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全球通史:给今天的启示

全球通史:给今天的启示

时间:2024-04-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中美洲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非常相似,该理论被广泛接受为事实。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关于美洲印第安人起源的时髦理论随兴随灭。1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这类讨论有什么意义呢?对此扩散传播论者和独立创造论者长期以来都在争论。

全球通史:给今天的启示

5个世纪前,哥伦布登上了圣萨尔瓦多——一座巴哈马群岛中的小岛。他以为自己到达了东南亚,因此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哥伦布去世后不久,1513年巴尔博亚抵达了太平洋,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的探险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此时哥伦布的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

“美洲是一个新世界”,这种认识引发了人们对印第安人起源的思考。他们要么就起源于当地,要么就是从其他地方迁徙到了美洲。认为美洲大陆人类独立起源的观点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那将意味着存在两个“创世纪”——在大西洋彼岸的伊甸园里也有一对亚当和夏娃——这与旧约教义是水火不容的。于是人们一致同意,印第安人一定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但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些子孙是怎样从旧世界移居到新世界的呢?这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在过去四个世纪里差不多提出了几十种理论,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不断有新的理论冒出来。

绝大多数理论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的依据是信念而不是理性。各种时髦理论走马灯般换来换去,每一种都反映了当时的见识和偏见。关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最早的一种流行理论是犹太失落部落说,因为在当时《旧约》记载的古代希伯来人种学材料几乎是“原始”生活方式的惟一已知模式。因此早期的理论家确信,印第安人是公元前721年亚速王征服并从撒马利亚带走的希伯来部落的后裔。一些失落部落说的拥护者认为,那些希伯来人是穿越神秘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到达新世界的,但大多数人则认为他们是从波斯到中国、再穿越白令海峡到达那里的。

18世纪时,欧洲人对古代地中海各民族尤其是腓尼基人的成就印象十分深刻。腓尼基人以其航海成就而闻名,据信他们曾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并曾跨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然而在19世纪在埃及发现了大量古迹后,埃及开始被认为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发源地。由于中美洲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非常相似,该理论被广泛接受为事实。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关于美洲印第安人起源的时髦理论随兴随灭。这样,我们的“红皮肤人”(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蔑称——译者注)的起源,便被追溯到希腊人特洛伊人、罗马人、伊特鲁斯坎人、塞西亚人、蒙古人、中国佛教徒、曼丁哥人或其他非洲人、早期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北欧人、巴斯克人、葡萄牙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甚至“缪”和“亚特兰蒂斯”这两个“消失的大陆”的幸存者那里,而这两个大陆相传在11000年以前就分别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沉没了。

所有这些说法都无法被证明,或至少值得质疑,只有一个例外:10世纪末期北欧人定居纽芬兰得到了科学的证明。为什么这么多人曾经相信或仍在相信如此众多毫无根据的理论?原因之一是人们错误地认为,相同的习俗就意味着共同的起源。相反,你可以到任何一所一流大学有关人类关系领域档案处,要一份世界上所有民族具有某些特定习俗——如表亲联姻的详细目录。你可以很快得到几十个具有相同婚俗的例子,他们这种相同的婚俗不可能来自一个共同的源头。但是,由于早期的作者不熟悉现代人类学这门科学,所以会想当然地认为在遥远的过去,相同习俗之间存在着历史联系。

同样,表面上相似的制度或结构一旦经过仔细考察,也会被证明彼此差异很大。埃及和中美洲都发现了金字塔,但是中美洲的金字塔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而埃及的金字塔则是巨大的陵墓。以下事实也同样重要:最新的发掘工作揭示出中美洲的金字塔几千年来是逐步演进的。中美洲金字塔经历长期发展这一事实,推翻了金字塔建造技术是从大西洋彼岸完全成熟地移植过来的理论。同样,在加利福尼亚一种叫“尤基”(Yuki)的土语中,KO这个词意指“go”(“去”),horn意为“come”(“来”),然而没有人根据这个例子能得出结论说,尤基语和英语存在历史联系。

即使古代旧世界的少数航海者确实到达了新世界,他们的文化将立即统治新世界的习俗这种说法也是大有疑问的。那些认为希伯来人、希腊人、罗马人、腓尼基人或其他民族的一小群人能够到达新世界,并在辽阔土地上的土著居民中传播他们的文化的人,必须考虑一下18个西班牙人(16个男人和2个女人)的经历,他们在科尔特斯到来的6年前曾因海难到达尤卡坦海岸。除两个男人沦为当地酋长的奴隶外,所有的人都被作为牺牲献祭吃掉。其中一个幸存者完全成了土著人,他戴着精巧‘的鼻塞以及他所皈依部落的耳环’,拒绝重新加入科尔特斯的队伍。同样,我们也知道维京人确实到过纽芬兰,但他们都因当地印第安人的敌视而被迫放弃了建立殖民地的努力。因此,直到现代的连发来复枪和机枪发明之前,小群体到达后要么被全部消火,要么就被当地文化所同化。

这就是为什么1968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菲召开的一次学术讨论会得出如下结论的部分原因。其结论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维京人的接触(那是在纽芬兰)——在哥伦布之前的时代,还没有关于从这一半球到另一半球的人造工具的确凿的考古发现”。这次讨论会还一致认为:“目前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在哥伦布之前人类曾跨越大洋把任何一种植物动物从旧世界引入新世界,或者从新世界引进到旧世界。但这也绝不是说就没有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1

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这类讨论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它提出了人类文明如何发展的基本问题——人类文明是从一个或若干早期的中心扩散开去,还是在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独立创造。这个问题不仅触及美洲印第安文明的起源,而且牵涉到全球各个文明的起源。文明是从中东向西北欧、北非、南亚和东亚传播的呢,还是在这些不同的地区独自发展成长起来的?对此扩散传播论者和独立创造论者长期以来都在争论。

现在我们已经日益认识到,这个问题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扩散传播和在多大程度上独立创造两者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取决于先人为主的看法基础上的浪漫想像,而是取决于艰苦的研究和对结果的客观评价。考古学家对人类史前史的发现越多,就越认识到人类的所有分支对其环境的反应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他们的反应和成就的性质以及程度有很大的不同,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历史和地理背景,特别是前面述及的受外界刺激影响的程度。

同样值得历史研究者注意的是,许多门外汉仍然认为,各色欧洲人、亚洲人或非洲人高举文明的火炬,在前哥伦布时代踏上了新Ⅱ上界的海岸。事实上,今天的人们仍像旧石器时代最初的人类一样沉迷于对神秘事物的崇拜。他们墨守虚幻而简单化的解释,即使这种解释与事实不符也仍然如此。我们以采集为生的祖先依赖图腾、巫师或者巫医。现代人对于飞碟、占八卦、纸牌算命以及占星术也有同样的迷信。本文的读者将会认识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天文学教授埃布尔(G.Abel)下述报告的重要性:(www.xing528.com)

“我曾对选我的天文学概论课程的普通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对占星术感兴趣,并且相信占星术。通过与国内同行们的讨论,我了解到别的地方的比例也差不多,这也许相当准确地反映出美国人信仰占星术的比例。据估计,美罔大约有不下5000名占星学家在这个领域谋生,有1200家以上的日报辟有占星术专栏。”2

埃布尔教授的报告作于1975年。此后的民意测验表明,相信占星术的人在逐步增加。1980年到1985年间,美国13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相信占星术人数的比例从40%上升到55%。3考虑到从16世纪现代天文学发韧之时起,相信占星术的人就日渐减少的事实,今日占星术的卷土重来确实值得人们对此给予特别的关注。

与此相似的是,《新闻周刊》1996年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48%的美国人相信UFO(不明飞行物)真的存在,29%的人相信人类已经与外星人有过接触,而另有48%的人相信政府有意掩盖了人类与外星人接触的信息。更为特别的是,有的占星师声称他们看见猫王天王星上啃炸鸡。事实上,在这方面美国人并非与众不同,在法国,1995年有近50000名纳税人宣称自己依靠从事占星师、巫医、巫师、或类似的职业获取收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当时只有36000名天主教牧师和6000名精神科医生。4

推荐读物

An interesting analysis of science and irrationality is given by M.Gardner,Fads dnd Fallaciesin the Name of Science(Dover,1957).A recent and fascinating surveyof this subject is by the late space sdentist,Carl Sagan,The Demon-Haunted World:Science as a Candle in the Dark(Random House,1997).A similar survey focused onthe United States,is by J.Gilbert,Redeeming Culture:American Religion in an Age of Science(University of Chicago Plress,1997).

注释

1.C.L.Riley et al.,Man Across the Sea:Problems in Pre-Columbian Contacts(UniverSity of Texas,1975),pp.448,452—53.

2.Los Angeles Times,September 14,1975.

3.Ibid.,April21,1985.

4.Newsweek,July 8,1996,P.50;New York Times,April 30,19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