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刘备商战,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

刘备商战,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

时间:2024-01-3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细心察来,刘备其实就只用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为什么刘备这真实的一面,竟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或者认识了,道德标准也会对他网开一面。刘备的到来,搅乱荆州一塘水,刘表从此家无宁日。这家伙还真是吕布后识得刘备的又一人。接着,刘备的方法是进一步卷入刘表的家事。刘备因此把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要不是那匹妨主的的卢马争气,神助般跃过檀溪,刘备的戏还真的是演不下去了。

刘备商战,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

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

细心察来,刘备其实就只用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

汉末三国的诸侯中,谁是最讲信义之士?由于三国故事的家喻户晓,连小孩子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刘皇叔——刘备。

但与刘备同时代的武夫吕布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是儿最无信者!”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刘备这个儿子是最不讲信义的人。匹夫吕布,算是古今中外最能透彻认识刘备的人。

为什么刘备这真实的一面,竟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或者认识了,道德标准也会对他网开一面。中国的道德文化从来都是善恶分明、正邪如同水火,中国人的古训是“借债还钱”,唯独对“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赖账行为竟然作为智谋巧取来欣赏,而从来没有谴责的意思。

刘备到底用什么方法,能够迷惑那么多人的心智!

细心察来,刘备其实就只用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戏演得像真的一样。

在事业的起步之初,刘备与其他诸侯相比,是最一无所有的人。但没有,不等于不想拥有。刘备不但想拥有,而且还想拥有很多,除了那个十分搞笑的大家公子袁术外,刘备是一个最想当皇帝的人。小时候在乡中大树下玩游戏,他就说:“我为天子,乘此车盖。”说得如此直截了当,只有当年的武夫项羽可比,连他的祖先刘邦(如果真是他祖先的话),都比他表达得委婉些。

有此大志向而又无实力,就要靠信义招揽别人。除了刘氏宗亲这块牌子外,信义是刘备的命根子,是万万丢不得的。而事情往往又是这样,你要占有某种东西,就必须以失去信义为代价,怎样使想要的东西获得的同时,而又不失信义呢?这就要求刘备做到既要达目的,又要择手段。

天下已经乱到天子都被抢来抢去了,那些二三流的诸侯都各自占有了自己的州郡,而刘备仍在过着四处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也想拥有自己的地盘,但他不能去抢,一是他没有这个实力,二是不符合他办公司的信义理念。他不能豪夺,而只能巧取,这就注定了他是那种沾上谁,谁就倒霉,谁收留他,他就盯着谁的炕榻的人。

他肯定不能去那些靠打砸抢起家的口碑不好的公司,这会影响他的形象,对这些人他也无招。

他的目标锁定在那些本身受别人威胁,对外也打仁义道德牌的二三流公司。

在北方,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这样的目标——徐州陶谦

刘备是以救徐州的名义而来的,当时曹操正在围攻徐州,但他救徐州的理由却是:“陶谦乃仁义君子。”既是仁义君子就一定能找到共同语言,当然也就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刘备来到徐州,用一封信给曹操讲了一通大道理。也是刘备运气好,这时吕布帮了他的大忙,吕布奔袭兖州,曹操后院起火,于是给刘备卖个人情,退兵而去。刘备兵不血刃,保全了徐州,算是他在徐州住下的资本。

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陶谦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他到任后的主要作为是在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基本上平定了黄巾起义。这时的汉王朝已经是国之不国,徐州已基本上记在了陶谦的名下。但在曹操来攻时,陶谦已年迈昏花,两个儿子又不成器。刘备来得正是时候。陶谦既被说成是一个仁义君子,就一定会为名分上是汉家天下的徐州的前途着想,交给刘备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前前后后演出了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

为什么要三让,因为刘备不接?

刘备为何不接?他不是朝思暮想都想拥有一块地盘吗?因为刘备讲信义,他不能给天下人留下他刘玄德乘人之危的口实。所以,两人一见面,陶谦就取徐州印信,让与刘备。戏都还没有开演,刘备怎可能就收印,他坚辞不受。等刘备退了曹兵,陶谦又再次谦让,刘备还是不受,连关羽都出来相劝,张飞更是快人快语,说又不是强跟他要,而是他硬要给,为何不要?而刘备明白,只有再推辞那才是信义之士。最后,陶谦临死再三以徐州相托,这时刘备接徐州,简直成了一种责任了,如果他再推辞,那他刘备还真不是信义之士了。于是,刘备终于领了徐州牧。整个过程,一切合情合理,刘备打拼半生,终于第一次坐领了一州之地。至于实力不济,刘备最终不能保有徐州,那是后话。

刘备此后曾经投奔过曹操、袁绍这些大公司,但他很快发觉在这些只威胁别人而不受别人威胁的大公司里,自己不但讨不到任何便宜,而且还时时有性命之忧,所以他只有巧妙地的找借口逃离,继续走上寻找之路。

如果说从前刘备在徐州打的是君子牌,那么后来上演的荆州大戏,还加上了亲情牌,一切更是顺乎自然,合乎情理。

刘备被曹操追打得狼狈不堪,信心全无,曾想到让公司散伙,大家各奔前程。这时,谋士孙乾建议他去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是汉景帝之子的后裔,是真正的汉室宗亲,此时坐领荆州九郡。在战乱的中原,他还能把门面支撑着,完全得益于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加上他外托谦谦君子之名。刘备以君子之名,外加宗亲之故来投他,焉有不接纳之理。

刘备的到来,搅乱荆州一塘水,刘表从此家无宁日。但从表面上看,跟刘备没有一点关系,相反给人感觉是他寄居荆州,遭到小人的白眼暗算,受尽了委屈。(www.xing528.com)

首先是荆州外戚代表人物蔡瑁不容他,一开始就主张杀了刘备,他认为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再投袁绍,皆不克终,足见其为人。这家伙还真是吕布后识得刘备的又一人。

好在刘备这时找到的是一个东郭先生,他终于得以住下,有了盘算荆州的机会。

但怎么盘算?还得按老方法来。

所以,在诸葛亮出山前,刘备的方法是不停地帮刘表干活,一有外敌,就主动请缨,以示自己不白吃白住。刘备很快获得了刘表的器重,并很快为关羽、张飞、赵云在荆州找到了工作。接着,刘备的方法是进一步卷入刘表的家事。在刘表的立嗣问题上,在开罪于刘表小儿子刘琮娘家人的同时,无形之中也成了无依无靠的大儿子刘琦的靠山。

但就算刘备智者千虑,把戏做得如何地逼真,还是露出了破绽,在刘表给他戴高帽子时,他竟说出:“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一句话吓得刘表直冒冷汗。原来这位兄弟是为“基本”而来的。刘备因此把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要不是那匹妨主的的卢马争气,神助般跃过檀溪,刘备的戏还真的是演不下去了。

这时候,刘备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他在隆中请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的“隆中对”实际上已把夺取荆州定为刘备公司的首要战略任务。

而另一个人的到来,不但化解了他与刘表的矛盾,也使夺取荆州的目标成为可能。这个人就是曹操。

曹操南下,刘表需要刘备抵挡曹操,许诺死后以荆州相托,因为这是刘表开出的空头支票,刘备坚决推辞,以示当日根本没有取荆州做“基本”的用心。

等到刘表病重,请刘备来托孤,刘表又一次让刘备自领荆州牧,刘备哭着吐露心迹说:“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说得刘表好像当初真是误解了他似的。

从前有三让徐州,现在有二让荆州了。

待到刘表病卒,刘琮篡位,诸葛亮他们劝他以吊丧之名夺取荆州,刘备还是加以拒绝。给都不要,还要去夺?这叫什么信义?其实刘备比谁都明,此时的荆州,即使夺来,也守不住。与其背上不仁不义之名,还不为己所有,不如再寻机会。

这个机会接着就来了。

赤壁之战让刘备获得了所有的胜利果实,占有了整个荆襄地盘,刘备的这一行为,除了赤壁之战的第一功臣——东吴大都督周瑜气得吐血外,天下没有人说刘玄德不仁义的。

真是该来的终归要来。

夺取荆州后,夺取西川的机会似乎要小得多。刘备这时已据有荆州,不可能再以宗亲身份找借口去益州借住,也不可能明火执仗地去攻打,这样做,一辈子苦下的信义名声就会付之东流。

只有一个办法,让人来请去。

益州之主刘璋还真是大脑进了水,发请柬来请刘备进川,也难怪真正的汉家基业该亡,刘邦的子孙们竟然连“引狼入室”这个成语都不知道。刘璋当然更不会知道夺取西川不但在“隆中对”里早已定下来,而且刘备已白纸黑字写在递给东吴鲁肃的字据里。这次刘备进西川,没有必要赘述刘备的演技,反正是大行仁义之名,大叙兄弟之情,而且诉告表情,到了挥泪的地步。后人就搞不懂,刘璋、刘备一个是子承父业的一方诸侯,一个是织席出身的暴发户,他们素昧平生,何来兄弟之情,而且一切都像真的一样。接着刘备做的是借口益州鹰派人物待客不恭,他便反客为主,自领了益州牧。

在戏演到大结局的时候,刘备泪流满面,握着刘璋的手说:“非吾不仁不义,奈势不得而已。”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好在这时,刘备已有足够的实力,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说了。

一贯奉行双重标准罗贯中先生是竭力地袒护刘备的,但连罗先生也没有想到,这位信义之士还是在他的名字里泄了天机,这刘备的“德”还真有点“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