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圣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现存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洽川
洽川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城东20公里的黄河岸边,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风景区内有目前国内最大的芦苇荡,面积达2600余公顷,栖息着丹顶鹤、黑鹳、大天鹅、苍鹭等珍稀鸟类,景区有华夏绝景——泉七眼,日出水量7.3万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9℃~30℃之间,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尤以处女泉最奇,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抚身,似“沙浪浴”。景区西部古朴的黄土峰林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的自然奇观。洽川古为“有华国”,历史文化悠久,夏、商、周、韩、遗风犹存,今民风淳朴,民情浓厚,真所谓“天上人间,地下洽川”。
▲党家村
渭南韩城党家村,是距今已逾600年古建筑村落,现已被列入“国际传统居民研究项目”中,陕西省已将党家村列为“历史文化保护村”。
渭南党家村在韩城市东北9公里,其保护范围东自泌阳堡,西至西坊塬边,南起南塬崖畔,北到泌阳堡北城墙50米处,总面积1.2平方公里。
渭南党家村中有建于600年前的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家祠、哨楼等建筑以及祖谱、村史,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
从1364年东阳湾改名党家村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这批古建筑经久不衰,保存相当完好。经建筑学家考察认为,这批古建筑经久不衰保存完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该村依塬傍水,位于狭长的沟谷之中,南北土塬高达40米以上。既减弱了西北季风的侵袭,又使夏天的凉风顺沟谷吹过,是理想的冬暖夏凉的好处所;同时,由于北塬的红黏土与南塬的白黏土均不起尘,加之泌水绕行,空气得到净化,使党家村的古建筑数百年来一尘不染。
▲处女泉
处女泉风景区地处合阳县洽川镇,属于黄河滩涂湿地,是全国最大型的芦苇荡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湿地型旅游景区,占地1万公顷,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荡”。“处女泉”又名“东鲤瀵”,也是洽川七眼瀵泉之一。瀵泉,堪称“华夏一绝”,全国独有,“瀵”字专指洽川这七眼瀵泉,瀵泉的由来是古时洽川人民用瀵泉水浇地,发现即使不施肥料,庄稼也长得非常好,可称上是肥水,所以朴素的古代人民就把这七眼温泉称为“瀵泉”。
处女泉名字的由来可谓渊源久远,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名句描写的就是古洽川时周文王同洽川美女太姒之间的纯真爱情。据说太姒出嫁前在处女泉洗浴后,更加光彩照人,走在芦苇中间,就连调皮的芦苇叶子也忍不住去抚摸她的脸,太姒生气后,回转身来用牙齿轻轻地咬住叶子。现在洽川的芦苇叶子中间都有一个浅浅的齿痕。从此以后,洽川形成这样一个民俗:姑娘出嫁前都要到这里沐浴,让清纯的泉水洗去满身的尘土和疲劳,去迎接人生道路上最幸福的时刻。从此“处女泉”就成为约定俗成的叫法。
▲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司马迁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司马迁祠墓献殿是祭祀时陈列祭器、致敬尽礼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宫正中有一尊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现出严肃和抱负不凡之气概。祠内碑石林立,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祠后为司马迁墓,筑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经金、元、清4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砖砌,呈圆形。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古柏一株,树分五枝,枝干苍劲,盘若蛟龙。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
▲玉泉院
玉泉院位于华山脚下,相传是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玉泉院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故名玉泉。相传此泉与山顶镇岳宫玉井相通。玉泉院内有希夷祠,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上,相传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传为陈抟手植。
▲丰图义仓
丰图义仓是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由东阁大学士闫敬铭倡议修建的民办粮仓,历时四年竣工。该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大荔县朝邑粮站,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高约8米,内有仓廒58洞,容粮5520吨。慈禧太后曾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御赐“虎”、“龙”二字。该仓巍然独立于黄河西岸老崖上,地势险要。
▲少华山
少华山位于陕西省华县城东南7公里处,坐落于秦岭北坡,北起峪口,南至秦岭分水岭,东到蟠龙山、潜龙寺,西括少华峰,总面积6300公顷,海拔高度在600~2000米之间,由潜龙寺、少华峰、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五大景区所组成。
▲泰陵
泰陵位于蒲城县东北15公里的金粟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据《蒲城县志》记载:陵墓占地面积2顷,封内38公里,下宫去陵2.5公里。实测东西长3142.5米,南北宽112.5米。地面文物现存四门石狮6个,华表2个(1残),石人9对,石马5个,立像3尊,独角兽1对及飞马、鸵鸟等。这些精美的大型立体石雕,经历了1100多年的风雨侵蚀,到现在大部分尚完好无缺。陵内除元献杨皇后陪葬墓外,另有内侍高力士墓。高墓碑已残(大历十二年,即公元777年立),移至蒲城县文化馆保存。
▲韩城市博物馆
韩城市博物馆于1984年5月成立。馆址设在韩城文庙内,是一座集元明建筑与文物陈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总面积14000平方米,有馆藏文物近万件。自开馆以来,充分利用馆藏文物优势,常举办各种展览,现主要开设有《韩城历史文物陈列》、《木雕木刻陈列》、《石雕石刻陈列》、《韩城历代名入轶事陈列》、《著名作家杜鹏程纪念展》、《露天石刻陈列》、《黄河古象化石展》等常年开放和永久性陈列室,是韩城市旅游接待重要窗口单位之一。
▲京师仓遗址
京师仓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矶峪乡西泉店村南。京师仓,又名华仓,修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是为首都长安贮存、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遗址依自然地势构筑,东西长1120米,南北700米。发现粮仓6座,平面为长方形,一号分三室,余均两室。其中一号仓东西长62.5米、南北26.6米,总面积1662.5平方米,分三室,中室大,东西49.3米,南北7.l米。据测算,该仓容量上万立方米。京师仓遗址,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对研究汉代建筑史、经济史、漕渠航运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蕴空禅院(www.xing528.com)
蕴空禅院,位于华县大明乡乡政府西南6公里的蕴空山北麓。相传始建东汉,旧名“去寂寺”。至于“蕴空山”、“蕴空禅院”的“蕴空”之名,当从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普乾法师谈起,普乾法师尊崇名高望重的“蕴空禅师”,故改“云寂寺”为“蕴空禅院”。
蕴空禅院久负盛名,主要原因在于寺内的“悬棺”。悬棺的来历有一段传奇,相传普乾禅师昌明是明崇祯皇帝的四太子,自明灭后,全家唯他一人幸存。于是他潜身佛门,周游到此,修身待机。他素有“生不做清臣,死不沾清土”的誓愿,故亡魂归天之后,其弟子们便按师父的遗嘱,选定风水墓地将其棺材用铁索悬在精心构筑的大墓中,且四周不着土,最后唯留墓门收顶密封,以此为葬。心诚的弟子们为了师父之灵早归西天成佛,便每日按时入墓诵经。如此,天长日久,墓门则成为后世虔诚信徒或四方游客祭扫、观光“悬棺”之要口。华县群众久有“蕴空禅院看悬棺”的俗语。
▲良周遗址
良周遗址位于陕西省澄城县刘家洼乡良周村北,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遗址。遗址中心区为一壕沟环绕成长方形,此范围内遗迹密集,出土遗物较多。其东部偏北有一座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较大。遗址范围内发现有多处柱础石,另见有云纹瓦当、砖及大量瓦砾。在筒瓦、板瓦上有“犬亭”、“大匠”等陶文戳记,在璧纹空心砖、滴水砖和铺地砖上有“宫”、“与天无极”等字样。良周遗址作为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大型宫殿的代表性遗址,对研究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行宫布局、宫殿结构及其用途有较高历史和学术价值。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泉护村、安堡村,为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约公元前2000年)遗址。遗址中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元君庙,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共发现墓葬57座,其中45座分属于东西两个同时并存的墓区,每区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3个纵行。居址位于泉护村,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房址有半地穴、地穴式两种。半地穴式为方形圆角,地穴式口部椭圆形。陶窑为横穴式,两三座为一组。元君庙—泉护村遗址面积大,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已成为研究仰韶文化、探讨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结构的代表性范例。
▲潼关
潼关在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地带,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北濒黄河,南依秦岭,西连华山,东接河南灵宝,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潼关在东汉以前还没设关城,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据记载:“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建安时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塬居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呈“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之势。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到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移关城于南北连城间的坑兽槛谷,即禁沟口。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迁隋潼关城于黄、渭河南岸。宋熙宁元年、十年(公元1068年、公元1077年),遣侍御史陈洎扩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户刘通筑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指挥金事马增修城牌“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清朝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冯玉祥修筑潼河大桥。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及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映川原”。
▲潼关八景
潼关八景是潼关地区能够欣赏的八处胜景。八景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谯楼晚照、道观神钟。
●雄关虎踞
雄关,是指潼关故城东门的关楼。踞是蹲或坐的意思。虎踞,是指东门外麒麟山角形似一只猛虎蹲在关口。东门城楼北临黄河,面依麒麟山角,东有远望沟天堑,是从东面进关的唯一大门,峻险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关时,沿着东门外陡坡道拾级而上,举目仰望关楼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只眈眈雄视的猛虎,守卫着陕西的东大门,它以威严雄险著称。清·淡文远有赞《雄关虎踞》诗:“秦山洪水一关横,雄视中天障帝京。但得一夫当关隘,丸泥莫漫觑严城。”
●禁沟龙湫
龙湫,上有悬瀑,下有深潭叫做“龙湫”。禁沟龙湫景致在禁沟口石门关北面禁沟水与潼河相汇处,北距潼关故城约2公里。禁沟既长且深,下有流水,水源出自秦岭蒿岔峪,汇合沿途泉水流至沟口石门关。沟床突变,湍流直下,飞沫四溅,好似白练高挂。沟水下落与潼河相溶,汇为深潭。碧波荡漾,鱼跃兴波,绿树成荫,花香鸟语,颇有江南水乡风韵。明·林云翰咏《禁沟龙湫》诗云:“禁沟山下有灵源,一脉渊深透海门。龙仰镜天嘘雾气,鱼穿石甃动苔痕。四时霖雨资农望,千里风云斡化云。乘兴登临怀胜迹,载将春酒醉芳尊。”
●秦岭云屏
秦岭云屏,把秦岭云雾缭绕的自然风光比作潼关的屏风。
潼关南面的秦岭峰峦起伏,苍翠清新,令人赏心悦目。每当雨雪前后,景象更为佳妙,峰峦中游云片片,若飘若定,似嵌似浮,来之突然,去之无踪。一会儿若龙腾跃,一会儿若马奔驰。有时如丝如缕,有时铺天盖地,或如高山戴帽,或如素带缠腰,或如绵团乱丝。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迨旭日初露,锦幛乍开,五光十色,山为画,画为山,画山融为一体。现在,每当秦岭云屏出现的时候,人们仍可尽情欣赏这一胜景,分享自然美的乐趣。清·淡文远写《秦岭云屏》的诗云:“屏峙青山翠色新,晴岚一带横斜曛。寻幽远出潼川上,几处烟村锁白云。”
●中条雪案
中条指中条山,在今山西省。其西端与潼关隔黄河相望,明代时为蒲州所辖。中条雪案,指中条山清幽的雪景。在清代,潼关是军事重镇,设防范围北跨黄河,在蒲州境内筑守御城,设千总,管辖蒲州一些关津渡口。潼关故城处正是欣赏中条雪案的最好位置。大雪纷飞,苍翠的中条山换上了银装素裳。站在潼关城头北眺,但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满目皑皑。银为树,玉作峰,粉塑栏杆,素裹山川。倘雪后新晴,则银光四射,琼瑶失色,云游雾荡,观者恍惚置身于仙境之中。凡是冬季到潼关来的游客,在大雪天和雪后放晴之日,都能欣赏到中条雪案的美景。清·淡文远有《中条雪案》诗云:“迢遥北望俯群山,满眼平铺霜雪环。疑是蓬莱山上石,移来一片拱岩关。”
●风陵晓渡
风陵,神话传说中女娲氏之墓,位于潼关故城东门外黄河岸河滩。风陵处的渡口叫“风陵渡”。潼关城地处黄、渭二河交汇处,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交通枢纽,水路要冲。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风陵渡就有“官船十一只,水夫八十四人”(《续潼关县志》)。还有私人和上下游经常过往客商船只。清·淡文远咏《风陵晓渡》诗:“洪波一片接天时,几叶扁舟渡晓晴。秦晋漫云南北限,此陵自古达潼城。”
●黄河春涨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黄河上游的万山丛中,积雪消融,封冰解冻,黄河流量剧增。站在潼关城头北眺东望,只见银光四闪的冰凌伴随着河水,汹涌而下,水天一色,眼前一叶叶冰船傲居浪头,忽高忽低,时隐时现,有的排着长队,中流争渡;有的单枪匹马,岸边徘徊。风声、水声、隆隆的冰块相撞声,威武雄壮,激荡情怀。明·林云翰有《黄河春涨》诗云:“冰泮黄河柳作烟,忽看新涨浩无边。飞涛汹涌警千里,卷浪弥漫沸百川。两岸晓迷红杏雨,一篙春棹白鸥天。临流会忆登仙事,好借星槎拟泛骞。”
●谯楼晚照
谯楼,古代建筑在城门上的楼,楼上驻兵,用以暸望,报警报时。谯楼晚照,指日落时候潼关谯楼(指西城门楼)的景致。夕阳西下,晚霞似火,高大巍峨的谯楼——西城门楼披上锦裳,置身于彩云之中。雕柱斗角,飞檐钩心,光辉四射,谯楼暗亮分明,边沿折光,五颜六色。栏杆空处,红霞道道如束。谯楼四周“归鸿默默争先集,落雁翩翩入望中”。楼上游客,指点山川,似在画中赏景。清·潘耀祖《谯楼晚照》诗云:“画楼突兀映麒麟,斗角钩心满眼春。待得夕阳横雁背,鼓声初动少行人。”
●道观神钟
道观指道教的庙宇。道观神钟,因道观里异于一般的“神钟”而驰名。
相传明万历年间(公元1590年左右)洪水泛滥,黄河汹涌澎湃,流有雌雄二钟,摩荡有声,雌钟(铁钟)止于潼关,而雄钟(铜钟)则流于陕州。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这口奇异的雌钟,被悬挂在麒麟山顶的钟亭上。钟亭周围绿树参天,白云缭绕,晨昏叩之,钟声抑扬顿挫,清脆悦耳,山川生色。清·潘耀祖《道观神钟》诗云:“大河水泛出鲸鱼,仙院移来岗上居。撞破尘缘声几点,寒山遗响震穹庐。”
▲潼关十二连城
潼关十二连城,又名烽火台,俗称墩台,位于距潼关县城东约3公里的禁沟两岸。禁沟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秦岭蒿岔峪口,南北长约15公里。沟底经过长期山水冲刷,形成宽30米的平坦斜坡道,成为通往潼关城右侧的一条军事要道。自唐朝以来,各个时期为了潼关的安全,在禁沟西岸,分筑方形土台12个。土台底边长11米,宽10.5米,高7.6米,夯层9~14厘米。土台四周均有唐至明、清的瓦砾片。这些设施,属于防御性的军事堡垒,由于与潼关县基本相连接,故称十二连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