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洪涛教授纵览流通业改革

洪涛教授纵览流通业改革

时间:2024-07-2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部分纵览流通业改革2003年初,商务部的组建成立标志着我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开始。洪涛教授还认为,现在我国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集团化运营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应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运行。内外贸一体化,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经营理念改造传统流通产业,提高中国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一是流通产业政策难统一。

洪涛教授纵览流通业改革

第一部分 纵览流通业改革

2003年初,商务部的组建成立标志着我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开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洪涛教授还客观地指出,我国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目前面临着多种障碍:流通产业政策难统一、中央与地方难统一、城乡贸易难统一、多种业态生态商圈难统一等。

此外,在加快流通业改革方面,洪涛教授表示,虽然目前流通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已逐渐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导型产业,但是也不应该忽视这种基础地位所存在的薄弱性:比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没有突破10%;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经营方式和观念的落后等。对此,洪涛教授强调,要加强大流通产业的统一宏观调控,按照开放经济的要求调整大流通产业结构,加快培养既懂内贸又懂外贸的复合型流通产业大军

洪涛教授还认为,现在我国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集团化运营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应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运行。

第一章 流通产业发展及内外贸一体化

论坛观点:

文章来源:宜宾市商务局网站

题  目: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时  间:2005年2月7日

外贸经营权7月1日全面放开,审批制变成了备案登记制,进出口的障碍越来越小,这标志着做内贸还是外贸是企业的自然选择而非行政的人为划分。目前,就企业的内外贸经营资格以及内外贸企业相互混业经营而言,企业内外贸经营一体化已有较大进展。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内外贸管理仍处于比较严重的分割状态,以致造成了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政府对企业服务的不到位。2004年11月27日,在由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财贸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内外贸一体化不仅是管理机构一体化,还要求流程和贸易的一体化。内外贸的统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在于解决内外贸管理的一体化问题。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谈道,现代流通业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必须实行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业呈五种趋势:一是流通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最明显的特征是流通的国际化。一个国家的生产已不是纯粹为国内生产,而是面向世界大市场。中国经济要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外市场一体化、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就成为必然。二是社会化。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消费需求。越是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越强。中国目前投资上升,消费下降,说明中国不是个理性市场,消费对拉动需求没起到先导作用。三是信息化。信息化引领传统流通方式的变革。内外贸一体化,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经营理念改造传统流通产业,提高中国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四是流通主体发生变化,物流主体化。现代流通集中到物流的过程使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现代流通的核心。现代物流要突破地域、企业边界,内外贸一体化在这方面也是必然选择。五是多元化。现代流通业突破过去的二维运动方式,变成连贯、快速的运动方式。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流通过程,流通伴随着生产,已无法严格划分生产、流通过程。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薛荣久认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基础在于“八化”的发展。一是贸易内涵的扩大化。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当今世界已成为大贸易世界,贸易内容包括货物、服务、投资和知识产权等要素。因此,内外贸一体化应包括这些贸易内涵的一体化。二是贸易主体的公平化。国营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在进入权、经营权方面是平等的,现有的各种门槛和差别待遇应当尽快拆除和一致。三是贸易渠道和过程的便利化。四是贸易中介组织的自主化。五是贸易行为的法制化。六是贸易产品标准的规范化。有关机构应尽快摸清贸易对象国特有的各种产品标准规则,把有关标准规则迅速向企业通告,与企业合作,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七是贸易主管部门职能加快转化。八是贸易教育的综合化。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内外贸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启动国内市场要靠投资、内需、外贸“三驾马车”,其中内外贸占了一大部分,因为投资中有一半要转化成内需。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国际化的流通,主要表现为国际经营国内化、国内经营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要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运作;市场只讲供求差、价格差;内外贸分工要有新的思路;要制定一整套制度,规范对内外贸的管理。

首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秀生谈道,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本应一体化。国内市场的作用是培养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最大的产品应该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因为产品的价格低,不仅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且还与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产品规模大有密切关系。国际市场的作用是培育国内大企业、大产业。国内市场饱和后,企业在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谈道,我国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目前面临多种障碍。一是流通产业政策难统一。二是中央与地方难统一。在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利益趋向显现化,导致中央和地方矛盾加剧,地方分割的封建诸侯经济现象仍然没有因为市场经济而淡化,地区分割是内外贸一体化的纵向障碍。三是电子商务难统一。至今,我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电子商务法或者管理条例。四是城乡贸易难统一。城乡市场分割,重城市、轻农村现象十分严重,城乡贸易互动较差。五是重生产、轻流通现象相当严重。重生产而轻产品的市场销售导致大量产品积压。六是多种商业业态难统一。随着市场逐渐开放,多种商业业态引入中国,现已形成多种业态并存的局面,但业态的协调统一仍然存在许多问题。2004年国家出台了《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初步解决了17种业态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但随着许多新型业态不断进入中国,有许多新型业态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同时,各种业态不协调发展现象十分严重,零售业态也有一个多层次协调发展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题  目:内外贸一体化关键是管理一体化

记  者:胡斌

时  间:2005年4月27日

2004年11月底,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市场学会以及高等院校的近40名专家、教授齐聚北京工商大学。围绕着内外贸一体化命题,与会专家进行了研讨。据悉,自2004年8月份商务部在烟台召开的专家问询会后,如此大规模地进行内外贸一体化的研讨还是第一次。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认为,所谓“内外贸一体化”,应该包括企业内外贸经营的一体化和国家对内外贸实施管理的一体化两个层面,实质是内外贸经营与管理体制的一体化。

由于做内贸还是外贸是企业的自然选择而非行政的人为划分,再加上外贸经营权自7月1日起已经全面放开,因此,现在中央提出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指的主要是要求加快实现内外贸管理机构的一体化,需要研究的是政府如何对内外贸或整个市场流通实行统一、有机的管理。

但是自统管内外贸的商务部成立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管理上遇到了诸多障碍。

商务部研究院李永江研究员认为,首先,商务部的成立虽然从组织上解决了中央一级层面上内外贸一体化的问题,但目前各地方行政管理部门还未统一,经贸委、外经贸委、商务厅同时存在,剪不断自然理还乱,名不正,言不顺,职不清,责不明,政出多门的现象影响了商务部的权威性和管理效率。商务部市场建设司一位官员说:“开个会,内贸和外贸两个部门都来人,你也不知道任务应该派给谁,有好事,大家都争着干,遇到坏事,两个部门互相推诿。”

其次,内贸自身的管理也没有实现统一,而内贸管理不统一很难做到内外贸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管理。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任重道远,也远非商务部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内外贸统一管理的前提是内贸和外贸两大管理体系的统一。但目前在国内市场中,粮、棉、油、烟、药、盐等重要商品的市场流通管理尚未统一,而是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工商、质监、农业、卫生等部门都在参与市场流通的管理,其职能和影响并不小于商务部。

再次,商务部目前无法监控管理市场流通的关键环节。价格是市场流通的核心,是商品供求的晴雨表。恰恰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商务部没有管理权和监控权,失去了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有力手段。对国内市场起着关键作用的粮食、石油棉花,商务部没有多少话语权,基本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掌握。因此,从责任上看,商务部主管国内市场流通,而实际上职权有限。

最后,大宗商品内外贸管理体制严重分割。李永江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石油、棉花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一直实行内外贸分割管理的体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大部分商品都已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打破了内外贸管理体制分割的局面,但粮、棉、石油等大宗商品内外贸管理仍严重分割。这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阻碍了内外贸一体化的形成,人为地割断了市场的统一。

“内外贸一体化”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在贸易管理方面,内外贸本来就是一体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介绍,商务部的组建模式接近于美国商务部的模式,目前我国商务部与美国商务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美国商务部相当于集中了我国七八个部门的职能,包括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等。其次,美国商务部主要是一个政策制定机关,除了出口控制以外,没有太多的执法职能。再次,美国商务部内设的诸多局、办在美国的行政架构和行政程序下享有相当的独立性,同时又能进行有效的协作,不像我国一些政府机关内部司局矛盾无法调和。最后,美国的联邦体制使商务部可以在各地(并不是每个州)设立独立的派出机构,不必依靠州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就能履行职能,保证了政策不被地方架空。

因此,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的关键不在于简单模仿,而在于深层次的制度设计,以形成政府机构之间与政府机构内部有效的制约与合作机制,避免周期性的摇摆与动荡。从目前我国的实际出发,沈丹阳认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在机构设置上应分两步走。远期目标应参考美国商务部目前的机构设置,实行面向全社会的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上,实现内贸、外贸、工商管理、物价、质量监督等合并。在管理方式上,可选择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与中央垂直领导两种形式并存。近期目标,商务部应尽快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综合司局要内外贸一起抓,将内贸变为外贸的基础,外贸变为内贸的延伸。在目前的机构设置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商务部在做好内部机制统一的同时,要注重与国务院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商务部要主动牵头,会同工商、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统筹内外贸管理,制定涵盖整个商贸流通领域的规划,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

对于地方模式的设置,洪涛认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的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应该允许多种模式的存在。在具体的内部机构设置上,应允许地方政府按经济区域和规律设置统管商品流通的行政性机构,内外贸合一或者分设。

专家认为,现在商务部既是一个行业管理部门,更是一个综合经济部门,必须立足长远,要有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的指导思想,从管理全社会大流通服务、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展工作。

工作过程中的职能交叉和矛盾是难以避免的,不可能一个部门“包打天下”。对属于商务部职能范围内但又涉及其他部门的事项,商务部应主动牵头会同其他部门深入调研处理,通过积极主动沟通和高姿态的工作态度,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

在工作着力点上,要重市场环境、轻市场主体,以间接调控为主。实际上,作为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的着力点应更多地放在市场上,虽然同样要以企业等市场主体为对象,但在这里,“企业”是宏观意义上的“企业”。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流通体系上,为各类企业创造良好的国内外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国外贸易壁垒和国内的地方保护主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何亚东博士认为,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集团,也是加速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已经产生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全国共有98家流通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商业和物资流通企业超过20个。但是从整体来说,我们国家的流通业还是比较落后的,流通企业规模比较小,实力也不强。据统计,中小流通企业约占全国流通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实现销售额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左右。相比之下,位居全球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在2002年的销售额占美国当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7.6%,相当于我们国家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0%。2003年我国的第一大店——上海百联的销售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

随着内外贸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延伸,国内的内外贸企业将出现新的合资形式,所有这些为实现国家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目标创造了客观的市场条件。我国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目标是:在5~8年的时间内,培育出15~20家在国内领先、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使其销售规模、盈利能力、网络控制能力大大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部分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使这些企业在中国流通产业产生龙头带动作用。

何亚东认为,除了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的大型流通企业外,政府还应引导国内流通企业“走出去”,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融入国际零售业主流格局。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题  目:确立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作  者:洪涛

时  间:2003年7月25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的流通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10年我国商业增加值在8%~8.9%之间,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跨过4万亿元大关,比1978年增加了25.24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成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增长点。

流通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据统计,2002年我国批发零售餐饮业就业人数达到4970万人,是世界上绝对就业人数最多的国家,超过了美国(美国2001年是2757.2万人),流通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另外,流通产业中非公有制流通企业所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较快,其中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混合所有制)所占的比例上升为51.49%;流通产业的社会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商业网点的覆盖面扩大,初步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新型流通网络。在全国1600万个销售网点中,80%以上是个体私营经济。商业业态与经营方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改变了单一百货商店、经销店的业态结构,引进了许多新型业态,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以商品市场为中心的金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字塔形的市场体系,形成了一批较大型的商贸企业集团。如中粮集团已经跻身于世界500强,2002年上海华联销售额达到214.73亿元,2003年新组建的上海百联集团销售额达到700亿元,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巨无霸”。近年来,我国还相继出现了一批大型商贸企业集团,中国流通产业(不包括逐步分工细化的商品运输产业、仓储产业、商业信息产业等)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然而,尽管流通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这种基础地位所存在的薄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近10年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没有突破10%。

二是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呈现小、散、乱、弱的状态。我国流通企业扩大规模的方式主要是单体扩张,限制了企业规模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产业集中程度低;企业之间的市场联系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供求关系,且缺乏“长期交易”行为,不同的行业、企业、地域之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导致企业组织结构松散;新型业态如超市、折扣店、大卖场等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东部沿海大中城市,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使流通产业发展显得不均衡。

三是信息化程度低。我国许多流通企业信息水平较低,表现为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管理不规范、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落后、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低等;信息化投入不足,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网络营销不充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功能。

四是经营方式和观念的落后。许多流通企业主要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许多先进的经营方式没有采用。如远期交易、期货交易、代理经营、信用交易、网上交易、租赁经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以及多种现代流通科技。许多流通企业缺乏以顾客为中心、参与市场竞争、注重企业形象等经营理念,而这正是21世纪的市场竞争所最需要的。

五是国际化程度低。我国流通企业中“走出去”参与世界竞争的较少,有些即使走出去了,但是具有某种政府行为,因此效果并不好。自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商业零售领域以来,我国与外商合资创建的流通企业大约有400多家,但相对于我国8.24万家批发零售贸易、餐饮流通企业法人单位数而言并不算多,其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较小,只有3.8%。

由此看来,只有了解我国流通产业的薄弱环节才能对症下药,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它的基础地位。

首先,按照大流通的概念建立统一的流通体制,加强大流通产业的统一宏观调控。2003年3月出台的第5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内外贸行政管理机构合并组建为商务部就是大流通理论的成功实践。新成立的商务部有利于加强对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有利于统一制定流通产业政策,有利于集中精力研究和制定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体系,并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给予国内外各种所有制商业企业统一的国民待遇,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商务部应该加强大流通产业的统一宏观调控,而减少行政审批的直接管理。

其次,按照开放经济的要求调整大流通产业结构。

新的商务部有利于按照开放经济的要求调整大流通产业结构,多年来流通产业相互分割——内外贸、生活消费和生产资料、国营商业与集体商业、商品流通与物流配送、批发零售与餐饮业、住宿与餐饮等相互分割;流通结构也不尽合理,有些领域盲目投资、趋同建设,有些领域如商业服务等,又缺乏建设和投资。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人们过多地重视生产领域的结构调整,忽视了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更少有人重视内外贸统一后的资源结构整合。因此,大流通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存在许多不合理性,城乡之间商业网点结构不合理;在所有制结构上也不尽合理,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所有制结构中多种所有制结构较为充分,在生产资料、物流配送、进出口代理等公有制结构所占比例较高;在行业结构中,批发零售、餐饮业结构不合理,物流配送业相对滞后,专业性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滞后,商业服务业有待进一步规范发展;规模结构主要表现为大型商贸企业集团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连锁经营网点所占的比例还较低,仅仅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左右,与发达国家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业态结构有所改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但社区所需要的业态还显得不够,新型业态还需要大量引进,无店铺业态相对滞后,如网上商店、邮购、电视购物、电话购物、自动售货、目录商店、直销等发展不充分且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在调整结构中完善和发展。

再次,加快培养既懂内贸又懂外贸的复合型流通产业大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竞争已经国际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整合资源时,加快培养既懂内贸又懂外贸,还要懂现代流通科技的复合型流通人才。如新员工持证上岗,在岗员工加强持续教育,形成一支高素质、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的流通人才队伍。

另外,充分发挥大流通产业的先导性和基础作用。要充分发挥现代大流通产业的先导性和基础作用,就必须确立流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这种地位和作用不仅仅表现为每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万多亿元、餐饮业营业收入的5000多亿元、进出口总额6000多亿美元、拥有4900~8000多万人的产业大军等,更应着眼于大流通产业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着眼于如何加快整个社会商品流通速度,着眼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2005年以上几个数字又发生了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万亿元,餐饮业营业收入达到888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可见流通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最后,加快流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一批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借鉴日、韩综合商社的经验,按市场原则和规律,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批销售额在500亿元左右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国内外分销渠道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文章来源:北京华商达经济信息咨询事务所

题  目:流通基础产业论的研究(www.xing528.com)

作  者:王桂根

时  间:2005年2月4日

2004年11月23日,中国商经学会和商业政策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商品流通论坛”第47次研讨会,研讨“流通基础产业论”问题,会议由万典武主持。黄国雄和洪涛先后做了主题发言。

黄国雄教授认为,重新认识商业,提高商业流通业的地位,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加深对流通问题的认识,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谈到流通基础产业论,他讲了四个观点:第一,交换是经济的基础。①进入商品经济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没有交换,企业不能实现商品价值,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②所有的经济学研究都是研究交换,如内部交换、外部交换、交易成本、直接交易、间接交易等;③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交换经济;④几乎所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研究交换的,都从不同角度涉及交换问题;⑤国际交往的实质是商业交换,今后改变世界格局的不是战争而是商业。第二,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流通产业论有三个前提:①流通创造价值。传统的价值判断以体力劳动为标准,认为流通不创造价值,流通产业论认为流通有利于产品的价值实现,流通创造价值,为社会服务;②生产与交换的关系:小生产条件下,生产决定流通;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流通相互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决定生产;③计划经济以分配为中心,市场经济以交换为中心,实现社会分工以及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流通产业具有基础产业的5个特征:①社会性;②贡献率;③就业率;④关联度;⑤不可替代性。第三,商业是城市的基础。城以市在,市以城兴;城从政,市属民。新兴的电子商务不能代替传统的市场,城市政府解决基础设施的产品,市场服务于民众,推动人民的生活,提供人民所需的产品。城市一体化对城市发展发挥作用,商业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制建设应考虑4个问题:①城镇的扩大倾向大于需求;②研究政府与商业的问题;③规划与策划的问题;④速度大于效益的问题。另外,还应就我国的人均GDP、人均社会零售额以及基础设施同美国进行比较,进入21世纪后的几年,我国的人均GDP、人均社会零售额以及基础设施水平均低于20世纪的美国水平,某种程度上落后美国七八十年。第四,零售是人民生活的基础。现代零售营造生活环境以及多业态的集聚与多系列的服务。它可以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提供多种商品品种,促进商品结构的更新变化和发展。如今我国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向小康水平过渡。现代城市的竞争力公式可以概括为:生产率+流通率+文化率(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和服务水平)。

洪涛教授以“应重视流通基础产业论的研究”为题发言。他认为:第一,从商品交换到流通的形成,由商业到流通产业的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商品交换经历了物物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过程,一系列的交换构成商品流通,发达的商品流通形成商业行业,商业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流通产业。第二,研究流通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徐从才、陈阿兴《商业产业论》,1998年贾履让、张立中《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1999年高铁生《中国流通产业政策研究》,2002年黄国雄《流通业是基础产业,零售业是基础的基础》均提出,流通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起先导作用,而且是一个基础性产业。它具有衡量一个基础产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①社会性;②贡献率;③关联度;④就业率;⑤不可替代性。2004年10月洪涛专著《流通基础产业论》认为:中国流通产业已成为基础产业,但其基础地位不稳定。第三,流通产业基础论的内涵。他认为,流通基础产业论主要从市场经济效应的角度看流通产业,同时也从社会效应的角度看流通产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流通产业已形成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表现在10个方面: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RS)有了很大的发展,较1978年增长了28倍,2004年TRS超过5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额超过10万亿元;②不完全商业增加值占GDP的8%左右,占第三产业的25%左右;③商品净出口贸易超过11万亿美元;④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⑤流通产业已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⑥流通产业的社会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⑦业态和经营方式满足了多层次需要;⑧网上商店为主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⑩形成了一大批较大的商贸企业集团。同时,他指出中国流通基础产业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①不完全流通产值没有超过10%,第三产业比例没有超过28%,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②不完全流通产值贡献率不稳定;③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呈现小、散、乱、弱的状况;④流通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低;⑤经营方式落后和观念落后;⑥流通产业国际化程度低;⑦在加快经济运转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最后洪涛谈了如何看待流通基础产业贡献率的观点,他指出,当前我们的商业产值仅仅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业,而生产资料贸易额、商业储存和运输、商业租赁、商业住宿等没有计算在内,是不完全商品产值或不完全流通产值,其贡献率也是不完全贡献率。

万典武研究员认为,当前商业、流通的概念应该改变,流通产业不仅仅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业,还包括新兴商业、会展业、物流、配送、无店铺销售、旧货、典当、租赁等。针对当前的理论和实际领域的矛盾,他认为应该确定商业的范围和内容,并通过国家统计的GDP数据和财政税收来寻找流通产业定位,确定商业对社会的作用和贡献,提高流通商业的地位。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王茹芹教授认为:现在提出的基础产业与战略产业、主导产业有什么关系?其立足点是什么?中国的流通经济理论与西方比较,环境与增值基础不一样,不同国家的商业理论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飞认为,流通基础产业论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同时指出当前流通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①现代流通理论的概念不够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讨论起来比较困难;②理论研究缺乏信息资料,信息来源比较单一;③对于商业贡献率,他认为,商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商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例与物价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性较强,利润率上不去,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会受到限制。对GDP贡献的百分比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相当,这并不能说明几十年商业没有发展,因为商业具有经济学中的正“外部性”,对其他行业起到促进作用,所起的作用被分散到了其他行业,因此它所起到的作用不明显。要想使大家能对商业、对经济地位有一个认可,需要专家能够从事实、实证来证明商业的重要性与流通产业的基础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郭冬乐教授认为,对于流通产业及其范围,国内对它的认识不一致,国外也不一致,欧美讲交换、讲贸易,不叫流通,日本称流通,包括批发、零售,但不包括餐饮业。有人把流通的范围扩得很大,包括生产过程、金融流通,也有的人把商业限制得很小,只包括批发和零售。他认为:①应明确流通产业的内容和范围。流通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应改造传统的行业,融入到现代服务业当中去。②认清流通的地位和作用,“销售是硬道理”。对于基础产业概念,郭教授认为,产业经济学所讲的基础产业是指的关系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部门,通常指煤炭、石油、冶金、电力装配、制造业等,其对应的是基础设施、公共条件、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是制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根本保证,如果基础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负面影响会很大。特别是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有一个轻化工业向重化工业的发展过程,当前还不能忽视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商业社会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流通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需要用现代技术来改造,需要“挤”进现代服务业中去。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流通的范围;二是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这两者既不能贬低,也不能夸大。他认为,应研究流通业对工业、农业的带动作用,研究其“关联度”及其表现。

第二章 流通企业改革及商圈

采访集萃: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题  目:隆福商圈走高端几成胜算?

记  者:代小琳

时  间:2004年10月29日

隆福寺一带曾是北京赫赫有名的商业圈,但在其代表性建筑隆福大厦11年前发生火灾后,隆福商圈日益衰落。很多人认为隆福寺商圈再也起不来了。然而,近日记者在这一带发现,一些新的高档餐饮娱乐业开始在这里扎根,而且生意挺火爆。

记者体验 悄然走起高端路线

高档食府、豪华娱乐休闲场所现身隆福寺

昨天晚上7点正值用餐高峰,记者来到位于隆福寺街的娃哈哈大酒家,看到里面已经爆满。饭店服务员抱歉地跟记者说:“要是没订位子,您现在只有到别的地方用餐了。”娃哈哈大酒家以单间高档消费著称,据服务员介绍,酒家是2003年开张的,人均消费至少200元。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每天在娃哈哈大酒家就餐的人群排起长队,酒家日营业额平均10万元左右。

隆福广场的变化也颇为引人注目,该广场已经悄悄改为写字楼,按照位置不同分为A、B两座,保安告诉记者,这里是今年开始改为写字楼的。记者看到,已经有10多家公司开始悄悄入驻。KTV性质的隆豪国际俱乐部就在写字楼的二层。如今,隆豪国际俱乐部正在试营业。保安告诉记者,这里每天的客人都爆满。东城区商业联合会秘书长张立丹说,改成写字楼的隆福广场将来会引进一些高端服务娱乐设施。

2004年下半年刚刚开业的高级桑拿休闲场所“龙英会”装修设计极为豪华,大厅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宽阔海洋墙,里面游弋着9条鲨鱼。“龙英会”是才进入隆福寺街没多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紧邻王府井、东四商圈,旁边高档写字楼、酒店、商场林立,比如华侨大厦、民航信息大厦等,消费档次绝对不低。现在隆福寺街上,有酒店、KTV、高档写字楼,我们开设休闲按摩房,也算是配套完善服务。”

隆福大厦旁边,长虹电影院正在改建。这个一向以大众消费为主的电影院也走起了高端路线。隆福寺商会副会长李先生说:“它可能会改造成小厅电影播放、数字化点播的高档电影院。”

记者还在这条街上发现了不少其他高档餐饮娱乐场所。四层楼的东方隆福食府、高档写字楼盈地大厦、包含迪吧的万国俱乐部……李先生表示,“隆福寺商圈原来一直以平民化定位,但一直经营欠佳。现在商户纷纷看准高端餐饮娱乐业,也是市场的需要。我们也希望隆福寺重新火起来。”

专家预测 隆福寺值得期待

选择高端服务业,与王府井商圈形成互补

针对高档餐饮娱乐业出现在隆福寺街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发展高端餐饮娱乐业应该是隆福寺发展的一个较好的出路。首先,它的位置非常好,周围高档酒店、写字楼云集,又紧临王府井,但它的名气又无法和王府井相比,所以,它不能走和王府井同类发展小商业的道路。另辟蹊径,发展高端餐饮娱乐服务业可称为不错的选择。”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洪涛教授把隆福寺的变迁看做是北京市商业结构调整变化的一部分。“事实上,隆福寺近几年的衰败正是由于它的变化发展与北京市商业结构的整体变化不尽协调而致。”谈到在这块地方发展餐饮娱乐业,洪涛教授认为,“这种做法适应现在的发展。其实隆福寺的品牌永远存在,关键是经营者怎么运作这块品牌。”

“在不同的区位要研究不同的业态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黄国雄教授表示,“隆福寺过去之所以兴盛,是因为过去有一些特殊的历史条件。现在,隆福寺必须要考虑如何适应当地的消费需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目前人们对于消费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发展高端餐饮娱乐业是市场所需。最为重要的是,与它毗邻的王府井餐饮娱乐业缺乏,也使它正好能和王府井商圈有机地结合起来。”

走高端餐饮娱乐业路线的隆福商圈是否会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商务区”?黄国雄教授并不认同“商务区”的提法。“商务区不仅仅是商业的设施,而应该以公司办公为主体。隆福寺一带由于缺乏更多的写字楼、公寓,使它很难形成公司的集结;同时它在二环路之内,不可能形成大的人流。所以,形成商务区的可能性不大。但走高端餐饮娱乐业的路子是值得看好的。”

社会关注 隆福大厦怎么办

正进行清产核算,未来可能选择高端商业

虽然周围的高档餐饮娱乐设施已经火起来,但位于商圈中心的隆福大厦还没有动静。记者日前看到,大厦的大门白天也锁着,副总经理赵天祥正在进行清产核算。

20世纪90年代初,隆福寺街成了北京最火的商圈之一,隆福大厦是北京第一家拥有中央空调、第一家引进自动扶梯的商场,当时主要是大型批发市场,“五金”用品很受青睐。1993年8月,隆福大厦遭受意外大火之后,屡屡“转型”,服装市场、数码广场,隆福大厦都曾经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2004年6月,第六次转型失败后,它一直紧闭店门。

为什么隆福大厦一直没有火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定位、经营都存在一定问题。中国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华认为,隆福大厦作为北京商业的传统老字号,是北京第一商业集团下属的市属商业企业,而位于隆福大厦前面的隆福广场则是东城区的区属企业,由于隆福寺在北京商业中的传统地位,所以市、区都希望占领这块“风水宝地”,结果导致隆福寺商圈没有统一规划,造成发展无序。

赵天祥告诉记者,下一步隆福大厦该向什么方向发展,现在还没有完全决定,目前正在和一些商家谈。“现在接触得很多,比如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的一些上市公司,也有一些国外的企业,包括新加坡的,很多外资也纷纷想在北京占一席之地。我们的发展方向现在初步定位还是商业,很可能朝高端方向发展。”

洪涛教授认为,隆福大厦选择自己的发展出路必须要考虑和周围的条件是否相适应,怎么和商圈其他功能相互配套发挥自己的作用。

两种态度 隆福寺要不要变脸

年轻人认为应该随着市场的需要而变化

谈到大名鼎鼎的隆福寺,很多老北京人心中充满了旧时的回忆。42岁的苏女士说:“我小的时候常去隆福寺吃北京小吃,爆肚、灌肠、茶汤,什么都有,特别正宗。现在,我已经好久不到那边去了。”百姓们对隆福寺商业的衰落都感到很惋惜,问到今后隆福寺的发展,不少老北京人表示:“我们当然希望它能够重新火起来,别丢了咱北京的老字号。”但是目前隆福商圈向高端餐饮娱乐业逐渐发展,老百姓会接受隆福寺变脸吗?

“什么?高档饭店?写字楼?隆福寺变成这样了?”一位50多岁的大妈话语中满是惋惜。但也有很多年轻人表示,隆福寺要发展,不能靠人们的记忆,而应该适应市场的需要。

谈到隆福寺走高端后老字号是否会被削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认为,如今老字号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考虑保存老字号不能静态地说它需要保护,而是要考虑如何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寻找生存的空间。

记者观察 走高端能成功吗?

隆福商圈正在悄悄变化,但它目前依然不能说兴隆。

娃哈哈、“龙英会”高高挂起的招牌映衬着隆福大厦的萧条。在隆福寺街上,满眼望去全是小服装商店,它们看着周围逐渐变化的商铺,看着渐渐正在改建的电影院,按兵不动。改走高端服务业的几家还在试营业,电影院还在建,写字楼中的公司也在逐一入驻。他们在发展,但前景如何现在没人能肯定。

经济专家认同隆福发展餐饮娱乐业与王府井形成互补,但同时也表示,走高端的隆福商圈能否真正再红火起来,乐观中必须要谨慎。

论坛观点:

文章来源:中国商贸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学术沙龙(第二期)

题  目: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集团化运营

时  间:2004年4月13日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全聚德集团协办的“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集团化运营座谈会”,于2004年4 月10日在全聚德总部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万典武、黄国雄、范恒山、洪涛、李朝鲜、王晓红、马险峰、邢颖、沈乐、周清杰、安明静、苏民、陈高宏、王永平、高冬梅等流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名记者20多人,会议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建沪主持。

专家委员、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博士首先做了《中国流通企业股份制及其趋向——2001~2004商业股份制企业报告》的主题发言,报告总结了我国流通企业改革26年的发展轨迹,研究了自1984年我国第一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20年流通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发展,重点分析了2001~2004年的商业股份制改革。洪涛博士首次披露的《2001~2004年中国流通企业股份制发展报告》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多种所有制商业结构、多种流通企业改革模式、几次大的并购重组浪潮、商业板块的发展、外资进入商业领域的情况、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集团化运营的现状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洪涛博士认为,2004年我国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集团化运营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应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运行。专家学者围绕该报告纷纷发表意见。

专家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国雄教授认为,流通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以推进股份制为内涵、发展连锁为主要形式的流通业大调整、大组合的新时期。中国流通百强以5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世界连锁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中国流通企业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2002年美国零售百强的销售额为12600亿美元,而同期中国零售百强的销售额仅为3800亿元人民币。黄国雄教授提出“三个置换”的概念:第一个置换是产权结构的置换,这应该作为下一步国有商业企业产权改革的重点。形成以股份制为主导、民营为基础、合资和外资为补充的模式。第二个置换是机制的置换,不是一般的重组,而是应该按照市场化模式作为运行机制的目标体系。第三个置换是身份的置换,通过职工持股这一企业制度的创新实现职工由虚拟主人转变为真正的主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流通产业的运行。另外,他提出在“三个置换”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一个应该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要加快置换,有些国有企业是否保留国有控股取决于该企业在流通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个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是管理层持股和职工持股的关系以及如何调动两者的积极性,找到两者的结合点。第三个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是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职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四个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是现实矛盾和未来矛盾的问题,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防止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第五个应该处理好的问题是重建大型流通集团。

专家委员、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万典武研究员认为:商业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是股份制。(1)应该创造民族商业,世界著名的商业集团都与国别相联系。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如此快,更应该搞民族商业企业。他认为给国外零售集团的超国民待遇实际上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表现。(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的核心基础是产权,产权不改,法人治理就不可能实现。国有控股企业改革中应该坚持的两个思路包括:一是坚持职工持股。友阿集团职工持股占1/3,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职工的身份和相应的社会问题,职工成了企业的真正主人。二是坚持经营者持大股,法人代表胡子敬用500万元控制8000万元,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3)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商业主体是民营企业,流通不能再提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要改变观念。十六字方针(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在新时期有其现实意义。(4)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好游戏规则,不要插手企业的具体运营。

专家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司司长范恒山博士重点讲了中国流通企业的定位以及下一步的改革战略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谈到中国流通企业的定位时,范博士讲道:十六届三中全会有两点对商业企业定位有重大意义。第一是“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行业集中,其他行业领域通过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而不再提一律保护,不再给优惠政策,不是一概地说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全面撤出,应把国有资本当做“资本”来看待,有权进入各个领域,让市场决定其生存的空间。第二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混合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他认为:虽然在指导思想上不再强调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但国有经济能够站住脚的领域就不能强行要求其退出。商业企业领域应该在动态中实现商业企业的优胜劣汰;商业领域总体上是竞争的,但在一些特殊领域应体现国有主导、特殊商品如军火、粮食、棉花等应采取放开不放手的原则。应该在产权制度、法律制度上实现其特殊定位即服从特殊的战略目标及任务,不可能完全实现市场化。对于下一步的改革战略,范博士讲了四点:一是改革体制。产权制度是重点,产权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形成竞争性企业,无法形成激励制度,不解决企业家的市场化,国有企业的年薪制、股票期权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树立品牌,要在竞争中形成品牌,另外,竞争的法律环境也很重要。三是搞活经营,搞多种业态、多种经营方式。他提出产权改革要具体化,即什么样的产权是最适合现在国有商业企业的现实情况,能够解决目前国有商业企业的具体问题。四是完善规则,既要积极鼓励竞争,又不要无序竞争,这就需要规则的配套和完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开发研究院的王晓红博士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利用外资改造国有流通企业是一个趋势。二是实现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应该有进有退,沃尔玛的战略具有借鉴意义。单纯提抵御外资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外资重组和改造国有流通企业,产权是改革中最大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如何做大做强民族零售品牌。中央提出组建15~ 20个大的零售集团的战略是对的,其速度和实力会快一些、强一些,政府主导在起步阶段是必要的,靠市场自发的发展速度较慢,但最后依然要靠市场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马险峰博士认为,流通产业的基本功能是把产品从生产领域传导到消费领域,为消费者服务。商业上市公司一般规模较小,在股票市场上重组并购后转移主业的较多,这是因为成本低、服务好。国有流通企业与私营企业、个体户相比具有自己的优势,在面对外资进入的情况下,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利用外资改造自己。国有流通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应设计出合理的具有激励约束机制的股权结构,如员工持股、经理层持股,上海一百与上海华联之间的重组是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模式。应借鉴国外模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如内部的经营管理与控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流通产业的立法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良好的秩序来源于完善的监管,提供透明、公平的法制环境。

全聚德集团副总经理邢颖副教授回顾了全聚德的改革:1993年,为适应当时的形势,全聚德集团进行了国有独资公司和集团化运营的改造,现有海内外直营和加盟连锁企业50多家;1995年与新亚、保安等5家法人单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采取了国有独资控股的模式;2003年与华天集团重组成立了“聚德华天”集团,效益很好。4月15日,首旅集团、新燕莎集团、全聚德集团重组为具有资产规模达2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他认为,改革过程中的人的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李朝鲜博士认为,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集团化运营应从产权制度改造与资本重组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他提出应考虑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资本之间的组合,如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组合,也可以从农工商一体化融合的角度考虑农工商资本的组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