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皇子耶律倍:客居他乡,命运纷争

中国皇子耶律倍:客居他乡,命运纷争

时间:2024-02-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访问学者耶律倍·客居他乡为避祸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契丹国著名的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耶律倍,不远千里,浮海来到后唐国,他此次出国所为何事?此言正合阿保机之意,遂立即下诏修建孔庙,并让耶律倍负责祭祀事宜。此号确立了耶律倍“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荣誉。

中国皇子耶律倍:客居他乡,命运纷争

访问学者耶律倍·客居他乡为避祸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

契丹国著名的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耶律倍,不远千里,浮海来到后唐国,他此次出国所为何事?

耶律倍,小名图欲,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淳钦皇后述律平的长子,二弟德光(即辽太宗),三弟李胡。

据《辽史》记载,在耶律倍哥仨儿很小的时候,父亲曾经多次对他们的资质进行考核。

某日,天气异常寒冷,阿保机让三个儿子分头去捡柴生火取暖。德光不加挑拣,统统抱走,最先回到帐中;耶律倍专挑干柴,并把它们捆好之后带回,最后到;小三儿李胡则是拿得少扔得多,回来之后,两手往袖筒里一揣,什么也不说。

父亲对其表现进行点评:老大灵巧,老二诚恳,小三不成器。

可见,在阿保机的心中,耶律倍和德光都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可塑之才。

公元916年,阿保机经过十年征战,终于肃清了国内外的反对势力。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文武百官为其上尊号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同时,尊皇后述律平为“应天大明地皇后”,定年号为“神册”。不久,十七岁的耶律倍被册立为皇太子。

耶律倍自幼聪明好学,酷爱读书,不仅是汉族文化的资深粉丝,更是身体力行,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他通晓阴阳、音律之学,精于医药、针砭之术,善用契丹文和汉文做文章,曾经翻译道教经典《阴符经》。他还是位丹青高手,擅画放牧或射猎情景,尤其擅画鞍马,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于儒家文化,耶律倍更是推崇备至。

一次,阿保机询问侍臣:

“自古以来,凡受命之君,均应侍奉上天,敬仰神灵。对于那些有大功德者,朕想要祭祀他们,你们觉得谁应该排在最先呢?”

大家都说自然应是佛祖为先。

阿保机却说:“佛教非中国本土宗教”。就此否定。

这时,一旁的耶律倍上前回答:

“儿臣以为,孔子乃是万世所尊崇的大圣人,应该首先祭祀。”

此言正合阿保机之意,遂立即下诏修建孔庙,并让耶律倍负责祭祀事宜。该年八月,孔庙造成,阿保机亲自前去拜谒,同时命皇后述律平和皇太子耶律倍分别拜谒佛寺和道观。以示契丹国“三教并举”的治国方略

耶律倍不但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继承了草原民族骁勇善战的作风,是位优秀的指战员。

神册四年(919)十月,乌古部再次起兵,阿保机下令征讨,以太子耶律倍为前部先锋官,率先进击。

耶律倍不负重望,大破敌军,俘虏敌兵一万四千二百人,缴获牛马、车辆、帐篷和各类器物达二十余万件。至此,乌古部被契丹国彻底征服。

次年八月,党项各部起兵反抗。阿保机御驾亲征,耶律倍再次担任先锋官,立下赫赫战功。

九月十四日,耶律倍率大将耶律污里轸等进攻云内州(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和天德军(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西北),掠夺土地。

天德军长官宋瑶兵败投降,耶律倍赦免了他,并赐其弓箭、鞍马和旗鼓。不久,宋瑶反水,耶律倍率兵再次征剿。

这回,除宋瑶一家老小被俘之外,城中数万百姓也跟着遭了殃,被强制迁徙到了阴山南麓。

天赞元年(922)十一月,阿保机封次子德光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契丹国最高军职),对耶律倍来说,这无疑是个不祥的征兆。

作为一个尚未实现汉化,以劫掠征服为第一要务的草原国家,军功是保证地位的关键因素。然而,阿保机却将这个最能建功立业的职位给了次子德光,这似乎是在着意培养他。

虽然耶律倍足够优秀,但他并不是父母的最爱,特别是他身上那股子汉人般的儒雅气质,更是被草原女杰述律平很看不惯。

据说,阿保机曾经私下对老婆说:

“咱家老二比较像我,将来必定可以振兴家业。”

天赞三年(924)五月,渤海国击杀契丹国辽州(今辽宁新民市)刺史张秀实,并掠夺该州百姓。

六月十八日,阿保机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宣称御驾西征。

众人惊愕,不明其意,因为渤海国在契丹国的东面,皇帝不急于报仇却去攻打西面的邻国,这是何意?

当天,阿保机发布总动员令,大举征讨吐谷浑、党项、阻卜等西部强邻,耶律德光随军出征,耶律倍留守京师,代理朝政。

众人诧异之际,只有耶律倍看出父亲声西击东的真实用意,遂提前献上攻取渤海国的计策,阿保机十分赞许。

果然,阿保机西征还朝不久,立刻发布了向渤海国复仇的战争檄文,倾举国之兵,浩浩荡荡地杀奔东方,皇后述律平、太子耶律倍、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全都随行。

天赞五年(926)正月,契丹军队一举攻克渤海国军事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农安县)。阿保机志得意满,想先清点城中户口,放缓进攻步伐。耶律倍赶紧进谏道:

如今刚刚得到扶余城就清点户籍,百姓必定不会倾心归附。倒不如乘破竹之势,直取渤海国首都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市),必可一战而定。

阿保机觉得此话有理,遂命耶律倍会同德光等人连夜进发,将忽汗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三日后,渤海国王大諲(yīn)撰(quān)出城投降。

正在契丹军队大举征伐之际,南面的后唐国也在发生武斗。那位被派往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平叛的大将李嗣源,在部下的煽动下突然倒戈,回师京城,将“戏子皇帝”李存勖挑落,然后称帝洛阳,是为后唐明宗。

后唐派遣大使姚坤奔赴契丹大营,将国内发生的政局变动告知了邻国元首阿保机。阿保机表示尊重后唐主权,暂不出兵干涉。

攻灭渤海国,契丹国拥有了广阔的东部屏障,并彻底解除了南下中原的后顾之忧。

阿保机特地用契丹族的图腾青牛白马祭告天地,将渤海国名更改为“东丹”,意为“东契丹国”,改首都忽汗城名为“天福”,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担任东丹国的首任元首。

此外,阿保机特赐耶律倍天子冠冕服饰,为其建年号为“甘露”,并依照汉族政权的制度和法令,为其配备了文武官吏,从而使东丹国成为契丹国的附属国。东丹国每年须向宗主国进贡布匹十五万端(六丈为端,四丈为匹),良马千匹。

阿保机在诏书中对耶律倍说:“此地濒临大海,非久居之地,之所以留你在此守土治民,是为了体现朕的爱民之心。”

不久,阿保机班师回朝,耶律倍献上一首送别诗歌,以表达儿子对父亲的不舍之情。

阿保机安慰道:“有你治理东方,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遭到父母抛弃的耶律倍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说起“人皇王”这一头衔,应是取自《易经》“天、地、人”三才之道,因为阿保机的尊号是“天皇帝”,述律平为“地皇后”。此号确立了耶律倍“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高荣誉。

但,原本的皇位接班人竟然被封在了藩外之国,说明阿保机确实已经不打算让耶律倍继承契丹国的皇位了,而把幅员辽阔的渤海故地封给他也实属补偿之举。

而且,阿保机在封耶律倍为“人皇王”的时候,还封德光为“元帅太子”,这更加说明了传位给德光的意图。

阿保机途经扶余城时突然发病,未及颁布传位遗诏就撒手而去了。讣告传来,耶律倍立即前去奔丧。

这时,由谁接班的大问题提上日程。

耶律倍长期担任皇太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朝中素有威望,因而推其继位的呼声很高。

德光自从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后,随同父皇参加了一系列的征服战争,尤其是在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浑、党项期间,战功十分卓著。在攻灭渤海国的一系列战役中,德光作为前锋官也有着不俗的战绩。他在建功立业的同时,也积攒了足够的人气,更重要的是有皇后述律平的支持。

为了能够将德光扶上台,述律平在皇上去世后的第八天正式宣布:主少国疑,由自己临朝称制,代行皇权。

而此时的耶律倍和德光都已经是二十好几的人了。

执掌大权的述律平开始不遗余力地为德光铲除那些可能妨碍其上台的“异己”势力。

她召集朝中众臣,问道:“汝等思念先帝吗?”

众臣不假思索地回答:“吾等深受先帝恩遇,怎能不思?”

述律平说:“那好,既然如此思念,那你们就去陪他好啦!”

于是,诸位大臣全都被殉葬。(www.xing528.com)

大臣无端被杀,家眷们自然不干,哭闹着要找述律平要说法。她蛮横地回复说:“我都守寡了,你们如何不该效法我!”

述律平总是对那些可疑的官员说:“麻烦你代我给先帝传个话。”然后将其杀掉。凭借此招,她一口气杀了几百号人,轮到后唐降将赵思温时,这人死活不干了。

述律平叱问:“你侍奉先帝那么勤快,为何不去追随?”

赵思温反驳:“要说先帝亲近之人,自然莫过于皇后,您先行一步,微臣后脚就到!”

众臣心中暗喜,心想可算有人出头了,看这女人如何应付。述律平却镇定地答道:“吾非不愿从先帝于地下,只因儿女幼弱,国家无主,故而暂不能相从。”

话音未落,她竟然手起刀落,将自己的右手齐腕砍下,然后命人将它送到阿保机的棺内代自己“从殉”。

吃了这一场亏之后,述律平殉葬杀人的把戏收敛了许多,竟连赵思温也放过了。

然而这个女人自断手腕的狠辣劲头,彻底震慑了朝中的反对势力。德光上台的条件也已经成熟了。

一日,述律平召开选举大会。

她让耶律倍和德光都骑马站在帐前,然后对臣子说:“这两个儿子,我都十分喜爱,不知道立哪个为接班人好,你们觉得该立谁,就抓住他的马缰绳吧!”

各位大臣都知道她的心意,也都领教过了她的狠招,遂争先恐后地去拉德光的马缰绳。

述律平微微一笑,说道:“大家的愿望,我怎敢违背呢?”

于是,德光上台,即辽太宗。

耶律倍愤懑不已,带领几百骑兵南奔后唐,但却被边境部队拦了下来。述律平自知理亏,也不好责怪,只是命他返回东丹国。

回到封国之后,耶律倍无心政务,而是跑到医巫闾山(今称闾山,位于辽宁)读书去了。他在山顶修建了一座望海堂,并将从中原购得的万卷图书全都收藏于此,每日只是读书绘画,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然而,这样的日子也难以长久。

德光自知,得到皇位主要靠母后撑腰,兄长耶律倍心中不满自不待说,许多契丹贵族也是愤愤不平。因而他一直担心兄长会争夺帝位,于是刚一上台就加紧巩固自己的地位。

耶律倍首当其冲,不仅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其治下的东丹国,亦是严加防范的对象。东丹国所继承的渤海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制度完善,文化昌盛,曾被誉为“海东盛国”。

德光当然不想让这样的好地盘成为政敌培植势力的根据地

天显三年(928),德光升靠近契丹的东平郡(今辽宁辽阳市)为南京,作为东丹国的新首都,然后将东丹国臣民强制迁徙至此,导致大量百姓惊慌失措,逃亡朝鲜半岛。不久,他又把耶律倍迁到南京居住,并暗中派兵对其进行监视。

此举不仅削弱了东丹国的实力,而且将耶律倍安置到了眼皮子底下,自然便于控制。

耶律倍在南京期间,为了表示自己无心争夺权位,遂做出投身文化事业的姿态,先是命王继远撰写《建南京碑》碑文,后又在西宫建造藏书楼,闲得无聊之时,写首《乐田园诗》,以抒发自己淡泊名利、追求恬淡隐逸生活的愿望。

即便如此,德光仍旧对其不放心,先后两次前往他的住所侦察动态,并私下宴请他的属官,进行拉拢和训诫。

天显五年(930),德光册封三弟李胡为寿昌皇太弟、天下兵马大元帅,即第一接班人,此举虽然出自述律平的意思,但也是对耶律倍的又一次沉重打击。这也宣告,他已经彻底跟皇帝宝座无缘了!

耶律倍饱受猜忌,郁郁不得志的悲惨遭遇传到了后唐明宗李嗣源的耳中,此人对他非常同情,多次秘遣使节渡海,邀其赴后唐进行学术访问。

天显五年(930)十一月,后唐使节再次来到东丹国盛情邀请,耶律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侍从说:

“我把天下都让给主上(德光)了,如今反而遭受怀疑,这是什么世道?且不如投奔他国,以成就当年吴太伯一样的贤名。”

吴太伯是商朝末年周部落酋长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王欲传位给小儿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为了成全父亲传位于贤的美名,太伯乃与二弟仲雍全都跑到了南方的蛮夷之地,后来创建了吴国。

临走时,耶律倍在海边竖立一块木牌,上面刻了一首诗: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这是辽代见于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五言诗,以物喻人,“大山”比喻自己,“小山”比喻老二德光,寥寥几笔,勾勒出皇室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之后,耶律倍带着爱妾高美人和四十多个亲信,从辽东半岛渡海驶向后唐控制下的山东半岛,于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上岸。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后唐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采用国家元首的仪仗规格对耶律倍进行接待。他坐在豪华客轮当中,接受迎宾官员的频频敬酒和亲切问候。

耶律倍来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见到了在此迎候多时的明宗李嗣源,二人初次见面,相谈甚欢。

对于耶律倍的“弃暗投明”,明宗非常高兴,赐其姓东丹,名慕华(仰慕中华),封为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至于那些追随耶律倍前来的部属,他也全都赐名授官。

不久,明宗赐耶律倍后唐国姓“李”,故又称李慕华。

长兴三年(932),明宗改封耶律倍为义成节度使,镇守滑州(今河南滑县)。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耶律倍颇有自知之名,来到后唐之后,或饮酒赋诗,或挥毫作画,或收集古书,过着悠闲自得的寓公生活。他的《骑射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射鹿图》(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番骑图》(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等传世作品都是成于此时。至于政治事务,则是概不过问。

明宗见耶律倍如此识趣,逐渐放松了警惕,对他在生活上的一些过失也毫不计较,还把上任国家元首即庄宗李存勖的遗孀夏氏赐予他为妻。

也许是屡遭重挫的缘故,耶律倍的性情变得越来越糟,残忍刻薄,竟然爱上了喝人血,时常把姬妾的手臂刺破,然后吮吸,活脱一吸血鬼。对待身边的仆人,他下手更狠,稍有过错,就对他们严厉处罚,或是挖目,或是用火烫,或是用刀割。

夏氏哪能忍受得了如此残忍的丈夫,多次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出家为尼,不知是否如愿。

身处异国他乡的耶律倍,时常思念祖国的亲人,曾多次派人前去向母后和德光问安。

明宗即位之后,针对前朝弊政,做了一些拨乱反正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但限于文化水平过低,驭臣乏术,加之用人不明,姑息养奸,权臣安重诲与次子李从荣骄横跋扈,导致统治后期变乱迭起,政局动荡。

长兴四年(933),明宗病危,数日不见臣子,李从荣引兵入宫,试图抢班夺权。大臣朱弘昭、冯赟以讨逆为名将其诛杀。李嗣源得知以后,悲痛欲绝,病情加剧,饮恨而死。

之后,皇五子宋王李从厚接班,即闵帝。

李从厚立足未稳,就听信庸臣建议,急于铲除地方实力派,结果逼反了明宗养子潞王李从珂。李从珂提兵出关,直入洛阳,吓得李从厚仓皇出逃,半道上遇见了大舅子石敬瑭,先遭软禁,不久被李从珂派来的使者杀害。

李从珂自立为帝,即后唐末帝。

对于末帝的非法上台,耶律倍十分愤慨,随即秘密报告太宗德光:李从珂弑君篡位,道义尽失,应该趁此良机,大加讨伐。

其实,野心勃勃的耶律德光一直在密切注视着邻国的局势,不久,机会来了。

李从珂与石敬瑭都是明宗手下的大将,二人时常较劲,相互不服。而李从珂上台之后,立刻将势力颇大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急于铲除。

为试探李从珂,石敬瑭以身体羸弱为名,乞求解除兵权,调往他镇。谁知李从珂立即照准,这下石敬瑭不得不反了。

李从珂下诏征讨,石敬瑭唯恐实力不济,遂向契丹求援,不仅称臣纳贡,而且自称儿皇帝,尊小自己十一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创下千古奇闻。而且事成之后,他还要将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

这等优厚的条件,德光哪有不出兵的道理,很快派遣大军南下相助。

石敬瑭这回认爹没认错,契丹军队一出手就将各怀鬼胎的后唐平叛军打了个丢盔卸甲。石敬瑭挥师南下,直捣洛阳,李从珂眼见大势已去,无计可施,绝望之下想要自杀,忽然想起了耶律倍,想要让他和自己一起玩自焚。

耶律倍哪里肯从,李从珂就派宦官秦继旻、军士李彦绅将其杀害,时年三十八岁。

耶律倍死后,只有一位僧人为他草草收尸。

石敬瑭为了讨好契丹主子,竟亲自为耶律倍披麻戴孝,在灵前号啕大哭,并以藩王的礼仪暂时将其安葬。

不久,石敬瑭追封耶律倍为燕王,并安排官员将他的灵柩护送回国。德光将其改葬到医巫闾山,赠谥号“文武元皇王”。

大同元年(947),德光病逝于军中,宗室大臣趁机拥戴随行的耶律倍之子兀欲为帝,即世宗。他上台后,追尊父亲为“让国皇帝”,将坟墓改为只有皇帝才能称呼的陵寝,号“显陵”。

自世宗起,除穆宗耶律璟是德光的后代外,其他所有的大辽皇帝全都是耶律倍的嫡系子孙。后来,蒙古国著名的契丹族宰相耶律楚材也是耶律倍的八世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