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西安主要景点-翠华山和小雁塔

西安主要景点-翠华山和小雁塔

时间:2024-05-1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翠华山由翠华天池、山崩石海、鹰崖珠帘、盘道红叶、双瀑飞虹等18个主要景点组合而成,它集山、石、洞、水、林、庙于一体,其山崩地貌奇特、自然风光优美。▲小雁塔小雁塔位于距西安城约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

西安主要景点-翠华山和小雁塔

二、西安的主要景点

翠华山

翠华山距西安约23公里,是终南山的支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风景如画,因汉武帝曾在此祭太乙神,因此又称太乙山。翠华山由翠华天池、山崩石海、鹰崖珠帘、盘道红叶、双瀑飞虹等18个主要景点组合而成,它集山、石、洞、水、林、庙于一体,其山崩地貌奇特、自然风光优美。汉唐两代曾在此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

“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唐高宗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寺院山门内,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钟楼内悬挂明代铁钟一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重3万斤,上铸有“雁塔晨钟”字样,为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距西安城约1公里处的荐福寺内。荐福寺始建于公元684年,是在唐高宗死后百日为其献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献福寺,公元698年改名为荐福寺。荐福寺是我国另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义净法师的译经处。公元1556年,华县发生大地震,小雁塔顶两级被震毁,现在只剩13级。

小雁塔是一座密檐式砖塔,挺拔秀丽,同大雁塔交相辉映,唐武宗(李炎)毁佛时它是京城仅存的4座寺院之一,成为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重要唐代遗迹和显著标志。

骊山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属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常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阿房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口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由此可知。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传说西楚霸王项羽率军入关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当地农民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人,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峦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上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形,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占地67公顷,其中水面20公顷,总投资13亿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包括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大唐芙蓉园创下多项纪录,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是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集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之大成。

▲钟楼与鼓楼

钟楼与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钟楼与鼓楼东西对峙。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重修,迁建于现址。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和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先后重修,但梯体仍保持原建筑特点。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公元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传,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人们只好另换一个。

▲碑林

西安碑林坐落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900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3000通。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精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借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贻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的宝贵资料。

碑林能较完整地保存到现在,是与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的贡献分不开的。宋代时,由于无人管理,珍贵的汉唐碑碣有的被人用做砖甓,有的用于修桥,遭到人为的破坏。元代时,碑林的碑石曾两次全部跌倒。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陕西关中发生8级大地震,碑林里的大量碑石因摔碰而断裂。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毕沅建立管理机构和保管制度等措施,重修和保护碑林。在他所著《关中金石记》中说:“前后堂庑,皆鼎新焉,旋于土中,搜得旧刻数十片,遂取《石经》及宋元以前都,编排甲乙,周以栏盾。明代及近人所,则汰存其佳者,别建三楹以存置。其锁钥则有司掌之,设法保护,以冀垂永久。”毕沅对金石文字有浓厚兴趣,整修碑林在于“庶考古者,得以观览也”。毕沅为保护珍贵文物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值得赞赏。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与翠华路的交叉路口西北侧,占地约7万平方米,是国家级历史博物馆,也是我国最大型、最现代化的历史博物馆之一。

陕西历史博物馆1999年6月20日建成开馆。博物馆建筑吸取了唐代建筑雄浑博大、洗练洒脱的特色,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规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朴大方,体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博物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管理,各类设施功能完备。陈列文物3000多件,大多为稀世珍品。

▲卧龙寺

卧龙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据记载,卧龙寺创建于汉灵帝时(公元168年~公元189年)。隋朝时称“福应禅院”,距今已有1800多年。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因而又称“观音寺”。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和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先后在寺内建立石刻陀罗尼经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更寺名为“卧龙寺”。寺内碑石林立,文物荟萃。碑石碑文清晰,是研究唐朝及明清时期卧龙寺的重要史料,同时也具有绘画、书法价值。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12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目前,公园开放的东楼观游园有景点50余处,主要有我国北方纬度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百竹园;有抢救繁育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褐马鸡、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珍兽馆;有我国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老子说经台,距今3000余年,为道教发祥地,史称“仙都”。

▲高冠瀑布

高冠瀑布位于圭峰山北坡的高冠峪断裂带上,断层宽约8公里,东西延伸,北部下陷,南部上升,形成裸露石山。经长期流水冲刷,坚硬的花岗岩石冲出一条长约20米宽约2米的石槽,河水沿北石槽直下潭底,形成落差达200多米的急流飞瀑,水直泻入潭,吼声如雷,气势极为壮观。在瀑布上游,有因巨石自然围成的水潭,名本丽潭。潭水清澈水面平静,瀑布下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亦形成几百平方米的自然湖面。高冠瀑布景区的主要景观有高冠飞瀑、梅花潭、牛鼻洞、明通亭、正德栈道、圭峰寺、仙人桥、双峰山、无量洞、柏树庙等。

▲终南山

终南山是秦岭的支脉,跨越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区县,绵延200公里,雄峙于长安之南。李白诗“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写尽了终南山的美景

▲南五台

南五台位于西安市南长安区子午镇,距西安约27公里,古称太乙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峰,有明清以来的大小庙宇40多处,建筑精巧,布局别致。南五台盛产药材,山形峭拔,风景秀美。山中古建筑分布各处,著名的游览景点有圣寿寺、胜宝泉、紫竹寺、观音台、五佛殿等。南五台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特级开发景区,这里群山起伏,自古为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之地,有圣寿寺隋塔、西林寺、五百罗汉堂等60余处景点,让人心旷神怡。

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即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约6公里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的历史。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3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半坡遗址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鸿门宴旧址

鸿门宴旧址位于临潼县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处,是骊山风景中最北的旅游点。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像刀劈似的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相传,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先进关中,打败秦军,俘虏子婴,驻军上;而势力强大的项羽后进关中,驻军鸿门。公元207年,项羽从谋士范增之计,在鸿门设宴,企图借机杀掉刘邦,于是演出了一幕“鸿门宴”。

▲大清真寺

大清真寺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西北隅,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并称为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大清真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清真大寺的建筑形式、基调一派中国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巧夺天工的结合,令人观止,因而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水陆庵

水陆庵位于蓝田县城东10公里的普化镇王顺山下,为六朝名刹,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它三面环水,形似孤岛,中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水陆庵坐落在一个形似卧鱼的小岛尾部。据记载,今日水陆庵本是古时的悟真峪北普陀兰诸庵内的水陆殿,庵毁后,人们便把这个殿宇叫做水陆庵。据《蓝田县志》及碑记载,水陆庵系六朝古刹,唐时与上、下悟真寺组成了一个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水陆庵是一坐规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彩色泥质壁塑是水陆庵的精华所在。

▲西安事变旧址(www.xing528.com)

西安事变旧址,包括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的住宅止园、张学良公馆;指挥部新城黄楼,以及发生事变和处理事变工作的主要活动场所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等。

止园,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西侧,原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现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内陈设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分文件。

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由东西排列的3座小楼组成。当年张学良住在西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将军将中共代表团安排在东楼住宿。

新城黄楼,位于今陕西省人民政府大院内,是张、杨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指挥部,也是当年西安绥靖公署所在地。蒋介石被捉后,首先被押到黄楼东客厅,几天后转移到高桂滋公馆。

高桂滋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玄风桥,与金家巷张学良公馆相邻,曾是蒋介石移押住处。随其来陕的国民党军政大员陈诚、卫立煌等10多人,以及后来从南京赶到西安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都住在此地。

西京招待所,位于西安市解放路和西四路交叉口西北,是20世纪30年代初杨虎城为招待国民党要员所建。当年,随蒋介石来陕的国民党军政要员陈诚、朱绍良、蒋鼎文等就住在这里。

▲杜公祠

杜公祠位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原畔,距西安约12公里,是杜甫的祠堂。它北依少陵原,南临樊川,祠内花草茂盛、环境幽雅。杜公祠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山门是仿唐代的砖木结构,院内有5个水泥砌的大花坛,祠院内有3间享殿,殿内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迹。展室墙壁上有《唐书·杜甫传》、《杜甫年谱》、《杜甫足迹图》、《杜氏世系表》、《杜甫在长安行迹图》等。现杜公祠系清代重修,1960年辟为杜甫纪念馆。

▲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太康年间(公元265年~公元289年),距今1600余年,初称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因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是隋唐时期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八仙庵

道教圣地八仙庵,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内,为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也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建筑。相传修建于宋代,随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主建筑均为清代所建,因庵中供奉以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的塑像为主,故名“八仙庵”。

八仙庵又名“八仙宫”。当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至西安曾住在八仙庵中。为此慈禧特意赠送银两以整修寺院,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之名由此而来。

▲兴庆宫公园

西安东郊的兴庆宫公园是我国最古老的遗址公园,它位于西安市和平门外咸宁路北,原长安城内的兴庆坊。兴庆宫是唐玄宗朝政的中心,是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其设计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国外造园的艺术特点。公园中兴庆湖即在原兴庆宫中“龙池”原址建成。湖中碧波荡漾、岸边树木葱郁、草坪如茵、百花似锦、景色宜人。园内有唐勤政务本楼遗址,仿建有唐玄宗与杨贵妃游乐的“沉香亭”以及花萼相辉楼、长庆轩、缚龙堂、南薰殿、竹翠亭等景点和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等多处名胜。

▲唐长安大明宫

唐长安大明宫建于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唐代主要朝会宫殿之一。含元殿是大明宫前殿,遗址现已发掘并经复原供研究。殿单层,重檐庑殿顶,左右外接东西向廊道,廊道左右两端南折,与建于高台上的翔鸾、栖凤二阁相连。整组建筑围成凹字,好似雄鹰展翅,既是宫阙,也是主要大殿。含元殿是中国最伟大的殿堂,气魄宏大,辉煌而欢乐,体现了一种高昂洒脱、豪健爽朗的文化格调,充分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建筑艺术水平。

▲蔡文姬墓

蔡文姬(蔡琰)墓位于距蓝田县城约两公里的三里镇蔡王村。蔡文姬生活在东汉末的战乱年代,历经颠沛流离,命运曲折悲惨。她早年守寡,在战乱中被匈奴骑兵俘虏,成为匈奴左贤王的妻室,并生了两个儿子。因为父亲蔡邕是著名学者,素被曹操敬重,交谊很深,后来曹操得知蔡文姬的遭遇,以金璧将蔡文姬赎回,另嫁给董祀。蔡文姬回到中原后,秉受曹操旨意,继承父亲遗志,完成《续后汉书》,留下《悲愤诗》五言、骚体及《胡笳十八拍》等诗篇。蔡文姬墓高8米。相传蔡王村也是由蔡文姬的护墓人世代相传发展起来的村庄。

▲湘子庙

湘子庙原为韩湘子故居,建于宋代,是西安城内现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传说湘子庙是“八仙”中的韩湘子出家之地,创建于宋,道教界亦说创建于五代,金元时毁于战火,现在湘子庙的格局是定于明代的。自明末到民国初,湘子庙一直香火鼎盛,后经战乱,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毁。“文革”中“备战备荒”“深挖洞”的年代,人们在湘子庙内挖防空洞时,曾挖到一暗室,约6平方米,高近2米,人可直立。曾有人考之,疑为当年的湘子洞。

▲仙游寺

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南约17公里处的黑水峪中,被誉为黑河明珠。仙游寺,原为隋代的仙游宫,隋文帝常在这里避暑,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改为三寺,现存二寺,分隔黑河两岸。这里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逸闻遗迹,其中有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马融,唐代王勃、岑参、李商隐、朱庆余等,特别是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一气呵成写下了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长诗《长恨歌》,成为世代相传的千古绝唱。仙游寺处于一个东西稍长、南北较短的谷地中,是黑河水出终南山时冲出的一道弯。

▲辋川

辋川是蓝田县的嶷山间秦岭北麓一条美丽的川道。川水自嶷关口流出以后,蜿蜒流入灞河。古时候川水流过川内的欹湖,两岸山间也有几条小河同时向欹湖流来。从山上望下去,川流环辏涟漪,好似车辋形状,由此得名。辋川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曾经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辋川别墅”的所在地。当年王大诗人常和裴迪同游,过着弹琴赋诗的悠闲生活,作有《辋川二十咏》和《辋川图》。现在的“辋川别墅”只剩下改名之后的鹿慈寺,当年雅士情调可见一斑。

▲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距西安约50公里的户县圭峰山北麓,东临沣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该寺约创建于距今1500多年的东晋末年,不仅是佛教的著名古寺,也是三论宗祖庭,同时,还是名闻关中的古迹胜境。

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的一部分。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

唐时,草堂寺曾改名为“西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公元820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宗密禅师常在此弘扬佛法,被称为草堂寺的中兴之时。宋朝初,政府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金、元、明时期又改称草堂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鸠摩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尽管如此,历代诗文、碑刻和百姓都称草堂寺。清同治年间(公元1682年~公元1684年),寺庙曾毁于战火;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草堂寺又被山洪冲毁。1949年前,草堂寺有僧8人,土地6.7公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3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1984年,由户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大重阳万寿宫

大重阳万寿宫位于终南山北麓,西安市西南40公里处户县祖庵镇,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历来享有“天下祖庭”的尊称和“全真圣地”之盛名。重阳宫在元代曾盛极一时,宫域东至涝峪河,甫抵终南山,北临渭水,殿堂楼阁多达5000余间,住道士近万名。元世祖时,重阳宫敕封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宫内保存着40余通道教全真派历史的碑石,其中有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无梦令》诗碑、《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号称“三绝碑”,还有《全真开教秘语之碑》、元五代皇帝圣旨碑和唐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等。院内还有闻名世界的“活死人墓”、重阳祖师脚印石、元代老子石雕像、明代姊妹黄杨和祖师大弟子马丹阳手植的“千年古银杏抱柏树”等,实属珍品。遗存在重阳宫内的元代金代文献,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学、史学,人体科学、语言文字学与书法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兴教寺

依少陵原而建的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这里是我国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凤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圣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

▲莲湖公园

莲湖公园位于西安市城内莲湖路,建在唐代长安城的“承天门”遗址上。明代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依这里低洼地势引水成池,广种莲花,故名“莲花池”。1922年辟为公园,称“莲湖公园”,是西安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公园面积60000平方米,水面占公园面积1/3,一条通道将湖分为两半,北湖种植了荷花,使“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碧”之景色再现在游人面前。

▲白鹿原

“白鹿原民俗风情旅游区”地处西安市东南,白鹿原腹地,鲸鱼沟中上游,距西安20公里。白鹿原自然环境独特,东南依山,三面环水,黄土堆积台塬面积263平方公里,海拔高于西安300米,虎视13代古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长治久安的天然屏障。白鹿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代金、元、羌等少数民族杂居及其与汉文化融汇之所。民风淳厚,传奇色彩浓烈。著名作家陈忠实依据白鹿原20世纪前半叶为背景创作的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评选为“华人百年百部文学作品第一名”,将白鹿原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推向了世界,勾勒出一幅白鹿原雄奇史诗,描绘出一轴波澜壮阔的白鹿原画卷,奠定了白鹿原民俗风情旅游的基础。

▲凌云洞

凌云洞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唐代大诗画家王维隐居的辋川照壁山腰,是蓝田溶洞群的佼佼者。洞内钟乳石琳琅满目,在霓虹灯光衬映下,绚丽多姿,蔚为壮观。

▲嘉午台

嘉午台位于西安东南30公里的长安区,这里峰峦叠嶂,秀壁奇岩,人称“小华山”。历史上曾为佛教圣地。唐时,西藏的活佛达赖和班禅来京师长安考试时就曾住在这里。嘉午台由五座山峰组成,最高峰戴顶海拔1870米,山上最险处是“大梯子”,在悬崖峭壁上是一条人工凿出的40米长的石阶,石阶旁悬有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铸造的铁索,人们须攀索拾级而上,有腾云驾雾之感。

▲香积寺

香积寺在长安区韦曲镇西南的神禾塬,距西安城南17公里,建于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是佛教净上宗的门徒为安葬和祭拜其第二祖师爷善导和尚修建的。寺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唐代寺旁有香积堰水流入长安城内,另一说来源于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唐高宗李治曾赠寺院舍利千余粒和百宝幡花供养,取名香积寺,意把善导比作香积佛。

▲栎阳城遗址

栎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关庄村一带。栎阳城始建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晚期,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末废弃。城址平面为长方形,面积4.2平方公里。城墙为夯筑,现存南墙残长1640米,西墙残长1420米。发现城内居址15处,其中有2座大型夯土基址。城外东北是秦汉大型墓葬区,东南是战国至东汉墓群。栎阳城遗址还出土有铜斧、铁铲、铁块、石磨、板瓦、陶盆、瓮等遗物。栎阳城作为战国时秦国、西汉早期都城,规模大,保存较好,有比较完整的城市布局。它是中国城市发展阶段上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秦汉都城的规划、中国城市的发展史都有重要价值。

▲秦二世胡亥墓

胡亥即秦二世,据载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权臣赵高胁迫秦二世自杀,以庶人仪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的洲地,在今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江村南半坡上。墓为圆形,封土堆直径25米,高5米。墓北有石碑1通,高3米,宽98厘米,厚28厘米。碑面阴刻“秦二世皇帝陵”6个隶书大字,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陕西巡抚华沅所立。碑后阴刻《夜役说》,为生员周新命于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所书。

秦二世胡亥墓坐落在塬坡地带,环境幽僻,迥异于秦汉以来高峻宏伟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逊色。

▲关中书院

从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突兀而起、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3个金灿灿的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清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当时成为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

▲老牛坡遗址

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燎原村北、西,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1100年)遗址。老牛坡遗址商代遗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与车马坑、陶窑等,出土各类铜、陶、玉、石、角器。遗址中发现青铜冶铸残渣,出土有陶范、草拌泥墙皮残块等。墓地位于遗址南侧,除发现有车马坑、马坑外还发现有墓葬50多座,中型墓椁室有边箱,这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墓葬边箱实例,对于研究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商文化的分布、商代多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老牛坡遗址是商西部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大型建筑基址、青铜冶铸和较高等级墓葬的发现,说明这里是商王朝在渭水流域的一处中心聚落遗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