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史记》一读就懂:孔子世家第十七,速读孔子思想历程

《史记》一读就懂:孔子世家第十七,速读孔子思想历程

时间:2024-05-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世家第十七速读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高度评价了他的思想学说,对其坎坷周流、困顿不遇的一生,寄予了极大的惋惜和同情。《孔子世家》的悲剧气氛与整个《史记》的悲剧气氛相一致。《孔子世家》是司马迁根据《论语》、《左传》、《孟子》、《礼记》等书中的旧有资料加以排比、谱列而成的。

《史记》一读就懂:孔子世家第十七,速读孔子思想历程

孔子世家第十七

速读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高度评价了他的思想学说,对其坎坷周流、困顿不遇的一生,寄予了极大的惋惜和同情。司马迁对孔子顽强刻苦、虚心好学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学问,以及他为研究整理古代文献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他所取得的丰富成果,表现出了极大的敬仰与赞佩之情。司马迁认为孔子是我国古代足以称为“周公第二”的大釜人、大学者,并立志以孔子为楷模,要写“第二部《春秋》”,要做“孔子第二”。孔子有他宏伟的政治理想,并有将其付诸实践的政治才干,作品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表现。但客观形势总是对孔子不利,以至于使他到处碰壁,其处境与司马迁笔下的吴起屈原等相同,这是使司马迁感到非常悲哀的,司马迁对此表现了无比的愤慨与同情。《孔子世家》的悲剧气氛与整个《史记》的悲剧气氛相一致。司马迁对孔子那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及他那种不改变信念,不降低目标,绝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奋斗精神极为赞赏。司马迁正是从孔子这种处逆境而誓不回头的精神中受到了鼓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遂有《国语》”,这已经成了司马迁一生奋斗力量的源泉。在这篇作品里,司马迁既是写孔子,也是在借写孔子以抒发自己之情,以塑造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古代士人的悲剧形象。

《孔子世家》是司马迁根据《论语》、《左传》、《孟子》、《礼记》等书中的旧有资料加以排比、谱列而成的。其原始材料虽然多数旧有,但其谱列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则是出于司马迁的独创,因为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先秦的古籍中有过孔子的传记或是年谱一类的东西,因此《孔子世家》就成了汉代以来研究孔子思想生平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在我国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节选了孔子谒见老子和景公问政的段落供读者赏析。

精彩选录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③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注释

①适:往,到。②竖子:童仆。俱:一起。③窃:自谦之词,冒充。④毋以有己:忘掉自己。⑤稍益进:渐渐增多。

译文

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国去。”鲁昭公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名童仆,随他出发,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给孔子送行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言辞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能窃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用言辞为您送行。这几句话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孔子从周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编者点评(www.xing528.com)

老子和孔子,一个是道家鼻祖,一个是儒家至圣,一个不懈探索大象无形、超然物外的“道”,一个积极追求见利思义、克己复礼的“仁”。从孔子学礼拜见老子,可以看出他对老子的尊敬和仰慕。老子为孔子送行时,说过儿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其中一句是说:“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为人子者”不能总是想着自己,而要想到别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为人臣者”也不能总是想着自己,而要想到自己的国君、上司或是领导。人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今天这个讲究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社会里,更需要为他人着想。只有关心他人,创造和谐生活和工作环境,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十自己想干的事业。

精彩选录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注释

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大臣要像大臣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上下各守秩序政治就可以走上轨道了。②信:的确。③倨傲自顺:高傲任性,自以为是。④崇丧遂哀:重礼丧葬,长期不止。⑤礼乐缺有间:礼崩乐坏已经很久了。⑥繁登降之礼:使上下朝的礼节繁琐。⑦非所以先细民也:先,引导。细民:小民百姓。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不是用来引导教育人民的好办法。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听了后说:“对极了!假如国君不像个国君,臣子不像个臣子,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怎么能吃得着呢!”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孔子说:“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谿的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劝阻说:“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自从那些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崩乐坏已有好些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人民的好办法。”之后,齐景公虽然很有礼貌地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有一天,景公挽留孔子说:“用给季氏那样高的待遇给您,我做不到。”所以就用上卿季孙氏、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给孔子。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重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编者点评

此段中孔子强调的君、臣、父、子四类人物是在当时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君臣之于国、父子之于家起决定作用。君臣各尽其道则国治,各违其道则国乱;而父子对于家同样如此。孔子的话,对于当时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来说无疑是一种批判,而对于现代社会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不得僭越,要安分守己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这样国家才能安定,才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