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韩信(?~公元前196年),汉代名将,被汉高祖刘邦誉为“三良”人物之一。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最初投奔项梁、项羽,屡次进言,不被采纳,遂弃楚投汉。因自度不会被刘邦重用,不辞而别。被萧何追回,荐于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时,刘邦采纳其策,攻占关中。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相持时,他率军袭击项羽后路,破赵取燕、齐。平定齐地后,自请为齐王,致刘邦疑忌。不久率军与刘邦会合,击灭项羽于垓下。随后被刘邦夺去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被诬谋反,贬为淮阴侯。后被人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杀于长乐宫。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这样评价韩信:“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由此可见,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但不是成熟的政治家,更不是伟人典范。韩信的悲剧,就在于他选择了为“皮厚而心黑”的刘邦卖命,却又不愿意一辈子死心塌地全心全意为刘邦卖命!如是则受猜忌,则被夺兵权,则蒙不白之冤,则至夷灭三族,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韩信
本文所节选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一节主要讲韩信因得不到刘邦的赏识与重用,便在一天晚上从汉营逃走。萧何闻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告诉刘邦,便快马加鞭,月下急追韩信。将韩信追回后,萧何便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可或缺之材。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以隆重的礼仪来拜韩信为大将。韩信后来果然不负萧何所望,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张良并称“兴汉三杰”。
精彩选录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①,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②。”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③,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
①不及以闻:来不及奏告。②吾为公以为将:我因为你的缘由,任命他为将军。③王素慢无礼:大王您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
译文
韩信曾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怎么也逃跑了,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都没去追;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当然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地长期待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我为了您的缘由,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就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精彩选录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叱咤①,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②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③,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④,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注释(www.xing528.com)
①喑叱咤:发怒时的声音。②任属:信任,托付。③呕呕:和颜悦色的模样。④以亲爱王:让自己亲近的人称王。
译文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汉王说:
“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又说:“大王您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赞成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一动也不敢动,但他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项王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晋爵时,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仍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了与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况且项羽分封的三个王,原来都是秦朝的将领,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计算,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到达新安,项王狡诈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这三个人恨入骨髓。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个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编者点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却不被项羽所用。转而投奔刘邦,一开始,刘邦也没有看出韩信是个人才,如果没有萧何这位伯乐,不光韩信有可能终身被埋没,刘邦也可能因为失去人才而成不了气候。人才也是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
韩信庙
唐·刘禹锡
将略兵机命世雄,
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
每一寻思怕立功。
的要素。特别是企业,人才更加重要,企业的职能是“整合资源,创新价值,创造财富”。唯有人才,才能创造。所以,全社会的企业都在广罗人才,只要你是千里马,就不愁没有伯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