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孔子故居,除故宅门单壁外,其余部分与孔庙东路连在一起,包括金丝堂、孔宅故井、鲁壁、崇圣祠、家庙、礼器库以及唐槐、宋银杏等。孔子当年的三间居室早已荡然无存,而为九五之制大成殿所取代。孔子故宅的变迁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折射出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巨大影响。保留至今的孔宅故井和鲁壁则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
诗礼堂位于孔子故宅内,始建于宋,原为宋真宗太中祥符元年拜谒孔庙驻跸之所。据传孔子九代孙鲋为避秦火而将《书》、《礼》、《论语》、《孝经》等藏入墙壁,西汉景帝时被发现,鲁壁即为纪念此事而建。
乾隆有三赋诗礼堂诗:
其一
趋庭那有异闻奇,亦曰学诗学礼宜。
闻一得三陈亢喜,似知之却来知之。
诗礼堂六韵
书堂殿左垂,进讲忆于兹。
以立应惟礼,为言必在诗。
义周陈亢发,名自伯鱼垂。
益切重来慕,还教欲去迟。
唐槐宋银杏,今日昔斯时。(www.xing528.com)
望道吾何见,徒存景仰思。
诗礼堂进讲八韵
昔日趋庭处,熙春进讲时。
渊源应有自,法则近于兹。
礼并文华举,典固圣祖垂。
章缝既鱼雅,冠带亦追随。
瑞旭唐槐影,卿云汉石滋。
芸编陈御案,广厦列宜窥。
所希明正学,致治化无为。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离去了两千多年,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