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洪涛教授商贸学院观点与发展趋势

洪涛教授商贸学院观点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4-07-2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洪涛教授1999年首次在《商业经济研究》第2期中提出“商贸学院应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的观点”;2004年他受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经济组的委托,对贸易(商业)经济学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研,9月28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了“全国贸易经济学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会。洪涛教授长期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是我国发表商品交易市场论著最多的专家。

洪涛教授商贸学院观点与发展趋势

洪涛教授学术观点介绍[1]

洪涛,1957年3月15日出生,1996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商业经济专业——市场理论方向)博士,1996年分配到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贸易经济系主任,产业经济学科带头人,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流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粮食经济学会/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饮食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肉牛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农贸中心(批发市场)联合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农业政策性金融专业委员会理事,1999年被中国商经学会授予“当代中青年商业经济专家”称号,2002年荣获中国商经学会颁发的1982~2002年20年“开创和发展学会工作贡献奖”,2004年4月27日被授予“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还荣获2004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工商大学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等。

洪涛教授于1975年7月参加工作,自1986年以来从事贸易、市场、流通产业等理论研究,在《财贸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企业管理》、《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经济研究》(现《商业时代》)、《中国粮食经济》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50篇,有许多论文获得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的一、二、三等奖,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二等奖,有17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其代表专著有《流通基础产业论》(2004年5月版)——荣获2004年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1997年6月版)——荣获1998年第五届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荣获1998年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粮食发展报告(2003)》(2003年4月版)——荣获河南省社科联、经团社经济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高级电子商务教程》(2003年4月版)——荣获2003年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还有专著《中国粮食市场化大趋势》(2004年1月版)、《商业产权革命》(2004年10月版)、《行业协会运行与发展》(2005 年1月版)、《创新贸易经济学》(2005年5月版)等。

其代表论文有《交易升级管理创新——论21世纪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和主旋律》,荣获200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首届批发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讨会一等奖;《我国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研究》,荣获2002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烹饪协会“新世纪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征文一等奖;《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推进中国向贸易强国跨越》,荣获2005年商务部“十一五”规划社会征文三等奖;等等。

洪涛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粮食、流通、市场、消费、价格等几个方面:

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论。1996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认为中国乃至全球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三位一体的市场联动发展,即生产是基础,流通是关键,消费是目的,三者相互关联、联动发展。其粮食“三位一体”市场联动效应理论专著于1997年在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98年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

2.流通基础产业论。1997~1998年,洪涛教授先后参加了贾履让教授、高铁生博士领衔的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中国流通产业政策研究。2004 年10月,他出版了《流通基础产业论》——我国首部关于流通基础产业论的专著。他认为:中国流通产业已由末端行业变成先导产业,逐渐成为一个基础性产业,但其基础地位还较为脆弱,需要大力扶持和发展。(1)近10年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没有突破10%;(2)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呈现小、散、乱、弱的状态;(3)流通信息化程度低;(4)经营方式和观点落后;(5)国际化程度较低。他认为,充分发挥大流通产业的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大流通产业的基础地位应该做到:(1)按照大流通产业的概念建立统一的流通体制;(2)加强大流通产业的统一的宏观调控;(3)按照开放经济的要求调整大流通产业结构;(4)加快培养既懂内贸、又懂外贸的复合型流通产业大军;(5)充分发挥大流通产业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6)加快流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他认为,当前商业产值仅限于批发、零售、餐饮业,生产资料贸易额、商业储存和运输、商业租赁、商业住宿等没有计算在内,是不完全商业产值或不完全流通产值,其贡献率也是不完全贡献率。

3.贸易经济学科创新论。1998年,原教育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从专业目录中调减贸易经济专业。洪涛教授1999年首次在《商业经济研究》第2期中提出“商贸学院应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的观点”;2004年他受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应用经济组的委托,对贸易(商业)经济学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研,9月28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了“全国贸易经济学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会。2005年5月出版了《创新贸易经济学》——我国第一本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专著,论述了中国贸易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86年的历史,针对传统贸易经济学的冲击和挑战,他提出了创新贸易经济学科体系和加强贸易经济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判断。(www.xing528.com)

4.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创新、管理升级论。洪涛教授长期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是我国发表商品交易市场论著最多的专家。他认为,21世纪批发市场仍将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GDP的进一步增长,我国商品流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商品批发市场将进入创新阶段,其发展趋势为:(1)由数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2)市场法人主体化将是一个发展趋势;(3)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电子市场;(4)批发市场向生产和消费方向延伸;(5)批发市场将提供多种服务功能;(6)批发市场交易方式的多样化;(7)发育成熟的多种中介机构将进入市场;(8)运用法律、法规对批发市场进行管理。20世纪90年代末,他提出了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创新、管理升级”的系统理论,对推进我国9万个商品交易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在2004年末,他又提出了“升级改造、管理创新、诚信规范”——2005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三大主题。

5.商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结合点论。洪涛教授将商品期货市场纳入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体系进行研究,认为商品期货市场是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龙头,应注重研究商品期货交易现货交易两个市场的结合点,注重研究两个市场的价格的联动,实行交割、仓单交易、栈单交易、网上交易、现代物流等两个市场联动焦点问题。

6.加快行业协会再转型论。2005年1月洪涛教授出版了《行业协会运作与发展》——这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较系统的论述行业协会的专著,在该专著中,他提出“加快我国新型社会中介组织的再转型”的观点,他认为“一业多会”虽然可以增加竞争性,却可能让企业无所适从。从大的趋势来说,“一业一会”能让行业协会在发挥功能的同时减少负面影响。行业协会要转型,除了要严格执行机关人员不得兼任行业协会领导外,急需打造职业化队伍,需要专业化、年轻化、职业化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2004年,洪涛教授首次对1999年以来的假日消费进行了总结,发布了《中国假日消费发展报告》,提出了“发展休闲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观点;2000年,与李世谦博士共同撰写了《信用消费》——我国第一本关于信用消费的专著;2003~2004年进行了“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集团化运营研究”;200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高级电子商务教程,对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进行了研究。

他还是《中国物流年鉴》编委、《中国连锁经营年鉴》编委、《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编委、《中国商业年鉴》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他为科研成果评审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专家,他还被浙江工商大学《商业经济与管理》(国家核心刊物)聘为审稿专家。中华粮网设有“洪涛专家论坛”,龙源期刊网名人名家专栏设有“洪涛专栏”。他还被湖南商学院聘请为兼职教授、“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信息网高级顾问”、《现代装饰市场》顾问等。2004年被聘为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刊——《市场经营决策参考》主编。

【注释】

[1]中国市场学会会刊《市场营销导刊》2005年第3期[专家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