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何去何从?
我们将医改当成一场战役,并把公立医院的改革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这种基于不可改变的大环境下的公立医院的改革,必须运用当前国际流行的对公共部门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NPM),这个理论的通俗理解就是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应用在公共部门,以期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革除公共部门的极端官僚系统。归纳起来,公立医院的改革可能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公立医院的高度自主管理,公立医院的法人化管理和公立医院的民营化。(除非维持现在的体制或者过去的体制)
因此也有人认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就是放开,就只有基于公司化的产权制度改革,搞股份制。事实上,产权制度改革并非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首选出路,因为公立医院的属性和国有企业存在很大不同,它们是医疗服务的主体,承担着人民健康安全保障的重任;如果推行股份制,即便国有控股,也难免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可能就是医疗产品的属性决定医院与企业不同。
但是我们片面地强调医疗产品的属性也不是“实事求是”的观点,公共卫生无疑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属于纯公共产品,而医疗服务天生就是私人产品,关键是政府如何为市民提供有限的和优先的服务。比如,肝炎,你既可以当着私人产品,也可以当着半公共产品,甚至可以当着纯公共产品,问题是你这个国家是否要甩掉“肝炎”大国帽子。如果是,政府就应该对肝炎的发生、预防、治疗进行全面干预,通过政府免费对接种、治疗等提供帮助。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如何实行政府的责任,如何在经济发展之后的今天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国家的声誉。尤其在一个贫富差异很大的国家里,更应该体现政府的责任,如美国对老人和贫困阶层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www.xing528.com)
基于医疗产品的自然属性,我们就可以理解营利性民营医院投资医院就如同企业一样,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种经营理念和行为是无可厚非,政府对他们的干预只是一种科学的引导,而不是规定他们要向公立医院看齐。这不是市场经济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的行为就应该体现“公益性”,这种公益性的体现是通过政府非扭曲的政策去实现,通过加大投入或者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来保证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同时兼顾到大多数人看得起病和看得好病,而不是依靠公立医院本身的“经营”行为去约束,去提供廉价的医疗服务。
简言之,所谓公立医院改革,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而不是通过减少服务来迎合所谓的“廉价”医疗,这只能是倒退。如果我们要享受到好的服务,医院的自主化、法人化为主导的授权、放权是可取的。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公立医院的法人地位应该是公益法人,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去分红和分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