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呼延灼诈降赚关胜:读《水浒》析哲理

呼延灼诈降赚关胜:读《水浒》析哲理

时间:2024-05-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信任无度,必吃大亏——呼延灼诈降赚关胜大刀关胜统领一万五千人马攻打梁山。关胜听罢大喜,请呼延灼入帐,置酒相待。呼延灼披甲上阵。关胜令大小三军一齐掩杀。当夜,呼延灼当先引路,关胜众人跟着。关胜众军慌不择路,各自逃生。关胜上山,与呼延灼诈降,轻而易举地骗得了关胜的信任是分不开的,关胜若略有戒备,绝对不会上当。信任也需一个限度。未察之人,不足信任,关胜虽然察了呼延灼,但过于表面化,察了与没察一个样。

呼延灼诈降赚关胜:读《水浒》析哲理

信任无度,必吃大亏——呼延灼诈降赚关胜

大刀关胜统领一万五千人马攻打梁山。关胜大战林冲、秦明。

且说关胜收兵后,心中暗忖道:“我力斗二将不过,眼看输与他,宋江倒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当晚寨中纳闷,嗟叹不已。有小校前来报说:“有个胡须将军,匹马单鞭,要见元帅。”关胜道:“与我唤来。”没多时,那将来到帐中。关胜见了,有些面熟,便问是谁。那人道:“小将呼延灼,曾统帅连环马军,征进梁山泊,谁想中贼奸计,失陷了军机,不能还乡。听得关将军到了,不胜之喜。将军若是听从,明日夜间,从小路直入贼寨,生擒林冲等寇,解赴京师,共立功勋。”关胜听罢大喜,请呼延灼入帐,置酒相待。二人递相剖露衷情,并无疑心。关胜此举实在欠妥,与呼延灼只是“有些面熟”,谈不上交情,怎么能毫不怀疑呼延灼是诈降呢?甚至“递相剖露衷情”,全无半点防范意识。

次日,宋江举众搦战。关胜对呼延灼道:“今日可先赢首将,晚间可行此计。”呼延灼披甲上阵。宋江见了,大骂呼延灼道:“我不曾亏负你半分,为何趁夜私去!”呼延灼回道:“汝等草寇,成何大事!”宋江便令镇三山黄信出马,两马相交,斗不到十个回合,呼延灼手起一鞭,把黄信打落马下。宋江阵上众军,抢回黄信。关胜令大小三军一齐掩杀。呼延灼道:“不可追掩,恐吴用广有神机。若还赶杀,恐贼有计。”关胜听了,火速收军。呼延灼这场戏演得不错,先是赢了黄信,令关胜不疑自己,又以知梁山内情者的身份,替关胜出主意,为关胜着想。所以,当呼延灼回寨后道:“今日先休养此贼,挫灭威风。今晚偷营,必然成事。”关胜深信不疑。

当夜,呼延灼当先引路,关胜众人跟着。呼延灼把枪尖一指,远远一碗红灯。呼延灼道:“那里便是宋江中军。”关胜急催动人马,杀奔前来。到红灯下看时,不见一人;便唤呼延灼时,亦不见了。关胜大惊,知道中计,慌忙回马。听得四边山上,一齐鼓响锣鸣。关胜众军慌不择路,各自逃生。关胜身后,只剩得数骑马军跟着。转出山嘴,听得树林里一声炮响,四下挠钩齐出,把关胜拖下马,夺了刀马,拿投大寨里来。

关胜上山,与呼延灼诈降,轻而易举地骗得了关胜的信任是分不开的,关胜若略有戒备,绝对不会上当。

怀疑一切的人,心理太阴暗;信任一切的人,心理太天真。信任也需一个限度。

信任无度指对什么人都信任,对什么话都信,这就是轻信,一点防人之心也没有。这世界上的人和事太复杂,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君子也有小人,有正直之人也有奸诈之徒,有助人为乐之人也有骗子。以笑容可掬的面孔待人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但不是所有的笑都是美丽的,有的笑春风拂面,有的笑里却藏着刀。既然真诚与谎言并存,怎么能不加分辨而什么都信任呢?

这世界上有诱骗,诱骗容易让人上当;这世界上有虚情假意,虚情假意投其所好,使人在甜言蜜语中受骗;这世界上有假象,假象有时造得与真的一样,让人分辨不出真伪;这世界上有奉承,奉承使人晕乎乎的。既然世界上有这些假的东西,我们当然不能绝对信任一切。

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对人的信任也应视其具体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对人的基本了解。未察之人,不足信任,关胜虽然察了呼延灼,但过于表面化,察了与没察一个样。

春秋末期,剑客要离曾被伍子胥推荐给吴王,被派刺杀在卫国避难的公子庆忌,要离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行前他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子,然后假装负罪出走。他到卫国后,在庆忌面前大骂吴王,并假意向庆忌献破吴之策,两人很快就成了好友。后来,他俩同乘一条船渡江时,要离突然拔剑将庆忌刺死。像这类靠自我伤害取信于敌,再图大计的事例,历史上屡见不鲜。《三国演义》中,吕旷、吕翔诈降高于,蔡中、蔡和诈降周瑜黄盖诈降曹操,都有让人相信的理由。一些诈降取信之例之所以成功,大都是受骗者不加考察,轻易相信人的结果。(www.xing528.com)

如果对一个人根本不了解,或者知之甚少,信任也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有三种情况不足信。

一是只听其言,却未见其行,不足信。清末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假装拥护维新运动。对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信誓旦旦、慷慨陈词,而背后却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取宠于慈禧太后,使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归于失败,使大多数维新人士上了断头台。当时社会上流传一首三言歌谣,其词是:“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其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

二是必诺之言不足信。所谓必诺之言是指不了解情况,毫无根据地轻易承担其事,而且信誓旦旦必保完成的承诺。有一些信口开河许空愿的人,说话毫不负责任。常见一些拍着胸脯打包票的慷慨激昂者,无论你求他办什么事,他都豪情应允,大包大揽,遇到这些豪言者,听听就可以了,不必当真。这种人不是头脑简单,就是过于自信,而且最终多是失败,很少成功。他既能轻率地许愿,也能轻率地找个理由推掉。对这种人,绝不可予以信任。不仅对其能力不可信任,而且对其人品也不可信任。

三是不知其才德者不足信。不知其才学,则无法授职,更无法知其能否胜任,信任也就失去可能;不知其品德,则不知其心术,更不知其责任心如何,信任也就失去基础。

信任的“度”还表现在忌“交浅言深”。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不必对人说出,这句俗话并非世故,也并非不诚实,因为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极易招祸。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绝不是不诚实,绝不是狡猾。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有一种人忠厚善良,这些人常以己之心度人,以为别人和自己一样与人为善,全无损人害人之心,故轻易信任他人之言。

有一种人头脑简单,对他人所说之事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毫无判断能力,故轻易信任他人之言。

有一种人好利、好大喜功,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奉承所迷,被假象所欺,被利益所诱,故经易信任他人之言。

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在与人交往时恐怕要在心理上设下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便是不要轻信。有了这道防线,我们可以少受欺骗和侵害,同时并不妨碍与挚友、诤友加深友情,在真正了解对方后就可以撤除防线,洞开心灵之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