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鲁周公世家第三:速读《鲁周公世家》兴衰史

鲁周公世家第三:速读《鲁周公世家》兴衰史

时间:2024-05-1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鲁周公世家第三速读《鲁周公世家》主要讲述了周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鲁国的兴衰史。鲁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是鲁国始祖,也是鲁国的第一任鲁王。周公忠心辅政,是出于他对国家社稷的高度责任心,他不惧流言,不避猜忌,在成王年幼时,敢于登上王位代理执政。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鲁公伯禽当初受封至鲁,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

鲁周公世家第三:速读《鲁周公世家》兴衰史

周公世家第三

速读

《鲁周公世家》主要讲述了周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鲁国的兴衰史。鲁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是鲁国始祖,也是鲁国的第一任鲁王。周公虽封于鲁,但他受封后未就国,一直留在周武王与周成王身边辅佐朝政。由于司马迁对周公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故在此篇世家中把周公的生平事迹作为重点来记述,此外也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关于周公的事迹,《尚书》中记载的较多,在《左传》、《国语》中也有涉及。在本篇中作者主要采撷周公忠心辅政的材料,写周公辅佐武王灭商立周,又忧虑武王病体,向先人祈祷,情愿自己代武王承担病患;武王逝世后,辅佐成王平息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稳定了周王室的宗主地位。周公忠心辅政,是出于他对国家社稷的高度责任心,他不惧流言,不避猜忌,在成王年幼时,敢于登上王位代理执政。等成王长大后,归政时又感言告诫成王不可纵欲放荡而荒废政事。辅政期间,他废寝忘食,唯恐有一点过失。更让人敬仰的是周公制礼作乐,给周朝制定了建国的大法。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颂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可见,周公的榜样力量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史记》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周公

本篇在记述周公事迹的同时,在前代的史料基础上,客观地记述了鲁国后期的历史,生动地再现了隐桓之事、庆父之乱、襄仲杀嫡立庶、三桓攻伐公室的真实历史画面,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也揭示了鲁国由盛而衰的必然过程。本文节选了周公代理国政时忍辱负重以及周公之子伯禽报政的故事。

精彩选录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注释

①强葆:同“襁褓”。②践阼:登上帝位。阼,堂前两台阶中东面一个。天子主持祭祀时登阼,所以“阼”也指帝位。但周公并未即位,而只是代理天子之事,此处太史公是简略言之。③弗辟:不回避,不避嫌。辟,通“避”。④成周:完成周王朝稳定之大业。⑤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洗一次头要多次被打断,握着头发出来会客;吃一顿饭也要多次被打断,放下正在吃的东西出来会客。⑥以国骄人:认为自己是有封国的国君而看不起别人。

译文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伯禽是周公旦长子,周代鲁国的第一任国君。(www.xing528.com)

编者点评

周公称得上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忠臣,既有能力为国君代政,又没有丝毫的野心。然而即便是像周公这样的心底无私的人,也难逃流言的中伤。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受了天大的委屈,周公依然恪守臣子本分,代政期间谦虚谨慎,善于汲取人才,以致“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因此,后世儒家才常常以他为榜样,来警告那些乱臣贼子。在现实生活中,因担当高职而遭人诽谤者也不在少数,因为我们不能用强力使别人改变,所以只能像周公一样坦然面对,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即可。

精彩选录

周公卒,子伯禽固己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据《论语》记载,在孔子心目中,周公的人格典范就是最高典范,孔子曾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注释

①报政:汇报施政效果。②革:变革。③疾:迅速的意思。

译文

周公死时,其子伯禽早在以前接受封国,就是鲁公。鲁公伯禽当初受封至鲁,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说:“为何如此迟晚?”伯禽说:“变其风俗,改其礼仪,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太公受封于齐国,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说:“为何如此迅速?”太公说:“我简化其君臣之间的仪节,一切从其风俗去做。”等后来周公听说伯禽汇报政情很迟,叹息说:“唉!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臣了,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

编者点评

两种截然不同的治政方式,伯禽是大力改革,且卓有成效;齐太公简化礼仪,顺应民俗,似乎显得碌碌无为。但后来强齐弱鲁的局面让人们看到了这两种治世方式的长远之效,难怪周公会发出“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的叹息。其实从客观的角度看,这两种治政方式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在企业或政权的草创时期应该实行齐太公那种平易近民的政令,但是当企业或政权形成规模后就要像伯禽一样逐渐地“变其俗,革其礼”,要有自己的文化,这样才能影响百世。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意义,但是你要看它在什么时期,在不同的时期使用不同的方法将会受益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