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水浒哲理:众人之识非必然

水浒哲理:众人之识非必然

时间:2024-05-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众人之识,未必正确——招安众心不一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起义军最后的结局是被招安。例如,众人对某人的看法好坏,其群众关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群众关系好只是用人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众人的意见容易形成一种压力,从众行为乃是指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会使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持有从众心理的人虽然想不犯或少犯错误,但是由于众人之言未必正确,反倒因从众而犯了错误。

水浒哲理:众人之识非必然

众人之识,未必正确——招安众心不一致

宋江为首的梁山起义军最后的结局是被招安。一提起招安,人们总喜欢把责任推给宋江,以为是宋江强行灌输招安思想,其实非也,招安思想在梁山泊大有市场。宋江当然是招安的主要策划者和推动者。但积极主张招安的并非宋江一人,柴进、卢俊义、李应等都是大财主、大庄主;关胜、呼延灼、秦明、索超、董平、张清、黄信、孙立、韩滔、彭玘、单廷圭、徐宁等人都是朝廷将领;安道全、萧让、金大坚等人则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被骗上山的,他们心中十分愿意被招安。

水浒传》中,反对招安,或不太愿意被招安的只有李逵鲁智深武松、阮氏三雄等少数头领,吴用最初也不赞成招安。书中没有指明的人,像白胜、樊瑞、孙新、顾大嫂等人,可能也有不愿招安的,但看到大多数人的态度,自己也就不说什么。所以,最后虽然大伙受招安下山,有的头领并不一定心服,只是怕坏了义气,顺着大家的意思罢了。这一部分人的心理叫做“从众心理”,但是,梁山众人的意见是错误的,这一招安,宋江、方腊、田虎、王庆四支义军全被平息。不但兴旺的梁山山寨已成过眼烟云,而且幸存之头领也被蔡京等四大奸臣分而害之。梁山众人之识酿成了悲剧。

平方腊之后,一些头领在惨重的教训下吃亏长智,不再从众了,鲁智深、武松、李俊、童威、童猛、阮小七、柴进、燕青、李应誓不为官,均免于一死,《水浒后传》中这些英雄重新聚义,又干出一番大事业,此为后话。

众人的看法和做法有正确的,但也有不正确的,因此不能不加分析、不加取舍地全盘接受,任何真理,最终都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但是,真理最初往往是被某些先知先觉者认识并掌握着,然后经过宣传、教育、实践,将真理传播并为众人所掌握,众人在掌握真理之后,其所言所做是正确的,无疑应当遵从和尊重。但是正因为众人接受真理需要一个过程,在众人尚未掌握真理之前,其所言所做就未必正确,任何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观念、新理论,在开始提出时,和者必寡,因为大多数人还未能理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人,往往只占少数。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哈维的“心血运动论”、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学”学说问世之初,和者皆寡。如果我们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审查才决定取舍众人之言,而老是“从众”,那不仅不能参加创新、推动创新,还可能站在创新的对立面,成为妨碍创新的阻力。

众人之言、之做未必正确,除了上述分析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感情因素往往导致众人所言所识的偏差。例如,众人对某人的看法好坏,其群众关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有的企业选用干部,仅靠简单的投票选举。其实完全靠投票决定并非全面,因为这里面渗透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众关系好只是用人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国外有一个“古德曼中庸定理”,说的是工作一般、政绩平平的老好人、“老实”人们,往往在民意测验中得票最多,评价甚高,而干工作较多、敢于开拓创新、优点突出的人,因其缺点也暴露较多,得罪人较多,对他们的评价往往不如前者。这个“古德曼定理”虽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也可看出众人之识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感情因素常常会束缚众人的思维和理智。

利益因素也往往导致众人所言所识的偏差。改革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但是,改革的路往往不平坦,改革一开始可能会遇到不少阻力,而阻力有时来自于大众。改革的目的是为大众谋利益的,但是可能打破了人们常规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可能损害了人们的暂时利益,由不习惯、不适应、吃点小亏而发发牢骚,其实是认识上的偏差而致。

由于种种原因,众人的一致看法和做法,有时也会发生偏差和错误。春、冬两季的清晨,城镇空气是一天之中最差的,但众居民愿意到户外活动,这就不符合科学。近年来兴起的房间装修风格求大求繁也不符合科学。黄鼠狼明明是益兽,以食鼠为主,民谚却非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说黄鼠狼是害兽,这也与事实有偏差。(www.xing528.com)

“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别人怎么想,我也怎么想。众人的意见容易形成一种压力,从众行为乃是指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会使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因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对后果没有十分把握,随大流以求心安,这种情况不是少数。

从众心理、从众效应为什么是自然界与社会界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呢?许多人都认为,无论是在一个大范围还是小范围,一般来说,众人形成的共同看法,都有其主客观原因和根据,而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经过了众人的思考和审查,虽不见得一定正确,至少正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既然这样,那么,在自己还没有以充分理由提出不同的看法与做法前,不犯或少犯错误也就常常是必需的,而且是恰当和明智的。这是一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普遍观点,它也是形成从众心理的主要因素。持有从众心理的人虽然想不犯或少犯错误,但是由于众人之言未必正确,反倒因从众而犯了错误。

从众心理的形成,还源于使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想法,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的感觉。从众可以不冒风险,对了则皆大欢喜,错了大家都不丢面子;从众可以维持一团和气的局面,避免发生分歧、争吵和斗争,即使是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人人都有份,可以不受到追究,法不责众的心理会充斥于胸,即使上面追究下来,也是“胁从不问”、“受蒙蔽无罪”。古语有“法不责众”,但并不代表你所做的事无错,而且《刑法》中规定,群体犯罪的每个人都要根据所起的作用和社会危害大小,各负各相应的刑事责任。

并不是说一定要反对从众,我们不赞成的是盲目从众。我们生活在大众之中,生活在集体之中,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在许多方面和众人一致,才能融入集体。如果处处与大家不一致,事事标新立异,总是与集体对着干,岂不成了“另类”、“怪物”。但是盲目从众不可取,因为人一盲目就缺乏了理性,人云亦云,难以创新。三十多年前,有人曾问一个陕西放羊的小孩,你养羊干什么?小孩回答:卖钱。又问,卖了钱干什么?回答:讨婆姨。再问,讨婆姨干什么?再答:生娃。生娃干什么?养羊。养羊干什么?卖钱。卖钱干什么?讨婆姨生活……这个放羊娃的头脑很简单,人家都这么活着,我当然也得这样活。中国农民几千年来陷入了“从众”的怪圈,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所以总是一个字:穷。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民从“从众”的怪圈里走出来,学科技、走天下、办企业、搞养殖、跑运输、想点子,变着花样地致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日子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过分“从众”和过分张扬个性都是极端,都会导致我们犯错误。

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常常会听到众人的劝告。众人对你的劝告一般都是善意的,他们真心地想帮助你,尽管如此,你也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你应当认真倾听,衷心地感谢他们。至于该怎么做,还是得自己拿主意,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保持自我清醒的认识。有人以为,事事从众会获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未必,甚至可能是相反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源于互动、互利、互帮、互补。你一点主见也没有,只知随大流,不能提出有用的意见帮助别人,能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吗?如果你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你就要相信自己,成为你自己。人家是与“你”交往并合作的。只有你相信并接受自己,你才会有能力相信并接受别人,而相信与接受历来是相互的。

有的人思考问题喜欢遵循别人的思路,制订人生战略愿意依别人所为行事。他们觉得跟在大家后边干,不必担“敢为天下先”的风险,虽无头功之利,也能有些实惠可获,何况那么多人都抢着干的事,肯定是好事。跟在别人后面干确实有成功的可能,“跟随超越”便是成功的一例。但是,如果不深入调查研究,不进行可行性分析,不分青红皂白地步人后尘,人云亦云,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明明知道别人做得不对,却要随大流,白白浪费了精力和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