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源头海外来:世界科幻文学简史

源头海外来:世界科幻文学简史

时间:2024-04-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中国科幻有其历史萌芽,但科幻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类型,现实中的源头却肯定来自域外,直接模仿西方近代科幻小说。有这些来自海外的活水滋养,中国人自己播下了科幻的种子。显然,在那个时代便有人将《新中国未来记》归入了科幻小说类型。二〇〇四年,中国各地科幻界同仁还纪念了中国科幻的百年华诞。

源头海外来:世界科幻文学简史

晚清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的一次高潮。”(《晚清科学传播的几种模式》,原载《科学时报》,韩建民著,2003613日)

如今人们回顾那个时代,多半只记得政坛上的腥风血雨。其实,中国社会正是从那时起全面步入现代。铁路轮船电报等已经成为都市生活的组成部分,相当一部分国人有了最初的“科技体验”。“声光电化”取代“经史子集”,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而现代学校教育取代科举,更是划时代的变化。它培养了一大批现代知识分子,并为科幻文学准备了最初的读者群。

译著成为当时重要的科学传播手段。正是在这个规模空前的翻译浪潮中,国人开始接触到科幻小说。虽然中国科幻有其历史萌芽,但科幻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类型,现实中的源头却肯定来自域外,直接模仿西方近代科幻小说。上一节里介绍的那些古代科幻萌芽,对晚清科幻创作几乎没发生什么影响。

一九〇〇年,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由逸儒(沈逸儒)和秀玉(薛绍徽)合作翻译完成,经世文社出版,这是凡尔纳作品第一次被介绍到国内。不过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冒险小说。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科幻小说要属卢籍东和红溪生(真实姓名不可考)合作的《海底旅行》(《海底两万里》),还有饮冰子(梁启超)翻译的《世界末日记》(内容为“法国著名文学家兼天文学者佛林玛利安君所著之地球末日记也”),它们都刊登于梁启超于一九〇二年创办的《新小说》杂志第一期。次年,鲁迅翻译了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当时翻译规则并不完善,多数译者如林琴南那样夹议夹叙,自由发挥。鲁迅不仅将这两部作品翻译成中国人熟悉的章回体,甚至在里面夹入古体诗词。另外,鲁迅翻译的也不是法文原作,而是日文译作。他当时甚至不清楚“凡尔纳”是何方神圣。

鲁迅在《月界旅行》(《环月旅行》)译本前言中撰写短文,谈自己对科幻小说的看法:“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幻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讨论科幻小说的文字。虽然观点已经不新鲜,但毕竟开了科幻文学评论之先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段文字的最后两句常被人单独拿出来,脱离原来的语言环境,再配上“鲁迅”大名来证明科幻之重要,纯属以讹传讹。更何况当时的鲁迅并非“新文化运动主将”,只是一届留学生。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方法,体现了过去中国科幻界的不自信。

除了《月界旅行》外,鲁迅还翻译过《地底旅行》(《地心游记》)、《造人术》和《北极探险记》。那时的鲁迅致力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科研活动,创作了大量学术作品和科普文章,包括《说铂》、《中国地质略论》、《物理新诠》、《原素周期则》,还参与编辑《中国矿产志》。鲁迅翻译科幻小说是他早期科学创作活动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日本科幻文学先驱押春川浪的科幻小说也被大量翻译过来,计有《秘密电光艇》、《空中飞艇》、《千年后之世界》、《白云塔》、《银山女王》等多篇,是当时被主要译介的外国科幻作家。这些草创期的外国科幻作品极大地吸引中国文人,中国第一批科幻小说便出自他们笔下。

“一切科学、地理、种族、政治、风俗、艳情、义侠、侦探,吾国未有此瀹智灵丹者,先以译本诱其脑筋;吾国著作家于是乎观社会之现情,审风气之趋势,起而挺笔研墨以继其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陈平原、夏晓虹著,3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有这些来自海外的活水滋养,中国人自己播下了科幻的种子。

一九〇二年,畅导“小说救国”的梁启超发表了《新中国未来记》,也是梁氏唯一一篇小说方面的尝试,所以备受学术界关注。据称,梁启超为此构思五载,最后也只创作了五回,其中第五回的作者是谁仍存疑问。该文不仅有小说的文体,也夹杂着演说、政论、虚拟的法律制度,等等,其文学性并不强。这部小说虚构了中国自一九〇二年到一九六二年的政治变化。然而,它是标准的科幻小说吗?

一部小说往往有多种属性。像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既是政治讽刺小说,也是典型的科幻小说,哪个结论都没有错误。《新中国未来记》多被学术界称为“政治小说”。笔者甚至看到一份中文专业高自考题中的选择题,内容为:

《新中国未来记》是一部( )

A.政治小说

B.谴责小说

C.科学小说(www.xing528.com)

D.世情小说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科学小说”即“科幻小说”的旧译。如果笔者回答这道题,会把每个选项都挑上钩,但这显然不符合出题者的“标准答案”。

早在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五日重庆《民宪》杂志二卷三期上,便有一篇名叫《梁任公新中国未来记中之预言》的文章介绍这篇小说,作者陶元珍一开始便将它与威尔斯科幻小说相提并论。甚至,陶元珍对科幻小说(当时尚无此中文名称)的理解也很清楚:“英人威尔斯撰预言小说数种,所料多奇中,以此为世所称,盖据事理推测,非有神术。”

显然,在那个时代便有人将《新中国未来记》归入了科幻小说类型。不过,由于争论很多,笔者暂且不把它作为近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开端。

八十年代初,科幻作家叶永烈泡在上海图书馆的文献堆里,苦苦寻觅现代中国科幻源头。最终,一部名叫《月球殖民地小说》的半截子作品进入他的视线。它于一九〇四年在上海《锈像小说》上连载。直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比该作出版年份更早的科幻小说。于是一九〇四年就被暂定为中国现代科幻的诞生日。二〇〇四年,中国各地科幻界同仁还纪念了中国科幻的百年华诞。

当时,写作小说被视为文人末技,作者多不愿署真名。所以,考证晚清科幻作者的身份和生平都比较困难。《月球殖民地小说》的作者著名“荒江钓叟”,到现在也无法一窥真容。该作品不仅具有标志意义,而且也是清末科幻小说里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之一。它拥有一个长篇的篇幅和巨著的架构。虽然结构有些松散,但作为连载作品情有可原。它极好地把章回小说的形式和科幻小说的内核结合起来,毫无生硬勉强之处。尤为可贵的是,虽然清朝还有七年才从历史舞台上谢幕,但作者已经完全站在反清志士一面。以革命党人为主要人物,晚清官员为反面角色。将科技进步与民主潮流自然而然地缝合在作品里。可惜这部作品没有最终完成。

清末文学家徐念慈曾经创办过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他读到德国科幻小说《法螺先生》(原作者不详)后大受启发,以“东海觉我”为笔名,创作了续篇《新法螺先生谭》。这篇小说里不仅有大量天文、物理方面的知识,还有“造人术”、“脑电”等科幻创意

除上面两位作者,清末科幻小说作者还有“支明”、“老骥”、“许指严”、“萧然郁生”、“心一”、“秋山”、“农生”等多人。大部分作者的真名和生平迄今为止没有查清。除了上述两部代表作,当时的主要作品还有《乌托邦游记》、《世界末日记》、《黑暗世界》、《发明家》、《中国之女飞行家》、《生生袋》、《光绪万年》、《未来世界》、《空中战争未来记》、《幻想翼》、《消灭机》、《科学的隐形术》、《水底潜行艇》,等等。

尽管是初试婴啼,尽管这些发表于《狂人日记》之前的科幻小说都用文言文写成,尽管它们的情节里都使用清朝年号,或者自创“华夏纪元”,而不使用公历,但那一代科幻文学探索者都把握到了科幻文学的本质特点,以饱满的热情书写中国的未来和科学的进步。在积贫积弱的氛围里产生出的这些科幻萌芽,经常描写国富民强的未来中国。

“从简单地模仿到得心应手地创作,科幻小说在中国的成熟之快,同样是域外引进的其他小说文类无法比拟的。”(《二十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原载《文艺争鸣》,汤哲声著,2003年第6期)与侦探小说等文学类型相比,科幻小说在晚清几乎算是速种速收,它似乎也最适应表现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在晚清科幻中,歌颂未来,追求进步的意识几乎占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中国本身当时远离世界科学中心,这些科幻作家与当时的中国科技界也没有联系,无法吸取营养。这些都使得当时的中国科幻创作只能借鉴西方科幻的题材,充满模仿痕迹。

有趣的是,最近几年学术圈里研究晚清科幻的人越来越多,隐然成为显学。不过就这些作品本身而言,只能算是早期的模仿创作。像中国这样一个科技的后起国,科幻文艺的引入国,必然要有一个科幻创作的成熟期。这个成熟不是指哪个作者的成熟,而是指整个科幻文学都要有个成熟期。

四大名著我们到今天仍然能读,娱乐性和文学价值俱全,新作家还能从中吸收创作经验。而比它们晚得多的晚清科幻小说,今天却只有研究家才去关注。新一代读者不再对这些作品感兴趣,新一代科幻作家也并不需要研读这些作品,便能够进行创作。这充分说明它们只是尚未成熟的科幻习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