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通智修渠利千秋,旱涝保收赛江南

通智修渠利千秋,旱涝保收赛江南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通智修渠利千秋旱涝保收赛江南通智是清朝满洲正黄旗人,历任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卿、盛京工部侍郎、兵部左侍郎及尚书等职。清廷对以上两奏章极为重视,遂将两奏章交由议政王大臣核议。通智上奏并获准在惠农、昌润二渠灌区内设新渠、宝丰二县。在灌区群众中流传说,通智开成惠农渠后,沿渠设堡寨,均以“通”字命名。雍正听信谗言,降旨把通智杀在惠农渠正闸桥处。但考证历史,通智开惠农、昌润二渠后,又整修了唐徕等渠。

通智修渠利千秋,旱涝保收赛江南

通智修渠利千秋 旱涝保收赛江南

通智是清朝满洲正黄旗人,历任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卿、盛京工部侍郎、兵部左侍郎及尚书等职。雍正年间奉旨来宁夏开惠农、昌润二渠,并整修唐徕、汉延、大清三渠,在宁夏水利发展史上有卓越贡献。

康熙五十年(1711),明末趁乱擅自进入宁夏的插汉部蒙古牧民奉旨移驻黄河以东鄂尔多斯牧区,留下黄河西岸(今银川北部平罗、石嘴山一带)查汉托护(蒙语,也译作插汉拖辉,意为河湾牧地)牧场大片滩地,宜开垦耕种。

清雍正二年(1724),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到宁夏视察,在查验地形时,发现平罗县东南沿黄河一带,“查汉托辉至石嘴山等处,宽阔一百余里,旷野平衍,其土肥润,籽种俱皆发生,气候适宜;且地临黄河,易于引水,旧有六羊河,皆系旧渠;大沟、黑龙口、倒流河、黄泥河、董家河,皆系引水分水之路,遗弃年久,虽有形迹,俱皆泥沙淤塞。若修造渠坝,及放水之闸,两岸可以耕种万顷。”遂上奏朝廷,建议兴办农垦,移民实边。

通智

与此同时,甘肃巡抚石文焯也向朝廷上奏:“宁夏东北五十里,插汉拖辉地方,南北延袤百有余里,东西广四五十里,或二三十里不等;东临黄河,西至西河,其地平衍,可以开垦。自鄂尔多斯迁移之后,十余年来,小民亦有私垦者,必得开渠通水,筑堤建坝,以时启闭,以资溉灌,则旷土竟成膏壤。”

清廷对以上两奏章极为重视,遂将两奏章交由议政王大臣核议。雍正四年(1726)二月,议政王大臣等奏云:“插汉拖辉,为汉唐灵州之地,当时广置屯田,至元间,置屯田万户所,套夷渡河而西,侵占内地,葫芦河之东,居民不得耕种,遂致废弃。我朝德洋恩溥,番夷臣服,鄂尔多斯移归套内,以河为界。插汉拖辉之地久属版图,今宁夏卫(当时尚未改县)汉唐二渠之支流,有百家、良田、满达等渠,向皆在插汉拖辉左近,若仿其遗迹,开渠建闸,诚裕国利民之善政。”

当时,清廷以隆科多与石文焯二人所奏地区,垦田多寡,建闸修堤,情形互异,遂将两奏发交川陕总督岳钟琪,令其亲至该地验看,并派大理寺卿通智带两奏章并地方画图同往,实地验看。岳钟琪、通智到宁夏插汉拖辉验看后,向朝廷奏云:“臣遵旨,同通智将隆科多、石文焯所奏插汉拖辉开渠建闸之事,按图验看,自插汉拖辉至石嘴山,筑堤开渠,有地万顷,可以招民耕种。请于插汉拖辉适中之地,建城一座,设知县一,设典史一,并将李岗堡把总一、兵五十名,移防县城。石嘴山地方,请拨平罗营守备一、把总一、兵一百名,分汛防守,自河西寨至石嘴山,筑堤二百余里,开渠一道,建拦水闸八座,请于七月动工,招民开垦,以资灌溉。”同年五月,雍正皇帝依据议政王大臣等议复,降旨,着通智留查汉托辉地方,加派户部侍郎单畴书与通智共同办理开垦修渠事务。“复拣选部、道、府、州、县十五员,命赴工所,分司其事。又奏请调取官弁武举等十有二人,共襄厥工。”大渠于雍正四年(1726)七月动工,至雍正七年(1729)五月竣工。费银十六万两,“以为工匠车船、一切物料之用,纤微不累于民。”渠成后命名“惠农渠”。以陶家嘴南花湾为进水口,渠长150公里,口宽十三丈至尾收为四五丈,底深丈一二以至五六尺不等,高者洼之,卑者培之,引入西河尾并归黄河。渠上建进水及尾闸各1座,退水闸及暗洞各3座。沿渠架桥22座,两河架桥16座。大渠开设灌田支渠百余道,支渠长七八里以至三四十里不等,均作陡口飞槽,又沿渠各制小陡口、小獾洞千余道,以相引灌。“自此沟塍绣错,二万余顷良田无不沾足。”于渠之东循大河筑长堤160公里,以防黄河泛滥危害渠堤,又于渠西疏通西河旧淤175公里,以泄汉、唐两渠,诸湖碱水。各闸旁建水手房42所,以司启闭。遍置塘房37处,稽查边汛。大渠长堤以西至西河,兼恃防护堤,两岸俱夹植垂杨10余株,其盘根可以固堤,其材可供岁修。

通智上奏并获准在惠农、昌润二渠灌区内设新渠、宝丰二县。雍正四年(1726),设新渠县(县治在平罗姚伏镇东),雍正六年(1728)设宝丰县(县治在今惠农省嵬城西)。两县均筑城池,设文武官员,管理县域农耕、商贸、教育等事务。雍正六年(1728)谕令“广行招募远近人民,给以牛具籽种银两,俾得尽力开垦,给为世业”,“凡属本籍之人,不论文武官员或现任,或家居,均得踊跃从事,急先垦种,不可观望固循,耽延善举”。同时,朝廷发帑银15万两,招来宁夏、宁朔、灵州、中卫固原等地移民万余家到查汉托护等新开垦区落户。清乾隆三年(1738)十一月二十四日,宁夏大地震,平罗、新渠、宝丰三县城池震毁,境域灌溉渠道俱坍塌。新、宝二县于清乾隆四年(1739)并入平罗县。清乾隆三年至四年(1738~ 1739)惠农渠修复。乾隆八年(1743),宁夏太守杨灏奉旨复修昌润竣事,又招来移民3500多户,耕种熟田3167顷。其中赤贫700多户,官府帮助解决其居住、耕种、农具和口粮等困难,放宽征粮标准,并延长免征年限。各户场院菜地也不受限制。

唐、惠、昌三渠图

昌滂渠进口段砌护

清乾隆三年(1738)十一月,甘肃巡抚元展成上报:新渠、宝丰二县,雍正七、八年等实耕田地74093亩。到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时,惠农渠已灌田271170亩,乾隆四十年(1775)时,昌润渠已灌田101850亩,二渠合计灌田373020亩。惠农、昌润二渠灌区已成为“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的秀丽富饶地区。受惠人民为纪念通智开渠的功德,在新建堡寨命名时均加“通”字,如通昶、通贵、通成、通伏、通宁、通润、通吉、通义等,号称通八堡,“盖欲使见其事,即如见其人也”。在灌区群众中流传说,通智开成惠农渠后,沿渠设堡寨,均以“通”字命名。有人借此向雍正皇帝奏本说通智把开渠的功德据为己有,是贪天之功,图谋不轨。雍正听信谗言,降旨把通智杀在惠农渠正闸桥处。通智蒙冤被杀,尸身不倒,监斩官回奏,皇帝也觉奇怪,不是冤案,有此怪相,遂封通智为唐徕、汉延、大清、惠农四渠总龙王,并在杀通智处建庙塑像,规定四渠每年开水时先要到此祭奠总龙王,以慰忠魂。建庙祭祀确有其事。但考证历史,通智开惠农、昌润二渠后,又整修了唐徕等渠。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由兵部侍郎升为兵部尚书,并无冤杀之事。

惠农、昌润二渠工程告竣后,通智又奉旨同光禄寺卿史在甲,于雍正八年(1730)五月,勘察大清、汉延、唐徕三渠水利事务。见三渠应修浚之处甚多,唐徕渠尤甚,于是奏请先修唐徕,后修大清、汉延二渠。同年十月工部议复,应如所请:唐徕渠自青铜峡108塔寺下,分河流为进水口,由大坝绕宁夏城,过平罗,入于西河,绵延154公里,沿贺兰山一带田地,均资灌溉,虽例设岁修,而司其事者,多因循苟且,遂至闸座倾坏,渠身淤澄。通智等于清雍正九年(1731)二月二十日兴工至四月十四日竣工放水。“计砌石加固迎水 长三里另十丈,并在大坝正闸以上五里处增建滚水石坝三十丈,改建退水闸三座,添木补修渠上桥十七座,新建桥二座”,并彻底浚修渠身,“不但淤者去之使平,薄者加之使厚,低者培之使高,窄者展之使宽,即渠内大坡,约下三四尺以至丈许,且将尾梢引入西河,水有攸归,地也可垦。”又于正闸梭墩尾及西门桥柱上刻画数,测量水位,兼察淤澄。整修后的唐渠规模一新,渠流充畅,高下地亩均得浇灌。共灌原宁夏、宁朔、平罗三县田345780亩。

由于黄河含泥沙较多,每年灌溉之后渠道都要清淤,向来民夫挑渠取土只用锹转,一锹之土需数人转之方得达岸,通智让改用背笼(亦名背斗)“由一人背负远送,用工少而取土多,锹送费工之弊一空而洗”。又虑民夫岁修惮于深浚,以巨石镌“准底”字样埋于唐徕、汉延、惠农等渠”正闸及测水处所之下,每年春工总以挑见此石为准”。

惠农、昌润二渠建成至今已270余年,因黄河河道变迁曾多次改移进水口。民国29年(1940),宁夏省建设厅厅长李翰园主持又移惠农渠口于西河口,与汉延渠、大清渠口由西河引水,渠口从此稳定,进水有保证,岁修工料亦较前减少。但每年春工期仍征用数以千计的民工到渠口进水段打石结,当时是用人拉犁铧,疏松淤积的泥沙卵石,再用背斗背运上岸,劳动条件极端恶劣,在民工中流传着“走大坝,过小坝,西河口拉犁铧,稀里里,哗啦啦,有奈何,不拉它,无奈何,拉犁铧”的民谣。新中国建立后,针对旧渠低洼弯曲的状况,培厚增高堤岸,裁弯扩整,改建桥闸,裁并支斗口。1956年将昌润渠并入惠农渠,经过多年的整理,现今惠农渠渠身顺直,断面稳定,水位提高,由河西总干渠原唐徕渠三闸(汇昌闸)引水,流经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惠农6县(市、区),至惠农区尾闸乡入第五排水沟,全长175公里,灌区控制面积190万亩,实灌地110万亩,渠口进水量97立方米/秒,是宁夏仅次于唐徕渠的第二大干渠。(www.xing528.com)

道光《平罗记略·艺文·惠农渠碑》一文中记载:“黄河发源于昆仑,而朔方一带导引灌溉,厚享其利焉。独查汉托护(即今平罗县黄河西岸南自通伏北到惠农的地方),沃野膏壤,因汉、唐二渠余波所不及,遂旷为牧野。我皇上轸念宁夏为边陲重镇,建新城,设将军,领兵驻守。特命侍郎臣通智、臣岳钟琪详细踏勘。嗣命臣通智偕侍郎单畴书专董是役,复拣选在部、道、府、州、县十五员,命赴工所,分司其事。又奏请调取官弁武举等十有二人,共襄厥工。”通智在选调官弁武举时,其中选调了武举田会蓝。田会蓝,号逢玉,出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月二十三日子时,家住宁夏中卫县宁阳四百户田家营。田会蓝接到通侍郎的调令后,倍感荣幸,深知修渠垦田是造福宁夏人民的伟业,便毅然离开家乡,只身赴任,为国为民效力。

雍正四年(1726)七月,修筑惠农渠、昌润渠及垦田工程同时兴工。田会蓝接受任务后,即赴工地,恪尽职守,始终坚守工地,与民夫同甘共苦近5年之久。雍正八年(1730)惠农渠、昌润渠大功告成,并开垦耕地74093亩,招徕移民万余户到查汉托护新垦区落户。与此同时,田会蓝也奉兵部侍郎通智、户部侍郎单畴书、驻宁大将军岳钟琪之命,举家迁居至平罗县头闸镇西永惠堡,开创基业。

田会蓝在修渠、垦田工作中兢兢业业,作出了应有贡献,通侍郎赠匾额曰“任重闾师”。朝廷诰授田会蓝“武德将军”“吏部候铨参将”,当时当地民众评说:“逢玉大人,职列镇殿,誉压乡邦,待族有道,教子有方,值此际,治家治国,无怠无荒,义行耆德。”深受朝廷嘉许与当地民众拥戴。

道光《平罗记略·人物·义行》中记载:“田会蓝,西永惠堡人(由中卫迁至此地之称),雍正间,随通侍郎开垦滩田,决堤灌水,民各有秋。并筑昌润渠迎水堤、退水闸,今颂其德勿衰。”

清乾隆三年(1738)十一月,宁夏发生强烈地震,平罗、宝丰、新渠三县城垣、房屋、渠道、堤坝全部倒塌,压死官民5万余人。新、宝二县裁汰,归入平罗县。乾隆五年(1740),惠农渠由承修官宁夏道钮廷彩修复。地震后,总督鄂弥达上奏修复昌润渠,旋河水涨溢,冲决长堤,在四堆子以上叙筑横埂,分埂内、埂外,埂内原属新渠县域,招民垦种,引惠农渠水灌;埂外原属宝丰县域二十四堡,田地无水浇灌而弃之。乾隆八年(1743),宁夏太守杨灏上任后,向朝廷上奏了修复昌润渠的理由,即“宝丰田视新渠肥美”等,经朝廷议决,报皇帝批:“开渠辟垦,皆务农之本,实慰朕怀,钦此。”杨灏按照朝廷的旨意,筹集资财,选调施工人员,征调民夫,立即动工修复昌润渠,当年工竣。引惠农渠旁仁义、交济、六墩三口一梢归入昌润渠,挑挖浇灌。至此,埂外之地,即原宝丰县境的田地,复招农户垦种。共招徕农户3500余户,开垦熟田316700亩。由于有充足的自流灌溉,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田会蓝自雍正八年(1730)举家迁居平罗县头闸西永惠落户垦种,居住地仍用中卫居地之名田家营。会蓝居中卫四百户时,勤奋务农,家道殷实。迁入平罗后,他不以随通侍郎等修水利、垦荒招民发展农业生产而居功自傲,仍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身份开荒种田,开创基业。会蓝带领全家老少在处女地上奋斗了25年,开垦了数百亩荒田,修建起了庄园,开起了烧坊(酿酒作坊),积累了巨额资财。此时,会蓝的三个儿子,长子田登年、次子田登籍、三子田登科,在父亲的教诲下,效父兴修水利造福地方义举,也为平罗县的水利建设付出了心血,为后人称颂。

到乾隆三十年(1765),平罗县域黄河以西,土地平坦肥沃,有自流灌溉的条件,招徕垦户开垦了大量的荒地,但昌润渠靠引惠农渠水不能承担灌溉之需,使新老农户广种薄收,步履维艰。当时,宁夏府意欲改变缺水之现状,但府衙经济匮乏,无能为力。此情此景,田会蓝父子心知肚明,便产生了一个宏伟的设想,要增加昌润渠的引水量,满足梢民浇灌用水,必需改变两渠(惠农渠、昌润渠)一口引水的现状。田氏父子经过实地踏勘,认为由宁夏县通吉堡溜山子开口,引黄河水直入昌润渠,方能彻底改变缺水现状。此时,田会蓝因年事已高,便与三个儿子商议决定,由三子登科向宁夏府请示由田氏家族“自备人夫”,完成引水工程。登科为乾隆丁卯科武举,即乾隆十二年(1747)应试中举,在平罗县有较高威望,宁夏府知府张为旃批准了田登科开新口引黄河水入昌润渠的实施计划。田会蓝父子在宁夏府、平罗县官员的支持下,立即启动了兴工的准备工作。田会蓝招聘了有修渠经验的能工巧匠,对总体工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后,便指定三子登科为兴工总理,长子登年、次子登籍负责招工、备料,共襄其役。万事齐备,立即兴工,翌年竣事。该渠由通吉堡溜山子开口至梢水永屏堡归入黄河,全长180里,共建桥、闸14座,大小斗渠113道。该渠建成后,按昌润旧制,名曰“复兴昌润渠”。该渠输水量大增,满足了新老农户浇灌农田的需求,使平罗县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初三午时,田会蓝与世长辞,享年74岁,安葬于平罗县头闸西永惠堡。乾隆三十八年(1773),朝廷发帑对田会蓝墓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墓地立“诰授武德将军逢玉翁”石碑一座,碑傍立石对联一副,联云:“飞云自在水藏宝,化露方寒风动珠。”碑傍立石旗杆一对,外雕人物花草等类。前设石供桌,摆列石香炉供器,傍列石猪、石羊等类。明堂前拜台兜金等,筑围墙十余丈,外植榆柳等树,四角石柱四根。门外旗杆一对,亭子三间,以备春秋祭所,令人看守,以垂永远。

田登科主持修筑“复兴昌润渠”功劳卓著,民众感其恩泽。朝廷例授武林郎、吏部候铨千总,例赠登科妻妣氏宜人。嘉庆元年(1796)至嘉庆九年(1804),湖北、四川等地白莲教众在王聪儿、王二槐等人率领下发动起义,起义很快蔓延至河南、湖北、四川三省。清政府派大兵前往镇压,史称“征川楚”。起义军转战陕西、甘肃等地,前赴后继,坚持9年之久,最后被镇压。田登科也随清军前往征战,在战斗中阵亡,朝廷给予恤典。

田登年长子田琮,平罗廪贡生,乾隆十三年(1748)建筑新庄墙垣。治家有方,积蓄丰裕,远近称道。太宜(明清时五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号)人故,两广总督牛建备礼来,赠联云:“一福二寿三康宁,夫举子贡孙秀士。”平罗知县何世宠与之赠匾曰“仁为家传”,“士大夫咸称之果有道之君子,非虚誉也”。例赠田琮为修职郎,例赠妻宋氏为孺人(古代称大夫的妻子,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田琛(登年二子)长子田树颎,太学生,道光年间,平罗县域渠道被河水冲损。田琛靠开烧坊积累的钱财,解囊修葺,民田得以灌溉,还疏财怜穷济危。年六十无子,娶二妻,连生二子,均入庠,厚德之徵也,例赠迪功朗。其妻东永惠王秀之女,性贤淑,待人宽厚,例赠孺人。

惠农、昌润二渠的开凿大大地促进了银川平原北部地区的开发,大量土地被开垦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雍正年间的诗人法海曾写诗赞道:

长堤一带柳毵毵,永字题桥闸有三。

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