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出发,从干部、职工拓宽思路、搞活经营、提高效益的目标出发,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行人事、分配体制,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其次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改变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环境落后以及管理水平不高的局面,管辖50多处城乡市场的青岛胶州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今年以加强管理为重点,通过成本核算、目标管理等使各项工作由粗放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初步完成了市场经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预计今年市场交易额将达到96亿元,上缴税金约3000万元,市场摊位出租利用率达95%以上。该服务中心还通过在广大商户中开展“创诚信经营户、做诚信市民”的活动,引导商户诚信经商、文明服务,促进了市场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再次是提升了服务质量。胶州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在各市场开展了“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全面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着力树立了一批文明服务示范典型。如西湖市场管理所想群众之所想,商户随到随开市,什么时候撤摊什么时候闭市,经常是凌晨5:30开门,晚上8:30关门。

除此以外,河北省遵化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湖北省黄石市市场服务中心等还在打造市场品牌、增强融资手段等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正是为了提倡这种自我发展的精神,专业委员会在此次会议上特评选出了“全国双十佳市场服务中心”。

尽管市场服务中心存在许多亟待化解的问题,但许多与会代表都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他们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理清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如果今后政府的配套政策出台了,那么市场服务中心成功再转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据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介绍,为进一步关注和推动市场服务中心建设,将召开围绕市场服务中心的产权、投资、管理等专项问题的研讨会,并结合各地情况到一些改革转型较成功的地区组织现场经验交流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