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时间:2024-03-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1976年,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这不仅是丁肇中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耀。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锥,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美国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6年,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这不仅是丁肇中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耀。作为一个华裔科学家,丁肇中热心为中国培养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一些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加入他领导的小组工作。同时,他一有闲暇就会回到中国讲学,向尽可能多的中国人阐述他的学术思想。1991年《瞭望》周刊授予他创作的《怀念》“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他在人民大会堂作了这次获奖演讲,在阐述自己实验主义的学术思想的同时,对中国学生加以指点。

讲话实录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为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www.xing528.com)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仿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经典解读

由于有中西不同的教育背景,丁肇中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体会深切。这篇演讲,他以一位华裔美国科学家的身份,选取了“格物致知”这一传统命题,用恳切的言辞阐述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怎样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就中国文化中某些与自然科学实验精神不相适应的部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与中国学生交流,为中国学生做一点提醒。与此同时,他还以自己的经历,把中国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作了对比,表达了对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的担心和忧虑,也殷切希望中国的新一代能对“格物致知”有一个新的认识。当然,丁肇中的演讲,并不是要否定中国传统教育,而是提醒在中国成长的年轻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思维上应有自觉的调整和追求。

名句赏析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实践出真知。丁肇中格物致知的实验主义理论不仅仅是针对科学研究的,更是一种做人乃至生存的哲学。多怀疑,多思考,拥有属于自己的判断能力,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