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论上,刘禹锡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认识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的发展过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刘禹锡所写的《因论七篇》是一组从事实引出议论的文章,大都从事物的两个相反方面论述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既有辩证法思想的闪光,又贯穿着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在谈到《因论七篇》的写作目的时,其引言指出:刘子闲居,作《因论》。或问其旨易归欤?对曰: "因之为言有所自也。夫造端乎无形,垂训于至当,其立言之徒;放词乎无方,措旨于至适,其寓言之徒:蒙之智不逮于是。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匪立匪寓,以因为目。《因论》之旨也云尔。"《因论》七篇,一事一议,有感而发,是一组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小品文。
他自认为,这些小品文既不同于"立言"的政论文章,也不同于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寓言"作品,而是"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的"因论"。从刘禹锡《天论》中提出的"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的观点来看,形有粗、微之分,人的认识有"以目而视"和"以智而视"之别。"造形而有感"是基于客观事物的形体之上的"感性认识","因感而有词"是基于"以目而视"之上的"理性认识"。因此,刘禹锡把唯物论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已经接触到和比较辩证地解决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在其他文章中,刘禹锡又指出:"观书者当观其意,慕贤者当慕其心,循迹而求,虽博寡要,信矣。"①其意思是,读书应当读懂书中的真实含义,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仰慕贤人应当仰慕贤人的思想,不能只慕其名不慕其心。否则,读书虽然广博,却没有抓住要领。刘禹锡还指出,世人谈经论道,往往是贵古而贱今,"犹贵听而贱视",只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面,就不可能把握"无形之理"和"不可见之道"。②在他看来,人的认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在《机汲记》中,记述了劳动人民创制汲水机械的技术成就,指出:"今之工,咸盗其古先工之遗法,故能成之,不能知所以为成也。智尽于一端,功止于一名而已。"他认为,现在的工匠,都是采用古代工匠遗留下来的制作汲水机的方法,虽然能够成功,但并不知道所以能够成功的道理。才智只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功效也只表现在一种器物的制作上面。因此,成就一事一功的人,不一定就能知其所以然、所以成之理。
也就是说,刘禹锡主张人的认识和实践不应当停留在词句上和作法上,不能墨守陈规,而应当有所革新,有所创造。(www.xing528.com)
基于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刘禹锡在其波折起伏的一生中,尤其是在任地方官职时,特别注重调查研究,"详求利病"。①例如,他在菱州、苏州等地刺史任上,就曾把调查得来的各种情况和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有关建议,向朝廷上了详细的奏章。刘禹锡所取得的政绩,显然是与注重调查研究分不开的。
① 《刘禹锡集》卷五《辩迹论》② 《刘禹锡集》卷七《辩易九六论》。
① 《刘禹锡集》卷十四《论利害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