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清正廉洁俞德渊:两袖清风的书生

清正廉洁俞德渊:两袖清风的书生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清正廉洁俞德渊两袖清风一书生俞德渊,字原培,号陶泉,又号默斋主人。据《俞德渊世谱》记载;“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九亥时生。”陶澍认为俞德渊有智谋,便派他与众臣商议。而俞德渊一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俞德渊对家乡学子寄予厚望。俞德渊一生著作颇丰,《默斋存稿》《默斋公牍》等著作刊行于世,版藏于关中书院。

清正廉洁俞德渊:两袖清风的书生

清正廉洁俞德渊 两袖清风一书生

俞德渊,字原培,号陶泉,又号默斋主人。祖籍安徽省无为县俞家村。“俞氏世为江左无为州望族,明季始隶籍陕之宁夏……”据《平罗春秋·为官清廉的俞德渊》记载:“德渊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六月,平罗县头闸镇俞家庄人。”据《俞德渊世谱》记载;“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九亥时生。”德渊从小天资聪慧,勤学好问。祖辈早年从事商业,家境殷实,到父亲一代时,因时局变动,家道中落,但父母节衣缩食,坚持送德渊到头闸上私塾。后来,德渊的大哥德涵(号静安)经商,余利以养全家,供弟德渊、德源、德洵、德清上学读书。由于家庭经济好转,德渊转入平罗县城兴平书院就读。德渊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考中秀才。到嘉庆十二年(1807),年届29岁的德渊,已是熟读“诸子百家,程朱理学”,娴熟八股文章。这年恰逢省试,前往应试,考中了举人。

德渊考中举人之后,在书房中高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座右铭,更是潜心备至,临窗苦读,以望科考之日一展报国安民之宏图。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届39岁的德渊,辞别父老乡亲,千里迢迢,赴京赶考。这时的德渊已是满腹经纶、饱学渊博之士。丁丑科考开榜,德渊中进士。殿试之时,嘉庆皇帝颙琰御笔钦点德渊入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佳音传至家乡,平罗地方官员与父老无不欣慰。

道光初年,德渊在京任职期间,皇帝旻宁恩准回乡省亲。动身时携带京城工匠数人回到家乡平罗头闸俞家庄建造府祠。

俞德渊在京任职多年后,改任江南水乡。先后任江苏荆溪、长州县知县,水利同知,后升任苏州督粮同知。道光六年(1826),江苏初行海运业务,德渊总揽其役,亲自制定了章程,工作成绩卓著。道光八年(1828),德渊被巡抚陶澍推荐升任常州府知府。随后调任苏州,任江宁(今南京市)府知府。

俞德渊在任知县、知府时,为官严正廉洁,恪尽职守,从不懈怠。他在酷暑盛夏审判定案时,端坐大堂之上,大汗淋漓,有时疟疾发作,全身颤抖,忍耐办案,直至事毕。

道光十年(1830)冬天,道光皇帝得知两淮盐法十分败坏,派尚书王鼎、侍郎宝兴赴江南,任命陶澍为两江(即今江苏、安徽、江西)总督,共同主持改革盐法。在讨论盐法改革时,与会众臣一般都主张停业官盐,使盐归属盐场或盐户,按盐场或盐户征税,德渊则认为继续实行官商盐,加强管制。

陶澍认为俞德渊有智谋,便派他与众臣商议。俞德渊列举了大量事实,表明了主张,认为盐归盐场后,产值额数难定,又不好稽查,会造成收税难的局面;而盐归盐户,不仅私煎容易拖欠,而且经不住天灾人祸,又不好管理。权衡利弊,还是仍实行官商盐,但需先定章程,重新清核签证,裁减浮加杂费开支。这样既不因新旧接替而停产,又不影响税收和各地用盐。陶澍如实向朝廷上奏了德渊的建议,这一正确建议被朝廷全部采纳,并提升德渊为两淮盐运使,兼护盐漕案院。德渊上任后,为治理混乱的盐规,首先把原来由岸商私自贩运食盐,全部改为派官吏督办,并实行在海运中严格稽查、核价,凡余利如数上交国库的制度。很快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盐规、盐法,既提高了食盐产量,促进了盐运工作,又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俞德渊有知人善用之明,派遣得力官吏办理往来运输业务,致使许多不法商人不敢私贩食盐。每次海运都获很大的盈利,完全充实国库,自己不私取分文。

德渊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美名传颂大江南北。“两淮本脂膏地,运使多以财结权贵及四方游客。”而俞德渊一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尚书黄铖之子黄中民为盐场大使候补,欲得美职。陶澍嘱咐德渊,给予黄中民优等的官差。德渊说“优等的官差用于有功的人,中民没有功劳”,不允美职。

德渊发现江南地方习俗奢侈,便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他自己生活俭朴,其妻子儿女亦行节俭,都身穿布衣,吃粗茶淡饭。在其影响之下,江南一些地方奢侈风俗为之大变。

德渊虽在江南做官,但对家乡平罗的教育发展十分关心。道光五年(1825),时任平罗知县的徐保字,认为又新书院场所狭窄,不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商讨决定,将又新书院西侧的大公馆改为书院。在筹划兴工修葺之际,俞德渊得知了此信息,立即将省吃俭用积蓄下的300两银子,从江苏寄回平罗,用于扩建书院,以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德渊还寄回书信,信中书示又新书院的童生“立志大植,品正察理”,告诫学子努力学习,以求上进,成为有用之才,报效国家。俞德渊对家乡学子寄予厚望。(www.xing528.com)

两广总督林则徐赞许德渊“体用兼赅,表里如一”。两江总督陶澍多次向道光皇帝推荐德渊德才兼备,学识渊博,“其才可大用”。道光也嘉奖德渊的才干。行将被重用时,德渊不幸重病染身,于道光十五年(1835)三月二十日(《俞德渊世谱》说“十二月二十日酉时卒”)逝世。荆溪、常州、江宁地区的人民听到噩耗,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请求为德渊建立祠堂,以示永远纪念。

俞德渊逝世后,朝廷诰封他为中议大夫,灵柩运回平罗,葬于头闸昌润渠畔。两江总督陶澍、两广总督林则徐及同僚共资助白银5万两,在墓之东侧建造了气势恢弘的俞德渊祠堂。到民国年间,祠堂颓圮坍塌,仅存残砖碎瓦。至今,被砸掉头的石狮子仍在原处矗立。

俞德渊《默斋公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将俞德渊墓掘开,暴尸数日后,俞氏后代将其尸体火化。据莫良季老中医等目睹者说,尸体用防腐中药材包裹,尸体仍有弹性,是软尸体。

俞德渊一生著作颇丰,《默斋存稿》《默斋公牍》等著作刊行于世,版藏于关中书院。《甘宁青史略》记载:光绪丙戌十二年(1886)春三月,宁夏府知府黄自元(字堇虞,湖南安化人)下令平罗到处搜录俞德渊著作,将以付印。《甘宁青史略》作者慕寿祺说:1916年“国纪五年(即民国5年)夏,(他)由五原回宁夏道,经平罗在案头得读《默斋公牍》,经济文章兼而有之”。

俞氏祠堂雕砖

俞德渊作为清朝后期的一名知识分子、一名封建官吏,在“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腐败政治体制中,能够克勤克俭,守住清贫,成为一代清官,实为桑梓之幸,为故乡平罗增色不少。谁料想“文化大革命”中竟被红卫兵掘墓焚尸而落得墓毁祠荒,只有那无头石狮还忠实地守卫在破旧的祠堂旁边,向家乡的人们诉说着一代名臣的清廉德操和历史的沧桑。而今仍然时有文人雅士怀着崇敬的心情结伴到祠前凭吊,扼腕中更多的是对德渊品行的崇敬与慨叹。有诗为证:

观平罗俞翰林祠前无头石狮有感

俞公祠冢变荒丘,石兽无头守不休。

面对师公思名节,甘研翰墨续春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