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贺兰山探秘:石器文明与鸿蒙开启

贺兰山探秘:石器文明与鸿蒙开启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贺兰山下探奥秘石器文明开鸿蒙贺兰山位于宁夏西北部及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地带,东临银川平原,西接阿拉善高原,呈东北—西南走向,蜿蜒200余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主峰海拔3556米,形成于晚期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距今约一亿年,从地质学上来说是一条年轻的山脉。

贺兰山探秘:石器文明与鸿蒙开启

贺兰山下探奥秘 石器文明开鸿蒙

贺兰山位于宁夏西北部及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地带,东临银川平原,西接阿拉善高原,呈东北—西南走向,蜿蜒200余公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主峰海拔3556米,形成于晚期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距今约一亿年,从地质学上来说是一条年轻的山脉。她因怪石嶙峋、巍峨挺拔形似飞奔的骏马而得名(“贺兰“一词在蒙古语中就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挺起她巍峨的身姿,西阻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并遏制了腾格里大漠狂暴风沙的东进,东滞来自东方的暖湿气流,成为平罗天然的屏障。滔滔的黄河水由南向北流经平罗,为这块土地提供了自流灌溉之利。这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夹在高山大河之间、地势平坦的平罗成为土地肥沃、水草茂盛、物产丰富、山川美的风水宝地。也正是这种自然条件,为生产力极为低下,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原始社会的先民们,提供了比较有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平罗地区在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从而孕育了平罗的古代文明

平罗县境内硅化木

1919年,比利时神父肯特在灵武的清水营,发现了一件数万年前披毛犀牛头骨和一件经过人类修整过的石片,引起考古学界的重视。从此水洞沟开始走进中外考古界的视野。中外考古专家们开始频频到水洞沟探险和考古研究,这些考古研究一层层揭开了水洞沟神秘的面纱,将一幅幅远古人类描绘的色彩斑斓的风俗画展示在世人面前。考古专家们对水洞沟出土的大量化石文物用包括C-14测定在内的多种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证明水洞沟遗址的年代为距今4万年至2.7万年,将水洞沟遗址的研究工作推进了一大步。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牛达生、杜玉冰在其《石嘴山地区原始社会文化遗存》中指出:“水洞沟发源于灵武县境,经陶乐县(2003年陶乐撤县大部分并入平罗县)南境流入黄河。在石嘴山市境内,也曾发现过水洞沟类型的石器。所以,只要不拘泥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水洞沟时代的人类,就是石嘴山地区最早活动的人类,就是石嘴山地区最早的文化。”远古人类是在大范围的游走中狩猎和采集食物解决生活问题的,水洞沟与平罗县毗邻,平罗县也应是旧石器时代(史学界把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大量考古出土的文物证明,那时候我们的先民们,已掌握了钻孔、磨制技术,会用兽皮缝制衣物,用火烧烤食物。尤其是火的使用,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漫长进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有了火人们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和烧烤食物,由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进入吃熟食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使生活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人类经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之后,在距今一万年前时,西部进入新石器时代(史学界把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又因为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细腻而光滑故又称为细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也叫细石器时代)。(www.xing528.com)

迄今为止,已在平罗县境的暖泉、明水湖、简泉、高仁镇、程家湾、察汗埂等多处发现细石器文化晚期遗址。细石器时代晚期的居民,虽然仍然使用石器,其经济生活仍然是以狩猎为主。但由于弓箭的使用,特别是大型柳叶形尖状器,即投枪或矛头制作技术的改进,从而有可能使其狩猎技能有进一步的提高。除能满足最低生活需要外,还可将那些受伤的野生动物暂时圈养起来,以备需要时进行宰杀。这样,就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从而把人类的社会经济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从这些遗址的分布特征看,大都选择在周围既能放牧狩猎,又能保证居民和牲畜饮水需要的场所。细石器文化遗址,又以平罗暖泉遗址为典型。暖泉遗址位于平罗崇岗镇暖泉村南约3公里的贺兰山洪积坡上,居室的结构为浅地穴式单间,形状成方圆角,边长约3米,房址中央还设有一圆形灶膛,供取暖和做饭用。灶膛的后壁嵌一个口沿饰锯齿纹、腹部饰绳纹的夹砂圆底罐,从罐内残存的灰烬看,圆底罐是居民用于保存火种的器皿。在灶膛的旁边,往往有一副磨盘和磨棒,可能是用于碾磨采集来的草籽等食物的早期加工工具。居址内遗物不多,只有少量细石片。从这居室的房址只有9平方米来看,它只能适用于对偶婚的小家庭使用,经济生活除了畜牧狩猎外,采集经济还占有一定的地位。这种情况正反映出妇女从事采集、畜牧等比较稳定的经济生活,男子从事不稳固的狩猎经济生活,从而社会地位较低。婚姻家庭以女子为主的社会组织状况,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般特征。

从遗址可以看出,这时的居民已经开始定居生活,他们居住在可以遮蔽风雨的浅穴棚顶房屋中,经济生活则以畜牧、狩猎兼采集植物果实为主。生产工具除打制石器外,以箭头、细小刮削器最多。并且普遍掌握了磨制石器的技术,从而使石器的刃部更加光滑锋利。磨制石器主要有石斧、石刀、磨盘、石杵等。此外,还有许多狭长的如同柳叶形的石条石叶和生产石叶后余下的各种石核。高仁镇出土的石箭头有两种形状,一种是燧石制成的呈凹形三角形,均高1.5厘米,两面均用磨制的方法加工整理而成,器形中间厚,周边薄,锋尖锐利;另一种为长三角形,近底端的两侧各有一个凹槽,便于和箭杆固定,是狩猎工具。细石器文化的先民不但普遍掌握了磨制石器的技术,而且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且陶器中有彩陶,器形有碗、罐、钵、鼎、壶等。外表多呈红褐色,花纹以弧形三角和勾叶为主,使之更加坚固美观。与黄河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彩陶风格比较相近。这些现象说明,平罗境内细石器文化的经济类型,以原始畜牧、狩猎经济为主,同时也可能出现了原始农业经济成分。它的社会形态,属于母系氏族社会,从暖泉面积不大的房址看,如同西安半坡遗址一样,主要的婚姻形态应是对偶婚(族外婚的一种形态)。

以平罗暖泉遗址为代表的细石器文化,揭示了细石器文化背景下平罗的先民们居住环境的状况,为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组织形态和经济生存状况提供了原始物化标本

旧石器时代用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