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刘长犯愣举反旗: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

刘长犯愣举反旗: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

时间:2024-02-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纵容犯罪欲何为·刘长犯愣举反旗汉高祖刘邦第八子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八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色彩。无人搭救,赵姬生下孩子后就自杀了,所生者即刘长。查来查去,赵王张敖与此案无关,首犯贯高自杀,张敖被剥夺王位,降为宣平侯,刘邦将最喜欢的儿子代王如意改封赵王。刘长一直在预谋做掉辟阳侯审食其,为母报仇。虽然报得大仇,但刘长深知自己闯下了大祸。

刘长犯愣举反旗:中国皇子的八种命运!

纵容犯罪欲何为·刘长犯愣举反旗

汉高祖刘邦第八子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八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色彩。

话说高祖八年(前199)冬十月,刘邦亲自去找叛逃匈奴的原韩王信(此韩信与“汉初三杰”之一的大将韩信同名,汉初曾被封为韩王)算账,回军途中在赵国东垣(今河北正定县)的行宫下榻。

赵王张敖是刘邦的乖女婿,娶的是老刘与吕后的独生女鲁元公主。期间,赵王为了讨老丈人的欢喜,就投其所好,将自己的一个小老婆(史称赵姬)进献给岳父大人享用,刘邦乐呵呵地笑纳了。据说此后赵姬就怀孕了,赵王不敢再和老丈人睡过的女人同居,便给赵姬新盖了一座豪宅,让她独住。

第二年的十二月,赵姬和丈夫都因部下贯高等人的谋反案而被牵连入狱。惊慌之下,赵姬向狱吏进行爆料,说是去年她被皇帝“幸”过后便有身孕了,即怀了刘邦的龙种。此时距离“被幸日”已经十四个月了,胎儿果然非同凡响,孕期竟然要比常人长上四个月。

狱吏听到如此惊人的内幕要闻后,不敢耽搁,赶紧上报,可刘邦正在气头上,什么也听不进去,连吕后在为赵王求情的时候也碰了一鼻子灰,于是赵姬又赶忙让弟弟去求吕后的姘夫辟阳侯审食其(他本是刘邦家中侍从,楚汉之际,刘邦征战在外,与吕后分多聚少,而审食其却和吕后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吕后是一个有着正常生理和情感需求的女人,于是乎两人就合伙给刘邦戴了一顶绿帽子),让他再去请吕后说情,而吕后此刻正与戚夫人争斗得你死我活,一个女人就够她烦的了,哪还想再招一个潜在对手,要是吕后肯为赵姬求情的话,那她一定是哪根筋出错了。

吕后不愿意搭理,审食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事不关己,何必为此得罪了自己的老相好和那个戴绿帽儿的皇帝呢!无人搭救,赵姬生下孩子后就自杀了,所生者即刘长。

查来查去,赵王张敖与此案无关,首犯贯高自杀,张敖被剥夺王位,降为宣平侯,刘邦将最喜欢的儿子代王如意改封赵王。

刘邦以刘姓子弟取代异姓诸王的目的已经达到,气也就消了,突然想起自己刚添了个儿子。可惜孩儿他妈已屈死在狱中,挺可怜的,自己与这个媳妇虽无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她确实死得冤枉。刘邦心里生出了一丝愧疚之心,就把刘长接入宫中,委托吕后做监护人,想多少做些弥补。吕后虽然出手毒辣,但那是对待敌人。此时孩子的母亲已死,对自己不存在什么威胁,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早已成人,这个时候吕后作为一位母亲的情怀显现了出来,母爱“泛滥”了一把,不但将刘长抚养长大,并疼爱有加,刘长也因这层关系,逃脱了吕后一党对刘氏家族的大清洗,也可算是因祸得福了。刘邦在灭了淮南王英布之后加封刘长为淮南王,可见夫妇二人待刘长还是不错的!

但毕竟纸包不住火,刘长逐渐知道了一些上代人的恩恩怨怨,仇恨的种子便在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

按说刘长怨恨的应该是刘邦和吕后,因为毕竟是刘邦的熟视无睹导致了他母亲的直接死亡,牵强一些可以算上吕后,因为她没有向刘邦求情,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对刘邦,刘长不敢怨,因为那是他的皇帝老子;对吕后,他不能恨,那是抚养他长大的养母,于是,他就将满腔的怨恨瞄准了当年没有拼死为他母亲求情的审食其,必欲除之而后快,你说审食其冤不冤!

吕后没死的时候,刘长纵然心中怨恨,但也不敢乱来,因为吕后是审食其的姘妇。

公元前177年,吕后驾鹤西去三年后,刘章、刘兴居、周勃和陈平等人联手将吕氏余党铲除,迎立刘邦的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文帝。审食其的靠山彻底倒了,他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这时的刘长已经长大成人,生得虎背熊腰,力能扛鼎,颇有当年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范儿!文帝对刘长很不错,常常惯着这个仅存的弟弟,刘长也有些忘乎所以,觉得当今天下,再没有比他和皇帝更亲的关系了,很是放肆,常常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而文帝呢,却并不怪罪,处处护着他。结果刘长愈加骄纵,天不怕,地不怕,一步步走向了毁灭的深渊!

首先,妄自托大,与皇帝称兄道弟。

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入朝觐见,期间表现的非常蛮横,史书上说他“甚横”,目无法纪,不知礼数,总之是霸气外露,很是扎眼,得罪了不少人。

文帝邀刘长一同去皇家猎场围猎,二人乘一辆车子,刘长感觉很是威风,得瑟的不行,于是更加得意忘形了,脑子一热竟然喊起文帝“大哥”来了。

本来,弟弟喊哥哥没什么大不了的,本该如此嘛!并且,吕后当政期间,对刘姓皇族大肆屠戮,杀的杀,吓的吓,总之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这么两个了,那就显得更亲切了,但这种观念放在皇帝身上则是绝不适用的,更是极度危险的!刘长与文帝刘恒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刘恒做了皇帝为界限,在此之前,二人是同为诸侯王的兄弟关系,在此之后,二人关系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兄弟,后者必须绝对服从于前者,搞混了顺序的结局只能是被干掉!因为皇帝不仅是万民主宰,更是天下臣民的君父,君在父前的顺序说明了以君臣关系为代表的政治秩序笼罩于父子关系为代表的人伦关系,兄弟关系自然要让位于君臣关系!刘长到底能不能叫文帝大哥呢?能!但那也只能是文帝先恩准特许,他才能叫,而不是他先叫,文帝允许!刘长不知天高地厚,给点阳光就灿烂,蹬鼻子上脸,忘了自己的臣子身份,其将来的下场可想而知!

其次,泄私愤,擅自诛大臣,目无法纪。

刘长一直在预谋做掉辟阳侯审食其,为母报仇。

这次入朝,文帝对他一再纵容,大哥都叫上了还怕什么啊!此时不报更待何时。于是,就在这一年的某一天,刘长启动了复仇计划,他来到了辟阳侯的豪宅,说是有事与其相商,审食其一听说当今圣上唯一的弟弟来了,赶忙颠儿颠儿地外出迎接,谁知刘长二话没说,刷的一声从袖子里拔出了铁锥,上去就是一招弓步直刺,将辟阳侯戳翻在地,登时一命呜呼!他让跟班魏敬将死者的脑袋削了下来,然后扬长而去!这一年,刘长22岁!

虽然报得大仇,但刘长深知自己闯下了大祸。辟阳侯虽然靠山倒了,但毕竟是当朝侯爷,吕后当政期间还曾当过左丞相,刘长为泄私愤,无视朝廷法度,擅自诛杀当朝大臣,可不是一般的小罪,因此,他就光着膀子,跑到宫里向皇帝哥哥负荆请罪去了!

文帝讯问刘长的杀人动机,这小子却振振有词地说道:

“我母亲在当年赵国的那桩谋反案中是冤枉的,那时辟阳侯和吕后的关系最热乎,但他却不努力求情,结果导致我母亲自杀身亡,这是辟阳侯的第一件罪行;

赵王如意和母亲戚夫人本没有过错,可吕后想杀他们,辟阳侯没有尽力劝阻,结果如意哥哥被毒死,戚夫人也被做成了人彘(吕后发明的专利,将人四肢切除,耳朵和鼻子削掉,眼睛挖掉,舌头割掉,装入酒瓮。后来武则天曾经模仿),生不如死,这是辟阳侯的第二件罪行;

吕后当权的时候不断给吕家人加官晋爵,而对刘家子弟大肆屠戮,威胁到了刘姓江山,辟阳侯作为大臣,也没有进谏劝阻,这是他的第三条罪行。

正所谓,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再说这厮死有余辜,兄弟宰了他也是为天下人除害!如今大仇得报,特来向大哥请罪,您就看着办吧!”

文帝对此事的处理很是让人吃惊,他对刘长的鲁莽举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竟然不予追究。

按说对臣子进行生杀予夺的大权本是皇帝得以维持权威的利器,怎可让他人掌握?刘长擅自诛杀大臣,这不仅仅是触犯法律的问题,更要命的是触犯皇帝权威的大罪,可文帝眼见自己的弟弟闯下了如此大祸,却未表现出一丝的不爽,更未进行劝阻和训斥,反倒是纵容犯罪,他打的是什么算盘

再次,爱玩火,终致引火烧身。

刘长在长安城亲手戳死了当年的丞相辟阳侯审食其,可谓是一战成名,名满京师!而皇帝的不予追究更是令他人气鼎盛,连皇帝的老娘薄太后和太子刘启都对他忌惮三分,广大臣民就更是谈“长”色变了!刘长在京城出尽了风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愈是肆无忌惮,屡犯禁忌,我的地盘我做主嘛!

一宗罪:擅自立法,并阻止中央政令在淮南国的推行,这无异于搞独立王国;

二宗罪:耍皇帝的派头。出入之时,沿途清道,警戒,并禁止百姓通行,总之,刘长在他的地盘里享用着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享有的礼仪待遇,这在古代叫做“僭越”,是杀头的死罪;(www.xing528.com)

三宗罪:“称制”。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的那一天起就规定只有皇帝的命令才能称作“制”,其他的人绝对不能使用,就像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一样。“称制”则意味着称帝,这可是谋反的大罪啊!

四宗罪:在上书皇帝的奏章中多次出言不逊,不够恭敬顺从!

可以说,以上任何一条罪名都可以置刘长于死地。而他做了这么多出格的事情却尚不自知,这火是越玩越大。

文帝六年(前174),刘长做了一件蠢到家的事情。

他弄了七十来个人,四十多辆战车,竟和棘蒲侯柴武的儿子柴奇谋划着要造反,他们还派人去和匈奴、闽粤国沟通,妄图里应外合,一起颠覆文帝的统治。读起来不禁让人感觉荒唐,两个年轻人纠集了那么一点可怜的兵力就想着造反?吃错药了吧!柴奇还是名将柴武的儿子,算得上是将门之后,竟也蠢到这等地步,跟着刘长这个混小子瞎胡闹?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也许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刘长那二愣子般的性格促成了他的这次雷人举动。不管怎样,他就这么走上了谋反之路,虽然可笑但却不得不信,因为《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对此事都是这么记载的,在没有其他确凿材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相信。其实,历史上本就不乏诸如此类的荒唐闹剧。刘长这次愚蠢的玩火举动很快就破产了,这也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情,他被招到长安,等待着皇帝哥哥的裁决。

对于此案的处理意见,文帝照例想听听臣子们的意见,朝中大臣的处罚意见很是一致,都说是应该——“弃市”,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将犯人斩首,并暴尸示众,以示惩戒,这是古代处置罪大恶极者常用的刑罚。

看来,淮南王在朝中确实不招人待见,危急时刻竟不见一人为他求情,除了罪行难以宽恕的原因之外,想必淮南王耍横斗狠的行事风格的确不得人心。

对于大臣的意见,文帝摆出了一副于心不忍的姿态,令臣下再议。结果,再议的结果没啥两样,如故!这个时候,文帝发话了,他说:“朕不想按照严刑酷法来对待自己的弟弟,还是留他一条小命,剥夺了王位就算了吧!”

大臣们说:“既然陛下不愿意杀刘长,那么就让他带上老婆孩子到蜀郡的邛邮(今四川雅安市,当年是绝对的蛮荒之地,发配犯人的绝好去处)去吧!”

对于这个建议,文帝表示赞同,并补充说是让沿途的各级政府每天要供给刘长五斤肉,二斗酒,又从刘长的老婆中挑选出十人随他一同流放。在将此案的从犯全部处死之后,主犯刘长踏上了流放之路,这也是一条不归之路。

刘长在押解途中,不仅被一直关在囚车之中,还遭到了沿途游街示众的人格侮辱。朝中一个叫袁盎的大臣对文帝说道:

“陛下长期惯着淮南王,也不找个严厉的师傅和丞相管教他,结果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结局。淮南王可不是孬种,他是一个很有脾气的刚烈之人,现如今突然受到这么大的摧残和侮辱,我担心他心里很郁闷,早晚会得病挂掉的!这样的话,陛下就会落个杀害自己弟弟的骂名啊,这可咋办呢?”

文帝不以为然地说道:“哎呀,爱卿多虑了,朕只不过是想让他吃点苦头罢了,很快就会让他回来的嘛!”

不久,果不出袁盎所料,刘长死了!

原来,刘长不仅被关在囚车里面游街示众,还一刻也不让出来,吃饭和大小便都得在囚笼之中,毕竟他是朝廷钦犯,犯的还是谋反大案,又生得那么孔武有力,万一他又戳死几个人,跑了咋办?因此,沿途各级政府部门都不敢擅自开封。

刘长实在郁闷得不行,突然感到自己只是个传说而已,不能再让身边的粉丝迷恋自己了,就对他的一个随从说:

“谁说本王英雄盖世啊?我英雄什么啊!只因自己当初过于骄横,刚愎自用,才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人这一辈子哪能这么郁闷地活着啊!”

结果,刘长开始绝食。走到雍州(今陕西省宝鸡凤翔县)的时候,县长感觉不对头,赶紧打开牢笼,结果刘长已经挂了,他绝食而死,年仅25岁!

县长将刘长的死讯上报了朝廷,文帝得知后表现得很是悲伤,他对袁盎说:“哎呀,老袁啊,正是因为朕当初没听你的劝告,才把淮南王给折了啊!”

袁盎说:“事情既然如此,希望陛下节哀。”

文帝说:“你说这事儿怎么办,朕总不能落个杀弟之名吧!”

袁盎恶狠狠地说:“这个好办,只要把丞相和御史大夫咔嚓了就行了!”

袁盎手黑,文帝比他更黑,他虽然没杀丞相和御史大夫,但却下令将押解人员、各地政府不让开封条者、送饭的一干人等,捉拿归案,全部弃市。然后,他又装模作样地依照王侯规格给刘长开了个大型追悼会,将其就地安葬,调派30户百姓给他看坟!

两年以后,文帝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侯。

文帝十二年(前168),此案已过去六年了,却又出了一档子令文帝心里很不是滋味的事情。原来,刘长“被自杀”后,百姓们很是同情他的遭遇,就编了个歌谣来纪念他,并把矛头对准了和刘长之死脱不了干系的当朝皇帝。

歌曰:一尺布,尚可缝;

一斗粟,尚可舂。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文帝一听,当然知道这是在讽刺他容不下自己的弟弟,说道:

当年人家尧舜也曾流放过自己的儿子,周公还曾把自己的弟弟杀了,天下人却都说他们是圣人,为何?不以私害公啊!难道天下人以为朕贪图淮南王的那点封地吗?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才不稀罕呢!

于是,文帝把原来收归朝廷的淮南国分给了城阳王刘喜,过了几年又改封给刘长的三个儿子(本来四个,其中一个夭折)。与此同时,追加刘长的谥号为“厉”。这可不是什么好的评价,依据古代的谥法,“杀戮无辜曰厉”,看来,文帝此时对于刘长当年杀害辟阳侯一事持否定态度!

这就是淮南厉王刘长短暂却不平凡的悲剧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