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跨入民国时期。政治动荡,战争风云,幼小的科幻萌芽艰难地维持着。整整三十八年间所产生的科幻作品还不如晚清科幻蓬勃发展的十年。
一九三二年,时年三十三岁的老舍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虚构了火星上的猫人社会。虽然作品里没有写宇航技术、火星环境这些科技细节,但无论从科幻创意、情节布局上讲,还是从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价值上说,《猫城记》都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老舍在当时主持的文学讲座中也坦言他受过科幻小说《美丽的新世界》的影响。
民国时代最典型的科幻作家要属顾均正。一九〇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东栅口,一九二三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在编辑岗位上一直工作到一九八〇年去世前。一九三九年,顾均正以“振之”为笔名出版了科幻小说《在北极底下》、《伦敦奇疫》和《和平的梦》三个短篇,当时中国抗战烽火正烈,世界大战的危险也已经逼近,顾均正的上述作品能够及时反应时代特点。
顾均正总共创作过六篇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创作科幻小说的作家。顾均正也是有明确创作理念的作者。他曾经接触过一些国外科幻小说,觉得其中内容多荒诞不经,科学功底浅薄,于是便在自己的作品里高度重视科学知识的运用。他已经把握到了科幻文学的一个核心问题——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知识是文学元素,而不是科学元素。
纵观世界科幻史,科学共同体从未中断过对它的指责,这几乎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顾均正既然是第一位系统创作科幻的中国作家,也便在中国最早承受了“伪科学”之类的指责。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一日出版的《科学趣味》一卷六期上,便有一封读者来信对顾均正的作品进行批评,指责它不符合科学,“不要使学浅的我们,中了它的毒,而把科学歪曲了。”(参考资料八,385页)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此视为顾均正作品影响力的体现,毕竟批评也是一种关注,好过默默无闻。
顾均正在中文科幻小说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些作品构思精密,情节复杂,人物众多。而且有许多惊险小说和悬疑小说的成分。如果不是限于当时条件,只能在少儿科普类刊物上发表,他本可以将它们写成长篇作品。不少作品的主题和题材已经与当时的世界科幻主流没有差别。比如《在北极底下》,小说中试图改变地磁极的阴谋家卡梅隆,和《垄断雷电》(英国科幻作家格里菲斯著)中的卡尔弗特、《空气贩子》(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著)中的贝利属于同一类型。可以说,顾均正在三四十年代的背景下,已经将中文科幻提升到了当时科幻小说的世界水平。这一成就,直到六十年代后才被香港的倪匡突破。而大陆科幻作家则要晚到七十年代末,才出现在文学上更成熟的作品。(www.xing528.com)
由于在中国本土没有渊源,翻译世界科幻名著仍然是这个时期中国科幻发展的重要内容。凡尔纳、威尔斯、柯南·道尔的科幻小说陆续被翻译进来。早期科幻电影如《金刚》、《人猿泰山》都在中国放映过。最早的太空幻想画在那个时代也被介绍到中国来。甚至,一九三九年中国还产生了第一部本土科幻片《六十年后上海滩》。
“文革”后成为中国政协常委的香港著名实业家安子介(1912—2000),在二十六岁时曾经和艾维章一起,翻译了美国科幻作家塞尔维斯的小说《第二次洪水》。两个人边翻译边创作,添入中国人角色,并让他成为重要人物。最终将这篇翻译小说发展成一篇“混合作品”,出版时中文名称为《陆沉》。
一九四二年,纯文学大家许地山在《大风》半月刊发表了科幻小说《铁鱼的鳃》,它也是这个时代极少数的科幻闪光之一。《铁鱼的鳃》以潜水艇中的氧气提取装置为科幻创意,反映了旧中国科学家报国无门的悲剧处境。
无论晚清还是民国,科幻创作基本处在探索阶段,甚至“科幻小说”这个中文名称都不存在,当时被翻译成“科学小说”。作家们对这种文体缺乏足够的自觉性,更不存在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科幻作家群体。但就是这些个别作家的零星作品,单从科幻文学这一门类本身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