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陶乐县历史沧桑与五堆子

陶乐县历史沧桑与五堆子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陶乐县来龙去脉五堆子历史沧桑原陶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部,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旗、乌海市、鄂托克前旗相望,南以明长城为界与灵武市毗邻,西滨黄河与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和惠农县隔河相望,县辖7乡1镇,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7.5公里,土地总面积909平方公里。陶乐县境内兵沟大峡谷历史上陶乐县境,地处黄河上游,水草肥美,为古代匈奴、戎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

陶乐县历史沧桑与五堆子

陶乐县来龙去脉 五堆子历史沧桑

原陶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北部,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旗、乌海市、鄂托克前旗相望,南以明长城为界与灵武市毗邻,西滨黄河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和惠农县隔河相望,县辖7乡1镇,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7.5公里,土地总面积909平方公里。民国30年(1941)7月,正式由原属宁夏省的陶乐设治局改为陶乐县。

陶乐县境内兵沟大峡谷

历史上陶乐县境,地处黄河上游,水草肥美,为古代匈奴、戎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称为“林胡“,简称“胡”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边患,令蒙恬在宁夏筑垣设郡,屯垦戍边,揭开了开发陶乐的序幕。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军大部队出击匈奴,占领了河套至秦长城以北广大地区,包括今陶乐地区,匈奴向西北渡河而逃。蒙恬筑四十四县城,其中的浑怀障就设在陶乐县。浑怀障位于今陶乐兵沟汉墓西、黄河古道东,为银北最早的建置,也是宁夏的最早建置之一。

秦覆亡前后,为匈奴部落占领。西汉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率军夺回黄河河套地区,浑怀障成为浑怀都尉治所,属北地郡富平县辖。

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徙历下(今山东济南)居民于此”,遂有“历城之名”。北周天和年间(566~577),在此先后置历城县、建安县,后又置历城郡。隋朝置建安县,开皇十八年(598)改广润县;仁寿元年(601)改灵武县。唐武德五年(622)迁移,经历了800余年的沧桑巨变,古城浑怀障终被废弃。至五代末年(960),此地为党项羌族游牧。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夏州李继捧率领族人首领270余户,民户5万余帐投附宋朝,其族兄李继迁反对降宋,率部奔往地斤泽,联合党项其他部落,抗宋自立,从此陶乐成为宋夏交战之地。宋天圣二年(1024),西夏首领李德明在今县地北境筑有军城“省嵬城”。

元末及明初,陶乐全境为蒙古族游牧之地。明代陶乐处蒙汉交界处,成为明朝防备瓦剌、鞑靼侵扰的边防前哨。明成化十年(1475)修筑了一条南起横城、东至绥德的长城,内为明,外为蒙,并多次在长城边交战(这条长城今天依然可见)。修筑一道接河西旧长城终点,从内蒙古巴音陶亥黄河东岸开始,迤南过都思兔河,沿黄河东岸、省嵬山西麓南行,经陶乐县县城高仁镇、月牙湖达横城,全长50多公里的长城,这是一道非正式长城,叫做“陶乐长堤”。

明、清两朝,陶乐县境长期为蒙古鄂尔多斯部牧地。明末清初属于鄂尔多斯右翼中旗(即鄂托克旗)。蒙语将县城和黄河两岸的滩地统称为“察汉托辉(护)”,意即“白色的湾子”,也称“托护(勒)滩”。至民国初县境一带通称为“陶乐湖滩”,民国30年(1941)建县时,正式命名陶乐。也有人认为“淤积成滩,陶、乐二姓管领牧地,故名陶乐湖滩”。

五堆子是陶乐县居民的最初聚集点,是陶乐近代农业的发祥地。因此,五堆子对于陶乐农业经济的发展起过特殊作用,也是宁夏沟通毗邻省区,尤其是汉蒙兄弟民族之间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乾隆四十九年(1784),黄河改道西流,将河西平罗县的东永惠堡东部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2公里的土地和居民甩到河东,从而发生地界争端。《平罗记略》载:“一除乾隆四十年渠口、正闸、东永惠、红岗堡河崩地一百二十五顷。”上列四堡的位置正东就是当时的内五堆子地段。由于黄河改道,西岸之境没于河,东岸淤出新地,而鄂托克旗蒙古不承认此地,只认一河为界,因此,平罗地方将官司闹到朝廷。乾隆皇帝追问此事,陕甘总督福康安如实回禀,认为是“蒙古贪利”。于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派侍郎赛因博尔济图前往复勘,仍照从前所定黄河旧流之地为界,定桩立碑,以上几堡人由河西就近逾河到河东定居。这些人虽在此定居,户籍仍然是平罗人,向平罗县府交纳赋税。(www.xing528.com)

陶乐县地图

《蒙古游牧记》卷六记载:“乾隆四十九年(1784),陕甘总督福康安奏称鄂尔多斯黄河改道西流,原在河西民人反在河东该处,蒙古贪利滥以现行黄河为界,谓占据伊等游牧地方。”又载:“派侍郎赛因博尔济图前往复勘,仍照从前所定黄河旧流之地为界,定桩立碑办理完备。”为此清廷派员前往勘定,“仍如前黄河旧流之地为界,钉桩立碑”。乾隆五十年(1785),经陕甘总督奏准,平罗县与鄂托克旗在今五堆子乡附近立汉蒙界碑5座,界内由平罗县辖,称“内五堆子”;界外由鄂托克旗辖,称“夷五堆子”。此后,河西农民陆续前往垦荒,逐渐形成沿河东岸的垦殖区,清末民初为平罗县东永惠堡辖。光绪初年,平罗人谈鸿德在宁夏领到试垦票,向蒙旗租种,开渠耕种。此后,陆续有平罗及外地人到此耕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朝政府蒙旗垦务大臣绥远将军指令伊克昭盟王公派员前往包头,商议垦殖事宜。商定将鄂托克旗南端熟地,东至乌审旗界,西至安边,北至碱柜的河套地、河边地进行垦种。

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清朝政府绥远城将军衙署派出30余人到鄂托克旗陶乐木(陶乐县)挖渠、垦荒,新招民户,认领月牙湖地240公顷、陶乐湖滩地百余公顷,红崖子、五堆子开垦2000公顷,每亩地价银数十钱,修造水车6具引水灌溉。引起当地牧民的强烈反对,牧民把牲畜赶进庄稼地放牧,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绥远城将军衙署协商不通,只好停止放垦,撤回了垦务人员。六月,鄂托克旗“因债界甚多,无可生活,唯有呈请报垦”。八月获准,遂派员到平罗县招民认垦。在平罗县设鄂旗垦务分局,着手丈放月牙湖、五堆子等处土地,还圈定了皇家马料基地

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西盟垦务局详报丈放陶乐湖滩地,修浚普济渠,并对招垦的地界进行划分。设立土堆32个,由五堆子迤西,北接黄河,东、南、西均与内蒙接壤。由五堆子迤南有土堆15个,每年清明,蒙旗边官、县属堡长,共同将界堆加高厚分清界限。“由五堆子迤北,只有界堆二座,中有南北沙埂一道,计自南而北,共有界碑三座,分为南北中,年久碑已扑地,即饬照旧竖立,以杜日后争夺。民界的原有额地二千二百十四亩六厘”,“陶乐湖滩人口约一百五十人,五堆子约三百,大部由平罗移往,以回民为最多,汉人与蒙古人次之,风俗语言,均类宁夏”。

光绪三十三年(1907),开垦两年,因放地不抵百顷,收入有限,用费不赀,请求裁撤垦务分局,十一月撤回包头。鄂旗垦务分局裁撤之后,平罗县于宣统年间续放陶乐湖滩等地,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宣统三年(1911),鄂旗共放地1215.41公顷,应征押荒银4954.83两,每年应征租银286.12两。

民国13年(1924),绥远省主席马福祥建议设“沃野设治局”,派人到鄂旗陶乐大量垦拓,并把以前租卖土地的农户管辖起来,使陶乐地区黄河东岸被开垦的土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由于“沃野设治局”在黄河东岸大量开垦草牧地,引起广大牧民不满,纷纷向绥远城将军衙署上告,绥远省派官员前来鄂旗谈判,划分了地界,把前清时的5个界碑重新竖立起来,每年清明双方都来添土加高,作为界标。

民国18年(1929)十一月,宁夏建省后,省政府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在陶乐湖新设立“宁夏省陶乐设治局”,治理河东新垦之地。而绥远省政府以陶乐湖滩与五堆子系鄂托克辖境,应属绥远省范围,复呈请于该处设沃野设治局,置官管理。民国19年(1930),绥远省将该地改为“绥远省沃野设治局”,河东内五堆子段正式划归绥远辖,从此平罗县东以黄河为界。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日寇侵占绥远,宁夏马鸿逵乘机占领了鄂旗的从黄河东岸流泽(梁后)到都思兔河(巴音陶亥境内)长50公里、宽25公里的面积,将“绥远省沃野设治局”划归宁夏省,改名为“陶乐设治局”,治所设在高仁镇。民国30年(1941),陶乐县设治局升为陶乐县,县政府设在高仁镇。

1949年9月25日陶乐县解放,人民政权建立。1953年12月,县政府迁至马太沟。1954年属甘肃省银川专区,1958年直属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以前陶乐县没有明确的边界标志,为此常与鄂托克旗发生矛盾,宁夏、内蒙古请求中央尽快解决纠纷。1959年5月5~9日,乌兰夫习仲勋、汪锋赴宁召开银川联席会议,本着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生产的原则,就重新划界问题达成协议。规定:内蒙古鄂托克旗和宁夏陶乐县北以枯水沟为界,枯水沟以北、黄河以东地区为鄂托克管辖地区;从黄河起,枯水沟以南、月牙湖以北向东7.5公里,月牙湖及月牙湖以南向东7.5公里为陶乐县管辖地区。此线以东为鄂托克旗管辖地区。

1972年至1975年11月,陶乐县由银北地区领导。地区撤销后,陶乐县成为石嘴山市辖县。1990年,陶乐县辖5乡、1镇、2个居民委员会、28个村民委员会、85个村民小组。截至2001年,陶乐县辖7乡、1镇、2个居委会、3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08万人。2003年,陶乐县撤销,原辖地除月牙湖乡划归银川市管辖外,其余区域划归平罗县管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