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一再声称自己的祖上"世为儒而仕",父"亦以儒学"②,"家本儒素,业在艺文"③,"清白家传遗,诗书志所敦。"④这就是说,刘禹锡出生和生长于一个儒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士大夫家庭。
刘禹锡的父亲家教相当严格。早年在江南做官并与卢徵有姻亲①的权德舆出于亲眼所见,赞场他父亲有"万石之训"。查《史记·万石列传》,万石君是汉初以孝谨著称的石奋。他的家教很严:"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唯谨。??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权德舆以"万石之训"来比喻刘绪的家庭教育,其严格的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刘禹锡自幼聪敏好学,很有教养。权德舆回忆刘禹锡童年时代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始予见其卯,已习《诗》、《书》,佩觽、,恭敬详雅,异乎其伦。"②这是说,权德舆开始见到刘禹锡的时候,他年龄很小,头发束成两个角,但已经学习《诗经》和《尚书》,衣服上佩带着象骨制成的装饰品,态度恭谦、庄重、安详、文雅,显得与一般的孩子不同。刘禹锡《献权舍人书》也说;"禹锡在儿童时已蒙见器,终荷荐宠,始见知名。"刘禹锡童时多病,身体较弱。《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说:"愚少多病,犹省为童儿时,夙具襦袴,保姆抱之以如医巫家。鍼烙灌饵,咺然啼号。"对于医药,他从少年起就开始留心,先后读过《小品方》、《药对》、《本草》、《素问》等医药书籍。他"常思世人居平不读一方,病则委千金于庸夫之手,至于甚殆,而曰不幸。"于是,他"学切脉以探表候",广泛搜集各种单方验方,中年后还编著了《传信方》一书。对于天文,刘禹锡也有相当研究。他中年后曾与僧人惟良讨论天文,可以为证。医药、天文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广博的知识,对刘禹锡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
刘禹锡的童年时代表现出早熟的特点。《刘氏集略说》云:"始余为童儿,居江湖间,喜与属词者游,谬以为可教。视长者所行止,必操觚从之。"他自幼勤奋学习,喜欢与擅长诗词的文人在一起,都认为他是可教的。一旦发现大人的行踪,必拿着写字板尾随在后,随时准备请教。
当时,吴兴的僧人皎然是很有名气的诗人。皎然俗姓谢,自称是谢灵运的十世孙。皎然字清昼;别人尊称其为昼公。皎然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于頔称他"得诗人之奥旨,传乃祖之菁华,江南词人,莫不楷范。"①苏轼有诗云:"沽酒独教陶令醉,题诗谁似皎公清?"②严羽说:② 《刘禹锡集》卷三十九《子刘子自传》。
③ 《刘禹锡集》卷十四《夔州谢上表》。
④ 《刘禹锡集》卷二十二《武陵书怀五十韵》。
① 权德舆《祭卢华州文》自称"从表弟"。
② 《权载之文集》卷三十八《送刘才登科后侍从赴东京觐省序》。
① 《杼山集》卷首于頔《杼山集原序》。(www.xing528.com)
② 《苏轼诗集》卷十七《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道二首》其二。
"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③当时,江南地区很多文人向他学习写诗。
"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会稽诗僧灵澈也住在吴兴,经常同皎然讨论诗歌创作的技巧。灵澈的辈分比皎然小,又接受过皎然的指点,权德舆称他是皎然的入室者,说他的诗歌如"风松相韵,水玉相扣"。④青少年时期的刘禹锡,同诗僧皎然、灵澈有过一段师生关系。刘禹锡入仕后,仍与灵澈保持着联系。灵澈圆寂以后十七年,刘禹锡为他的诗集写过前言。这就是著名的《澈上人文集纪》。刘禹锡投师于皎然门下的情景,他在这篇前言中有生动的记载:"初,上人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侣。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数。'"刘禹锡对两位诗僧十分敬仰。每当皎然和灵澈写诗的时候,他双手捧着笔砚,很恭敬地陪侍在旁边一起吟咏。刘禹锡当时年纪虽然很小,但诗已写得不错,得到了皎然和灵澈的称赞。他们风趣地学着秦末张良的老师妃上老人的口吻说:"孺子可教",表示出对这位小诗人的求学态度和接受能力是很满意的。
在刘禹锡成长的过程中,家学的渊源、父母的教导、名师的指点都是很重要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刻苦学习。刘禹锡在《献权舍人书》中说:"众之指目, 閤下门客,惧无以报称,故厚自淬琢,靡遗分阴。"刘禹锡在童年时,就已深得权德舆的器重,为了不愧对长者的厚望,他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连一分光阴都不轻意放过。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学习内容十分广泛,除认真研读儒家经典外,对诸子百家都有所涉猎。他在《游桃源一百韵》中说:"纷吾本孤贱,世业在逢掖。九流宗归指,百氏旁攟摭。"他家庭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世代都以儒学而成就事业。刘禹锡没有名门望族的家庭背景,唯有自己下苦功发奋读书。
他对"九流"、"百氏"各学派的思想,兼收并蓄,咀英撮华。直至后来,刘禹锡一直保持着这种少年时代养成的好学不倦的精神,在《罢郡归洛阳闲居》诗中称:"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在《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诗中感叹自己"谩读图书三十车,年年为郡老天涯。"可见其读书数量之多。
中唐江南地区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哺育了刘禹锡的成长。但江南毕竟不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作为一个中原衣冠之家的子弟,他希望到长安去干一番事业。与唐代多数有成就的诗人一样,刘禹锡早年并不甘心当一个文士,儒家的得志行道的思想占据着他的心灵。入仕以前,他自称"乃今道未施于人,所蓄者志。"刘禹锡抱着施道展志的愿望,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按照唐代科举制度的常规,乡贡进士一般是由地方官员选送,刘禹锡说他自己是"公卿偶慰荐,乡曲缪推择。"①贞元六年(790),刘禹锡十九岁时离开江南赴首都长安应试。
③ 《沧浪诗话·诗评》。
① 《刘禹锡集》卷二十二《游桃源一百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