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全球通史:俄一国亚洲扩张的第24章

全球通史:俄一国亚洲扩张的第24章

时间:2024-04-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B.H.萨姆纳,《俄罗斯简史》第24章俄一国在亚洲的扩张当西欧人在海外扩张到世界各地时,俄罗斯人则正在陆上进行横贯欧亚大陆的扩张。本章将探讨俄罗斯向西伯利亚和乌克兰扩张的性质和过程。俄罗斯的疆域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比美国、加拿大和中美洲的总和还大。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森林区的斯拉夫农民与大草原上的亚洲游牧民之间的连续不断的冲突。

全球通史:俄一国亚洲扩张的第24章

在整个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主题一直是疆界,即掌握一个奔放不羁的国家的自然资源的斗争;这个国家由于俄罗斯人不断的迁移和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征服和融合,已经扩张到整个一块大陆里。——B.H.萨姆纳,《俄罗斯简史》 

24章俄一国在亚洲的扩张 

当西欧人在海外扩张到世界各地时,俄罗斯人则正在陆上进行横贯欧亚大陆的扩张。对西伯利亚一片片广袤陆地的控制,是可以与美国向太平洋沿岸扩张的西进运动相媲美的一篇传奇史诗。实际上,不断向前推进的疆界给俄罗斯人的性格和俄罗斯制度留下了如同它给美国人所留下的同样持久的印记。其实在欧洲各民族中,并不只是俄罗斯人为一条疆界所影响。中世纪时期,中欧和东欧的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见第21章第1)。欧洲各民族,尤其是日耳曼人,将他们移居的界线沿波罗的海海岸、沿多瑙河向东推进了几个世纪。但是随着中世纪的结束,这种内部的拓殖不再处于主导地位,海外殖民取而代之——西欧诸民族开始把他们的精力集中于丌辟和勘探新世界的边远地区。与之相反,俄罗斯人则继续由陆路扩张到从其家门口向外伸展的辽阔的欧洲平原上去。这一伟大的事业在若干世纪里迅速推进,直到1895年中亚的最后一个穆斯林汗国被征服为止。因此,疆界成为贯穿整个俄罗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就像在整个美国历史上那样,并不出人意料。本章将探讨俄罗斯向西伯利亚和乌克兰扩张的性质和过程。 

一、俄罗斯扩张的地理环境 

为了理解俄罗斯人横越欧亚平原的惊人扩张,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些平原的地理情况。打开地图,打眼一看,首先看到的就是它们那令人惊愕的比例(见地图26)。俄罗斯的疆域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比美国、加拿大和中美洲的总和还大。俄罗斯广袤陆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地形上的惊人的一致。它在极大程度上是一块平坦的平原区。虽然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脉的确纵贯这些平原,而且人们通常也都认为它把俄罗斯分成了欧洲俄罗斯和亚洲俄罗斯两部分,但事实却是乌拉尔山脉只是一道平均高度仅2000英尺、狭长的、久经销蚀的山脉,而且它们逶迤南下到北纬51度处便不再延伸,留下了一块伸展到里海的、宽阔平坦的沙漠区为缺口。这种地形上的一致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俄罗斯人能够如此迅速地从波罗的海扩张到太平洋。 

组成今天大部分俄罗斯的欧亚平原被一条从黑海伸展到太平洋的天然边界所围绕。这条边界由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山脉、沙漠和内海组成—一它起始于西面的高加索山脉,往东依次为里海、乌斯秋尔特沙漠、咸海、克孜勒库姆沙漠、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山区、天山山脉、戈壁沙漠,最后则是向东延伸至太平洋的大兴安岭。围绕欧亚平原的山脉圈挡住了来自太平洋的湿风和来自印度洋的温暖季风,这有助于形成中亚的沙漠气候和西伯利亚寒冷、干燥的气候。西起波罗的海、东迄太平洋的整个辽阔的西伯利亚实际上有着同样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酷寒。气候的一致与地形的一致一样促进了俄罗斯向东的扩张,因为边疆开发者在东西宽度达5000英里的整个平原区感到同样的舒适。但是中亚沙漠地区看起来就显得有些陌生、可怕。这些沙漠被军事上强大的穆斯林汗国占据着,迥然有别于西伯利亚软弱的部落。结果,俄罗斯人直到他们抵达更北面的太平洋已有250年后才控制了中亚沙漠地带。 

俄罗斯的扩张不仅受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还受到河流系统的影响。由于地形平坦,俄罗斯的河流普遍又长又宽,没有湍流的阻碍,因而它们是非常宝贵的贸易、殖民和征服的通路和交通工具。乌拉尔山脉以西有许多著名的河流:流入波罗的海的西德维纳河、向南流人黑海的德涅斯特河、第聂伯河和顿河以及先往东再折向南流人里海的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脉以东灌溉西伯利亚平原的。四大河流是西面的鄂毕河、中央的叶尼塞河、东北面的勒拿河和东南面的阿穆尔河。由于整个西伯利亚从巨大的西藏高原往下倾斜,这些河流中的前三条都向北流入北冰洋,而第四条则向东流入太平洋。这些河流和它们的许多支流连在一起,提供了一张一直伸展到太平洋的天然的交通于线网。这样俄罗斯的皮毛商人也就能够通过水陆联运东进,正如美洲的英法皮毛商人沿着类似的河流西进到太平洋一样。 

影响俄罗斯人扩张速度和进程的最后一个地理因素是存在于俄罗斯各地区的土壤一植被带。有四种主要的土壤一植被带并行横穿俄罗斯东西(见地图27)。在遥远的北方,沿北冰洋海岸是荒芜的冻土带,全年除去夏季68个星期的生长期外一直封冻。冰土带的南面为泰加林带即森林带,它是四个植被区中最大的一个,宽6001300英里,长4600英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5 

在森林带的南部边缘,森林渐渐稀疏,树木渐渐矮小,直到完全让位于开阔、无树木的大草原。在这里,可以见到由数千年的腐草形成的肥沃黑土。如今这里是俄罗斯的腹地,但在过去的很多个世纪中,它却一直是苦难和灾祸的发源地。大草原曾经是欧亚大陆中部骑马掳掠的游牧民族的老窝。当这些游牧民族足够强大时,他们就沿着抵抗最少的路线出击——往往向西侵入中欧或者向东侵入中国。相比之下他们对东欧脆弱的俄罗斯人的进攻要更加频繁。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森林区的斯拉夫农民与大草原上的亚洲游牧民之间的连续不断的冲突。最初游牧民占了上风,结果是蒙古人对俄罗斯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但最终还是森林中的斯拉夫居民变得更强大,它们不仅赢得了自己的独立,还扩张到了欧亚平原以外的地方。 

第四个区域即面积最小的沙漠区,它从中国开始,但向西仅伸展到里海。我们已经知道,由于种种原因——不易进入、恶劣的气候和土著民族的军事才能——沙漠区直到19世纪末叶才为俄罗斯的扩张浪潮所吞没。 

二、俄罗斯的早期扩张 

大约在1500年前,俄罗斯人从他们在德涅斯特河、第聂伯河、涅曼河和德维纳河上游的发源地开始东进。他们以巨大的弧形扩散开,在辽阔平原的召唤下前进到北面的北冰洋沿岸、南面的黑海和东面的乌拉尔山脉及更远的地方。由于他们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养活稠密的人口,因此他们的家宅非常分散,村落也很小,没有集中的村庄或城市。当时出现的少数城镇都是作为贸易中心沿着主要的水路发展起来的。位于连接南北交通的第聂伯河沿岸的基辅和控制东西贸易的伊尔门湖畔的诺夫哥罗德的情况就正是如此。长途贸易为公元9世纪发展起来的第一个俄罗斯国家提供了基础。基辅是这个国家的中心,但是这个国家却仍然只是水路沿岸各公国的一个松散联盟。基辅自身由于坐落在森林区和大草原的交界处,极易受到侵犯,因而它不得不为了生存而与游牧骑兵不断地进行斗争。俄罗斯殖民者也无法移居到基辅以南和以东150英里外的地方,因为游牧民侵略的威胁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时时悬挂在他们头上。 

1237年这把剑终于降临丁:蒙古人在横扫了大半个欧业大陆之后同样扫荡了俄罗斯地区。蒙古人接着又毁灭性地扫荡了中欧,一直推抵意大利和法国的大门口。然后他们又自动撤退,在欧洲仅维持了俄罗斯地区。但是蒙古人延伸到四面八方的庞大帝国作为一个统一体却很短命。它分裂成几个地区,其中所谓的金帐汗国包括了俄罗斯地区。金帐汗国的首都,亦即其后两世纪的俄罗斯首都,是位于今天伏尔加格勒附近的萨莱。就这样,森林和大草原之间的古老斗争随着大草原及其游牧民族的胜利而被决定性地解决了。 

此时俄罗斯人交出了他们在大草原上的一些小飞地,撤回到森林深处。在那里,他们只要承认可汗的宗主权,每年向可汗纳贡,就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渐渐地俄罗斯人恢复了自己的力量,并发展起了一个新的民族中心——坐落在远离危险大草原的森林深处的莫斯科公国。莫斯科除了不易为游牧民接近外还具有其他一些有利条件:由于许多大河流经莫斯科地区时相互几乎交叉,所以莫斯科能够通过内陆水系得益。另一个有利条件是公国的一代代统治者爱和平、尚俭朴、工心计。这些统治者耐心而冷酷地增加他们的领地,直到莫斯科成为新的民族核心。14世纪刚开始时公国的面积大约为500平方英里,而到15世纪中叶时其面积就已增长到15000平方英里。一个世纪后,即伊凡雷帝统治期间(15331584年在位),所有的俄罗斯公国都已被纳入莫斯科的统治之下。 

“俄罗斯土地的聚集”完全改变了俄罗斯人和蒙古人(现在更通常被称作鞑靼人)之间的均势。鞑靼人原先之所以能够获胜是因为他们内部团结一致,骑兵部队行动迅速,军事上更先进,这与内讧频繁的基辅国家迥然相异。然而到16世纪时,俄罗斯人已经统一在莫斯科之下,而金帐汗国则除去在乌拉尔山脉东面的西伯利亚鞑靼人的汗国外,还分裂为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这三个敌对的国家。此外,俄罗斯人的军事技术也正在向前发展,因为他们能够从西欧所取得的尤其是火枪火炮方面的巨大进步中得益。凭借军事优势,俄罗斯人得以占领整个喀山汗国。他们顺着伏尔加河而下,扫荡了该河流域地区,并于1556年很轻易地就攻克了阿斯特拉罕。为了巩固占领地,俄罗斯人沿着伏尔加河岸修建了一系列设防据点,一直修到位于阿斯特拉罕的伏尔加河河口处。这样俄罗斯人也就成为了巨大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主人,并抵达了南面的里海和东面的乌拉尔山脉。此时,俄罗斯人向伏尔加河和乌拉尔山脉的另一侧进行无限扩张的道路也随之而敞开了(见地图26) 

三、征服西伯利亚 

虽然俄罗斯人的胜利使得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相继消亡,但是克里米亚和乌拉尔山脉另一侧的鞑靼人则仍旧保持独立,并不断袭扰俄罗斯殖民者;由于本章后面所要讨论的种种原因,俄罗斯人在18世纪末叶以前不得不忍受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劫掠。不过他们能轻易地就消灭了西伯利亚汗国,并从此开始了其面向太平洋的史诗般的进军。 

翻越乌拉尔山脉和征服西伯利亚的主要是豪爽能干、被称为哥萨克人的边疆开发者。这些人与美国西部的边疆开发者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为了躲避农奴制的束缚而逃离俄罗斯或波兰的农民。他们的避难所是南面荒芜的草原区,在那里他们成为猎人、渔夫和畜牧者。正如美国的边疆开发者变为半印第安人一样,他们也变成了半鞑靼人。他们热爱自由、崇尚平等,但却又横蛮任性、喜欢劫掠——只要看上去有利可图,他们随时都会乐意去当土匪和强盗。

这种边疆环境的一个典型产物就是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他21岁时因为盗马被判处死刑而逃到伏尔加河,成为河上一伙强盗的首领。他不加区别地劫掠俄罗斯船只和波斯商队,直到政府军队前来围剿。 

此时强盗叶尔马克表现出了一个庞大帝国缔造者的品质。先前皮萨罗和科尔特斯在美洲为西班牙所做的事,他则在西伯利亚为俄罗斯做到了。叶尔马克凭借着征服者的大胆,认定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158191日,他率领840人出发,深入古楚汗的本土向他发动进攻。同西班牙征服者一样,叶尔马克也享有武器先进的巨大优势。他充分配备了火枪和火炮,并在激烈的战斗之后占据了古楚汗的首都锡比尔。俄罗斯人将这座都城的名字赋予了乌拉尔山脉以东的整个地区,而这一地区也就开始被称为锡比尔,即英语中的西伯利亚。通向太平洋的路就此洞开。 

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征服是一个非凡成就。同美洲的西班牙人一样,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也是以小得惊人的力量就在短短几年中赢得了一个庞大帝国。他们的推进速度令人惊愕。叶尔马克在15811584年间出征,当时沃尔特·雷利爵士也于1584年在北卡罗来纳的罗厄诺克岛登陆。到1637年为止俄罗斯人已在半个世纪里到达了太平洋的鄂霍次克海,其跨越的距离比起美国的太平洋岸至大西洋岸间的距离多了一半,而英国殖民者在这一期间则还没有翻越到阿勒格尼山脉的另一侧。 

俄罗斯人迅速推进的原因可以有各种解释。就像我们已知的那样,气候、地形、植被和河流系统均有利于入侵者。而各土著民族则由于其人数少、武器差、组织涣散而处于不利地位。此外,还应考虑到哥萨克的毅力和勇气;他们跟法属加拿大的非法猎取毛皮者一样,在荒原地带忍受了极大的困苦和危险。他们这样做的动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毛皮”——正是黑貂皮引诱着他们从一条河流到另一条河流,连续不断地东进。 

哥萨克人一边往前推进一边修筑类似于美洲边远地区的碉堡的设防据点或要塞,来保持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他们从锡比尔推进到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并沿着勒拿河于1645年到达北冰洋岸。两年后他们又行抵太平洋岸,在那里建立了鄂霍茨克要塞。 

至此,俄罗斯人还未曾遇到过任何能够阻挡他们的力量。然而当他们继续向前推进到阿穆尔河流域时,强大的对手出现了。他们碰到了当时正值鼎盛的中华帝国的前哨基地(见第19)。饥饿驱使俄罗斯人来到阿穆尔河流域。严寒的北方出产毛皮而非粮食,而欧洲俄罗斯的谷仓则仿佛是在另一颗行星上。因此俄罗斯人满怀希望——向南折到阿穆尔河流域——据土著传说那里土壤肥沃、长满金黄色的谷物,是一块极好的地方。

 16431644年间哥萨克瓦西里·波雅尔科夫顺阿穆尔河而下。继他之后又有一连串冒险家进入阿穆尔河流域。他们攻占了阿尔巴津城,修筑了一系列要塞,并以典型的哥萨克方式进行屠戮抢掠。他们在中国边境犯下的这些暴行最终惹怒了中国皇帝,1658年他派出一支远征队北伐中国人夺回阿尔巴津,把俄罗斯人从整个阿穆尔河流域驱赶出去。在经过许多场小型战役之后,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1689827)。由于边界确立在沿阿穆尔河以北的外兴安岭一线上,所以俄罗斯人不得不完全从争议流域地区撤走。作为回报,第四条条款授予俄罗斯人以商业特权;该条款规定,两国臣民可以自由地越过边界、不受干涉地从事贸易。在随后的年代中发展起的由商队进行的贸易,包括了俄罗斯人用来交换茶叶的黄金和毛皮。俄罗斯人正是从中国人那里获得了其日后的民族饮料。俄罗斯人很快就成为甚至比英国人更爱喝茶的人。 

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俄罗斯人在亚洲扩张的第二-一阶段终于结束。在接下来的170年中,俄罗斯人一直遵守条约规定,停留在阿穆尔河流域以外地区。他们直到19世纪中叶才又继续南进;那时他们已经比瓦西里·波雅尔科夫的时代时强大得多,而中国人则相对地衰弱了。 (www.xing528.com)

四、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在整个17世纪里毛皮贸易一直是西伯利亚的支配产业。政府是主要的毛皮交易商,而毛皮则是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政府向土著收取的贡物或称“税”是皮毛,向俄罗斯的猎兽人和商人征收10%的税也要以最好的毛皮缴纳,另外它还保留了购买土著和俄罗斯人所获得的最好的毛皮的权利。到1586年为止国库已从上述各种来源收取了20万张黑貂皮、1万张黑狐皮、50万张松鼠皮以及许多海狸皮和貂皮。此外,政府还对毛皮方面的对外贸易实行垄断,从而获利丰厚。据估计,17世纪中叶从西伯利亚毛皮中得到的岁人占国家总收入的7%到30%。有位研究这个问题的杰出学者下结论说:“政府从皮毛贸易中支付掉它在西伯利亚的行政开支后仍保有大量盈余,并使国家增加了一块广阔的地区”。1 

*********** 

穿越西伯利亚的感想 

1908年一个年轻的俄国外交官由铁路穿越西伯利亚前往驻北京使馆。他的感想表明,西伯利亚是一个国家并且是一个阶级分化的社会。* 

在我赶赴北京的途中,我不得不穿越西伯利亚全境、满洲里和北部中国。一穿越西伯利亚的旅行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你是初次来到西伯利亚时尤其如此。俄国的幅员之辽阔令人惊叹。经过一天、一个星期、十天的旅行,你依然在俄国境内。除了乌拉尔山脉和贝加尔湖畔的一列山脉之外这个国家完全是一片坦途。 

当你离开俄国的欧洲部分之后,人口就开始变得稀少了,旅途中一小时一小时地看不到任何村庄和居民。只是在车站附近有几幢房屋。_般来说,当一辆快车到站之后,所有的当地人都会跑来注视着车上的旅客。尤其是在晚上,灯火把列车映照得光辉灿烂,车厢中隐约可见来自上海等远东港口城市的居民的优雅身形。这些旅行者在当地人眼中简直是天外来客。这些穿着皮毛服装的人物会在这些注定要在这些悲惨的车站中度过余生的人们心中激起多少嫉妒和不平啊!我想像一个尚未失去梦想能力的女孩等待在车站的月台之上。她听到了快车来临的声响,看见装饰豪华的列车徐徐驶入。列车在站内停靠五分钟。如同来自蓬莱仙境的旅客鱼贯下车,跳上月台,在这里相互打趣,放声大笑。又是一声汽笛,列车载着旅客消失了,黑暗、空虚和沉闷又笼罩了站台。 

老天真不公平,有的人可以在不同的奢华地点之间不断移动,而另一些人却必须悲惨地滞留在一些被人遗忘的地方。毫无疑问,这将引起愤怒和不满。我坚信经过西伯利亚的列车在唤醒西伯利亚居民、从而加速革命的到来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广漠无垠的空间和荒无人烟的景象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因此乘客们.宁愿以用餐、饮茶和打扑克来消磨时间…… 

*The Memoirs of Dmitrii IranovichAbrikossowMS1191194a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A.Lensen.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 ofthe ArchiVe of Russia and East European History and CultureColumlbiaUniversity. 

********** 

18世纪中商人和猎兽人开始让位于定居殖民者。大部分定居的移民都是为了逃避债权人、兵役、宗教迫害,尤其是农奴制的束缚而自愿移居到那里的农民。1617世纪在欧洲俄罗斯得到发展并传播开来的农奴制从未在西伯利亚生根,这一点极其重要。原因似乎在于,农奴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国家行使职能必不可少的贵族的需求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贵族并没有迁移到西伯利亚,因为西伯利亚不具备可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相媲美的吸引力。因而西伯利亚也就逃脱了贵族,从而也逃脱了农奴制的压迫。到1763年时西伯利亚人口增长的情况可由以下数字得到说明:

十分重要的是,到1763年时生活在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仅为42万,而北美英属13个殖民地的人口那时却已上升到150万至200万之间,大约为前者的四倍。这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先前在进行探险和征服时速度快得多,如今在移居殖民地时速度却义慢得多。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西伯利亚只能从俄罗斯获得移民,而美洲的殖民者却是从欧洲好几个国家而来。而且更重要的是,美洲对想要殖民的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更类似于加拿大的气候条件。到1914年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大致相同——加拿大800万人、西伯利亚900万人——并不是偶然的,而面积小于加拿大或西伯利亚的美国的人口至1914年却已增长到1亿。 

五、征服乌克兰 

上文已经提到,16世纪中叶伊凡雷帝征服了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但还留下了两个独立的汗国——南面的克里米亚鞑靼人汗国和乌拉尔山脉另一边的鞑靼人汗国。后者在短短几年中为叶尔马克及其后继者所征服。但是,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则一直坚持到18世纪末。他们得以幸存的一个原因是享有奥斯曼帝国的强有力支持。但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却被叶卡捷琳娜女皇打败,并被迫于1792年接受了(雅西条约)。这一条约使俄罗斯获得了东起库班河西至第聂伯河的整个黑海北岸。 

整个乌克兰此时都已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森林终于战胜了大草原。只有中亚的沙漠地区仍在勉力支撑,但它也注定要在下一世纪受到莫斯科的统治。就这样,一个东欧的小公国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之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除原来的斯拉夫人以外几十个少数民族。而且直到1917年这个国家仍是沙皇帝国。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这个国家成为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它被独联体所取代。我们将在第三部分的第44章中谈到这一问题。 

尽管被沙皇和苏联统治了数个世纪,苏联的几十个少数民族仍然保留了他们独特的认同感,因此他们才能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建立起独立国家。相比之下,组成美国的少数民族几乎和俄罗斯一样多,但他们却并没有要求独立。为什么在这两个国家会有这种根本的不同呢? 

一种解释是,苏联是一个“民族的马赛克”,而美国则是一个“民族的熔炉”。之所以说苏联是一个马赛克,是因为几个世纪之前,正如上面谈到的,俄罗斯开始一路西进到太平洋,征服他们的邻居,然后把他们组合成一个帝国,这就像将很多不同颜色的玻璃拚在一起,组成一个马赛克。正如在马赛克里的玻璃都保留原来的颜色一样,沙皇一苏联马赛克里的各民族也都保留了他们的特性。1991年马赛克破碎成为独立的国家。 

美国也在西进到太平洋的过程中征服了很多印第安部落,但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印第安人人数远远比乌拉尔山和太平洋之间欧亚大陆上的人要少的多。这样美国人就可以将这些印第安人赶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保留地中去。而这也就为全世界成百万的人移民到空旷的美国扫清了道路。在那些土地上,移民“混合”了起来,以至于今天很多不同民族的后裔常常生活在一个美国城市的街区或一个公寓里,成为邻居,而不是整个共和国包括全部或大部分某个民族,像前苏联的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熔炉中的各个元素(墨西哥裔、朝鲜裔、华裔、日尔曼裔、非洲裔等)没有要求从美国独立或自治而前苏联中的亚美尼亚人、乌克兰人以及各个穆斯林种族集团却都要求独立的原因。第448页苏联共和国的民族构成图中提供的统计数字也说明了为什么苏联像一个马赛克解体了,而美国则以熔炉的形式生存了下来。 

推荐读物 

总论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著作有:F.A.Colder所著的Russsian Expansion on thePacific16411850(Clark1914)R.J.Kerner所著的The Urgeto the SeaThe Course ofRussian History(University of Califonia1942)G.A.Sensen编辑的Russians EastwardExpansion in the North(Cambridge University1965)L.H.Neatby所著的Discoveryin Russian and Siberian Waters(Ohio Universtiy1973) 

描述西伯利亚历史某一特定阶段的著作有:D.W.Treadgold所著的The GreatSiberian Migr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1957)R.H.Fisher所著的TheRusssian Fur Trade1550170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43)G.V.Lantzeff所著的Siberia in the SeventeenthCentu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43)V.Chen所著的Sino-RussianRelation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Nijhoff1966)A.S.Donnelly所著的TheConquest of Bashkiria15521740(Yale University1968)JR.Gibson所著的Feeding the Russian Fur TradeProvisionment of theOkhotsk Seaboard andthe Kamchatka Peninsula(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69)

注释

1.R.J.KernerThe Urge to theSe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42)p.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