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党项建立大夏国、元昊离宫与沉酒色与当代回族音乐

党项建立大夏国、元昊离宫与沉酒色与当代回族音乐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党项建立大夏国元昊离宫沉酒色唐宋时期,在我国西北一带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这就是党项族。大臣经常劝阻,元昊不听。二月六日这一天,没藏氏在营帐中生下一子,因河之名取名宁令两岔,“宁令”为党项语欢喜的意思,表示了元昊对他的宠爱。元昊与诸妃到贺兰山离宫中享乐,沉湎于酒色之中。自元昊杀害野利兄弟,野利氏失宠,其子宁令哥爱妻被夺去,母子二人仇恨交加,又恐元昊加害他们,为此日夜焦虑不安。

党项建立大夏国、元昊离宫与沉酒色与当代回族音乐

党项建立大夏国 元昊离宫沉酒色

唐宋时期(6~13世纪),在我国西北一带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这就是党项族。这支部族自唐代西迁而来,在西北地区落地开花,发展壮大,成为割据一方的武装集团。到北宋时,其首领李继迁利用宋、辽连年打仗无暇西顾的有利时机,乘机扩大地盘,于1002年率领大军一举攻占了灵州,改称西平府,作为新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004年他死后儿子李德明即位,德明仍利用宋、辽长期战争,宋国库空虚的现状和统治者害怕打仗、只求苟安的心理,于1005年同北宋签订了和约(史称“景德和约”),德明向宋称臣,宋以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并赐国姓赵(即赵德明),每年送岁币银4万两、绢4万匹、茶2万斤,并设置榷场(即商品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德明在其二十多年(1004~1032)的统治时间里,一方面注重生产,使西夏的农耕地区出现了恢复发展的局面,一方面又采取多种手段,从宋朝取得优厚的经济利益,大大地积累了物质财富,实力更加强大。1020年德明又将都城从灵州迁到了怀远镇(即今天的银川市兴庆区),并将其改名为兴州。北宋天圣十年(1032),西夏王赵德明去世,其子元昊嗣位,首先去掉唐、宋时期所赐给的李、赵姓氏,自号嵬名氏,自称兀卒(即天子的意思)。

1033年元昊升兴州为兴庆府,大兴土木将兴庆府建成“周回十八里相传以为人形”的西夏都城。北宋宝元元年(1038)十月一日这一天,在兴庆府南郊,高筑祭坛,祭拜天地,自称“兀卒”即汉语“皇帝”,国号“大夏”,西夏语为“大白高国”,音译为“邦泥定国”,定都兴庆府,大封群臣,元昊下旨命群臣奉册为祖宗上谥号,追谥祖父李继迁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墓号裕陵,祖母野利氏为顺成懿孝皇后;追谥李德明为光圣皇帝,庙号太宗,墓号嘉陵,母亲卫慕氏为惠慈明太后;封妻野利氏为宪成皇后。立长子宁明为皇太子。这时大夏国的领域,东临黄河,西至玉门关(今敦煌西小方盘城),南迄萧关(今宁夏固原北),北抵大漠。除保有夏、银、绥、省、静、灵、盐、胜、甘、凉、瓜、沙、肃诸州外,又新升部分重要镇堡为州,如洪(今陕西靖边)、定(今宁夏平罗)、威(今宁夏同心)、龙(今陕西志丹北)诸州。元昊在大夏国境内设十二监军司,拥有50万军队,形成了与宋、辽抗衡的局面。

元昊建立自己的割据政权以后,在贺兰山大水沟东(今宁夏平罗县境内崇岗镇南)建离宫,台阁高十余丈,整日与诸妃游宴其中。经宁夏博物馆考古认定,西夏离宫遗址,位于平罗县城西南45千米的大水沟沟口两侧,南北长约4千米。沟南遗址上有建筑台地数十座,其中最大的台面长100余米,前后宽70余米,高出地面12米左右,最小的台面长20余米,前后宽10米,高出地面8米,其余台地高低不一,在5~15米。沟口北侧有三组建筑台地:第一组台地为上下两层,南北长近100米,高出地面30米;第二组台地位于第一组台地之北,修筑在沿山200米的山坡上,自下而上共分四层,最上层高出地面100米左右,每层台面宽60余米;第三组台地位于第二组台地东北,在沿山坡500多米的地方,修筑台地3处。所有台地,台面都较平坦,其后端是将山坡劈去,与台面形成直角,前端则以块石砌成直壁,台地两侧或正中砌有石台阶。台地上及附近有大量西夏时期的琉璃砖瓦、鸱吻、瓦当和滴水等建筑残件等。从离宫遗址的规模与建筑残件,可看出两座离宫恢弘的气势。

据史书记载,元昊的妻室(后妃)有8人之多。按其结婚的先后,可大约定为卫慕氏、耶律氏、野利氏、索氏、都罗氏、咩迷氏、没口移氏、没藏氏等。其中,没口移氏本来是元昊的儿子宁令哥之妻,元昊见儿媳没口移氏生得亭亭玉立,美艳动人,竟然自纳为妃,称为“新皇后”。他在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修造行宫,同没口移氏吃喝玩乐,尽情享受。这件事使野利氏的叔父野利遇乞十分不快,对部下散布对元昊不满:“今新得没移氏,即为营内,何重之若是耶?”牢骚话传到元昊耳里,元昊就对他产生恶感,后来宋朝又巧用反间计,元昊终令其自杀。野利旺荣、遇乞兄弟相继被除掉之后,元昊知道是中了敌人诡计,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野利氏后来又常在元昊面前痛哭流涕,诉说二位叔父死得冤枉。野利遇乞被赐死时,他的妻子没藏氏逃往三香家尼姑庵中出家为尼,得以免死。这时元昊下令访寻野利氏遗口,从三香家迎回宫中。元昊又与没藏氏私通,被野利氏发现,元昊令没藏氏出家为尼,赐号没藏大师,居住在兴庆府的戒坛寺中。元昊经常到戒坛寺同没藏氏幽会。甚至在出猎时,也带没藏氏同行,并同住于行营之中。大臣经常劝阻,元昊不听。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二月,元昊出猎,仍用车马载了没藏氏一同出行。行营驻扎在一条叫两岔的河边上。二月六日这一天,没藏氏在营帐中生下一子,因河之名取名宁令两岔,“宁令”为党项语欢喜的意思,表示了元昊对他的宠爱。这就是后来继承元昊帝位的毅宗谅祚,谅祚即取两岔之谐音。没藏氏生谅祚后,被封为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的哥哥没藏讹庞被元昊擢升为国相,悉以国事委之。元昊与诸妃到贺兰山离宫中享乐,沉湎于酒色之中。于是没藏氏兄妹开始策划谋害太子宁令哥、立谅祚为太子的阴谋。

自元昊杀害野利兄弟,野利氏失宠,其子宁令哥爱妻被夺去,母子二人仇恨交加,又恐元昊加害他们,为此日夜焦虑不安。这被没藏讹庞知道了,就想用借刀杀人之计,除掉宁令哥。没藏讹庞派人同宁令哥密谋作乱,刺杀元昊。宁令哥轻信没藏讹庞所谓的支持,遂暗中联络野利族人浪烈等人,等待时机下手。(www.xing528.com)

西夏古书残片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元宵佳节这天,元昊拥诸妃整日饮酒作乐,至深夜已是烂醉如泥,由侍从扶入宫中,正待进入卧室时,宁令哥一剑挥去,将元昊鼻子整个削掉。没藏讹庞以谋叛罪将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捕获处死。

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受了惊吓,又气恼不过,鼻创发作,过了一夜,不治而死。元昊临死前下遗命,由从弟委哥宁令承继帝位。元昊死后,诸大臣诺移赏都、埋移香热、嵬名浪布、野乜浪罗等与设藏讹庞商议拥立新帝事时,提出遵从元昊遗言。没藏讹庞反对大臣的意见,说:“委哥宁令非子,且无功,安得有国!”诺移赏都说:“国今无主,然则何所立?不然,尔欲之乎?尔能保守夏土,则亦众所愿也。”没藏讹庞这才说出自己久藏心中的打算,他说:“予(我)何敢哉!夏自祖考以来,父死子继,国人乃服。今没藏后有子,乃先王嫡嗣,立以为主,谁敢不服。”众大臣听了,慑于没藏讹庞的权势,只能点头称是,并择日奉立刚满周岁的谅祚为帝(即毅宗,西夏第二个皇帝),尊谅祚母没藏氏宣穆惠文皇太后。没藏讹庞以诺移赏都等三大将掌兵权,自为国相,总揽夏国军政大权。

由元昊时期开始形成的母后干政、外戚专权,祸及西夏国后世。这是西夏政治斗争的特点之一,也是西夏政治日趋腐败,逐步走向衰亡的祸端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