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汉代名将李广:《史记》速读第49列传

汉代名将李广:《史记》速读第49列传

时间:2024-05-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速读《李将军列传》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李广每到一地,都以和匈奴奋力拼杀出名,人称“飞将军”。李广是以自杀抗议朝廷对他的不公,控诉贵戚对他的无理。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平旦⑤,李广乃归其大军。通过此故事便足以证明李广的有勇有谋,以及他超群的军事胆略和临危不乱的精神状态;不过这种身为主将却贸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汉代名将李广:《史记》速读第49列传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速读

《李将军列传》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李广(?~公元前119年),西汉名将,能骑善射,武艺高强。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应征入伍,参加抗击匈奴的战争。景帝时,李广担任陇西都尉,不久又调任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发动叛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叛乱。在昌邑之战中,李广冲入敌营,拔掉敌军的帅旗,从此名声大振。李广曾在边境的许多地区担任过太守,经常打击匈奴的侵扰。李广每到一地,都以和匈奴奋力拼杀出名,人称“飞将军”。他的战略战术更让匈奴谈虎色变。武帝即位后,把李广从上郡太守的任上调往京师,担任未央宫的警卫。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无能参战。后因不堪忍受刀笔吏的质问侮辱而愤怒自刎。

李广除了是一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外,又是一位最能体恤士卒的将领。他治军简易,对士兵从不苛刻,尤其是他与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深得将士们的敬佩。正是由于李广这种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的品格,使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咸乐为之死”。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备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最后还落得个受辱自刎的结局。皇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排挤,终于导致李广含愤自杀。李广是以自杀抗议朝廷对他的不公,控诉贵戚对他的无理。作者通过对李广坎坷悲痛一生际遇的生动记述,寄予了自己对汉朝统治者的满腔悲愤与辛酸,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本文节选了李广以百骑吓退匈奴数千骑和爱护部下的段落供读者品读。

精彩选录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李广墓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南石马坪。这座墓是衣冠冢墓,此墓建于何时,史无记载。墓前竖立清乾隆已未年间重建“汉将军李广墓”和蒋中正题“汉将军李广之墓”两块石碑。

注释

①中贵人:宫中受宠的人,指宦官。勒:受约束。②诱骑:诱敌的骑兵。③陈:同“阵”,摆开阵势。纵马卧:把马放开,随意躺下。⑤平旦:清晨,天刚亮。

译文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李广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编者点评

从李广的战斗生涯来看,他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勇”和“善射”。汉文帝曾说他:“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足见对他的赏识。但为什么说“子不遇时”呢?这是因为那时没有大规模战争,李广虽勇武非凡、能骑擅射,在战场上却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本段文字讲述的是李广追杀射雕者,以百骑机智地吓退匈奴数千骑的故事。通过此故事便足以证明李广的有勇有谋,以及他超群的军事胆略和临危不乱的精神状态;不过这种身为主将却贸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李广一生忠勇为国,汲汲追求功名,却没有如愿以战功封侯,最后竟含恨而死。这是因为他的战法过于刚猛,不适宜对匈奴的攻势作战,以及他自己缺乏一定的政治头脑,功名之心过盛,以致心态不够平和所致。李广的悲剧结局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想要获得成功仅仅靠卓越的才华是不够的,还要具有大局观,要有宽广的心胸和恢弘的气度。

精彩选录(www.xing528.com)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注释

①辄:总是,就。②讷口:说话迟钝,口拙。③阔狭:指上句所说在地上画的军阵图中,有的行列宽,有的行列窄。这句的意思是,比赛射军阵图,射中窄的行列为胜,射中宽的行列及不中都为负,者罚酒。急:逼近。

译文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于射箭也是天赋,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他。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他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因此他领兵有几次被困受辱,射猛兽也曾被猛兽所伤。负一的善上专到上戴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编者点评

本段文字充分显示了飞将军李广的人格美、心灵美。在治军方面,李广作风宽缓不苛,让士卒人人自便,尊重人格,又廉洁奉公,把得来的赏赐都分给了部下。他真正做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圣人之教。李广的治军风格留给今天的领导者很多的启示:作为领导要团结好团队,要平易近人,身先士卒,随时随地都要做好下属的表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