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克思认为革命将会首先发生在工业化国家而不是殖民地。他指出,西方资本家将剩余资金投资于殖民地是因为在那里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与当时其他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也认为这些投资将会继续下去,殖民地将会与其西欧母国一样实现工业化。他在其出版于1867年的名著《资本论》中写道:“工业化发达国家展示了欠发达国家未来的图景。”
同样,马克思预期,随着殖民地变得日益工业化和更加繁荣,西方的老制造业中心将会逐渐落后并造成大量失业。而这反过来将最终迫使西方工人揭竿而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因而马克思得出结论: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事实上,马克思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还表达了一种担忧——他认为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之后,繁荣的殖民地国家仍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并会进攻和“粉碎”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恰好与马克思的预言相反。革命首先发生的地方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如今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前殖民地国家。因此可以说历史颠覆了马克思主义。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首先,西方的工人赢得了选举权和组织工会权。他们运用这些权利增加了工资,组织了福利国家。由于福利国家会在发生诸如事故、疾病、失业的状况下向工人提供帮助,因而西方工人对现状较为满意,从而也就成为了改革者而不是革命者。其次,处于第三世界的各殖民地并未实现工业化。由于西方制造业者不希望看到来自海外的竞争而积极反对在殖民地发展工业,因而殖民地仍保持着西方工厂的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地的身份。这种格局的问题在于,自1880年以来世界原材料的价格跌势不止,而制成品的价格则持续上扬。同样数量的原材料所能交换的制成品数量在1938年比1880年时下降了40%。
这种不利于第三世界的倾向——经济学家称其为“贸易条件”——是造成今天第三世界经济问题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其他因素导致这些经济问题的产生(参见第27章第8节)。而最终结果就是,富国和穷国——发达的第一世界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一一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这两个世界之间的人均收入之比不断扩大:1800年时这一比率为3:1,1914年变为7:1,1975年则变为12:1。(www.xing528.com)
这些数字也解释了为何历史未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发展。在马克思预言之前,所有的重大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都发生在西方。但是到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革命都发生在第三世界:1917年的俄国革命、1949年的中国革命、1975年的印度支那革命、1976年的葡萄牙非洲革命、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尼加拉瓜革命,1980年的津巴布韦革命。而在20世纪90年代则发生了一件更加令人惊奇的事件,它再次颠覆了马克思主义——由于计划经济的失败,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相继倒台。苏联、东欧及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解体后,正在狂热地寻求能够替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体制,这些我们将在最后一章中论及。
推荐读物
关于第一和第三世界之间令人意料之外的互动,许多论述当代全球发展趋向的著作都曾论及。值得一提的是,J.Hough所著的The Struggle for the Third World(Bro okings lnstitution,1985);L.S.Stavrianos所著的Global Rift:The Third World Comes of Age(William Morrow,1981);P.Worsley所著的The Three Worlds:Culture and World Development(University of Chicago,1984),G.Chaliand所著的Revolution in the Third World:Myths and Prospects(Viking,19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